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嬉皮風格融合東方文化應用於商品設計之研究
書刊名:華梵藝術與設計學報
作者:郭晉富孫祖玉
作者(外文):Kuo, Chin-fuSun, Chu-yu
出版日期:2014
卷期:9
頁次:頁25-46
主題關鍵詞:嬉皮文化嬉皮風格商品設計Hippie cultureHippie styleProduct design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3
  • 點閱點閱:8
期刊論文
1.曾啟雄、孫志誠(19990100)。視知覺中的律動感與空間感之探究--以歐普藝術為例。臺灣美術,11(3)=43,94-103。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蔡綺(20030700)。美國嬉皮年代迷幻音樂的設計風格。商業設計學報,7,253-263。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學位論文
1.楊佳峰(2005)。嬉皮文化的影像風格於視覺傳達設計之研究與應用(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王湘涵(2007)。文化創意產品特質之分析研究(碩士論文)。世新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
1.Worsley, Harriet、莊靖(2012)。改變時尚的100個觀念。臺北市:臉譜。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Wicke, Peter、郭政倫(2000)。搖滾樂的再思考。臺北:揚智。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方惠光(2004)。二十世紀新藝術的浪潮。台南市:國超文化。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崔仲平(2004)。老子道德經譯註。哈爾濱:黑龍江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畢恆達(2011)。塗鴉鬼飛踢。台北:遠流。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暮澤剛巳、蔡青雯(2009)。當代藝術關鍵詞100。台北:麥田。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Meston, Daja、Ansberry, Clare、汪芸(2007)。嬉皮與喇嘛的孩子。台北:遠流。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Burroughs, William、何穎怡(2009)。凝營。台灣:商周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Felice, Hodges、Coad, Emma Dent、Stone, Anne、Sparke, Penny、Aldersey-Williams, Hugh、李玉龍、張建成(1995)。新設計史。臺北:六合。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Heidegger, M.、陳嘉映、王慶節(1990)。存在與時間。北京:三聯書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吳光明(1988)。莊子。臺北:東大圖書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Popenoe, David、劉雲德(1991)。社會學。台北:五南圖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瑪莉塔.史特肯、莉莎.卡萊特、陳品秀、吳莉君、Cartwright, Lisa(2009)。觀看的實踐 : 給所有影像世代的視覺文化導論。臺北:臉譜。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葉至誠、葉立誠(2000)。研究方法與論文寫作。臺北:商鼎文化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5.宋鎮照(1997)。社會學。五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