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從越南漢文小說看爭奇文學在漢字文化圈的發展
書刊名:成大中文學報
作者:朱鳳玉 引用關係
作者(外文):Chu, Feng-yu
出版日期:2012
卷期:38
頁次:頁67-69+71-92
主題關鍵詞:越南漢文小說爭奇文學漢字文化圈敦煌變文鄧志謨Contention literatureVietnamese glamour-contention novelsChinese charactersDunhuang BianwenDeng Zhimo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1)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1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3
  • 點閱點閱:38
期刊論文
1.潘建國(2007)。晚明七種爭奇小說的作者與版本。文學遺產,2007(7),78-88。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鄭阿財(19900600)。敦煌寫本「孔子項託相問書」初探。法商學報,24,433-460。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陳益源(19861100)。千里之行,始於足下:訪陳慶浩--簡介「中國域外漢籍國際學術會議」暨「編纂中國域外漢籍聯合書目座談會」。國文天地,2(6)=18,52-55。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王小盾(2003)。從越南俗文學文獻看敦煌文學和文體研究的前景。中國社會科學,1,164-176 ; 208。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吳依珊(2005)。《異人略誌》初探。東亞文化研究,7,30-3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牧野和夫(2005)。「雑字」系類書と「小児論」テキスト:「雑字」系類書の一伝本:内閣文庫蔵明刊「〔新錦増補∕類纂摘要〕鰲頭雑字」所収「小児論」紹介。實踐國文學,68,19-25。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牧野和夫(2006)。新出「小児論」二種紹介--帯図にふれつつ。實踐國文學,70,1-8。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張鴻勛(1986)。孔子項託相問書故事傳承研究。敦煌學輯刊,1,28-40。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鄭阿財(1986)。新集文詞九經鈔研究。漢學研究,4(2),271-290。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會議論文
1.陳慶浩(1989)。越南漢文歷史演義初探。臺北。393-397。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黃得時(1983)。在中國不重視而在日本受歡迎之十部書。臺北。402-423。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劉玉珺(2009)。從敦煌和越南的民間文本看「俗文本文獻學」的建立。北京。510-528。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
1.陳益源(1990)。剪燈新話與傳奇漫錄之比較研究。台北:臺灣學生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劉春銀、王小盾、陳義(200212)。越南漢喃文獻目錄提要。臺北: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嚴從簡、余思黎(1993)。殊域周咨錄。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王重民、王慶菽、向達、周一良、啟功、曾毅公(1957)。敦煌變文集。人民文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徐俊(2000)。敦煌詩集殘卷輯考。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鄭阿財(1982)。敦煌孝道文學研究。石門圖書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孫遜、鄭克孟、陳益源、朱旭強(2011)。越南漢文小說集成。上海古籍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政治大學古典小說研究中心(1985)。明清善本小說叢刊。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王小盾、何仟年(2003)。越南本《孔子項橐問答書》譾論。新世紀敦煌學論集 \\ 項楚、鄭阿財 (主編)。成都。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徐俊(2005)。敦煌詩歌寫本特徵及其內容分類考。敦煌與絲路文化學術講座2 \\ 國家圖書館善本部敦煌吐魯番學資料研究中心 (主編)。北京。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鄭阿財(1998)。越南漢文小說中的歷史演義及其特色。文學絲路--中華文化與世界漢文學論文集 \\ 王國良 (編輯)。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論文
1.潘重規(198112)。敦煌卷子俗寫文字與俗文學之研究。敦煌變文論輯。台北:石門圖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金文京(2006)。東亞爭奇文學初探。域外漢籍研究集刊。北京: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