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從空間概念論陶淵明在〈五柳先生傳〉的抒情自我
書刊名:成大中文學報
作者:黃文青
作者(外文):Ng, Bung Chen
出版日期:2015
卷期:50
頁次:頁57-84
主題關鍵詞:陶淵明五柳先生傳空間概念抒情自我身體空間Tao Yuan-MingThe Biography of Scholar Wu-LiuSpatial conceptLyrical selfBodily space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1) 博士論文(0) 專書(1)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664
  • 點閱點閱:295
期刊論文
1.宋嚴麗(2007)。從「五柳」型自傳看虛構與真實的關係。現代語文(文學研究版),1,4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李長之(198711)。陶淵明的孤獨之感及其否定精神。文學雜誌,2(11),14-19。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邵明珍(2006)。陶淵明「五柳先生傳」非自傳。華東師範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38(5),82-87。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葉治(2006)。「五柳先生傳」:遊走於虛實之間。荊門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1(2),17-19。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劉桂鑫(2014)。從認同角度論陶淵明《五柳先生傳》的自傳性質與作年--兼談自傳定義及其判定標準。九江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4,6-10。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鄭毓瑜(20061200)。身體表演與魏晉人倫品鑒--一個自我「體現」的角度。漢學研究,24(2)=49,71-104。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會議論文
1.王國瓔(2001)。陶淵明詩中「篇篇有我」-- 論陶詩的自傳意味。王叔岷先生學術成就與薪傳研討會。臺北:國立臺灣大學中國文學系。299-323。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
1.屈原、洪興祖(1996)。楚辭補注。臺北:藝文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毛亨、鄭玄、孔穎達(2003)。詩經.詩大序。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劉向(1990)。列仙傳(校訛補校)。北京: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陶淵明、逯欽立(1979)。陶淵明集校注。北京: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王質、許逸民(1984)。陶淵明年譜。北京: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北京大學中文系文學史教研室(1961)。陶淵明詩文彙評。北京: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北京大學、北京師範大學中文系、北京大學中文系文學史教研室(1962)。陶淵明研究資料彙編。北京: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王夢鷗(1984)。傳統文學論衡。臺北:時報出版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王瑤(1956)。五柳傳。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許又方(2003)。時間的影跡--〈離騷〉晬論。臺北:秀威資訊科技。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劉苑如(2010)。朝向生活世界的文學詮釋--六朝宗教敘述的身體實踐與空間書寫。臺北:新文豐。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一海知義(1997)。陶淵明--虛構の詩人。東京:岩波書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川合康三(1996)。中國の自傳文學。東京:創文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川合康三、蔡毅(1998)。中國的自傳文學。北京:中央編譯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5.Relph, Edward C.(1986)。Place and Placelessness。London:Pion Limited。  new window
16.段義孚、潘桂成(1988)。經驗透視中的空間與地方。臺北:國立編譯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7.毛亨、鄭玄、朱熹、王先謙、程俊英、蔣見元(1991)。詩經注析。北京: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8.錢鍾書(2007)。管錐編。北京:三聯書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9.Goffman, Erving、徐江敏、李姚軍(1992)。日常生活中的自我表演。久大。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0.孫康宜、鍾振振(2001)。抒情與描寫:六朝詩歌概論。臺北:允晨文化。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1.柯慶明、蕭馳(2009)。中國抒情傳統的再發現:一個現代學術思潮的論文選集。臺北市:臺大出版中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2.陶淵明、龔斌(2007)。陶淵明集校箋。臺北:里仁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3.莫里斯.梅洛-龐蒂、姜志輝(2001)。知覺現象學。北京:商務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4.湯用彤、湯一介(2001)。魏晉玄學論稿。江蘇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5.劉勰、詹鍈(198908)。文心雕龍義證。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6.皇甫謐(1985)。高士傳。北京: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7.劉義慶、劉孝標、余嘉錫(2007)。世說新語箋疏。北京: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8.曹丕、魏宏燦(2009)。曹丕集校注。合肥:安徽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9.魏徵、令狐德棻、汪紹楹(1973)。隋書。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0.王國瓔(1999)。古今隱逸詩人之宗--陶淵明論祈。臺北:允晨文化股份有限公司。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1.蕭子顯(1974)。南齊書。北京: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2.吉川幸次郎(1958)。陶淵明傳。東京:新潮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3.林文月(1989)。中古文學論叢。台北:大安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4.楊儒賓(19960000)。儒家身體觀。臺北: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籌備處。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5.鍾嶸、曹旭(1994)。詩品集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6.齊益壽(19680000)。陶淵明的政治立場與政治理想。臺北:臺大文學院。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7.李豐楙(1996)。憂與遊:六朝隋唐遊仙詩論集。臺灣學生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8.陸機、張少康(2006)。文賦集釋。人民文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9.Bachelard, Gaston、龔卓軍、王靜慧(2003)。空間詩學。張老師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0.王充(1990)。論衡。上海古籍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1.阮籍、陳伯君(1987)。阮籍集校注。北京: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2.牟宗三(1974)。才性與玄理。臺灣學生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3.蔡瑜(20120000)。陶淵明的人境詩學。臺北:聯經。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4.潘朝陽(20050000)。心靈‧空間‧環境:人文主義的地理思想。臺北:五南。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5.房玄齡(1974)。晉書。北京: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6.蔡璧名(19970000)。身體與自然:以黃帝內經素問為中心論古代思想傳統中的身體觀。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委員會。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論文
1.齊益壽(1993)。陶淵明的宦遊詩。毛子水先生九五壽慶論文集。臺北:幼獅。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龔鵬程(1988)。從「呂氏春秋」到「文心雕龍」--自然氣感與抒情自我。文心雕龍綜論。臺北:臺灣學生。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愛德華.瑞爾夫(1992)。場所的本質。建築現象學導論。臺北:桂冠。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Owen, Stephen(1986)。The Selfs Perfect Mirror: Poetry as Autobiography。The Vitality of the Lyric Voice: Shih Poetry from the Late Han to the T'ang。Princeton: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new window
5.李延壽(1975)。南史。武帝紀。北京: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