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古代「雜文」的演變:從《文心雕龍》到《文苑英華》
作者:郭章裕
出版日期:2015
出版項:臺北:致知學術
集叢:文學經典系列;7
ISBN:9789865681296
主題關鍵詞:雜文文學評論
學門:文學
資料類型:專書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2)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2
期刊論文
1.沈文凡、彭飛(20100100)。晚唐諷刺文學對柳宗元寓言散文的接受。吉林師範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10(1),56-6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兵界勇(20000500)。論《唐文粹》「古文」類的文體性質與其代表意義。中國文學研究,14,1-22。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于桂梅、米文佐(2007)。中國雜文發展脈絡概述。甘肅聯合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3(6)。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王立淵(2008)。論盧照鄰騷體八篇。廣西民族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8(1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王夢鷗(19790600)。貴遊文學與六朝文體的演變。中外文學,8(1),4-19。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王洪軍、杲元祥(2008)。李翱復性思想簡論。濟寧學院學報,29(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川合康三、蔣寅(2004)。遊戲的文學--以韓愈「戲」為中心。河南教育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89(3)。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衣若芬(1992)。試論《唐文粹》之編纂、體例及其「古文」作品。中國文學研究,1992(6)。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江源(1995)。「文質論」與古代雜文。宜賓師專學報(社會科學版),1995(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江源(1995)。「意境論」與古代雜文。樂山師專學報(社會科學版),1995(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江源(1995)。「通變論」與古代雜文。宜賓師專學報(社會科學版),1995(3)。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伏俊璉(2001)。《漢書‧藝文志》「雜行出及頌德」、「雜四夷及兵」賦考。西北師大學報(社會科學版),38(4)。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伏俊璉(2003)。《漢書‧藝文志》「雜賦」考。文獻季刊,2003(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伏俊璉(2005)。《漢書‧藝文志》「雜中賢失意賦」考略。新疆大學學報(哲學、人文社會科學版),33(5)。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5.汪卷(2006)。唐人沈亞之的詩化傳奇。史教資料,2006(1下)。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6.李乃龍(2005)。論《文選》對問體--兼論先秦問對體式的發展歷程。廣西師範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5(4)。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7.李秀敏(2010)。晚唐小品文體革新略論。黑龍江社會科學,119。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8.李福標(1997)。先秦散文對皮日休的影響。咸陽師專學報(綜合雙月刊),1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9.李福標(2000)。皮日休散體文管窺。西北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30(4)。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0.何玉蘭(1995)。漢賦的雜文因素及其價值。樂山師專學報(社會科學版),1995(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1.吳曉青(19990300)。「進學解」與解嘲文學。臺北科技大學學報,32(1),583-610。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2.宋鼎宗(19960500)。韓愈「揚孟抑荀」說。成大中文學報,4,11-20。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3.林耘(2002)。李翱復性說及其思想來源。船山學刊,2002(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4.徐鵬緒(1997)。雜文概念的歷史考察與現代雜文的主要特徵。東方論壇,1997(4)。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5.洪順隆(20000900)。《文選》雜體詩歌文體性質研究。中國文哲研究集刊,17,1-68。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6.姚筱睿(2007)。淺議唐人沈亞之傳奇小說的四個特色。南昌航空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9(4)。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7.莫山洪(2009)。論中唐駢散相爭與韓愈的「破駢為散」。中國文學研究,2009(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8.莫山洪(2009)。論柳宗元的「化駢為散」與古文形式的確立。浙江社會科學,2009(4)。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9.莫順斌(2007)。略論古代「雜文」之名。傳承,2007(7)。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0.陳才訓(2009)。古文風貌與楚調悲歌--論沈亞之的文學素養與其小說創作之關係。中國文學研究,2009(4)。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1.郭章裕(20090700)。論《文心雕龍》「約」的文學觀念。人文社會學報‧世新大學,10,37-65。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2.許東海(20080600)。山嶽.帝國.士臣:唐杜甫、楊敬之西嶽賦的封禪書寫及其正、變意蘊。文與哲,12,277-298。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3.游適宏(19981200)。「七」:一個文類的考察。國立編譯館館刊,27(2),205-220。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4.賈名黨(2008)。柳宗元與劉禹錫接受屈賦管窺。安徽農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17(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5.劉寧(2010)。「論」體文與中國思想的闡述形式。北京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47(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6.劉洪仁(1994)。古代「雜文」與雜文。四川教育學院學報,10(3)。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7.劉洪仁(2005)。賦體雜文的先導--論屈原的《天問》《卜居》《漁父》。社會科學輯刊,159。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8.劉洪仁(2006)。論漢魏六朝的俳諧體雜文。四川教育學院學報,22(7)。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9.簡宗梧(20051200)。賦與設辭問對關係之考察。逢甲人文社會學報,11,17-30。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0.諶東飈(2005)。論古代雜文的文體特徵。長沙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4)。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1.簡宗梧(20081000)。試論《文苑英華》的唐代賦體雜文。長庚人文社會學報,1(2),389-432。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2.顏瑞芳(19990300)。柳宗元「三戒」對後代寓言的影響。中國學術年刊,20,373-391+609-610。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3.顏崑陽(20051200)。論「文類體裁」的「藝術性向」與「社會性向」及其「雙向成體」的關係。清華學報,35(2),295-330。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4.顏崑陽(19980600)。從「言意位差」論先秦至六朝「興」義的演變。清華學報,28(2),143-172。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5.伏俊璉(2002)。《漢書‧藝文志》「雜賦」臆說。文學遺產,2002(6),9-16+14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6.郭章裕(20090500)。兩漢七體文類及其文化意涵。東吳中文學報,17,19-46。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7.洪順隆(20010300)。六朝雜詩題材類型論。華岡文科學報,24,19-9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8.伏俊璉(2002)。《漢書‧藝文志》「成相雜辭」、「隱書」說。西北師大學報(社會科學版),39(5),53-56。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9.簡宗梧(20040500)。賦與隱語關係之考察。逢甲人文社會學報,8,33-54。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0.鄧國光(19930600)。《周禮》六辭初探--中國古代文體原始的探討。漢學研究,11(1)=21,339-360。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1.鄭毓瑜(20000300)。直諫形式與知識分子--漢晉辭賦的擬騷、對問系列。中國文哲研究集刊,16,151-212。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2.顏崑陽(20070900)。論「文體」與「文類」的涵義及其關係。清華中文學報,1,1-67。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3.齊益壽(19811200)。文心雕龍與文選在選文定篇及評文標準上的比較。古典文學,3,101-149。  延伸查詢new window
會議論文
1.何沛雄(1987)。略論《唐文粹》的「古文」。唐代文學研討會。台北:文史哲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陳成文(2005)。漢唐「答客難」系列作品之依仿與拓新。第五屆漢代文學與思想學術研討會,(會議日期: 2005.12)。台北:國立政治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簡宗梧(1996)。俗賦與講經變文關係之考察。第三屆國際辭賦學學術研討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簡宗梧(1995)。枚乘《七發》與漢代貴遊文學之發皇。兩漢文學學術研討會。台北:華巖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顏崑陽(2002)。論「典範模習」在文學史建構上的「漣漪效用」與「鍊接效用」。建構與反思--中國文學史的探索學術研討會。台北:台灣學生書局。787-833。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顏崑陽(1996)。論漢代「賦學」在中國文學批評史上的意義。第三屆國際辭賦學學術研討會。台北:國立政治大學文學院。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柯慶明(2004)。「論」、「說」作為文學類型之美感特質的研究。六朝唐宋學術研討會。臺北:里仁書局。5-6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顏昆陽(1991)。論漢代文人「悲士不遇」的心靈模式。漢代文學與思想學術研討會。臺北:文史哲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學位論文
1.李錫鎮(1981)。兩漢魏晉論體之形成及演變(博士論文)。國立臺灣大學,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李珠海(2001)。唐代古文家的文體革新研究(博士論文)。國立臺灣大學。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兵界勇(2005)。唐代散文演變關鍵之研究(博士論文)。國立臺灣大學,臺北。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邱仕冠(1996)。枚乘〈七發〉與七體研究(碩士論文)。東海大學,臺中。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陳軍(2007)。文類研究(博士論文)。揚州大學,江蘇。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陳成文(1998)。唐代古賦研究(博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賴麗蓉(1987)。從思維形式探究六朝文體論(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賴欣陽(1995)。魏晉六朝文體觀念考析(碩士論文)。國立中央大學,桃園。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陳姿蓉(1996)。漢代散體賦研究(博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白承錫(1994)。初唐賦研究(博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臺北。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盧景商(1990)。六朝文學體裁觀念研究(碩士論文)。國立中央大學,桃園。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曾守正(1999)。先秦兩漢文學言志思想及其文化意義--兼論與六朝文化的對照(博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安秉咼(1987)。中國寓言傳記研究(博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諸海星(1993)。中國文體分類學的研究(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5.王基倫(1991)。韓歐古文比較研究(博士論文)。國立台灣大學。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6.廖棟樑(1997)。古代楚辭學史論(博士論文)。輔仁大學。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
1.蕭統、李善注(1999)。文選。臺北:五南圖書出版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蹤凡(2007)。漢賦研究史論。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姚振宗。漢書藝文志條理。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王弼、孔穎達(1955)。周易注疏。臺北:藝文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張雙英(2004)。文學概論。臺北:文史哲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房玄齡(2003)。晉書。北京: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沈約(2003)。宋書。北京: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葉慶炳(1997)。中國文學史。臺北:臺灣學生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錢穆(1998)。中國學術思想史論叢。臺北:聯經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李澤厚(1986)。美的歷程。臺北:元山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陳壽、裴松之(2006)。三國志。北京: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魏徵、令狐德棻(2003)。隋書。北京: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歐陽詢(1955)。藝文類聚。台北:文光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柳宗元(2002)。柳宗元集。台北:頂淵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5.駱賓王(1979)。駱賓王文集。台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6.顏真卿(1979)。顏魯公文集。台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7.獨孤及(1979)。毘陵集。台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8.杜牧(1979)。樊川文集。台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9.權德輿(1979)。權載之文集。臺灣商務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0.白居易(1979)。白氏長慶集。台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1.皮日休(1979)。皮子文藪。台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2.李觀。李元賓文編。台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3.皇甫湜(1979)。皇甫持正文集。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4.李世民、吳云、冀宇(2004)。唐太宗全集。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5.李翱(1979)。李文公集。台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6.洪興祖(1995)。楚辭章句。台北:大安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7.李昉。文苑英華。台北:大化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8.郭茂倩(2003)。樂府詩集。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9.吳子良。林下偶談。台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0.李兆洛(2001)。駢體文鈔。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1.劉熙載、龔鵬程(1987)。藝概。台北:金楓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2.力之(2005)。《楚辭》與中古文獻考說。四川:四川出版集團巴蜀書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3.于景祥(2002)。中國駢文通史。長春:吉林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4.方銘(2003)。經典與傳統:先秦兩漢詩賦考論。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5.王令樾(1981)。歷代連珠評釋。台北:學海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6.王靜芝(1992)。經學通論。台北:國立編譯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7.王琳、邢培順(2006)。西漢文章論稿。濟南:齊魯書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8.王基倫(1996)。韓柳古文新論。台北:文史哲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9.牟宗三(1959)。理則學。台北:正中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0.行嚴(1981)。柳文探微。台北:華正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1.朱光潛(1962)。詩論。台北:正中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2.李士彪(2004)。魏晉南北朝文體學。上海古籍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3.李大明(2004)。漢楚辭學史。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4.李福標(2007)。皮陸研究。湖南:嶽麓書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5.李曰剛(1987)。辭賦流變史。台北:文史哲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6.汪小祥、孔慶茂(2005)。科舉文體研究。天津古籍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7.邱淵(2009)。「言」「語」「論」「說」與先秦論說文體。雲南昆明:雲南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8.金開誠、葛兆光(2005)。古詩文要籍敘錄。北京: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9.周勛初(1999)。魏晉南朝文學論叢。江蘇:江蘇古籍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0.周葦風(2008)。楚辭發生學研究。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1.周慶華(1996)。文學圖繪。台北:東大圖書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2.侯外廬(1957)。中國思想通史:兩漢思想。北京: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3.胡楚生(1991)。古文正聲。台北:黎明文化事業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4.柴熙(1988)。哲學邏輯。台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5.郗文倩(2010)。中國古代文體功能研究--以漢代文體為中心。上海:三聯書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6.郭紹虞(1974)。中國文學批評史。台北:平平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7.郭紹虞(2009)。照隅室古典文學論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8.許東海(2008)。風景‧夢幻‧困境--辭賦書寫新視界。台北:里仁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9.陳必祥(1994)。古代散文文體概論。台北:文史哲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0.陳鵬(2009)。六朝駢文研究。四川成都:巴蜀書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1.陳書良、鄭憲春(2001)。中國小品文史。台北:桂冠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2.曹道衡(2002)。中古文學史論文集。北京: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3.凌朝棟(2005)。文苑英華研究。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4.章太炎(1975)。國故論衡。台北:廣文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5.張蜀蕙(2003)。文學觀念的因襲與轉變--從〈文苑英華〉到〈唐文粹〉。台北:百花木蘭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6.張舜徽(2004)。漢書藝文志通釋。武漢:華中師範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7.黃侃(2002)。文心雕龍札記。臺北:花神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8.劉勰、黃霖(2005)。文心雕龍彙評。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9.趙俊波(2006)。中晚唐分賦研究。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0.楊牧(1992)。現代中國散文選。台北:洪範書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1.劉奇(1966)。論理古例。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2.劉師培(1997)。中古文學史講義。遼寧:遼寧教育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3.劉成信、李君(2003)。中華雜文百年精華。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4.劉大杰(1990)。中國文學發展史。台北:華正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5.廚川白村、林文瑞(1999)。苦悶的象徵。台北:志文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6.駱鴻凱(1987)。文選學。臺北:華正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7.羅宗濤(1999)。隋唐五代思想史。北京: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8.張立齋(1985)。文心雕龍注訂。台北:正中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9.班固、顏師古(1978)。新校漢書集注。臺北:世界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0.汪湧豪(2007)。中國文學批評範疇及體系。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1.呂武志(1989)。唐末五代散文研究。臺北:臺灣學生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2.曹勝高(2007)。從漢風到唐音:中古文學演進論稿。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3.蘇慧霜(2007)。騷體的發展與衍變--從漢到唐的觀察。台北:文津出版社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4.韓愈、馬其昶(1998)。韓昌黎文集校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5.王運熙、顧易生(2007)。中國文學批評通史:魏晉南北朝卷。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6.司馬遷、裴駰、張守節、司馬貞(2008)。史記。北京: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7.何寄澎(1998)。唐宋古文新探。臺北:大安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8.馮書耕、金仞千(1971)。古文通論。臺北:雲天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9.朱東潤(2006)。八代傳敘文學述論。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0.褚斌杰(2003)。中國古代文體概論。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1.王夢鷗(1991)。傳統文學論衡。臺北:時報文化出版企業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2.萬曼(2008)。唐集敘錄。河南開封:河南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3.陳彥輝(2006)。春秋辭令研究。北京: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4.羅宗強(2007)。讀文心雕龍手記。北京:三聯書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5.尚永亮(1993)。元和五大詩人與貶謫文學考論。臺北:文津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6.范曄、李賢(2003)。後漢書。北京: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7.楊慶存(2007)。宋代文學論稿。復旦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8.吳興人(2002)。中國雜文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9.劉禹錫(1979)。劉夢得文集。台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0.鍾濤(1997)。六朝駢文形式及其文化意蘊。北京:東方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1.呂培成(2000)。司馬遷與屈原和楚辭學。陜西西安:陜西人民教育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2.何文煥(1991)。歷代詩話。臺北:藝文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3.龔克昌(2003)。中國辭賦研究。山東濟南:山東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4.陶東風(1999)。文體演變及其文化意味。雲南昆明:雲南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5.羅根澤(1980)。中國文學批評史。臺北:學海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6.鈴木虎雄、殷石臞(1966)。賦史大要。臺北:正中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7.陳祖耀(1998)。理則學。台北:三民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8.劉勰、范文瀾(1993)。文心雕龍注。臺北:臺灣開明書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9.徐復觀(1985)。中國文學論集。台北:台灣學生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0.章必功(2006)。文體史話。上海:同濟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1.洪邁(1996)。容齋隨筆。上海古籍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2.劉禹錫、陶敏、陶紅雨(2003)。劉禹錫全集編年校注。岳麓書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3.劉勰、周振甫(1998)。文心雕龍注釋。里仁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4.馬積高(2001)。歷代辭賦研究史料概述。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5.饒宗頤二十世紀學術文集編輯委員會(2003)。饒宗頤二十世紀學術文集。台北:新文豐出版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6.王更生(1991)。文心雕龍新論。台北:文史哲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7.劉永濟(1981)。文心雕龍校釋。台北:華正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8.朱自清(2004)。詩言志辨。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9.柳宗元(1974)。柳河東集。臺北:河洛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0.郭預衡(2000)。中國散文史。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1.呂武志(20060000)。魏晉文論與文心雕龍。臺北:樂學。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2.王瑤(1982)。中古文學史論。台北:長安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3.王運熙(2002)。漢魏六朝唐代文學論叢。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4.張思齊(1997)。六朝散文比較研究。台北:文津出版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5.游志誠(1996)。昭明文選學術論考。台北:臺灣學生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6.郭英德(2005)。中國古代文體學論稿。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7.王更生(1989)。文心雕龍研究。台北:文史哲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8.梁啟雄(1993)。荀子柬釋。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9.陸機、張少康(1987)。文賦集釋。臺北:漢京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0.侯立兵(2007)。漢魏六朝賦多維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1.郭建勛(2004)。先唐辭賦研究。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2.顧實(1970)。漢書藝文志講疏。臺北:廣文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3.脫脫(2007)。宋史。北京: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4.劉昫(2002)。舊唐書。北京: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5.何沛雄(1982)。賦話六種。香港:三聯書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6.許慎、段玉裁(1998)。說文解字注。臺北:紅葉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7.鄭玄、孔穎達。禮記正義。臺北:藝文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8.鄭玄、賈公彥。周禮注疏。臺北:藝文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9.劉向(1985)。釋名。北京: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0.沈亞之(1979)。沈下賢集。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1.晁說之。景迂生集。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2.王運熙、顧易生(2007)。中國文學批評通史:隋唐五代卷。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3.劉師培(1975)。劉申叔先生遺書‧論文雜記。臺北:華世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4.錢鍾書。管錐篇。蘭陵室書齋。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5.顏崑陽(1993)。六朝文學觀念叢論。臺北:正中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6.龔鵬程(1998)。文學批評的視野。臺北:大安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7.曹明綱(1998)。賦學概論。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8.廖蔚卿(19970000)。漢魏六朝文學論集。臺北:大安。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9.清水飢夫、韓基國(1989)。六朝文學論文集。重慶:重慶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50.薛鳳昌(1998)。文體論。臺灣商務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51.金春峰(2006)。漢代思想史。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52.歐陽修、宋祁(2003)。新唐書。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53.吳訥(1998)。文體序說三種。臺北:大安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54.嚴可均(1999)。全上古三代秦漢三國六朝文。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55.傅劍平(1995)。縱橫家與中國文化。文津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56.劉勰、詹鍈(1999)。文心雕龍義證。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57.石家宜(2001)。《文心雕龍》系統觀。江蘇古籍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58.伏俊璉(2008)。俗賦研究。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59.郭建勛(2007)。辭賦文體研究。北京: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60.費振剛、仇仲謙、劉南平(2005)。全漢賦校注。廣州:廣東教育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61.簡宗梧(1993)。漢賦史論。臺北:東大圖書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62.簡宗梧(1998)。賦與駢文。臺灣書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63.章學誠、葉瑛(1985)。文史通義校注。北京: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論文
1.王夢鷗(2002)。劉勰論文的特殊見解。文心雕龍研究。湖北:湖北教育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甲斐勝二(2000)。《文心雕龍》論屈原與《楚辭》在文學史上的地位。論劉勰及其《文心雕龍》。北京:學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周鳳五(1988)。由《文心》《辨騷》、《詮賦》、《諧讔》論賦的起源。文心雕龍綜論。台北:臺灣學生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曹道衡(1997)。《文選》和辭賦。文選學新論。鄭州:中州古籍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趙逵夫(1999)。《七發》與枚乘生平新探。辭賦文學論集。江蘇:江蘇教育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蔡英俊(1993)。抒情傳精神與抒情統。抒情的境界。台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蔡鍾翔(2002)。劉勰的雜文學觀念和泛文論思想。文心雕龍研究。湖北:湖北教育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簡宗梧(2003)。論王褒的雜體文。廿一世紀漢魏六朝文學新視角:康達維教授花假甲紀念論文集。台北:文津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簡宗梧(2006)。試論《文心雕龍‧雜文》的對問系列。李爽秋教授八十壽慶祝壽論文集。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無相關點閱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