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臺中市聽覺機能障礙者就業困境之研究
書刊名:社會分析
作者:余珮瑩馬財專 引用關係
作者(外文):Yu, Pei-yingMa, Tsai-chuan
出版日期:2013
卷期:7
頁次:頁73-120
主題關鍵詞:身心障礙者社會排除就業服務聽覺機能障礙者DisabledSocial exclusionEmployment serviceHearing disability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3) 博士論文(1)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3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108
  • 點閱點閱:38
期刊論文
1.王正、周麗芳、曾薔霓(20020300)。身心障礙者經濟生活保障制度之探討。社區發展季刊,97,128-138。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Welsh, William A.(1993)。Factors Influencing Career Mobility of Deaf Adults。The Volta Review,95,329-339。  new window
3.江俊明(20031200)。促進聽覺障礙者就業策略。就業安全,2(2),94-100。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童小珠、鄭偉強(20060200)。當前就業政策的檢討:社會融合或社會排除。永達學報,6(2),114-125。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廖信、黃麗秋(20060300)。印刷業在職聽覺障礙員工職場適應之研究。印刷科技,22(1)=99,65-77。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吳秀照(20051200)。從理論到實踐:身心障礙就業服務之理念與服務輸送的探討。社區發展季刊,112,104-116。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張世雄(20010900)。社會救助、新貧窮問題與多層次--多面向分析。社區發展季刊,95,55-71。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林宏熾(20020600)。美國身心障礙者「就業轉銜」的作法與省思。特殊教育季刊,83,1-12。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Room, Graham(1995)。Poverty in Europe: Competing Paradigms of Analysis。Policy and Politics,23(2),103-113。  new window
10.李易駿(20060600)。社會排除:流行或挑戰。社會政策與社會工作學刊,10(1),1-47。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古允文、詹宜璋(199806)。臺灣地區老人經濟安全與年金政策:社會排除觀點初探。人文及社會科學集刊,10(2),191-225。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會議論文
1.張勝成(1997)。開發殘障者勞動力的方式。殘障者勞動力開發研討會。臺北:行政院勞委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劉鶴群、陳芝瑜(2009)。臺灣社會排除測量指標之建構。第九屆臺灣社會福利學會「建康、照護、工作與退休--新興社會風險與弱勢關懷」學術研討會。嘉義:臺灣社會福利學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學位論文
1.李慧文(2003)。身心障礙者就業現況與變遷之研究(碩士論文)。國立中正大學,嘉義縣。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沈惠貞(2005)。聽覺障礙者就業所需工作社會技能之研究--以臺北市立啟聰學校為例(碩士論文)。輔仁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程雅芬(2002)。傷殘勞工之生活與就業--以嘉義地區為例(碩士論文)。國立中正大學,嘉義。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顏雅萍(2005)。影響行政機關執行身心障礙者「定額進用」政策因素之探討--以新竹市政府為例(碩士論文)。玄奘大學,新竹。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高敏惠(1995)。成功聽障人士生涯歷程及其影響因素之探討(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
1.Oppenheim, Carey、Lisa, Harker(1996)。Poverty: The Facts。London:CPAG。  new window
2.行政院勞工委員會(2005)。臺灣地區身心障礙者勞動調查。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徐震、李明政(2004)。社會工作倫理。臺北:五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黃志成、王麗美(2000)。身心障礙者的福利服務--本土化的福利服務。臺北市:亞太圖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Saskia, K.、葉琇珊(2001)。身心障礙者重返勞動市場。台北:洪葉。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潘淑滿(2003)。質性研究:理論與應用。臺北市:心理出版社股份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Denzin, Norman K.、Lincoln, Yvonna S.(1994)。Handbook of Qualitative Research。Sage。  new window
其他
1.臺中市政府社會局(2006)。臺中市身心障礙者人數統計,http://www.taiclumg.gov.tw/, 2013/08/08。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臺中市政府社會局(2012)。臺中市身心障礙者人數統計,http://www.taichung.gov.tw/, 2013/08/16。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行政院主計總處(2012)。人力資源統計調查,http://www.dgbas.gov.tw/, 2013/08/16。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論文
1.詹火生、古允文(2010)。社會排除與社會包容的福利政策省思。社會排除與社會包容的福利政策省思。臺北:國家政策基金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林姉瑤(2003)。為聽覺障礙者推介適當的工作及服務。聽覺機能障礙者就業服務工作手冊。臺北:行政院勞工委員會職業訓練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林慧娟、王智弘(2007)。聽覺障礙者工作動機、工作滿意度與工作適應之相關研究--以啓聰學校就業畢業生為例。特殊教育叢書。屏東:國立屏東教育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de Koning, Jaap、Mosley, Hugh G.、Schmid, Gunther(2001)。Introduction。Labour Market Policy and Unemployment: Impact and Process Evaluations in Selected European Countries。Cheltenham, UK:Edward Elgar。  new window
5.Guba, Egon G.(1990)。The alternative paradigm dialog。The paradigm dialog。Sage Publications。  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無相關點閱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