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皮錫瑞的《左傳》學觀點
書刊名:有鳳初鳴年刊
作者:劉于瑄
出版日期:2012
卷期:8
頁次:頁565-578
主題關鍵詞:皮錫瑞左傳春秋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5
  • 點閱點閱:86
晚清經學家皮錫瑞所處的時代,古文經學與今文經學已有較充分的發展,故能較客觀的重新檢視傳統《春秋》學的諸多問題。皮錫瑞雖站在今文家的立場上,消解了《左傳》解經的性質,但也肯定了《左傳》在史學上的價值。本文欲從皮錫瑞的《春秋通論》與《師伏堂春秋講義》為主進行分析,先分析《春秋》的性質,再進一步探討《左傳》是否為解經的問題及其價值與地位,最後嘗試歸納皮氏對《左傳》的批評,藉此析明皮錫瑞的《左傳》學觀點。
期刊論文
1.蔡長林(20040300)。臺灣學界研究皮錫瑞概況。中國文哲研究通訊,14(1)=53,113-119。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晁天義、張仁璽(2003)。皮錫瑞的《春秋》非史說與近代學術史上的《春秋》性質研究。西北第二民族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3(4),46-50。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吳仰湘(2005)。大陸皮錫瑞研究述評。船山學刊,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學位論文
1.丁亞傑(2001)。清末民初公羊學研究--皮錫瑞、廖平、康有為(博士論文)。東吳大學。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許英才(1992)。皮錫瑞經學史觀及其經學問題之探討(碩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
1.皮錫瑞(2002)。師伏堂春秋講義。上海市:上海古籍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趙岐、孫奭、阮元(2007)。孟子注疏。臺北:藝文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公羊壽、何休、徐彥(2007)。春秋公羊傳注疏。臺北:藝文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何晏、邢昺、阮元(2007)。論語注疏。臺北:藝文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戴維(200405)。春秋學史。長沙:山東:湖南教育出版社:山東教育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皮錫瑞(2008)。經學通論。北京: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左丘明、杜預、孔穎達(2007)。春秋左傳正義。臺北:藝文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司馬遷、司馬貞、張守節、裴駰(2003)。史記三家注。七略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