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唐代的歷史記憶
作者:廖宜方 引用關係
作者(外文):Yi-fang Liao
校院名稱:國立臺灣大學
系所名稱:歷史學研究所
指導教授:陳弱水
甘懷真
學位類別:博士
出版日期:2009
主題關鍵詞:歷史記憶文化記憶黃金古代先代帝王儒學復興在地性historical memorycultural memorypast Golden AgeConfucian revival movementTang dynasty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1) 博士論文(4)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1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62
  這篇論文從許多不同的面相探討唐代的歷史記憶,其中有兩個主要的研究取徑:首先,從唐代的政治論述考察歷史記憶的運用;其次,從地域的視野考察在地與異邦的文化知識,以及文化知識的生產與流通。這兩個取徑分別主導這篇論文的上卷和下卷。
  在論文的上卷,第一章考察「黃金古代」這個觀念在唐初政治論述的角色。「黃金古代」是中國政治思想與歷史觀的重要觀念,但常被視為「迷思」。本章嘗試去說明唐代人如何以理智的態度接受這個觀念。尤其是皇帝,他如何接受這個觀念,以及為自己的統治賦予歷史的定位。第二章考察「近現當代」在唐人的歷史記憶中的地位與作用。「近現當代」的範圍隨時間而移動,除了唐初之外,唐代的「近現當代」其實就是逐漸累積的本朝史——「唐朝史」。本章嘗試呈現「近現當代」的歷史記憶在唐人思想意識中的重要性。第三章考察北魏到宋初朝廷祭祀先代帝王的活動,保護先代帝王陵墓的措施。先代帝王的祭祀,除了構成歷代王朝的系譜之外,有趣的一點是祭祀地點的變更。本章考察中古時期祭祀先代帝王的地點屢次變更背後的時代脈絡。第四章考察唐代士大夫對「漢朝」的理解、評價與借鑑。首先,漢朝在官僚組織上的前例,有助於唐代士大夫去思考唐朝本身的行政改革。另外,中唐的儒學復興是個廣泛的思想變化,本章考察這個思想潮流中的成員如何正面評價漢代的統治、其官員的風範,以及文學的成就。本章嘗試論證唐代士大夫對於漢代歷史上的人事物,感到熟悉與類同。以上四章的討論雖然偏重思想與觀念,但都非常注重時代背景與思想的情勢。第一、二章都注意到唐人的時代觀與歷史觀的交互作用。第二、四章分別探討「近現當代」和「漢代」的歷史記憶,則是希望補充「黃金古代」之外的歷史記憶。在這四章中也注意不同的身份與歷史記憶的關係,包括皇帝、士大夫、武人等等。
  在論文的下卷,第五章以唐代前期的河南道為例,呈現一個中原地區對腳下土地的歷史記憶。對鄉邦的自豪是地方歷史記憶的原動力,至於記憶的範圍則偏重在漢代的人事物。在他們生活的空間中,充滿了歷史的符碼,提醒著這是一塊歷史悠久的土地。第六章則以唐代前期中原地區的士人與江南地域的關係,討論中原士人對異邦的歷史記憶,其中涉及官員宦遊、士人的旅遊、南方文化以及旅遊見聞與讀者的關係。第七章則論證中古歷史記憶如何從封閉的在地性走向流通,同時以唐代後期的江南為範圍,呈現地方文化記憶的創造與發展。這三章共通的觀點是地域關係和地方文化,關注歷史記憶的在地性、流通性,以及「他者」所扮演的角色。相較於上卷前四章多以朝廷君臣與士大夫的言論和思想為對象,這三章多以活躍於地方上的官員、耆老、在地與流動的文人為研究對象,考察他們如何活絡地方的文化活動。簡言之,地方官員興建亭台、舉行遊宴,佈置一個文化活動的舞台;文人則扮演重要的角色,追溯歷史故事和生產文化記憶;地方人士則共襄勝舉,參與其中。
This dissertation researches on the historical memories in Tang China from different angles, and two main research approaches are adopted. One is to examine the historical memories in Tang dynasty''s political discourses. The other is to study the cultural knowledge in Tang and its production and circulation from the regional perspective.
The first chapter researchs how the idea of past Golden Age was accepted and put into practice in the political discourses in early Tang. The past Golden Age is an important idea in traditional China’s political and historical thoughts, but often regarded as a “myth”. This chapter deals with how the literati deliberated this idea and how emperors accepted and intentionally correlated it with their own rule. The second chapter studies the roles and functions of “Recent History” in the historical memories of Tang dynasty. Since the span of “Recent History” moves forward with time, besides in early Tang, the “Recent History” of Tang Dynasty means the accumulative history of Tang dynasty itself. This chapter emphasizes the importance of “Recent History” in Tang’s opinion climate. The third chapter studies how the imperial governments from North Wei(北魏) to early Song(宋初) worshiped former emperors in the past and protected their mausoleums. In addition to the construction of a genealogy of dynasties in the past, the worship of former emperors in the past had one thing interesting: the locations of worship varied several times. This chapter analysed the background of this phenomenon. The forth chapter deals with how the literati understood, estimated the history of Han dynasty and took it as a good example. The historical precedents of Han dynasty’s bureaucracy stimulated the literati in Tang to reform their government. In addition, the Confucian revival movement in mid-Tang was an important trend. This chapter research into how members of this trend praised the rule of Han dynasty, its officer’s administration and its literary achievements. This chapter demonstrates that the literati in Tang felt familiar with their counterparts in Han and found some similarities between Tang and Han. The preceding four chapters put emphasis on the concepts of historical memories, but also pay attention to the background of it. Not only the idea of past Golden Age, recent historical memories and historical knowledge of Han dynasty also played important roles in Tang. The relation between historical memories and identity, including emperors, literartes, and military officers, is also discussed in these chapters.
The fifth chapter studies how the people lived around Yellow River downstream regarded their homeland’s history. For the people lived there, their historical memories concentrated on the people and events of Han dynasty and their local pride was the driving force of bringing back historical memories. In the locality they lived, many things, such as a mountain, a river, a tome, or a stone with inscription, etc., all could be linked with history and therefore formed the codes of history. These symbols reminded inhabitants that their homeland had a glorious past. In contrast to the fifth chapter, the sixth chapter focuses on the historical memories of the people lived around Yellow River downstream for a foreign land, Yangtze valley, the land once ruled by Six Dynasty and now a territory of Tang dynasty. The historical understanding for a foreign land is not only obtained by reading books, but also by traveling. So how the people lived in the north traveled to the south is the subject of this chapter. Besides the south’s attractiveness to the traveler, how traveler reported their experiences and how the people stayed in the north imagined the south are all discussed. The seventh chapter demonstrates how the historical memories in medieval China transformed from isolation to circulation. This chapter also describes the development of the local culture of Yangtze valley in mid-Tang. How the local culture developed in mid-Tang and how cultural information circulated between different localities, are important issues in the later three chapters. In contrast to the preceding four chapters emphasizing the discourses and thoughts of emperors and the literati, the later three chapters research into how local officials, local elders, and the literati participated in the local culture. In brief, local officials built pavilions, holding feast, and setting the stage for culture activities. The literati played an important role by recording the event, citing the historical fact and producing culture memories. The indigenous inhabitants took part in and enjoyed it.
參考文獻
以下分為「徵引史料」、「工具書、全文資料庫」和「研究論著」三項。
徵引史料
(本項依下列子目進行分類,依序如下:史著、詩文、唐宋筆記史料叢刊、小說、唐五代小說筆記大觀、墓誌•石刻、地理、藝術、政書、其他。)
史著
司馬遷撰,《新校本史記三家注并附編二種》(台北:鼎文書局,1993)。
班固撰、顏師古注,《新校漢書集注》(台北:世界書局,1972)。
范曄撰,《新校本後漢書并附編十三種》(台北:鼎文書局,1996)。
蕭子顯撰,《南齊書》(臺北:洪氏,1974)。
姚思廉撰,《梁書》(臺北:洪氏,1974)。
姚思廉撰,《陳書》(臺北:洪氏,1974)。
魏收撰,《魏書》(台北:洪氏,1977)。
令狐德棻撰,《周書》(台北:洪氏,1974)。
李百藥撰,《北齊書》(台北:洪氏,1974)。
魏徵等撰,《隋書》(北京:中華,1973)。
歐陽修等撰,《新唐書》(台北:鼎文,1998)。
劉昫等撰,《舊唐書》(台北:鼎文,1998)。
司馬光撰,《資治通鑑》(台北:中新書局,1978)。
詩文
嚴可均輯,《全上古三代秦漢三國六朝文》(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7)。
費振剛等校注,《全漢賦校注》(廣州:廣東教育出版社,2005)。
陳伯君校注,《阮籍集校注》(北京:中華書局,1987)。
袁行霈,《陶淵明集箋注》(北京:中華書局,2003)。

王績撰,康金聲、夏連保校注,《王績集編年校注》,(太原:山西人民,1992)。
蔣清翊注,《王子安集註》(上海:上海古籍,1995)。
沈佺期、沈之問撰,陶敏、易淑瓊校注,《沈佺期宋之問集校注》(北京:中華書局,2001)。
盧照鄰著、李雲逸校注,《盧照鄰集校注》(北京:中華,1998)。
張九齡著,劉斯翰校注,《曲江集》(廣州:廣東人民出版社,1986)
王昌齡,《詩格》(張伯偉撰,《全唐五代詩格彙考》(南京:江蘇古籍,2002)。
杜甫著,仇兆鰲注,《杜詩詳注》(北京:中華書局,2004)。
詹瑛主編,《李白全集校注彙釋集評》(天津:百花文藝出版社,1996)
陳鐵民、侯忠義校注,《岑參集校注》(上海:上海古籍,2004)。
劉開揚箋註,《高適詩集編年箋註》(北京:中華書局,2000)。
陶敏、王友勝校注,《韋應物集校注》(上海:上海古籍,1998)。
儲仲君撰,《韋應物詩集繫年校箋》(北京:中華書局,1999)。
儲仲君撰,《劉長卿詩編年箋注》(北京:中華書局,1996)。
陸贄撰,《陸贄集》(北京:中華書局,2006)。
權德輿撰,《權德輿詩文集》(上海:上海古籍,2008)。
元稹著、楊軍箋注,《元稹集編年箋注》(詩歌卷)(西安:三秦,2002)。
白居易著、朱金城箋校,《白居易集箋校》(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
劉禹錫著、瞿蛻園箋證,《劉禹錫集箋證》(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
劉禹錫撰,陶敏、陶紅雨校注,《劉禹錫全集編年校注》(長沙:岳麓書社,2003)。
劉禹錫撰、高志忠校注,《劉禹錫詩編年校注》(哈爾濱:黑龍江人民出版社,2005)。
柳宗元著,《柳宗元集》(北京:中華,1979)。
馬其昶校著、馬茂元整理,《韓昌黎文集校注》(上海:上海古籍,1987)。
韓愈著,錢仲聯集釋,《韓昌黎詩繫年集釋》(上海:上海古籍,1994)。
傅璇琮等校箋,《李德裕文集校箋》(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9)
肖占鵬等校注,《沈下賢集校注》(天津:南開大學出版社,2003)
杜牧撰,《樊川文集》(上海:上海古籍,2007)。
王克讓,《河嶽英靈集注》(成都:巴蜀書社,2006)。

董誥等編,《全唐文》(太原:山西教育,2002)。
陳尚君輯校,《全唐文補編》(北京:中華,2005)。
《全唐詩》(北京:中華書局,1960)。
陳貽焮主編,《增訂注釋全唐詩》(北京:文化藝術,2001)。
計有功撰、王仲鏞校箋,《唐詩紀事校箋》(北京:中華,2007)。
徐俊篡輯,《敦煌詩集殘卷輯考》(北京:中華書局,2000)。
鄭芳坤撰,《五代詩話》,傅璇琮等編,《五代史書彙編》第伍冊(杭州:杭州出版社,2004)。
唐宋筆記史料叢刊
王讜撰;周勛初校證,《唐語林校證》(北京:中華書局,1987)。
劉肅撰、許德楠等點校,《大唐新語》(北京:中華書局,1984)。
劉餗撰、程毅中點校,《隋唐嘉話》(北京:中華書局,1979)。
孫光憲撰;賈元強點校,《北夢瑣言》(北京:中華,2002)。
張鷟撰;趙守儼點校,《朝野僉載》(北京:中華,1979)。
封演撰,《封氏見聞記校注》(北京:中華,2005)。
王仁裕、姚汝能撰,《開元天寶遺事•安祿山事跡》(北京:中華,2006)。
錢易撰,《南部新書》(北京:中華,2002)。
洪邁,《容齋隨筆》(北京:中華,2005)。
小說
李昉等編,《太平廣記》(台南:平平,1975)。
李時人編,《全唐五代小說》(西安:陜西人民出版社,1998)。

凡引用《刊誤》、《資暇集》、《蘇氏演義》、《兼明書》以上諸書者,合編於瀋陽遼寧教育出版社於1998年出版之《新世紀萬有文庫》第二輯之崔豹《古今注》。

唐五代小說筆記大觀
《大唐傳載》、《尚書故實》、《酉陽雜俎》、《開天傳信記》、《次柳氏舊聞》、《唐闕史》、《唐國史補》、《松窗雜錄》、《唐摭言》、《因話錄》、《雲溪友議》、《宣室志》、《劉賓客嘉話錄》、《龍城錄》、《金華子雜編》、《唐闕史》、《桂苑叢談》,以上諸書引自《唐五代小說筆記大觀》,(上海:上海古籍,2000)。
墓誌•石刻
周紹良等編,《唐代墓誌彙編》(上海:上海古籍,1992)。
周紹良等編,《唐代墓誌彙編續集》(上海:上海古籍,2001)。
吳鋼等編,《全唐文補遺》(西安:三秦出版社)。

國家圖書館善本金石組編,《隋唐五代石刻文獻全編》(北京:北京圖書館出版社,2003)。
趙明誠撰、金文明校證,《金石錄校證》(桂林:廣西師範大學,2005)。
施蟄存,《水經注碑錄》(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1987)。
地理
常璩撰、劉琳校注,《華陽國志校注》(台北:新文豐,1988)。
劉緯毅,《漢唐方志輯佚》(北京:北京圖書館出版社,1997)。
韋述撰,辛德勇輯校,《兩京新記輯校》(西安:三秦出版社,2006)。
李吉甫撰,《元和郡縣圖志》(北京:中華書局,1983)。
樂史撰,《太平寰宇記》(北京:中華書局,2007)。
藝術
張彥遠,《歷代名畫記》(北京:京華,2000)。
張彥遠,《法書要錄》(瀋陽:遼寧教育,1998)。
岡村繁,《歷代名畫記譯注》(上海:上海古籍,2002)。
段成式,《寺塔記》(北京:人民美術出版社,1964)。
朱景玄,《唐朝名畫錄》(北京:京華,2000)。
郭若虛,《圖畫見聞志》(北京:京華,2000)。
黃休復,《益州名畫錄》,王伯敏等編,《畫學集成(六朝至元)》(石家庄:河北美術出版社,2002)。
劉道醇撰,《五代名畫補遺》,傅璇琮等編,《五代史書彙編》第伍冊(杭州:杭州出版社,2004)。
政書
王溥撰,《唐會要》(上海:上海古籍,2006)。
杜佑撰、王文錦等點校,《通典》(北京:中華,1988)。
宋敏求編,《唐大詔令集》(北京:中華書局,2008)。
其他
王欽若等編纂,周勛初等校訂,《冊府元龜》(校訂本)(南京:鳳凰,2006)。
徐松撰、孟二冬補正,《登科記考補正》(北京:北京燕山,2003)。
李昉等編,《太平御覽》(石家庄:河北教育,1994)。
贊寧撰、范祥雍點校,《宋高僧傳》(北京:中華,1987)。
周勛初主編,《唐人軼事彙編》(上海:上海古籍,1995)。
余嘉錫撰,《世說新語箋疏》(台北:華正,1991)。
王利器撰,《顏氏家訓集解》(增補本)(北京:中華,1996)。
吳競撰、謝保成集校,《貞觀政要集校》(北京:中華書局,2003)。
黃征,張湧泉校注,《敦煌變文校注》(北京:中華書局,1997)。
馬驌,《繹史》(北京:中華書局,2003)。
傅璇琮编,《唐才子傳校箋》(北京:中華書局,2002)。
劉知幾撰、浦起龍釋,《史通通釋》(台北:里仁書局,1993)。
工具書、全文資料庫
《文淵閣四庫全書電子版》(香港:迪志,1999)。
《漢語大詞典》2.0版光碟版(香港:商務印書館,2002)。
《中國地圖集》(北京:中國地圖出版社,2005)。
譚其驤主編,《中國歷史地圖集•隋唐五代十國時期》(北京:中國地圖出版社,2004)。
研究論著
(以下所錄論著,不包含研究回顧所列之著作。以下論著之先後,依編著者之姓氏筆劃為序。)

Arthur F. Wright(芮沃壽)著,王穎譯,〈唐太宗——其人及其角色〉,《唐史論文選集》(臺北:幼獅,1990)。
Paize Keulemans,〈市井的回響——《三俠五義》中的方言與京華說書人〉,陳平原、王德威編,《北京:都市想像與文化記憶》(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5)。
山東石刻藝術博物館,《雲峰諸山北朝刻石討論會論文選集》(山東:齊魯書社,1985)。
土居淑子,〈舜伝說メバをゲサ〉,《古代中国考古・文化論叢》(東京都:言叢社,1995)。
卞東波,〈六朝「高士」類雜傳考論〉,南京大學古典文獻研究所編,《古典文獻研究》第七輯(南京:鳳凰出版社,2004)。
方介,〈棄俗尚而從於寂寞之道——談韓愈對揚雄的認同與超越〉,逢甲大學中文系編,《六朝隋唐學術研討會論文集》(臺北:文史哲,2004)。
方震華,〈唐宋政治論述中的貞觀之政——治國典範的論辯〉,《臺大歷史學報》第40期(2007)。new window
毛漢光,〈隋唐政權中的吳郡陸氏〉,楊聯陞編,《國史釋論:陶希聖先生九秩榮慶論文集》(台北:食貨,1988);〈唐代統治階層下降變動之研究〉,《國科會研究彙刊:人文及社會科學》,第3卷第1期(1993);〈唐代統治階層父子關官職類別之變動〉,《國立中正大學學報》(人文分冊),第4卷第1期(1993);〈唐代前半期居住洛陽姓望之分析〉,《國立中正大學學報》(人文分冊),第7卷第1期(1996)。
牛致功,〈魏徵的史論觀〉,《唐代碑石與文化硏究》(西安:三秦出版社,2002)。
王文進,〈南朝士人的時空思維〉,《東華人文學報》7(2003);〈南朝邊塞詩中的時空思維問題〉,《第三屆魏晉南北朝文學與思想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台北:文津,1997)。new window
王北辰,〈橋山黃帝陵地理考〉,《西北歷史地理論文集》(北京:學苑出版社,2000)。
王立群,〈中國古代山水游記研究〉(開封:河南大學出版社,1996)。
王仲犖,〈唐五代物價考〉,《金泥玉屑叢考》(北京:中華書局,1998)。
王汎森,〈近代中國的線性歷史觀——以社會進化論為中心的討論〉,《新史學》19:2(2008);《古史辨運動的興起:一個思想史的分析》(台北:允晨,1987)。new window
王叔岷,《陶淵明詩箋證稿》(北京:中華書局,2007)。
王紅,〈季子多金與青雲自致——從高適詩看盛唐士風的一個方面及其精神來源〉,《新國學》第2卷。
王素,〈儒學章 儒典〉,《敦煌典籍與唐五代歷史文化》(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6)。
王壽南,〈唐代文官任用制度〉,《唐代政治史論集(增訂本)》(臺北:臺灣商務,2004)。new window
辻正博,〈唐代貶官考〉,原刊於《東方學報》京都第63冊,1991年3月,漢譯見於《中國法制史考證》丙編,日本學者考證中國法制史重要成果選譯•魏晉南北朝隋唐卷(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3)。
甘懷真,〈中國中古時期「國家」的型態〉,《皇權、禮儀與經典詮釋:中國古代政治史硏究》(臺北:喜瑪拉雅基金會,2003)。
石雲濤,《唐代幕府制度研究》(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3)。
石守謙,〈南宋的兩種規鑒畫〉,《風格與世變:中國繪畫史論集》(臺北:允晨文化,1996)。new window
任紅敏,〈吳越煙霞染詩情——宦游吳越對孫逖山水詩創作的影響〉,《瀋陽工程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第2卷第4期(2006年10月)。
任繼愈編,《中國道教史》(臺北:桂冠,1991)。
全漢昇,〈唐代物價的變動〉、〈唐宋帝國與運河〉,《中國經濟史研究》(台北:稻鄉,1991)。new window
宇文所安,《盛唐詩》(北京:三聯,2004)。
朱溢,〈論唐代的山川封爵現象——兼論唐代的官方山川崇拜〉,《新史學》18:4(2007)。new window
何寄澎,〈唐宋古文運動中的文統觀〉,《中外文學》14:1(1985)。new window
何鑫,〈簡論歷史地理研究中對古代畫跡的運用〉,《陝西師範大學學報》1996年第4期。
余欣,〈寫本時代知識社會研究——以出土文獻所見《漢書》之傳播與影響為例〉,榮新江主编,《唐研究》第13卷(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5)。
余英時,《未盡的才情——顧頡剛》(臺北:聯經,2007);《朱熹的歷史世界——宋代士大夫政治文化的研究》(台北:允晨,2003)。
吳松弟,《中國移民史•第三卷》(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97)。
吳相洲,《中唐詩文新變》(北京:學苑,2007)。
呂思勉〈三皇五帝考〉,顧頡剛主編,《中國古史硏究論叢(古史辨)》第七冊。
巫仁恕,〈晚明的旅遊活動與消費文化——以江南為討論中心〉,《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41(2003)。new window
李正宇,〈《敦煌廿詠》探微〉,哈爾濱師範大學編,《古文獻研究》1989年6期;《古本敦煌鄉土志八種箋證》(臺北:新文豐,1998)。
李廷先,《唐代揚州史考》(南京:江蘇古籍出版社,2002)。
李芳明,《唐五代佛寺輯考》(北京:商務,2006)。
李成珪,〈漢武帝的西域遠征、封禪、黃河治水和禹、西王母神話〉,臧振華主編,《史前與古典文明》(台北:中研院史語所,2003)。
李浩,〈談唐代的賢能標準〉,《周秦漢唐文化研究》第1輯(西安:三秦出版社,2002);《唐代園林別業考論》(修訂版)(西安:西北大學出版社,1996);《唐代圓林別業考錄》(上海:上海古籍,2005)。
李偉國,〈范仲淹《岳陽樓記》事考〉,虞萬里編,《傳統中國研究集刊》3(上海:上海人民,2007)。
李零,〈秦漢祠畤通考〉,《中國方術續考》(北京:東方出版社,2001)。
李劍國,《唐五代志怪傳奇敘錄》(天津:南開大學出版社,1993)。
李劍鋒,〈隋唐五代陶淵明接受史概論〉,《山東師大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1 年3期。
李德輝,〈唐人行記三類敘論〉,《華南師範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5年第2期;《唐代交通與文學》(長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3)。
李鴻賓,〈唐高宗武后東巡及其政治的轉化〉,《隋唐五代諸問題研究》(北京:中央民族大學出版社,2006)。
杜玉儉,〈李白、杜甫和高適為何並未共登開封吹台〉,《中州學刊》第141期(2004年第3期)。
杜曉勤,《隋唐五代文學研究(上、下)》(北京:北京出版社,2001)。
沈從文,《中國古代服飾研究》(上海:上海書店,2002)。
邢義田,〈中國古代的地圖〉,中山大學藝術學研究中心編,《藝術史研究》第6輯(廣州:中山大學出版社,2005)。
周建軍,《唐代荊楚本土詩歌與流寓詩歌研究》(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6)。
周勛初,〈左思〈三都賦〉成功經驗之探討〉、〈論謝靈運山水文學的創作經驗〉,《魏晉南北朝文學論叢》(南京:江蘇古籍,1999)。
周勛初,《周勛初文集•高適年譜》(南京:江蘇古籍,2000)。
岡村繁,〈《世說新語》所見詞語用典考〉,《漢魏六朝的思想和文學》(上海:上海古籍,2002)。
施安昌,〈唐代正字學考〉,《故宮博物院院刊》1982年3月。
柯馬丁,〈作為記憶的詩:《詩》及其早期詮釋〉,《國學研究》第16卷、〈出土文獻與文化記憶——《詩經》早期歷史研究〉,《中國哲學》25期。
查屏球,〈天寶河洛儒士群與復古之風〉,《從游士到儒士:漢唐士風與文風論稿》(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05)。
胡寶國,〈雜傳與人物品評〉,《漢唐間史學的發展》(北京:商務印書館,2003)。
胡寶華,《唐代監察制度研究》(北京:商務印書館,2005)。
郁賢皓,〈唐代詩人與浙東山水〉,《李白與唐代文史考論》(南京: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2008)。
倉修良,〈編修方志是中華民族文化中一個優良的傳統〉,《倉修良探方志》(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2005)。
凍國棟,《中國人口史•第二卷隋唐五代時期》(上海:復旦大學,2002)。
唐蘭,《中國文字學》(上海:上海古籍,2001)。
孫望,〈王度考〉、〈選學述略〉,《孫望選集》(南京: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2002)。
秦蕙田,《五禮通考》,《文淵閣四庫全書電子版》(香港:迪志,1999)。
袁剛,〈唐朝前期的地方監察方式〉,《法學雜志》第110期(1998年第5期)。
高明士,〈唐代三史的演變〉,《大陸雜誌》54卷1期(1977)。
康樂,《從西郊到南郊》(台北:稻鄉,1995)。
張大可等編,〈《史記》三家注研究〉,《史記研究集成•第十二卷》(北京:華文,2005)。
張蜀蕙,〈現實經驗與文本經驗的南方——柳宗元貶謫作品中的疆界空間〉,《唐代文學研究》第11輯(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6);〈現實經驗與文本經驗的真實——由歐陽修、蘇軾作品探究北宋地誌書寫與閱讀〉,《東華人文學報》11(2007)。new window
張榮芳,〈唐代君主的史學教育〉,中興大學歷史系編,《第二屆中西史學史研討會論文集》(台南:久洋出版社,1987);〈唐代的隋史著述及其對隋的評論〉,國立成功大學中國文學系編,《第四屆唐代文化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台南:國立成功大學教務處出版組,1999);〈魏晉至唐時期的《漢書》學〉,國立中興大學歷史學系編,《第三屆史學史國際研討會論文集》,(台北:中興大學歷史學系發行、靑峰出版社出版,1991)。
張澤咸,〈唐代的衣冠戶和形勢戶——兼論唐代傜役的復除問題〉、〈唐代的寄庄戶〉,《一得集》(蘭州:蘭州大學出版社,2003);張澤咸,《唐代工商業》(北京:中國社科學出版社,1995)。
張寶三,〈權德輿〈明經策問•毛詩問〉論考〉,《東亞詩經學論集》(臺北:臺灣大學出版中心,2009)。
曹婉如,〈現存最早的一部尚有地圖的圖經——《嚴州圖經》〉,《自然科學史研究》第13卷第4期(1994)。
曹道衡,《南朝文學與北朝文學研究》(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7)。
曹道衡、沈玉成,《南北朝文學史》(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98重印)。
梅祖麟、高友工,〈唐詩的語意研究:隱喻與典故〉,《中外文學》4卷7期。new window
莫礪鋒,〈南朝山水文三論〉,南京大學古典文獻硏究所編,《古典文獻研究(1993-1994)》(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1995)。
莊申,〈王維繪畫源流的分析〉、〈唐盧鴻草堂十志圖卷考〉,《中國畫史硏究》(台北:正中,1959)。new window
郭鋒,〈唐代吏制——流外官試探〉,《唐史與敦煌文獻論稿》(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2)。
郭志坤,〈「以古為鏡,可知興替」——略論唐代貞觀年間的「論今引古」〉,《歷史硏究》編輯部編,《唐太宗與貞觀之治論集》(西安:陝西人民出版社,1982)。
陳玨,〈〈古鏡記〉中之王氏家族考〉,《初唐傳奇文鈎沈》(上海:上海古籍,2005)
陳葆真,〈圖畫如歷史:傳閻立本《十三帝王圖》研究〉,《美術史研究集刊》16(2004)。new window
陳芳妹,〈追三代於鼎彝之間——宋代從「考古」到「玩古」的轉變〉,《故宮學術季刊》23:1(2005)。new window
陳弱水,〈思想史中的杜甫〉,《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69:1(1998);〈墓誌中所見的唐代前期思想〉,《新史學》19:4(2008)。new window
陳登武,〈唐代古文運動的史學思想——以先驅古文家為中心〉,國立成功大學中國文學系編,《第四屆唐代文化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台南:國立成功大學教務處出版組,1999)。
陳貽焮,《杜甫評傳》(北京:北京大學,2003)
陳傳席等,《中國畫山文化》(天津:天津人民美術出版社,2005)。
陳鴻森,〈考據的虛與實〉,高雄師範大學《經學研究集刊》2(2007)。new window
陳鐵民,〈王維年譜〉,《王維論稿》(北京:人民文學,2006);〈李華事迹考〉(《文獻》1990年第4期。
傅剛,〈俄藏敦煌寫本Φ242號《文選注》發覆〉,《中國古典文學與文獻學研究(第一輯)》、〈《文選》學研究史論〉,《中國古典文學與文獻學研究(第二輯)》。
傅璇琮,〈楊炯考〉,《唐代詩人叢考》(北京:中華書局,1996重印)。
程千帆,〈論唐人邊塞詩中地名的方位、距離及其類似問題〉,《程千帆全集•:唐代進士行卷與文學;古詩考索》(石家庄:河北教育,2001)。
程國賦,〈《古鏡記》研究綜述〉(《晉陽學刊》1992年第6期)。
馮至,《杜甫傳》(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52)。
馮漢驥,〈成都平原之大石文化遺迹〉、〈相如琴台與王建永陵〉,《馮漢驥考古學論文集》(北京:文物出版社,1985)。
黃郁珺,《十八世紀英國紳士的大旅遊》(台北:唐山出版社,2009)。
黃復山,〈東漢定型圖讖中的古皇考〉,國立政治大學中文系舉辦,《第五屆漢代文學與思想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台北:政治大學中文系,2005)。
黃惠賢,〈「武德政治」淺析〉,武漢大學魏晉南北朝隋唐史硏究室編,《魏晉南北朝隋唐史資料》第12輯(武漢:武漢大學出版社,1993)。
黃懷信,〈譙周與《古史考》〉,《古文獻與古史考論》(濟南:齊魯書社,2003)。
逯耀東,〈《隋書•經籍志•史部》及其〈雜傳類〉的分析〉,《魏晉史學的思想與社會基礎》(台北:東大,2000)。new window
慈波,《宋詩與類書的關係》,《宋代文學研究叢刊》第12期(2006)。
楊玉成,〈士庶、性別、地域——論南北朝的文學閱讀〉,李豐楙、劉苑如編,《空間、地域與文化——中國文化空間的書寫與闡釋》(台北: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2002)。new window
楊玉成,〈世界像一張畫——唐五代「如畫」的觀念系譜與世界圖景〉,《東華漢學》第3期(2005)。new window
楊承祖,〈李華繫年考證〉,《東海學報》33期(1992)。new window
楊承祖,《元結研究》(臺北:國立編譯館,2002)。new window
楊倩苗,〈北魏王朝與涿鹿黃帝廟祭〉,《張家口職業技術學院學報》13卷1期,2000年2月。
筧文生,〈李白與「竹溪六逸」〉,《唐宋詩文的藝術世界》(北京:中華,2007)。
葉建華,〈《隆平集》作者考辨〉《史學史研究》1999年第2期。
葛曉音,〈盛唐「文儒」的形成和復古思潮的濫觴〉、〈論宮廷文人在初唐詩歌藝術發展中的作用〉、〈創作範式的提倡和初盛唐詩的普及——從〈李嶠百詠〉談起〉,《詩國高潮與盛唐文化》(北京:北京大學,1998);葛曉音,〈論唐代的古文革新與儒道演變的關係〉、〈中晚唐古文趨向新議〉,《漢唐文學的嬗變》(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0);《山水田園詩派研究》(瀋陽:遼寧大學,1993)
雷聞,〈唐代的「三史」與三史科〉,《史學史研究》2001年第1期;雷聞,〈試論唐代對於先代帝王的祭祀〉,《郊廟之外:隋唐國家祭祀與宗教》(北京:三聯書店,2009)。
廖蔚卿,〈晉末宋初的山水詩與山水畫〉,《漢魏六朝文學論集》(臺北:大安,1997)。new window
管錫華,〈運用典故校勘《全唐詩》《全宋祠》舉例〉,《古籍整理研究學刊》1991年第6期。
聞一多,《唐詩雜論》(上海:上海古籍,1998)。
趙昌平,〈開元十五年前後〉,《中國文化》第二期、另收入《趙昌平自選集》(桂林:廣西師範大學,1997)。
趙殷尚,《唐代古文運動先驅者及其散文研究》(清華大學中文系博士論文,2003)。
齊益壽,〈皎然《詩式》論用事初探〉,《王叔岷先生八十壽慶論文集》(台北:大安,1993)。
劉後濱,〈唐代文官銓選制度的改革與完善〉,《中國考試史專題論文集》(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劉淑芬,〈六朝建康的佛寺與城市空間〉,《鄭欽仁教授七秩壽慶論文集》(板橋:稻鄉,2006)。new window
潘呂棋昌,〈苻載事蹟考述〉(《空大人文學報》2)、〈蕭存事蹟與交遊考述〉,《唐代文化研討會論文集》(台北:文史哲,1991)。new window
潘重規,《中國文字學》(台北:東大,1977)
蔣寅,〈吏隱:謝朓與大曆詩人〉,《中華文史論叢》第50輯(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
蔡妙真,〈永恆的經書與流動的價值——唐詩用《左傳》典故之考察〉,《興大中文學報》第19期。new window
鄭阿財、朱鳳玉著,《敦煌蒙書研究》(蘭州:甘肅教育,2002)。
鄭學檬,〈唐代江南文士群體初探〉(上),《唐史論叢》第六輯(西安:陝西人民,1995)。
鄧小南,〈「祖宗故事」與宋代的《寶訓》、《聖政》——從《貞觀政要》談起〉,《唐研究》第11卷(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5);《祖宗之法——北宋前期政治述略》(北京:三聯書店,2006)。
蕭啟慶,〈中國近世前期南北發展的歧異與統合〉,《臺灣師大歷史學報》36期(2006)。
蕭璠,〈漢宋間文獻所見古代中國南方的地理環境與地方病及其影響〉,《史語所集刊》63:1(1993)。new window
賴瑞和,《唐代基層文官》(台北:聯經,2004)。new window
錢學文、何承樸,〈初唐「四傑」與天府〉,《四川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版》(1980年第4期)。
錢穆,《宋明理學概述》(台北:學生,1977),頁209-210。
鮑宗豪編,《人文與社會:文化哲學、宗教.、歷史》(上海:上海社會科學院,2004)。
繆銊,〈顏之推的文字、訓詁、聲韻與校勘之學〉,《讀史存稿》(北京:三聯,1963)。
謝元魯,〈成都:唐宋城市公共空間的變遷〉,嚴耀中編,《唐代國家與地域社會研究︰中國唐史學會第十屆年會論文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隋唐五代的特殊貴族〉,《中國史研究》1994年 第2期;《唐代中央政權決策研究》(台北:文津,1992)。
謝保成,《隋唐五代史學》(北京:商務印書館,2007)。
羅宗強,《隋唐五代文學思想史》(北京:中華書局,2003)。
羅新,〈十六國北朝的五德歷運問題〉,《中國史研究》2004年第3期。
羅聯添,〈獨孤及年譜〉,《唐代詩文六家年譜》(台北:學海,1986)。
嚴耕望,《唐代交通圖考》(台北:中央硏究院歷史語言硏究所,1985)。
礪波護,〈唐代的縣尉〉,《日本學者研究中國史論著選譯•第四卷六朝隋唐》(北京:中華,1992)。
饒宗頤,《中國史學上之正統論》(臺北:宗靑圖書,1979)。
顧立誠,《走向南方——唐宋之際自北向南的移民與其影響》(台北:台灣大學出版委員會, 2004)。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