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夷夏觀研究:從春秋歷史到《春秋》經傳的考察
作者:魏千鈞
作者(外文):China-Jiun Wei
校院名稱:臺灣大學
系所名稱:中國文學研究所
指導教授:何澤恒
學位類別:博士
出版日期:2013
主題關鍵詞:夷夏觀春秋左傳公羊傳穀梁傳Yi-Xia conceptSpring and Autumn AnnalsZuo ZhuanGongyang ZhuanGuliang Zhuan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2) 博士論文(1)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2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81
春秋時期的夷夏觀念是學術上一個重要的議題,不但具有歷史意義,同時也具備經學上的意義。本文試圖結合這兩者進行探討,關注春秋當時的夷夏觀念為何,包含夷夏之間透過怎樣的標準進行區分,這種區分意識的運作具有何種性質與意義,以及這樣的觀念對《春秋》經傳的影響為何,《春秋》與三傳又闡發出具有何種特色的夷夏觀念。
在夷夏區分的標準方面,本文歸結當時建立於文化以及血緣兩項標準之上。不過當時各地的文化面貌相當複雜,顯出以文化區分的主觀特性。在透過秦、楚、吳為例探討夷夏身份歸屬問題時,發現秦被視為諸夏,楚被視為蠻夷,但是兩國在春秋時期卻同時不認為自己歸屬於夷或夏;吳則是姬姓國家被視為蠻夷,應是蠻夷國家透過血緣的攀附,試圖融入諸夏圈的案例。分析春秋時期的的夷夏關係時發現夷夏各國之間牽動的政治利益相當複雜,不利於族群認同的凝聚,因此將夷夏對立視為當時局勢的發展核心,恐有過於誇大的嫌疑。另一方面透過上國與辟陋這組政治地理觀念的產生,顯示春秋中晚期後族群意識正逐漸加強,代表春秋時期夷夏觀念的進一步開展,奠定之後發展的方向。
春秋時期的夷夏觀念提供了若干的養分,使得《春秋》與三傳吸收後轉化出儒家經典意義上的夷夏觀,這是本論文另一個側重的面向。孔子堅持夷夏的分別,這點顯現在《春秋》大義上,但是其夷夏觀念拋棄血緣區分,專注在文化上,並賦予更深刻的涵義。重視夷夏之別的孔子並不歧視蠻夷,也不贊成武力征討蠻夷而主張和平相處。三傳的夷夏觀雖有其不同的面貌,但是基本精神則是承襲孔子的夷夏觀而發展,形成儒家的詮釋傳統。而隨著《春秋》與三傳成為通經致用所憑藉的典範,《春秋》學上的夷夏觀就又輾轉影響後代的政治格局與思想,於是經學上的主張又回歸到歷史脈絡之中,夷夏觀也就成為中國政治歷史上重要的一環。
The Yi-Xia concept(夷夏觀) in the Spring and Autumn Period is academically crucial. It not only has historical significance, but also contains implications for the study of Confucian classics. By integrating the two dimensions, this thesis seeks to reveal the substances of the Yi-Xia concept in the Spring and Autumn period. More specifically, this thesis attempts to address the following questions. What are the criteria according to which Yi and Xia differentiated between each other? What are the features and meanings of such differentiation? What influences does the concept have in the Spring and Autumn Annals(《春秋》)? And finally, what are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Yi-Xia concept that the Spring and Autumn Annals and the Three Commentaries(三傳) in turn proposed and elaborated on?
Chapter two analyzes the criteria for the differentiation between Yi and Xia in the Spring and Autumn Period. The analysis encompasses cultural, political, and consanguine dimensions. The cultural criterion could be further categorized into material and immaterial cultures. Material culture, such as apparel system and living style, can clearly differentiate Yi from Xia; while immaterial culture, such as war pattern and language, cannot. In addition, morality served as a more specific criterion for the differentiation between Yi and Xia. For example, the people of the Zhou Dynasty always vilified barbarians for their own political interests. Accordingly, culture seemed to be one of the criteria for the differentiation between Yi and Xia at that time. However, to distinguish between different cultures was getting much more difficult, primarily due to the cultural exchange and interaction between Yi and Xia. This implied that the cultural criterion was used in a subjective rather than an objective manner. The political criterion, such as claiming kingship and acknowledging allegiance, did not alter their diplomatic identities. Therefore, it was not an effective criterion for the differentiation between Yi and Xia. With regard to consanguinity, it functioned as an effective criterion. For example, the people of the Zhou Dynasty shaped the isonymous states into a core, and strived hard towards a united community by connecting the core with other states of different surnames by marriage. In sum, the differentiation between Yi and Xia in the Spring and Autumn Period was made on the basis of culture and consanguinity.
After identifying the criteria for the differentiation between Yi and Xia, Chapter three explicates the problems of self-identity and sense of belonging by taking three states, namely Qin, Chu, and Wu, as examples. During the Spring and Autumn Period, the Xia-states regard Qin as their equivalent rather than a barbarian state. However, Chu was regarded as a barbarian state in spite of its profound cultural standing. Consanguinity was assumed to be the cause of this phenomenon. Behind this phenomenon, Qin and Chu developed similar identities, that is, neither barbarian nor Xia-states. They regarded themselves as significant and unique. This proved that Qin and Chu did not develop a sense of belonging to Xia, though they actively assimilated Xia-culture. The Xia-states regarded Wu as a barbarian state, even though Wu was a state bearing the surname of Ji. Nevertheless, according to the historical context, unearthed utensils, and form of tombs, the ruling class of Wu was unlikely to be Zhou people. Therefore, Wu served as an example of trying to integrate itself into the Xia-culture through consanguinity. By examining the three states, we clearly observe different facades of identity that shifted between Yi and Xia in the Spring and Autumn Period.
Chapter four analyzes the characteristics and functions of the Yi-Xia concept. It reveals the complex relationship between Yi and Xia in the Spring and Autumn Period. On the one hand, there were not only occasional conflicts, but also frequent exchange and cooperation between Yi and Xia. On the other hand, when conflict of interests occurred among Xia-states, they tended to distinguish themselves from each other or even took military actions. Their frequent diplomatic exchange and cooperation did not serve as a remedy for conflict of interests. Such competition hindered not only their coherence, but also the formation of their collective identity. The primary cause of conflict in the Spring and Autumn Period was that stronger states continuously aggressed and annexed weaker states. Therefore, the political structure shaped by strong and weak states clearly represented the situation of the Spring and Autumn Period. It also implied that the conflict between Yi and Xia has been exaggerated. For example, in order to sanction Qi’s disobedience, Jin cooperated with the Eastern Yi states. This practice demonstrated the reality and complexity of politics. Jin regarded the barbarians as allies, while the other Xia-states unreliable. It showed that the Yi-Xia concept at that time did not contain strong ethnic identities. Nonetheless, the differentiation between Yi and Xia still occupied a crucial role. Such differentiation suggested a greater antagonism towards barbarians. What is worth noticing is that the differentiation between Yi and Xia was not a common political principle. It was contingent on state’s strategies in different situations. In addition, the substance of Yi-Xia concept changed gradually rather than being static. The set of vocabulary, namely supreme state/remote-uncultivated area, which was closely related to the Yi-Xia concept, emerged in the mid- and late Spring and Autumn Period and exemplified the gradually consolidated ethnic identities. This development also paved the way for the evolution of Yi-Xia concept.
Chapter five investigates the Yi-Xia concept in the Spring and Autumn Annals (focusing on Confucius) and the Three Commentaries. Confucius insisted on the differentiation between Yi and Xia. He focused on culture rather than consanguinity, and granted much more connotations of culture. Despite the idea of the differentiating between Yi and Xia, Confucius did not discriminate against barbarians. He argued that the basic principles of dealing with people and affairs, such as propriety, justice, loyalty, and honesty, could be also put into practice in barbarian regions. Besides, he strongly advocated the harmony between Yi and Xia, and disagreed over the expansion of Zhou culture’s sphere of influence through military forces. Zuo Zhuan(《左傳》) advocated distinguishing Yi from Xia by adopting cultural criteria. In comparison to Zuo Zhuan, which paid little attention to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Yi and Xia, Gongyang Zhuan(《公羊傳》) and Guliang Zhuan(《穀梁傳》) frequently discussed that issue. Gongyang Zhuan advocated the necessity of distinguishing Yi from Xia, and emphasized the moral substance of the Yi-Xia concept. The identities of Yi and Xia were not constant but changeable with behavior. Morality, propriety, and justice determined the difference between Yi and Xia. The substance of the Yi-Xia concept advocated in Guliang Zhuan was not only similar to that in Gongyang Zhuan, but also unique. For example, it built a kind of Yi-Xia concept with the standpoint of pure morality and a distinctive harmonious orientation. The Three Commentaries shared common spirit, though they diverged on the substance of Yi-Xia concepts. They adopted the behavioral consistency with morality, propriety and justice as the criterion for the differentiation between Yi and Xia. They claimed that the identity as Yi or Xia was not static. They did not discriminate against barbarians. Such spirit was perfectly consistent with Confucius’ perspective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Yi and Xia, and therefore formed the conventional interpretation on the Yi-Xia concept in the Confucian classics.
The Yi-Xia concept in the Spring and Autumn Period nurtured the Spring and Autumn Annals and the Three Commentaries, and thereby facilitated its own evolution in the Confucian classics. In this process, historical facts were transformed into thoughts revealed in the Confucian classics. After the Spring and Autumn Annals and the Three Commentaries became the paradigm for the study and application of Confucian classics, the Yi-Xia concept in the Spring and Autumn Annals influenced the politics and thoughts of later generations. As a result, the thoughts, namely the Yi-Xia concept in the Confucian classics, were brought back into the historical context and therefore became a critical component in Chinese political history.
傳統古籍(按照四部分類及時代先後順序排列)

經部
舊題漢.孔安國傳、唐.孔穎達疏:《尚書正義》,臺北:藝文印書館,1981年。
漢.毛亨傳、漢.鄭玄箋、唐.孔穎達疏:《毛詩正義》,臺北:藝文印書館,1981年。
清.王先謙:《詩三家義集疏》,北京:中華書局,2009年。
許維遹:《韓詩外傳集釋》,北京:中華書局,2005年。
漢.鄭玄注、唐.賈公彥疏:《周禮注疏》,臺北:藝文印書館,1981年。
漢.鄭玄注、唐.孔穎達疏:《禮記正義》,臺北:藝文印書館,1981年。
晉.杜預:《春秋釋例》,臺北:臺灣中華書局,1970年。
晉.杜預注、唐.孔穎達疏:《左傳正義》,臺北:藝文印書館,1981年。
宋.陳傅良:《春秋後傳》,《文淵閣四庫全書》151冊,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年。
宋.程公說:《春秋分記》,《文淵閣四庫全書》154冊,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年。
宋.葉夢得:《春秋傳》,《通志堂經解》21冊,臺北:漢京文化事業有限公司,1971年。
清.顧棟高:《春秋大事表》,北京:中華書局,1993年。
〔日〕竹添光鴻:《左氏會箋》,臺北:天工書局,1993年。
楊伯峻:《春秋左傳注》,北京:中華書局,2000年。
漢.何休注、舊題徐彥疏:《公羊傳注疏》,臺北:藝文印書館,1981年。
劉尚慈:《春秋公羊傳譯注》,北京:中華書局,2010年。
晉.范甯注、唐.楊士勛疏:《春秋穀梁傳注疏》,臺北:藝文印書館,1981年。
魏.何晏集解、宋.邢昺疏:《論語注疏》,臺北:藝文印書館,1981年。
梁.皇侃:《論語義疏》,《無求備齋論語集成》3冊,臺北:藝文印書館,1966年。
程樹德:《論語集釋》,北京:中華書局,2006年。
錢穆:《論語新解》,《錢賓四先生全集》3冊,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1995年。
漢.趙岐章句、舊題宋.孫奭疏:《孟子正義》,臺北:藝文印書館,1981年。
宋.朱熹:《四書章句集注》,北京:中華書局,2005年。
清.姚鼐:《惜抱軒九經説》,《續修四庫全書》172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年。
清.王引之:《經義述聞》,臺北:臺灣中華書局,1965年。
華學誠:《揚雄方言校釋匯證》,北京:中華書局,2006年。

史部
漢.司馬遷、劉宋.裴駰集解、唐.司馬貞索隱、唐.張守節正義:《史記》,北京:中華書局,2007年。
清.梁玉繩:《史記志疑》,北京:中華書局,2006年。
漢.班固、唐顏師古注:《漢書》,北京:中華書局,1996年。
清.馬驌:《繹史》,北京:中華書局,2002年。
黃懷信、張懋鎔、田旭東:《逸周書彙校集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
宋.鄭樵:《通志二十略》,北京:中華書局,1995年。
徐元誥:《國語集解》,北京:中華書局,2002年。
范祥雍:《戰國策箋證》,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
周生春:《吳越春秋輯校匯考》,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
清.永瑢等:《四庫全書總目》,北京:中華書局,2003年。
清.阮元:《積古齋鐘鼎彜器款識》,《原刻景印百部叢書集成》695冊,臺北:藝文印書館,1967年。

子部
清.王先謙:《荀子集解》,北京:中華書局,1997年。
石光瑛:《新序校釋》,北京:中華書局,2001年。
向宗魯:《說苑校證》,北京:中華書局,1987年。
閻振益、鍾夏:《新書校注》,北京:中華書局,2000年。
宋.程顥、程頤:《二程集》,北京:中華書局,2004年。
周.太公望:《六韜》,《筆記小說大觀五編》1冊,臺北:新興書局,1974年。
周.吳起:《吳子》,《四部備要》342冊,臺北:臺灣中華書局,1966年。
楊丙安:《十一家注孫子校理》,北京:中華書局,1999年。
張震澤:《孫臏兵法校理》,北京:中華書局,1984年。
黎翔鳳:《管子校注》,北京:中華書局,2004年。
陳奇猷:《韓非子新校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
清.孫詒讓:《墨子閒詁》,北京:中華書局,2001年。
陳奇猷:《呂氏春秋校釋》,上海:學林出版社,1995年。
張雙棣:《淮南子校釋》,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7年。
周.尸佼:《尸子》,《四部備要》359冊,臺北:臺灣中華書局,1966年。
王叔岷:《莊子校詮》,臺北:中央硏究院歷史語言硏究所,1999年。
楊伯峻:《列子集釋》,北京:中華書局,1997年。
宋.洪邁:《容齋隨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年。
清.顧炎武、清.黃汝成:《日知錄集釋》,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
清.紀昀:《閱微草堂筆記》,臺北:新興書局,1956年。
清.劉聲木:《萇楚齋隨筆、續筆、三筆、四筆、五筆》,北京:中華書局,1998年。

集部
宋.洪興祖:《楚辭補註》,臺北:藝文印書館,2000年。

近人論著,以姓名筆畫排列

專著
丁蘭:《湖北地區楚墓分區研究》,北京:民族出版社,2006年。
山東文物事業管理局、山東美術出版社編:《山東文物精萃》,山東:山東美術出版社,1996年。
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編:《殷周金文集成.修訂增補本》,北京:中華書局,2007年。
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編:《中國考古學.兩周卷》,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4年。
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硏究所編:《南邠州.碾子坡》,北京:世界圖書出版社,2007年。
方輝:《海岱地區青銅時代考古》,濟南:山東大學出版社,2007年。
王迅:《東夷文化與淮夷文化硏究》,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4年。
王明珂:《華夏邊緣:歷史記憶與族群認同》,臺北:允晨文化實業股份有限公司,1997年。new window
王明珂:《英雄祖先與弟兄民族:根基歷史的文本與情境》,臺北:允晨文化實業股份有限公司,2006年。new window
王國維:《王國維遺書》,上海:上海書店出版社,1996年。
王輝:《一粟集:王輝學術文存》,臺北:藝文印書館,2002年。
王學理、梁雲:《秦文化》,北京:文物出版社,2001年。
王靑:《海岱地區周代墓葬研究》,濟南:山東大學出版社,2002年。
朱鳳瀚:《古代中國青銅器》,天津:南開大學出版社,1995年。
朱繼平:《從淮夷族群到編戶齊民:周代淮水流域族群衝突的地理學觀察》,北京:人民出版社,2011年。
何艷杰、曹迎春、馮秀環、劉英:《鮮虞中山國史》,北京:科學出版社,2011年。
吳良寶:《中國東周時期金屬貨幣研究》,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5年。
吳智雄:《穀梁傳思想析論》,臺北:文津出版社,2000年。new window
呂思勉:《秦漢史》,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
李建軍:《宋代春秋學與宋型文化》,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8年。
李若暉:《春秋戰國思想史探微》,臺北:藝文印書館,2012年。
李峰著,徐峰譯:《西周的滅亡:中國早期國家的地理和政治危機》,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
李峰:《西周的政體:中國早期的官僚制度和國家》,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10年。
李隆獻:《晉史蠡探:以兵制與人事為重心》,新北:花木蘭文化出版社,2011年。new window
李新霖:《春秋公羊傳要義》,臺北:文津出版社,1989年。new window
李零:《李零自選集》,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1998年。
李學勤:《當代學者自選文庫:李學勤卷》,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99年。
李學勤:《東周與秦代文明》,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
李學勤:《三代文明研究》,北京:商務印書館,2011年。
杜正勝:《編戶齊民:傳統政治社會結構之形成》,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2008年。new window
沈玉成、劉寧:《春秋左傳學史稿》,南京:江蘇古籍出版社,1992年。
沈從文:《中國古代服飾研究》,上海:上海書店出版社,1999年。
邢義田:《秦漢史論稿》,臺北:東大圖書公司,1987年。new window
周書燦:《西周王朝經營四土研究》,鄭州:中州古籍出版社,2000年。
屈萬里:《先秦文史資料考辨》,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1993年。
屈萬里、昌彼得:《圖書板本學要略》,臺北:中國文化大學出版部,1986年。
林天人:《先秦三晉區域文化硏究》,臺北:臺灣古籍出版有限公司,2003年。new window
林超民:《林超民文集》第一卷,昆明:雲南人民出版社,2008年。
林劍鳴:《秦史稿》,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1年。
河北省文物硏究所編:《 墓:戰國中山國國王之墓》,北京:文物出版社,1996年。
河南省文物硏究所、河南省丹江庫區考古發掘隊、淅川縣博物館編:《淅川下寺春秋楚墓》,北京:文物出版社,1991年。
唐曉峰:《從混沌到秩序:中國上古地理思想史述論》,北京:中華書局,2010年。
唐蘭:《唐蘭先生金文論集》,北京:紫禁城出版社,1995年。
孫機:《中國古輿服論叢》,北京:文物出版社,2001年。
徐少華:《周代南土歷史地理與文化》,武漢:武漢大學出版社,1994年。
徐少華:《荊楚歷史地理與考古探研》,北京:商務印書館,2010年。
徐吉軍:《中國喪葬史》,南昌:江西高校出版社,1998年。
徐旭生:《中國古史的傳說時代》,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3年。
晁岳佩:《春秋三傳義例研究》,北京:線裝書局,2011年。
浦衛忠:《春秋三傳綜合硏究》,臺北:文津出版社,1995年。
秦平:《春秋穀梁傳與中國哲學史研究》,北京:中華書局,2012年。
馬承源:《商周靑銅器銘文選》,北京:文物出版社,1986年。
高至喜:《楚文化的南漸》,武漢:湖北教育出版社,1995年。
高廣仁、邵望平:《海岱文化與齊魯文明》,南京:江蘇教育出版社,2005年。
張以仁:《國語左傳論集》,臺北:東昇出版事業有限公司,1980年。
張昌平:《曾國青銅器研究》,北京:文物出版社,2009年。
張政烺:《甲骨金文與商周史研究》,北京:中華書局,2012年。
張素卿:《敘事與解釋:左傳經解硏究》,臺北:書林出版公司,1998年。new window
張富祥:《東夷文化通考》,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
張傳璽:《從諧和萬邦到海內一統:先秦的政治文明》,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9年。
曹瑋:《周原甲骨文》,北京:世界圖書出版社,2002年。
梁雲:《戰國時期的東西差別:考古學的視野》,北京:文物出版社,2008年。
清華大學出土文獻硏究與保護中心編:《清華大學藏戰國竹簡,壹》,上海:中西書局,2010年。
清華大學出土文獻硏究與保護中心編:《清華大學藏戰國竹簡,貳》,上海:中西書局,2011年。
許子濱:《春秋左傳禮制研究》,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年。
許倬雲:《我者與他者:中國歷史上的內外分際》,香港: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2009年。
許倬雲:《西周史》,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1984年。《西周史》增補二版,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12年。
陳槃:《春秋大事表列國爵姓及存滅表譔異》,臺北:中央硏究院歷史語言硏究所,1969年。new window
陳槃:《不見于春秋大事表之春秋方國稿》,臺北:中央硏究院歷史語言硏究所,1975年。new window
陳蘇鎮:《漢代政治與春秋學》,北京:中國廣播電視出版社,2001年。
陶晉生:《宋遼關係史硏究》,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1984年。
章景明:《先秦喪服制度考》,臺北:臺灣中華書局,1971年。
傅樂成:《漢唐史論集》,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1977年。new window
彭美玲:《古代禮俗左右之辨硏究:以三禮為中心》,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委員會,1997年。new window
童書業:《童書業歷史地理論集》,北京:中華書局,2004年。
童書業:《春秋左傳研究》,北京:中華書局,2006年。
童書業:《春秋史》,北京:中華書局,2006年。
黃俊傑:《德川日本論語詮釋史論》,臺北:臺灣大學出版中心,2006年。
黃俊傑:《東亞儒學:經典與詮釋的辯證》,臺北:臺灣大學出版中心,2007年。new window
黃錫全:《先秦貨幣通論》,北京:紫禁城出版社,2001年。
楊向奎:《大一統與儒家思想》,北京:北京出版社,2011年。
楊建華:《春秋戰國時期中國北方文化帶的形成》,北京:文物出版社,2004年。
楊新勛:《經學蠡測》,南京:鳳凰出版社,2012年。
楊曉能著,唐際根、孫亞冰譯:《另一種古史:青銅器紋飾、圖形文字與圖像銘文的解讀》,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08年。
葉國良:《古代禮制與風俗》,臺北:臺灣書店,1997年。
葉國良、夏長樸、李隆獻:《經學通論》,臺北:大安出版社,2005年。
董作賓:《平廬文存》,臺北:藝文印書館,1963年。
睡虎地秦墓竹簡整理小組編:《睡虎地秦墓竹簡》,北京:文物出版社,1990年。
蒙文通:《古族甄微》,成都:巴蜀書社,1993年。
劉彬徽:《楚系青銅器研究》,武漢:湖北教育出版社,1995年。
劉彬徽:《早期文明與楚文化研究》,長沙:岳麓書社,2001年。
樊文禮:《儒家民族思想研究:先秦至隋唐》,濟南:齊魯書社,2011年。
滕銘予:《秦文化:從封國到帝國的考古學觀察》,北京:學苑出版社,2003年。
鄭小爐:《吳越和百越地區周代靑銅器硏究》,北京:科學出版社,2007年。
蕭公權:《中國政治思想史》,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1980年。
錢穆:《中國通史參考材料》,臺北:東昇出版事業公司,1982年。
錢穆:《國史大綱》,臺北:國立編譯館,1992年。
錢穆:《中國文化史導論》,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93年。
錢穆:《先秦諸子繫年》,石家莊: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年。
錢鍾書:《管錐篇》,北京:中華書局,1979年。
鍾柏生、陳昭容、黃銘崇、袁國華編:《新收殷周青銅器銘文暨器影彙編》,臺北:藝文印書館,2006年。
藍永蔚:《春秋時期的步兵》,北京:中華書局,1979年。
羅運環:《出土文獻與楚史研究》,北京:商務印書館,2011年。
饒宗頤:《中國史學上之正統論》,上海:上海遠東出版社,1996年。
顧頡剛:《史林雜識初編》,北京:中華書局,2005年。
欒豐實:《東夷考古》,濟南:山東大學出版社,1996年。

專書論文
王世民:〈西周春秋金文所見諸侯爵稱的再檢討〉,李宗焜編:《古文字與古代史》第三輯,臺北:中央硏究院歷史語言硏究所,2012年,頁149-157。new window
王仲孚:〈試論春秋時代的諸夏意識〉,中央硏究院第二屆國際漢學會議論文集編輯委員會編:《中央研究院第二屆國際漢學會議論文集》歷史考古組,臺北:中央研究院,1989年,頁363-376。new window
王明蓀:〈論上古的夷夏觀〉,杜維運、王壽南、王德毅、李雲漢編:《中國史學論文選集》第六輯,臺北:幼獅文化事業公司,1984年,頁127-168。new window
王恩田:〈東周齊國銅器的分期與年代〉,中國考古學會編:《中國考古學會第九次年會論文集》,北京:文物出版社,1997年,頁276-297。
王輝:〈古文字所見的早期秦、楚〉,李宗焜編:《古文字與古代史》第二輯,臺北:中央硏究院歷史語言硏究所,2009年,頁165-187。new window
王學理:〈周秦文化的交匯帶〉,秦始皇兵馬俑博物館編:《秦文化論叢》第13輯,西安:三秦出版社,2006年,頁139-157。
余永梁:〈粊誓的時代考〉,顧頡剛編:《古史辨》第2冊,海口:海南出版社,2005年,頁57-60。
吳小強:〈二十世紀秦文化淵源討論評述〉,秦始皇兵馬俑博物館編:《秦文化論叢》第12輯,西安:三秦出版社,2005年,頁19-29。
李家浩:〈攻敔王者彶 虜劍與者減鐘〉,李宗焜編:《古文字與古代史》第三輯,臺北:中央硏究院歷史語言硏究所,2012年,頁215-235。
李峰:〈論五等爵稱的起源〉,李宗焜編:《古文字與古代史》第三輯,臺北:中央硏究院歷史語言硏究所,2012年,頁159-184。new window
李學勤:〈西周時期的諸侯國青銅器〉,《新出青銅器研究》,北京:文物出版社,1990年,頁30-37。
徐少華:〈論祝融八姓的流變及其分布〉,湖北省考古學會編:《湖北省考古學會論文選集》,三,湖北:江漢考古編輯部,1998年,頁122-139。
徐良高:〈周文化演進模式的考古學考察〉,宿白編:《蘇秉琦與當代中國考古學》,北京:科學出版社,2001年,頁605-618。
高崇文:〈楚器使用禮制考〉,楚文化研究會編:《楚文化研究論集》第四集,鄭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94年,頁104-114。
高崇文:〈楚國喪葬禮儀制度論述〉,楚文化研究會編:《楚文化研究論集》第五集,合肥:黃山書社,2003年,頁201-216。
商彤流:〈從晉侯墓地M113出土的青銅雙耳罐看晉文化與羌戎的關係〉,上海博物館編:《晉侯墓地出土青銅器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上海:上海書畫出版社,2002年,頁371-376。
張童心:〈晉與戎狄:由M113出土的青銅三足瓮所想到的〉,上海博物館編:《晉侯墓地出土青銅器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上海:上海書畫出版社,2002年,頁377-383。
張學海:〈試論魯城兩周墓葬的類型、族屬及其反映的問題〉,中國考古學會編:《中國考古學會第四次年會論文集》,北京:文物出版社,1985年,頁81-97。
張學海:〈關於齊、魯文化的幾個問題〉,蘇秉琦編:《考古學文化論集》2,北京:文物出版社,1989年,頁185-198。
張鍾雲:〈淮河中下游春秋諸國青銅器研究〉,北京大學考古系編:《考古學研究》,四,北京:科學出版社,2000年,頁140-179。
梁雲:〈東周考古分區研究綜述〉,中國考古學會編:《中國考古學會第十二次年會論文集》,北京:文物出版社,2010年,頁325-333。
陳芳妹:〈晉侯墓地青銅器所見性別研究的新綫索〉,上海博物館編:《晉侯墓地出土青銅器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上海:上海書畫出版社,2002年,頁157-196。
陳昭容:〈從青銅器銘文看兩周夷狄華夏的融合〉,李宗焜編:《古文字與古代史》第二輯,臺北:中央硏究院歷史語言硏究所,2009年,頁329-362。new window
陳昭容:〈夨姬與散姬〉,李宗焜編:《古文字與古代史》第三輯,臺北:中央硏究院歷史語言硏究所,2012年,頁251-286。new window
楊權喜:〈江漢地區發現的商周青銅器:兼述楚文化與中原的關係〉,《中國考古學會第三次年會論文集》,北京:文物出版社,1981年,頁207-219。
楊權喜:〈早期楚民族文化的探索〉,楚文化研究會編:《楚文化研究論集》第三集,武漢:湖北人民出版社,1994年,頁48-63。
董蓮池:〈古文字無傾頭形夭字說〉,中國古文字研究會、華南師範大學文學院編:《古文字研究》第26輯,北京:中華書局,2006年,頁491-495。
裘錫圭:〈東夏解〉,《裘錫圭學術文集:語言文字與古文獻卷》,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12年,頁469-474。
臧知非:〈周秦風俗的認同與衝突:秦始皇匡飭異俗探論〉,秦始皇兵馬俑博物館編:《秦文化論叢》第10輯,西安:三秦出版社,2003年,頁1-22。
趙世綱:〈淺論楚文化的淵源〉,楚文化研究會編:《楚文化研究論集》第三集,武漢:湖北人民出版社,1994年,頁64-73。
趙平安:〈三楚先何以不包括季連〉,李宗焜編:《古文字與古代史》第三輯,臺北:中央硏究院歷史語言硏究所,2012年,頁371-378。new window
劉彬徽:〈山東地區東周青銅器研究〉,中國考古學會編:《中國考古學會第九次年會論文集》,北京:文物出版社,1997年,頁263-275。
盧連成:〈西周夨國史蹟考略及相關問題〉,王果、張玉良編:《西周史研究》,西安:人文雜誌編輯部,1984年,頁232-248。
蕭夢龍:〈吳國青銅器研究〉,蕭夢龍、劉偉編:《吳國青銅器綜合研究》,北京:科學出版社,2004年,頁1-20。
蘇秉琦:〈談晉文化考古〉,文物出版社編輯部編:《文物與考古論集》,北京:文物出版社,1986年,頁44-54。
蘇芳淑、李零:〈介紹一件有銘的晉侯銅人〉,上海博物館編:《晉侯墓地出土青銅器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上海:上海書畫出版社,2002年,頁411-420。

期刊論文
中美聯合歸城考古隊:〈山東龍口市歸城兩周城址調查簡報〉,《考古》3期,2011年,頁30-39、105。
尹盛平、盧連成:〈古夨國遺址、墓地調查記〉,《文物》2期,1982年,頁48-57。
孔令遠、陳永清:〈江蘇邳州市九女墩三號墩的發掘〉,《考古》5期,2002年,頁19-30。
王世民:〈西周春秋金文中的諸侯爵稱〉,《歷史研究》3期,1983年,頁3-17。
王屹峰:〈紹興306號墓出土的伎樂銅屋再探〉,《東方博物》3期,2009年,頁90-95。
王明珂:〈西周夨國考〉,《大陸雜誌》75卷2期,1987年,頁70-85。
王明珂:〈鄂爾多斯及其鄰近地區專化遊牧業的起源〉,《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65本2分,1994年,頁375-434。new window
王紅麗:〈春秋戰國時期夷夏關系的演變〉,《安徽文學》11期,2009年,頁182-183。
王恩田:〈湖熟文化的分期與土墩墓的年代問題〉,《東南文化》5期,1990年,頁355-361。
王健文:〈帝國秩序與族群想像:帝制中國初期的華夏意識〉,《新史學》16卷4期,2005年,頁195-220。new window
王進鋒:〈面縛新證〉,《管子學刊》2期,2008年,頁107-109。
王暉:〈西周蠻夷要服新證:兼論要服與荒服、侯服之別〉,《民族研究》1期,2003年,頁58-69、108。
田名利、郝明華、周潤墾、張浩林:〈江蘇句容寨花頭土墩墓D2、D6發掘簡報〉,《文物》7期,2007年,頁20-38。
印群:〈論周代列鼎制度的嬗變:質疑春秋禮制崩壞說〉,《遼寧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4期,1999年,頁45-49。
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蚌埠市博物館:〈安徽蚌埠雙墩一號春秋墓發掘簡報〉,《文物》3期,2010年,頁4-18、97。
江蘇省丹徒考古隊:〈江蘇丹徒北山頂春秋墓發掘報告〉,《東南文化》Z1期,1988年,頁13-50、195-202。

吳公勤、耿建軍、劉照建:〈江蘇邳州市九女墩春秋墓發掘簡報〉,《考古》9期,2003年,頁781-792、868。
宋鼎宗:〈論語「夷狄之有君不如諸夏之亡」解〉,《中國國學》16期,1988年,頁235-239。
李守奎:〈根據楚居解讀史書中熊渠至熊延世序之混亂〉,《中國史研究》1期,2011年,頁79-86。
李伯謙:〈中原地區東周銅劍淵源試探〉,《文物》1期,1982年,頁44-48。
李家浩:〈齊國文字中的「遂」〉,《湖北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3期,1992年,頁30-37。
李家浩:〈包山楚簡所記楚先祖名及其相關問題〉,《文史》42期,1996年,頁7-19。
李峰:〈西周金文中的鄭地和鄭國東遷〉,《文物》9期,2006年,頁70-78。
李隆獻:〈四夷觀念辨析〉,《孔孟月刊》23卷3期,1989年,頁11-14。new window
李學勤:〈談祝融八姓〉,《江漢論壇》2期,1980年,頁74-77。
李學勤:〈宜侯夨簋與吳國〉,《文物》7期,1985年,頁13-16、25。
李學勤:〈論秦子簋蓋及其意義〉,《故宫博物院院刊》6期,2005年,頁21-26。
李學勤:〈楚國申氏兩簠讀釋〉,《江漢考古》2期,2010年,頁117-118。
杜正勝:〈西周封建的特質:兼論夏政商政與戎索周索〉,《食貨月刊》9卷5-6期,1979年,頁194-216。
杜正勝:〈周秦民族文化「戎狄性」的考察:兼論關中出土的「北方式」青銅器〉,《大陸雜誌》87卷5期,1993年,頁1-25。
杜正勝:〈歐亞草原動物文飾與中國古代北方民族之考察〉,《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64本2分,1993年,頁231-408。new window
杜正勝:〈中國古代社會多元性與一統化的激盪:特從政治與文化的交涉論〉,《新史學》11卷2期,2000年,頁1-39。new window
沈長雲:〈由史密簋銘文論及西周時期的華夷之辨〉,《河北師院學報,社會科學版》3期,1994年,頁23-28。
汪高鑫:〈論漢代公羊學的夷夏之辨〉,《南開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期,2006年,頁87-92。
谷建祥、朱國平、王奇志:〈江蘇邳州市九女墩二號墩發掘簡報〉,《考古》11期,1999年,頁28-34。
谷瑞照:〈先秦時期的夷夏觀念〉,《復興崗學報》17期,1977年,頁149-178。new window
邢義田:〈古代中國及歐亞文獻、圖像與考古資料中的「胡人」外貌〉,《國立臺灣大學美術史研究集刊》9期,2000年,頁15-100。new window
林留根:〈土墩墓的淵源及其葬俗〉,《東南文化》5期,1988年,頁108-115。
林麗娥:〈從正名思想談公羊傳對孔子華夷大義的闡發〉,《管子學刊》1期,1994年,頁38-48、58。
林麗娥:〈從正名思想談公羊傳對孔子華夷大義的闡發,續〉,《管子學刊》2期,1994年,頁54-61。
河南地區文管會、光山縣文管會:〈春秋早期黃君孟夫婦墓發掘報告〉,《考古》4期,1984年,頁302-332、348、385-390。
邵望平:〈東周時期夷夏融合的幾種模式:海岱區個案研究〉,《九州學林》4卷4期,2006年,頁2-26。
芮逸夫:〈釋甥舅之國:兼論中國古代甥舅的稱謂〉,《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30本,1959年,頁237-258。new window
芮逸夫:〈釋兄弟之國:兼論中國古代諸父的稱謂〉,《清華學報》新2卷2期,1961年,頁77-90。new window
姜建設:〈夷夏之辨發生問題的歷史考察〉,《史學月刊》5期,1998年,頁15-20。
徐少華:〈呂國銅器及其歷史地理探疑〉,《中原文物》4期,1996年,頁66-71、75。
徐少華:〈羕國銅器及其歷史地理探析〉,《考古學報》4期,2008年,頁441-460。
徐少華:〈夔國歷史地理與文化遺存析論〉,《中國史研究》2期,2012年,頁5-15。
晁岳佩:〈周索、戎索與周初分封〉,《山東師范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6期,2002年,頁88-92。
張天恩:〈對秦公鐘考釋中有關問題的一些看法〉,《四川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4期,1980年,頁93-100。
張正明:〈楚墓與秦墓的文化比較〉,《華中師範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42卷4期,2003年,頁52-58。
張敏:〈吳王余昩墓的發現及其意義〉,《東南文化》Z1期,1988年,頁52-58。
張聞捷:〈周代用鼎制度疏證〉,《考古學報》2期,2012年,頁131-162。
梁雲:〈從秦墓葬俗看秦文化的形成〉,《考古與文物》1期,2008年,頁54-61。
許淑珍:〈齊魯葬俗比較〉,《管子學刊》4期,2002年,頁94-96。
陳元甫:〈越國貴族墓葬制葬俗初步研究〉,《東南文化》1期,2010年,頁49-55。
陳世輝:〈師同鼎銘文考釋〉,《史學集刊》1期,1984年,頁1-5。
陳平:〈試論關中秦墓青銅容器的分期問題,上〉,《考古與文物》3期,1984年,頁59-73。
陳平:〈試論關中秦墓青銅容器的分期問題,下〉,《考古與文物》4期,1984年,頁63-73。
陳玉屏:〈「夷狄之有君不如諸夏之亡也」本義考〉,《中華文化論壇》4期,1998年,頁103-104。
陳其泰:〈儒家公羊學派夷夏觀及其影響〉,《史學集刊》3期,2008年,頁3-7。
陳昭容:〈秦公簋的時代問題:兼論石鼓文的相對年代〉,《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64本4分,1993年,頁1077-1120。new window
陳昭容:〈從青銅器銘文看兩周漢淮地區諸國婚姻關係〉,《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75本4分,2004年,頁635-697。new window
陳致:〈夷夏新辨〉,《中國史研究》1期,2004年,頁3-22。
陳恩林:〈論吳國的軍隊組織〉,《吉林大學社會科學學報》2期,1992年,頁58-63。
陳恩林:〈先秦兩漢文獻中所見周代諸侯五等爵〉,《歷史研究》6期,1994年,頁59-72。
陳恩林:〈春秋左傳注注文商榷五則〉,《吉林大學社會科學學報》4期,2000年,頁77-81、97。
陳槃:〈春秋時代的教育〉,《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45本4分,1974年,頁731-812。new window
馮莉:〈禮與秦人喪葬習俗〉,《文博》3期,2006年,頁31-33。
黃盛璋:〈銅器銘文宜、虞、矢的地望及其與吳國的關係〉,《考古學報》3期,1983年,頁295-305。
楊向奎:〈宋代理學家的春秋學〉,《史學史研究》1期,1989年,頁22-28、49。
楊建華:〈春秋與左傳中所見的狄〉,《史學集刊》2期,1999年,頁17-22。
楊靜剛:〈論先秦時期華夷觀念之建立〉,《九州學林》4卷1期,2006年,頁17-43。
葛志毅:〈周代朝會制度與夷夏融合關係〉,《河北學刊》4期,2008年,頁90-93。
董珊:〈珍秦齋藏秦伯喪戈、矛考釋〉,《故宮博物院院刊》6期,2006年,頁105-116。
靳楓毅:〈夏家店上層文化及其族屬問題〉,《考古學報》2期,1987年,頁177-208、275-276。
劉雨:〈金文中的王稱〉,《故宮博物院院刊》4期,2006年,頁6-29。
劉建國:〈論土墩墓分期〉,《東南文化》Z1期,1989年,頁96-115。
劉啟益:〈西周夨國銅器的新發現與有關的歷史地理問題〉,《考古與文物》2期,1982年,頁42-46。
滕銘予:〈論秦墓中的直肢葬及相關問題〉,《文物季刊》1期,1997年,頁72-80。
蕭夢龍:〈吳、越斷髮文身習俗探索〉,《東南文化》Z1期,1988年,頁83-88、91。
顏世安:〈「諸夏」聚合與春秋思想史〉,《南京大學學報,哲學、人文科學、社會科學版》5期,2003年,頁10-19。
顏世安:〈華夏族群形成的重要階段:西周初年的「夏」〉,《江海學刊》2期,2004年,頁114-119。
顏世安:〈華夷之辨與春秋泓之戰〉,《南京工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3期,2004年,頁68-73、83。
顏世安:〈周初「夏」觀念與王族文化圈意識〉,《北京師範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4期,2007年,頁55-63。
魏千鈞:〈左傳諸侯五月而葬說考辨〉,《中國文學研究》31期,2011年,頁1-36。new window
羅志田:〈夷夏之辨的開放與封閉〉,《中國文化》2期,1996年,頁213-224。


會議論文
朱鳳瀚:〈清華簡繫年所記西周史事考〉,臺北:中央研究院第四屆國際漢學會議,2012年6月20-22日,頁1-16。
徐少華:〈從銅器銘文析古鄧國的婚姻與文化〉,臺北:中央研究院第四屆國際漢學會議,2012年6月20-22日,頁1-11。
陳昭容:〈從文獻與出土文物看早期秦國融入華夏的歷程〉,臺北:中央研究院第四屆國際漢學會議,2012年6月20-22日,頁1-25。
韓巍:〈新出金文與西周諸侯稱謂的再認識:以首陽齋藏器為中心的考察〉,芝加哥:芝加哥大學顧立雅中國古文字研究中心和芝加哥美術館主辦「二十年來新見古代中國青銅器國際學術研討會:首陽齋藏器及其他」,2010年11月5-7日,頁1-10。

學位論文
史黨社:《秦關北望:秦與戎狄文化的關係研究》,指導教授:周振鶴,上海:復旦大學中國古代史專業博士論文,2008年。
馬興:《春秋時期山西境內的北狄》,指導教授:沈長雲,石家莊:河北師範大學中國古代史專業碩士論文,2004年。
涂雲清:《蒙元統治下的士人及其經學發展》,指導教授:何澤恒,臺北:國立臺灣大學中國文學系博士論文,2009年。new window
張其賢:《「中國」概念與「華夷」之辨的歷史探討》,指導教授:江宜樺,臺北:國立臺灣大學政治學系博士論文,2009年。
張雲:《春秋時代的吳國》,指導教授:葉達雄,臺北:國立臺灣大學歷史學系碩士論文,1993年。
陳健文:《先秦至兩漢胡人意象的形成與變遷》,指導教授:管東貴,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學系博士論文,2006年。new window
游逸飛:《四方、天下、郡國:周秦漢天下觀的變革與發展》,指導教授:邢義田,臺北:國立臺灣大學歷史學系碩士論文,2009年。
馮世綱:《西周至春秋之合葬及殉葬研究》,指導教授:鄭憲仁,臺南:國立臺南大學碩士論文,2011年。
蕭敏如:《從「滿漢」到「中西」:1644-1861清代春秋學華夷觀研究》,指導教授:夏長樸,臺北:國立臺灣大學中國文學系博士論文,2008年。new window

報紙及網路論壇論文
李學勤:〈清華簡關於秦人始源的重要發現〉,《光明日報》11版,2011年9月8日。
董珊:〈讀清華簡繫年,續〉,復旦大學出土文獻與古文字研究中心網站論文http://www.gwz.fudan.edu.cn/SrcShow.asp?Src_ID=1764 ,2012年。
謝明文:〈金文札記二則〉,復旦大學出土文獻與古文字研究中心網站論文http://www.gwz.fudan.edu.cn/SrcShow.asp?Src_ID=1306 ,2010年。

外文論著(含翻譯)
〔日〕小倉芳彥:《中國古代政治思想硏究》,東京:靑木書店,1975年。
〔日〕平勢隆郎:《中國古代紀年の硏究:天文と曆の檢討から》,東京:東京大學東洋文化硏究所,1996年。
〔日〕平勢隆郎:《左傳の史料批判的研究》,東京:東京大學東洋文化研究所,1998年。
〔日〕平勢隆郎:《「春秋」と「左伝」:戦囯の史書が語る「史実」、「正統」、囯家領域観》,東京:中央公論新社,2003年。
〔日〕平勢隆郎著,韓昇譯:〈夏王朝從「祖形」逐漸擴大的過程〉,《學術月刊》1期,2006年,頁145-149。
〔日〕平勢隆郎:〈戰國時代的天下與其下的中國、夏等特別領域〉,甘懷真編:《東亞歷史上的天下與中國概念》,臺北:臺灣大學出版社,2007年,頁53-92。new window
〔日〕吉本道雅:〈中国古代における華夷思想の成立〉,〔日〕夫馬進編:《中囯東アジア外交交流史の研究》,京都:京都大學學術出版會,2007年,頁4-30。
〔日〕林巳奈夫:《戰國時代出土文物の研究》,京都:京都大學人文科學研究所,1985年。
〔日〕高津純也:〈春秋三傳に見られる「華夷思想」について〉,《史料批判研究》1期,1998年,頁47-81。
〔日〕高津純也:〈「夏」字の「中華」的用法について〉,同論集編輯委員會編:《論集:中国古代の文字と文化》,東京:汲古書院,1999年,頁269-286。
〔日〕高津純也:〈先秦時代の「諸夏」と「夷狄」〉,《日本秦漢史學會報》1期,2000年,頁76-110。
〔日〕高津純也:〈春秋三傳に見られる「華夷思想」について:續〉,《史料批判研究》5期,2000年,頁141-168。
〔日〕高津純也:〈春秋公羊傳何休注の「中國」と「夷狄」について:公羊傳文との比較から〉,《史料批判研究》7期,2006年,頁1-33。
〔日〕野間文史:《春秋学:公羊伝と穀梁伝》,東京:硏文出版,2001年。
〔日〕渡邊英幸:《古代「中華」観念の形成》,東京:岩波書店,2010年。
〔英〕魯唯一,Michael Loewe、〔美〕夏含夷,Edward L. Shaughnessy:〈西方漢學的古史研究:劍橋中國古代史序言〉‘Preface to the Cambridge History of Ancient China’,《中華文史論叢》總第86輯,2007年,頁1-19。
〔美〕狄宇宙,Nicola Di Cosmo著,賀嚴、高書文譯:《古代中國與其強鄰:東亞歷史上游牧力量的興起》Ancient China and Its Enemies: The Rise of Nomadic Powers in East Asian History ,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0年。
〔美〕拉鐵摩爾,Owen Lattimore著,唐曉峰譯:《中國的亞洲內陸邊疆》Inner Asian Frontiers of China ,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2008年。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無相關點閱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