:::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從歷史源流觀察六朝官方祭典中的吉禮祭祀議論以及實際情況
作者:陳燕梅
校院名稱:國立清華大學
系所名稱:中國文學系
指導教授:朱曉海
學位類別:博士
出版日期:2013
主題關鍵詞:六朝吉禮祭祀禮議禮制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90
本文以郊、社、宗廟等三者為研究範圍,觀察六朝人在落實儒門經典上的祭祀禮制規範時,如何處理那些原先未嘗措意的問題。不過,既然禮議的癥結源自先秦,兩漢又沒有妥當面對處理,所以勢必結合出土及傳述史料,從歷史源流來審視,始能折衷,既不被禮書中此出彼入的說法所困,也不致流於黨鄭、黨王或者妄加調停的窠臼裡,而且必須顧及禮論付諸實踐的狀況,方可看出經、史間的距離,儒門在吉禮祭祀方面的影響究竟達到什麼程度。
一、古籍(以下先按經、史、子、集分類排序。其後,清代以前依作者年代排序;民國以後的作者再則依作者姓名筆劃排序)
(一) 經
1. 漢‧戴聖撰,清‧洪頤煊撰輯:《石渠禮論》,收錄於嚴一萍選輯:《百部叢書集成‧問經堂叢書‧經典集林》 (臺北:藝文印書館,1966年)。
2. 唐‧孔穎達:《毛詩正義》(臺北:藝文印書館,2001年)。
3. 唐‧孔穎達:《尚書正義》(臺北:藝文印書館,2001年)。
4. 唐‧孔穎達:《周易正義》(臺北:藝文印書館,2001年)。
5. 唐‧孔穎達:《禮記正義》(臺北:藝文印書館,2001年)。
6. 唐‧孔穎達:《春秋左傳正義》(臺北:藝文印書館,2001年)。
7. 唐‧賈公彥:《儀禮注疏》(臺北:藝文印書館,2001年)。
8. 唐‧賈公彥:《周禮注疏》(臺北:藝文印書館,2001年)。
9. 唐‧徐彥:《公羊傳注疏》(臺北:藝文印書館,2001年)。
10. 唐‧楊士勛:《春秋穀梁傳注疏》(臺北:藝文印書館,2001年)。
11. 宋‧邢昺:《論語注疏》(臺北:藝文印書館,2001年)。
12. 宋‧邢昺:《爾雅注疏》(臺北:藝文印書館,2001年)。
13. 宋‧邢昺:《孝經注疏》(臺北:藝文印書館,2001年)。
14. 宋‧孫奭:《孟子注疏》(臺北:藝文印書館,2001年)。
15. 宋‧朱熹:《儀禮經傳通解》,收錄於紀昀等人編:《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年)。
16. 宋‧朱熹:《詩集傳》(南京:鳳凰出版社,2007年)。
17. 元‧敖繼公:《儀禮集說》,收錄於紀昀等人編:《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年)。
18. 明‧丘濬:《大學衍義補》(京都:中文出版社,1979年)。
1. 明‧瞿九思:《孔廟禮樂考》(江蘇:廣陵古籍刻印社,1991年)。
2. 清‧徐乾學:《讀禮通考》,收錄於紀昀等人編:《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年)。
3. 清‧萬斯同:《廟制圖考》,收錄於紀昀等人編:《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 (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年)。
4. 清‧王聘珍:《大戴禮記解詁》(北京:中華書局,1998年)。
5. 清‧秦蕙田:《五禮通考》(桃園:聖環圖書有限公司,1994年)。
6. 清‧段玉裁:《說文解字注》(臺北:天工書局,1998年)。
7. 清‧孫希旦:《禮記集解》(北京:中華書局,1998年)。
8. 清‧朱彬:《禮記訓纂》(北京:中華書局,1998年)。
9. 清‧凌廷堪:《禮經釋例》(臺北: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2002年)。
10. 清‧焦循:《孟子正義》(北京:中華書局,2004年)。
11. 清‧阮元:《經籍籑詁》(北京:中華書局,1995年)。
12. 清‧阮元編:《清經解》(南京:鳳凰出版社,2005年)。
13. 清‧胡培翬:《儀禮正義》(南京:江蘇古籍出版社,1993年)。
14. 清‧黃以周:《禮書通故》(臺北:華世出版社,1976年)。
15. 清‧孫詒讓:《周禮正義》(北京:中華書局,2000年)。
16. 清‧皮錫瑞:《經學通論》(北京:中華書局,2003年)。
17. 清‧皮錫瑞撰,周予同注釋:《經學歷史》(北京:中華書局,2004年)。
18. 清‧王先謙編:《清經解續編》(南京:鳳凰出版社,2005年)。
19. 王夢鷗:《禮記今註今譯》(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4年)。
20. 日‧安居香山等輯:《緯書集成》(石家莊:河北人民出版社,1994年)。
21. 吳承仕:《經典釋文序錄疏證》(北京:中華書局,1984年)。
22. 屈萬里:《尚書釋義》(臺北:中國文化大學出版社,1980年)。new window
23. 楊伯峻:《春秋左傳注》(高雄:復文圖書出版社,1991年)。
24. 蘇輿:《春秋繁露義證》(北京:中華書局,2002年)。
(二) 史
25. 梁‧沈約:《宋書》(臺北:藝文印書館,1972年)。
26. 梁‧蕭子顯:《南齊書》(臺北:藝文印書館,1972年)。
27. 梁‧寶唱:《比丘尼傳》,收錄於大藏經刊行會編輯:《大正原版大藏經》(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影印,1983-1987年)。
28. 梁‧釋慧皎撰,湯用彤校注:《高僧傳》(北京:中華書局,2004年)。
29. 梁‧宗懔撰,宋金龍校注:《荊楚歲時記》(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87年)。
30. 北齊‧魏收:《魏書》(臺北:藝文印書館,1972年)。
31. 隋‧李百藥:《北齊書》(臺北:藝文印書館,1972年)。
32. 唐‧令狐德棻:《周書》(臺北:藝文印書館,1972年)。
33. 唐‧李延壽:《北史》(臺北:藝文印書館,1972年)。
34. 唐‧李延壽:《南史》(臺北:藝文印書館,1972年)。
35. 唐‧姚思廉:《梁書》(臺北:藝文印書館,1972年)。
36. 唐‧姚思廉、魏徵:《陳書》(臺北:藝文印書館,1972年)。
37. 唐‧魏徵、長孫無忌:《隋書》(臺北:藝文印書館,1972年)。
38. 唐‧許嵩:《建康實錄》(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
39. 唐‧釋道宣:《續高僧傳》,收錄於大藏經刊行會編輯:《大正原版大藏經》(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影印,1983-1987年)。
40. 唐‧杜佑:《通典》(北京:中華書局,2003年)。
41. 唐‧張守節正義:《史記》(臺北:藝文印書館,1972年)。
42. 後晉‧劉昫:《舊唐書》(臺北:藝文印書館,1972年)。
43. 宋‧王溥:《唐會要》(京都:中文出版社,1978年)。
44. 宋‧歐陽脩:《唐書》(臺北:藝文印書館,1972年)。
45. 章鈺:《校正資治通鑑》(臺北:文光出版社,1972年)。
46. 宋‧張敦頤:《六朝事蹟編類》(北京:中華書局,2012年)。
47. 宋‧熊方:《補後漢書年表》,收錄於王雲五主編:《四庫全書珍本》(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1年)。
48. 宋‧陳振孫:《直齋書錄解題》,收錄於紀昀等人編:《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年)。
49. 元‧釋念常:《佛祖歷代通載》,收錄於大藏經刊行會編輯:《大正原版大藏經》(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影印,1983-1987年)。
50. 元‧馬端臨:《文獻通考》(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年)。
51. 清‧王夫之:《讀通鑑論》(北京:中華書局,2002年)。
52. 清‧孫星衍等輯:《漢官六種》(北京:中華書局,1990年)。
53. 清‧梁玉繩:《史記志疑》(北京:中華書局,1981年)。
54. 清‧沈欽韓:《兩漢書疏證》(揚州:廣陵古籍出版社,1991年)。
55. 清‧朱右曾:《逸周書集訓校釋》(臺北:世界書局股份有限公司,2010年)。
56. 清‧王先謙:《漢書補注》(臺北:藝文印書館,1972年)。
57. 清‧王先謙:《後漢書集解》(臺北:藝文印書館,1972年)。
58. 清‧唐晏:《兩漢三國學案》(臺北:仰哲出版社,1987年)。
59. 吳士鑑、劉承幹:《晉書斠注》(臺北:藝文印書館,1972年)。
60. 周生春:《吳越春秋輯校匯考》(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
61. 范祥雍:《戰國策箋證》(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
62. 徐元誥:《國語集解》(北京:中華書局,2002年)。
63. 盧弼:《三國志集解》(臺北:藝文印書館,1972年)。
64. 日‧瀧川龜太郎:《史記會注考證》(高雄:麗文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00年)。
(三) 子
65. 漢‧蔡邕:《獨斷》,收錄於嚴一萍選輯:《百部叢書集成初編‧百川學海》(臺北:藝文印書館,1966年)。
66. 曹魏‧王肅注:《孔子家語》,收錄於紀昀等人編:《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年)。
67. 姚秦‧弗若多羅、鳩摩羅什共譯:《十誦律》,收錄於大藏經刊行會編輯:《大正原版大藏經》(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影印,1983-1987年)。
68. 姚秦‧佛陀耶舍、竺佛念共譯:《四分律》,收錄於大藏經刊行會編輯:《大正原版大藏經》(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影印,1983-1987年)。
69. 梁‧釋僧佑編:《弘明集》(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1974年)。
70. 唐‧歐陽詢等編撰:《藝文類聚》(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
71. 唐‧釋道宣編:《廣弘明集》(京都:中文出版公司,1978年)。
72. 宋‧李昉等編撰:《太平御覽》(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97年)。
73. 宋‧黎靖德編:《朱子語類》(臺北:世華出版社,1987年)。
74. 清‧陳立:《白虎通疏證》(北京:中華書局,1997年)。
75. 清‧李慈銘:《越縵堂讀書記》(瀋陽:遼寧教育出版社,2001年)。
76. 清‧孫詒讓:《墨子閒詁》(北京:中華書局,2001年)。
77. 清‧王先謙:《荀子集解》(北京:中華書局,1997年)。
78. 清‧郭慶藩:《莊子集釋》(臺北:萬卷樓圖書有限公司,1993年)。
79. 清‧王先慎:《韓非子集解》(北京:中華書局,2003年)。
80. 清‧陳士珂:《孔子家語疏證》,收錄於嚴一萍選輯:《百部叢書集成初編‧湖北叢書》(臺北:藝文印書館,1965年)。
81. 王利器:《風俗通義校注》(臺北:漢京文化事業有限公司,2004年)。
82. 王利器:《鹽鐵論校注》(北京:中華書局,1992年)。
83. 王利器:《顏氏家訓集解》(北京:中華書局,2002年)。new window
84. 王琯:《公孫龍子懸解》(北京:中華書局,2007年)。
85. 向宗魯:《說苑校證》(北京:中華書局,2000年)。
86. 余嘉錫:《世說新語箋疏》(臺北:華正書局,1993年)。
87. 何寧:《淮南子集釋》(北京:中華書局,1998年)。
88. 周叔迦、蘇晉仁:《法苑珠林校注》(北京:中華書局,2006年)。
89. 陳奇猷:《呂氏春秋校釋》(臺北,臺灣古籍出版社,2007年)。
90. 黃暉:《論衡校釋》(北京:中華書局,1995年)。
91. 黃汝成:《日知錄集釋》(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
92. 樓宇烈:《王弼集校釋》(臺北:華正書局有限公司,1992年)。
93. 劉文典:《淮南鴻烈集解》(北京:中華書局,1997年)。
94. 繆啟愉:《齊民要術校釋》(臺北:明文出版社,1986年)。
(四) 集
95. 梁‧蕭統編,唐‧李善注:《文選》(臺北:五南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02年)。
96. 宋‧洪興祖:《楚辭補注》(臺北:天工書局,2000年)。
97. 宋‧朱熹:《楚辭集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年)。
98. 清‧嚴可均:《全上古三代秦漢三國六朝文》(石家莊:河北教育出版社,1997年)。
99. 范文瀾:《文心雕龍注》(臺北:臺灣開明書局,1993年)。
100. 楊明照:《文心雕龍校注拾遺》(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
二、專著(以下全按作者姓名筆劃排序)
(一) 甲、金文著錄與論著
101. 清‧方濬益輯:《綴遺齋彝器款識考釋》(北京:北京圖書館出版社,2000年)。
102. 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編:《殷周金文集成釋文》(香港:香港中文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2001年)。
103. 李學勤、艾蘭(Sarah Allan)編著:《歐洲所藏中國青銅器遺珠》(北京:文物出版社,1995年)。
104. 宋鎮豪、段志洪主編:《甲骨文文獻集成》(成都:四川大學出版社,2001年)。
105. 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編著:《鄭州商城1953年──1985年考古發掘報告》(北京:文物出版社,2001年)。
106. 英‧明義士:《柏根氏舊藏甲骨文字》(北京:北京圖書館出版社,2000年)。
107. 胡厚宣主編:《甲骨文合集釋文》(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9年)。
108. 胡厚宣:《甲骨學商史論叢初集》,收錄於國民叢書編輯委員會編:《國民叢書》(上海:上海書店,1989年),第一編。
109. 姚孝遂、肖丁:《小屯南地甲骨考釋》(北京:中華書局,1985年)。
110. 徐中舒:《甲骨文字典》(成都:四川辭書出版社,1998年)。
111. 馬承源主編:《商周青銅器銘文選》(北京:文物出版社,1988年)。
112. 夏商周斷代工程專家組編著:《夏商周斷代工程1996-2000年階段成果報告(簡本)》(北京:世界圖書,2003年)。
113. 唐蘭:《西周青銅器銘文分代史徵》(北京:中華書局,1986年)。
114. 日‧島邦男:《殷虛卜辭研究》(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
115. 郭沫若:《兩周金文辭大系圖錄考釋》(上海:上海書店出版社,1999年)。
116. 郭沫若:《甲骨文字研究》(北京:北京圖書館出版社,2000年)。
117. 郭沫若:《青銅時代》(北京:科學出版社,1960年)。
118. 郭沫若著作編輯出版委員會編:《郭沫若全集‧考古編》(北京:科學出版社,2002年)。
119. 曹錦炎、沈建華編著:《甲骨文校釋總集》(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2006年)。
120. 陳夢家:《殷虛卜辭綜述》(北京:中華書局,1988年)。
121. 陳公柔、張長壽、王世民等著:《西周青銅器分期斷代研究》(北京:文物出版社,1999年)。
122. 陳劍:《甲骨金文考釋論集》(北京:線裝書局,2007年)。
123. 彭裕商:《西周青銅器年代綜合研究》(成都:巴蜀書社,2003年)。
124. 葉玉森:《殷虛書契前編集釋》(北京:北京圖書館出版社,2000年)。new window
125. 趙友文主編:《小邾國遺珍》(北京:中國文史出版社,2006年)。
126. 劉啟益:《西周紀年》(廣州:廣東教育出版社,2002年)。
127. 鍾柏生、陳昭容等人編:《新收殷周青銅器銘文暨器影彙編》(臺北:藝文印書館,2006年)。
(二) 楚、秦簡著錄與論著
128. 王子今:《睡虎地秦簡《日書》甲種疏證》(武漢:湖北教育出版社,2002年)。
129. 清華大學出土文獻研究與保護中心編,李學勤主編:《清華大學藏戰國竹簡(壹)》(北京: 中西書局,2010年)。
130. 清華大學出土文獻研究與保護中心編,李學勤主編:《清華大學藏戰國竹簡(貳)》(北京: 中西書局,2011年)。
131. 馬承源主編:《上海博物館藏戰國楚竹書(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
132. 晏昌貴:《巫鬼與淫祀──楚簡中所見方術宗教考》(武漢:武漢大學出版社,2010年)。
133. 陳偉等著:《楚地出土戰國簡冊(十四種)》(北京:經濟科學出版社,2009年)。
134. 郭德維:《楚系墓葬研究》(武漢:湖北教育出版社,1995年)。
135. 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北京大學中文系編:《望山楚簡》(北京:中華書局,1996年)。
136. 楊華:《新出簡帛與禮制研究》(臺北:臺灣古籍出版社,2007年)。new window
137. 劉樂賢:《睡虎地秦簡日書研究》(臺北:文津出版社,1994年)。
(三) 外國著、譯論著
138. 英‧弗雷爾著,汪培基譯:《金枝》(臺北:桂冠出版社,1991年)。
139. 日‧伊藤道治著,吳密察譯:《中國社會的成立》(臺北:稻鄉出版社,1998年)。
140. 美‧巫鴻著,鄭岩等譯:《禮儀中的美術》(北京:三聯書店,2005年)。
141. 日‧谷川道雄著,耿立群譯:《世界帝國的形成(後漢──隋唐)》(臺北:稻鄉出版社,1998年)。
142. 日‧金子修一:《古代中國と皇帝祭祀》(東京:汲古書院,2001年)。
143. 劉俊文編:《日本中青年學者論中國史》(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年)。
(四) 其他
144. 丁山:《古代神話與民族》(北京:商務印書館,2005年)。
145. 毛漢光:《中國中古社會史論》(上海:上海書店出版社,2002年)。new window
146. 王健文:《奉天承運──古代中國的「國家」概念及其正當性基礎》(臺北:東大圖書股份有限公司,1995年)。new window
147. 王葆玹:《西漢經學源流考》(臺北:東大圖書股份有限公司,1994年)。
148. 王柏中:《神靈世界:秩序的建構與儀式的象徵──兩漢國家祭祀制度研究》(北京:民族出版社,2005年)。
149. 甘懷真:《唐代家廟禮制研究》(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91年)。new window
150. 甘懷真:《皇權、禮儀與經典詮釋》(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2004年)。
151. 史應勇:《鄭玄通學及鄭王之爭研究》(成都:蜀巴書社,2007年)
152. 朱師曉海:《讀易小識》(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88年)。
153. 汪惠敏:《三國時代之經學研究》(臺北:漢京文化事業公司,1981年)。
154. 杜正勝:《古代社會與國家》(臺北:允晨文化實業公司,1992年)。
155. 杜希宙、黃濤編著:《中國歷代祭禮》(北京:北京圖書館出版社,1998年)
156. 杜金鵬:《夏商周考古學研究》(北京:科學出版社,2007年)。
157. 呂思勉:《經子解題》(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57年)。
158. 李劍農:《中國古代經濟史稿‧先秦兩漢部分》(武漢:武漢大學出版社,2005年)。
159. 李零:《中國方術正考》(北京:中華書局,2006年)。
160. 李零:《中國方術續考》(北京:中華書局,2006年)。
161. 李衡眉:《論昭穆制度》(臺北:文津出版社,1992年)。
162. 李申主編:《釋奠孔子文獻與圖說‧歷代釋奠禮儀圖說》(北京:國家圖書館出版社,2012年)。
163. 林慶彰:《五十年來經學研究》(臺北:臺灣學生書局,2003年)。new window
164. 范文瀾:《群經概論》(臺北:學海出版社,1985年)。
165. 周一良:《魏晉南北朝史論》(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0年)。
166. 周何:《春秋吉禮考辨》(臺北:嘉新水泥公司文化基金會,1970年)。
167. 屈萬里:《書傭論學集》(臺北:聯經出版社,1984年)。
168. 夏曾佑:《中國古代史》(石家莊: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年)。
169. 高亨、董治安:《古字通假會典》(濟南:齊魯書社,1997年)。
170. 高敏:《秦漢史論稿》(臺北:五南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02年)。
171. 高明:《高明經學論叢》(臺北:黎明文化事業公司,1986年)。
172. 高明士編:《東亞傳統家禮、教育與國法(一):家族、家禮與教育》(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2005年)。
173. 唐長孺:《魏晉南北朝史論叢》(石家莊: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年)。
174. 凌純聲:《中國邊疆民族與環太平洋文化》(臺北:聯經出版事業有限公司,1979年)。
175. 康樂:《從西郊到南郊──國家祭典與北魏政治》(臺北:稻禾出版社,1995年)。new window
176. 康樂:《佛教與素食》(臺北:三民書局有限公司,2003年)。
177. 常玉芝:《商代宗教祭祀》(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0年)。
178. 常玉芝:《商代周祭制度》(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87年)。
179. 常玉芝:《殷商曆法研究》(長春:吉林文史出版社,1998年)。
180. 秦照芬:《商周時期的祖先崇拜》(臺北:蘭臺出版社,2003年)。
181. 晁福林:《先秦民俗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年)。
182. 陳戍國:《中國禮制史‧先秦卷》(長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1年)。
183. 陳戍國:《中國禮制史‧秦漢卷》(長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5年)。
184. 陳戍國:《中國禮制史‧魏晉南北朝卷》(長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5年)。
185. 陳戍國:《中國禮制史‧隋唐五代卷》(長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8年)。
186. 陳寅恪:《隋唐制度淵源略論稿》(石家莊: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年)。new window
187. 勞思光:《新編中國哲學史(一)》(臺北:三民書局股份有限公司,1984年)。
188. 彭林:《中國古代禮儀文明》(北京:中華書局,2004年)。
189. 郭善兵:《中國古代帝王宗廟禮制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年)。
190. 曹書杰:《后稷傳說與稷祀文化》(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6年)。
191. 章景明:《殷周廟制論稿》(臺北:學海出版社,1979年)。
192. 傅樂成:《漢唐史論集》(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1977年)。new window
193. 傅斯年:《民族與古代中國史》(石家莊: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年)。
194. 葉國良等著:《經學通論》(臺北:國立空中大學,2005年)。
195. 黃沛榮:《周書周月篇的著成時代及有關三正問題的研究》,收錄於《國立臺灣大學文史叢刊》(臺北:臺灣大學文學院,1972年),第37冊。new window
196. 張光直:《中國青銅史》(北京:三聯書店,1983年)。
197. 張蓓蓓:《中古學術論略》(臺北:大安出版社,1991年)。
198. 張鶴泉:《周代祭祀研究》(臺北:文津出版社,1993年)。new window
199. 張一兵:《明堂制度源流考》(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年)。
200. 萬繩南:《魏晉南北朝史論稿》(臺北:雲龍出版社,2002年)。
201. 楊寬:《西周史》(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99年)。
202. 楊志剛:《中國禮儀制度研究》(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2000年)。
203. 楊英:《祈望和諧:周秦兩漢王朝祭禮的演進及其規律》(北京:商務印書館,2009年)。
204. 逯耀東:《從平城到洛陽:拓跋魏文化轉變的歷程》(臺北:東大圖書股份有限公司,2002年)。new window
205. 趙沛:《兩漢宗族研究》(濟南:山東大學出版社,2004年)。
206. 詹鄞鑫:《神靈與祭祀──中國傳統宗教綜論》(南京:江蘇古籍出版社,1992年)。
207. 劉源:《商周祭祖禮研究》(北京:商務印書館,2004年)。
208. 劉正:《金文廟制研究》(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4年)。
209. 錢穆:《秦漢史》(北京:三聯書店,2004年)。
210. 錢穆:《兩漢經學今古文平議》(臺北:東大圖書股份有限公司,2003年)。
211. 錢穆:《國史大綱》(北京:商務印書館,2004年)。
212. 錢穆:《中國學術思想史論叢》(臺北:東大圖書股份有限公司,1976年)。
213. 錢穆:《靈魂與心》(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4年)。
214. 錢基博:《經學通志》(臺北:學海出版社,1985年)。
215. 魏建震:《先秦社祀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年)。
216. 謝維揚、房鑫亮主編:《王國維全集》(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9年)。
217. 簡博賢:《今存三國兩晉經學遺籍考》(臺北:三民書局股份有限公司,1986年)。new window
218. 譚其驤:《長水粹編》(石家莊: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年)。
219. 顧頡剛:《顧頡剛古史論文集》(北京:中華書局,1988年)。
220. 顧頡剛:《秦漢的方士與儒生》(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
三、單篇論文(以下僅按出版年月排序)
(一) 專著論文
221. 李慶甲:〈劉勰卒年考〉,收錄於《文學評論叢刊》第1輯(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78年)。
222. 日‧西嶋定生,杜正勝譯:〈中國古代統一國家的特質──皇帝統治之出現〉,收錄於杜正勝編:《中國上古史論文選集》(臺北:華世出版社,1979年)。
223. 戴家祥:〈社、杜、土古本一字考〉,收錄於《王國維學術論文集》第2輯(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1987年)。
224. 黃天樹:〈午組卜辭研究〉,收錄於臺灣師範大學國文學系、中研院歷史語言研究所編:《甲骨文發現一百周年學術研討會論文集》(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98年)。
225. 沈建華:〈由卜辭看古代社祭範圍及起源〉,收錄於文化部文物局古文獻研究室編:《出土文獻研究》第5輯(北京:科學出版社,1999年)。
226. 郭永吉:〈兩漢師法家法考〉,收錄於江林昌等人編:《中國古代文明研究與學術史:李學勤教授伉儷七十壽慶紀念文集》(保定:河北大學出版社,2006年)。
227. 喬秀岩:〈論鄭王禮說異同〉,收錄於國立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系編:《中國經學研究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臺北:政大中文系出版,2009年)。
228. 李紀祥:〈祭孔之史的起源與演變──以孔子為軸的興學與立廟〉,收錄於李朝明主編:《孔子學刊》第2輯(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年)。new window
229. 劉續兵:〈釋奠禮與文廟祭祀的合流及其文化意涵〉,收錄於李朝明主編:《孔子學刊》第2輯(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年)。
230. 朱師曉海:〈徐陵中歲之後情境蠡測〉,收錄於南京大學文學院主編:《百年千帆論文集》(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2013年)。
(二) 期刊論文
231. 錢寶琮:〈太一考〉,《燕京學報》第12期(1932年12月)。
232. 黃展岳等人:〈漢長安城南郊禮制建築遺址學發掘簡報〉,《考古》第7期(1960年6月)。
233. 鄒衡:〈鄭州商城及湯都亳說〉,《文物》第2期(1978年)。
234. 蕭楠:〈略論「午組卜辭」〉,《考古》第6期(1979年)。
235. 李學勤:〈釋郊〉,《文史》第36輯(1981年)。
236. 孫海波:〈卜辭曆法小記〉,《燕京學報》第17期(1983年9月)。
237. 張桂光:〈殷周“帝”“天”觀念考索〉,《華南師範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第4期(1984年)。
238. 甘懷真:〈鄭玄、王肅天神觀的探討〉,《史原》第15期 (1986年4月)。new window
239. 王慎行:〈殷周社祭考〉,《中國史研究》第3期(1988年)。
240. 周紹桓:〈劉勰卒年新考〉,《晉陽學刊》第3期(1989年)。
241. 楊天宇:〈秦漢郊禮初探〉,《河南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第1期(1989年)。
242. 李紹連:〈殷的“上帝”與周的“天”〉,《史學月刊》第4期(1990年)。
243. 朱鳳瀚:〈殷虛卜辭中所見商王室宗廟制度〉,《歷史研究》第 6 期(1990年)。
244. 何浩:〈文坪夜君的身分與昭氏世系〉,《江漢考古》第3期(1992年8月)。
245. 吳郁芳:〈包山二號墓墓主昭佗家譜考〉,《江漢論壇》第11期(1992年11月)。
246. 郝本性:〈試論鄭州出土商代人頭骨飲器〉,《華夏文物》第2期(1992年)。
247. 朱鳳瀚:〈商周時期天神的崇拜〉,《中國社會科學》第4期(1993年)。
248. 高明士:〈皇帝制度下的廟制系統──以秦漢至隋唐作為考察中心〉,《文史哲學報》(1993年6月)。new window
249. 董蓮池:〈殷周褅祭探真〉,《人文雜誌》第5期(1994年)。
250. 錢玄:〈鄭玄《魯禮褅祫志》辨〉,《古籍整理研究學刊》第5期(1994年)。
251. 劉增貴:〈門戶與中國古代社會〉,《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第68本4分(1997年)。new window
252. 劉曉東:〈論六朝時期的禮學研究及其歷史意義〉,《文史哲》第5期(1998年)。
253. 王龍正、姜濤、袁俊杰等:〈新發現的柞伯簋及其銘文考釋〉,《文物》第9期(1998年)。
254. 楊晉龍:〈神統與聖統─鄭玄王肅感生說異解探義〉,《中國文哲研究集刊》第3期(1999年3月)。new window
255. 楊英:〈東漢郊祀考〉,《天津師大學報》第4期(2000年)。
256. 劉惠琴:〈北朝郊祀、宗廟制度的儒學化〉,《西北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0年2月)。
257. 劉增貴:〈秦簡《日書》中的出行禮俗與信仰〉,《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第72本3分(2001年)。new window
258. 晏昌貴:〈秦家嘴“卜筮祭禱”簡釋文輯校〉,《湖北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第1期(2005年)。
259. 朱溢:〈漢唐間官方山嶽祭祀的變遷──以祭祀場所的考察為中心〉,《東吳歷史學報》第15期(2006年6月)。new window
260. 林素娟:〈先秦至漢代的成室禮、五祀祭之性質、思維特色及禮制之轉化〉,《成大中文學報》第25期(2009年7月)。new window
261. 曲冰:〈試論上博四《內禮》中的「五祀」與簡文的釋讀〉,《古籍整理研究學刊》第2期(2009年3月)。
262. 陳麒仰:〈太一信仰與西漢郊祀〉(待刊中)。
四、學位論文(以下僅按出版年排序)
263. 黃沛榮:《周書研究》(臺北:國立臺灣大學中文系博士論文,1976年)。new window
264. 李正興:《王肅之經學》(臺北:國立政治大學歷史系博士論文,1976年)。
265. 沈恆春:《宗法制度研究》(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學系碩士論文,1982年)。
266. 江美華:《甲金文中宗廟祭禮之研究》(臺北:國立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論文,1983年)。
267. 柯金虎:《魏晉南北朝禮學書考佚》(臺北:國立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系博士論文,1984年)。new window
268. 張寅成:《西漢的宗廟與郊祀》(臺北:國立臺灣大學歷史系碩士論文,1985年)。
269. 梁煌儀:《周代宗廟祭禮之研究》(臺北:國立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系博士論文,1986年)。new window
270. 顏尚文:《梁武帝「皇帝菩薩」理念的形成及政策的推展》(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系博士論文,1989年)。new window
271. 車行健:《禮儀、讖緯與經義──鄭玄經學思想及其解經方法》(臺北:輔仁大學中國文學系博士論文,1996年)。new window
272. 洪千惠:《東漢郊祀與宗廟祭祀制度研究》(臺中:國立中興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論文,1997年)。
273. 邴尚白:《楚國卜筮祭禱簡研究》(南投:國立暨南大學中國語文學系碩士論文,1999年)。
274. 姜贊洙:《孔子家語研究》(臺北:國立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論文,1999年)。
275. 羅保羅:《秦吉禮考》(臺北:私立輔仁大學中國文學系博士論文,2000年)。new window
276. 郭啟傳:《太初之道──聖在世界秩序的展開》(新竹:國立清華大學中國文學系博士論文,2001年)。new window
277. 林素娟:《春秋至兩漢婚姻禮俗與制度研究》(新竹:國立清華大學中國文學系博士論文,2002年)。
278. 濮傳真:《北朝二戴禮記學》(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學系博士論文,2002年)。
279. 郭永吉:《自漢至隋皇帝與皇太子經學教育禮制蠡測》(新竹:國立清華大學中國文學系博士論文,2005年)。new window
280. 凃宗呈:《中國中古的素食觀》(臺北:國立臺灣大學歷史系碩士論文,2005年)。
281. 拙作:《魏晉喪服禮議考》(南投:國立暨南大學中國語文學系碩士論文,2005年)。
282. 邱靜綺:《明堂制度研究》(中壢:國立中央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論文,2005年)。
283. 鄒濬智:《西漢以前家宅五祀及其相關信仰研究──以楚地簡帛文獻資料為討論焦點》(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學系博士論文,2008年)。new window
284. 徐迎花:《漢魏至南北朝時期郊祀制度問題研究》(福州:福建師範大學歷史學博士論文,2008年)。
285. 周建邦:《先秦朝覲考》(新竹:國立清華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論文,2009年)。
286. 張富秦:《東漢時期的宗廟與政權正當性》(臺南:國立成功大學歷史系碩士論文,2009年)。
287. 陳麒仰:《與巫術相關之周代部分禮俗探賾》(新竹:國立清華大學中國文學系博士論文,2010年)。new window
288. 張秀華:《西周金文六種禮制研究》(長春:吉林大學古籍系博士論文,2010年)。
289. 張書豪:《西漢郊廟禮制與儒學》(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學系博士論文,2010年)。new window
290. 王愛蘭:《秦漢時期祭天制度研究》(蘭州:西北師範大學文史學院碩士論文,2010年)。
291. 顏娟:《秦漢時期祭天文化研究》(西安:陜西師範大學古籍整理系碩士論文,2011年)。
292. 陳惠玲:《兩漢祀權思想研究——以《春秋》與《禮記》中郊廟二祭之經典詮釋為例》(新竹:國立清華大學中國文學系博士論文,2012年)。new window
五、網路資料庫
293.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金文工作室製作「殷周金文暨青銅器資料庫」:http://www.ihp.sinica.edu.tw/~bronze/detail-db-1.php。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