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機關警衛防處聚眾活動作業風險評估之研究
書刊名:危機管理學刊
作者:盧文彥唐雲明 引用關係
作者(外文):Lu, W. Y.Tang, Y. M.
出版日期:2015
卷期:12:2
頁次:頁107-118
主題關鍵詞:機關警衛聚眾活動作業風險管理整合軟體ORMITOffice securityMob activityOperational risk management integration tools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2)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2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19
  • 點閱點閱:48
本研究以內政部警政署保安警察第六總隊派駐行政院及立法院擔任機關警衛任務之員警為研究對象,探討機關警衛防處聚眾活動的作業風險評估。經由文獻探討及保六總隊防處聚眾活動標準作業流程(SOP)找出各階段共50項主要危險因子,再依據5M模式給予導因歸類。然後,我們利用問卷調查以及作業風險整合軟體(ORMIT)對這些危險因子進行風險評估。接續利用深度訪談針對這些高風險之危險因子,確定改善作法,進而探討機關警衛防處聚眾活動的方法。整體結果顯示,防處聚眾活動作業之預期風險及模擬實際風險皆有明顯降低,原始之平均風險等級由高度風險H-5級降低為輕度風險L-16級,而實際模擬執行風險控制後,平均風險等級也降低為輕度風險L-15級,控制效果顯著。
This paper investigates the risk assessment of job security at anti-mob activities for National Police Security Police Sixth corps of Ministry of Interior accredited to the Executive Yuan and the Legislative Yuan for guard duty. Through discussion Document and Paul VI Corps via anti-mob activities at the Standard Operating Procedures (SOP), we identify 50 major risk factors, based on giving inducements to categorize 5M modes. Then, we use questionnaires and Operational Risks Integrated Tools (ORMIT) to conduct a risk assessment of these risk factors. Following in-depth interviews for the high levels these risk factors, we identify solutions to improve practice, and then explore solutions security agencies at anti-mob activities. Overall results show both perceived risk and actual risk of are decreased. The average risk level from height H-5 to reduce to low L-16, while the actual simulation execution risk control, average risk rating also reduce to low L-15. The performance is significantly.
Other
1.王守成(2004)。中正一分局長吳思陸苦瓜獎得主。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王宏舜(2004)。介壽路派出所關門死守上樓避難。  延伸查詢new window
期刊論文
1.江慶興(1990)。英國警察鎮暴選擇策略。新知譯粹雙月刊,6(5)。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朱源葆(19960700)。析論警察執行集會遊行之剛性執法。警學叢刊,27(1)=107,207-233。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吳學燕(19910600)。從英國經驗論述我國處理群眾活動應有認知。警專學報,4,183-200。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唐雲明(20100300)。各國災害緊急通訊機制之探討。危機管理學刊,7(1),1-14。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李震山(19920900)。集會遊行之和平原則與集會自由權之保障。警學叢刊,23(1)=89,55-65。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王學良(19890300)。集會遊行事件處理與法律問題。警學叢刊,19(3)=75,33-42。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會議論文
1.唐雲明、林政穎、李振綸、汪政緯、黃俊翰、王慶華、曾智良(2014)。社區天然災害預防之風險整合研究。2014第十二屆危機管理學術研討會。新竹。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學位論文
1.林文貴(2003)。三一八群眾抗爭事件危機管理之研 究(碩士論文)。國立臺北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黃戡生(2004)。我國警察處理聚眾活動策略之研究(碩士論文)。世新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蔡尚營(2006)。三二○聚眾活動危機處理策略之研究(碩士論文)。中央警察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蔡榮杰(2007)。我國警察處理聚眾活動危機管理策略之研究--以「410公投拼真相」及「百萬人民倒扁運動」為例(碩士論文)。中央警察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陳華龍(2009)。警察機關處理聚眾活動之研究--以中正第一分局為例(碩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張嘉煌(2010)。警察人員處理各類聚眾活動現場指揮官決策行為之研究(碩士論文)。國立臺北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辜欽祥(2013)。基層警察人員處理聚眾活動之壓力行為研究--以臺北市政府警察局為例(碩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于增祥(2012)。群眾活動現場警察處置程序之研究(碩士論文)。中央警察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王俊生(2004)。保安警察服務品質之研究--以處理聚眾活動及選舉治安維護為例(碩士論文)。國立高雄第一科技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朱源葆(1989)。集會遊行法與警察處理聚眾活動之研究(碩士論文)。中央警察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邱仙賜(2003)。我國警察對聚眾活動的處置之研究(碩士論文)。中國文化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孫可亮(2014)。高中體育運動作業風險評估之研究(碩士論文)。銘傳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陳國進(1990)。從博奕理論建構聚眾活動處理模式之研究(碩士論文)。中央警察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包明章(2006)。轉換型領導方式對於機動保安警察替代役男士氣提昇認知之研究--以內政部警政署保安警察第一總隊為例(碩士論文)。玄奘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
1.Hoffer, Eric、且文(1988)。群眾運動。台北:久大。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朱源葆(1995)。警察執行集會遊行之法令與實務。桃園:中央警察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崔海恩、王承宗、吳富堯、陳楊正光(2011)。作業風險管理指南。高雄:凱林國際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丘昌泰(2000)。公共管理--理論與實際手冊。台北市:元照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葉至誠、葉立誠(2002)。研究方法與論文寫作。商鼎文化。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其他
1.內政部警政署保安警察第六總隊(2015)。中央機關安全警衛工作簡報,台北:內政部警政署保安警察第六總隊。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內政部警政署(2013)。現場指揮官執行公權力重要法律參考資料,台北:內政部警政署。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內政部警政署保安警察第六總隊(2014)。立法院「0318專案」檢討報告,台北:內政部警政署保安警察第六總隊。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內政部警政署保安警察第六總隊(2014)。行政院「0323專案」檢討報告,台北:內政部警政署保安警察第六總隊。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內政部警政署保安警察第六總隊(2015)。內政部警政署保安警察第六總隊執行警衛勤務彙編,台北:內政部警政署保安警察第六總隊。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內政部警政署保安警察第六總隊(2015)。機關(首長)警衛警械使用情境,台北:內政部警政署保安警察第六總隊。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博士論文
 
無相關著作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