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論李華贈序文及其評價
書刊名:問學
作者:陳玉蕾
出版日期:2016
卷期:20
頁次:頁123-148
主題關鍵詞:贈序文李華唐代古文運動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20
  • 點閱點閱:17
期刊論文
1.李輝(2007)。李華交游考。和田師範專科學校學報(漢文綜合版),27(4)=48,80-8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方介(19990300)。李華的聖人觀。中正大學中文學術年刊,2,1-21。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張海鷗(2013)。宋代贈送序文體研究。韓山師範學院學報,34(5),61-67。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張世敏(2012)。論李華的文學觀念及其對古文運動的影響。華中聯合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8(4),52-56。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諶東飆、李卓(2008)。韓愈贈序文與古文運動。湖南人文科技學院學報,105,42-44。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薛峰(2005)。贈序之誕生及文體實踐。南陽師範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4(11),56-60。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楊承祖(19920600)。李華繫年考證。東海學報,33,53-66。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學位論文
1.蕭淑貞(1989)。李遐叔及其作品研究(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李珠海(2001)。唐代古文家的文體革新研究(博士論文)。國立臺灣大學,臺北。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趙殷尚(2003)。唐代古文運動先驅者及其散文研究:以蕭穎士、李華、賈至、元結為主(博士論文)。國立清華大學。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
1.羅根澤(1996)。隋唐文學批評史。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羊春秋、周鳳五(199607)。孔子家語•賢君。台北市:三民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姚鼐(198606)。古文辭類纂。北京:中國書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高步瀛(1987)。唐宋文舉要。高雄:復文圖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李華(1986)。李遐叔文集。台北:商務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韓愈(2015)。韓昌黎文集校注。台北:世界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羅宗強(2003)。隋唐五代文學史。北京: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楊家駱(1995)。新校本唐書。台北:鼎文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楊家駱(1995)。新校本舊唐書。台北:鼎文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錢穆(2005)。雜論唐代古文運動。台北:東大圖書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郭紹虞(1994)。中國文學批評史。台北:五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瀧川龜太郎(1983)。史記會注考證。台北:洪氏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劉向(1996)。說苑。臺北:臺灣古籍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傅璇琮、羅聯添(2004)。唐代文學研究論著集成。西安:三秦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5.(1987)。四庫全書。上海古籍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6.董誥(1990)。全唐文。上海古籍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7.戴聖、鄭玄(1981)。禮記鄭注。臺北:學海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