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如何提升心理測驗的效益--從受測者因素影響自陳性量表結果的正確性談起
書刊名:矯政
作者:蔡震邦
作者(外文):Tsai, Cheng-pang
出版日期:2017
卷期:6:1
頁次:頁40-60
主題關鍵詞:心理測驗受測者因素自陳性量表社會期許性Psychological testSubject factorSelf-report inventorySocial desirability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1)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1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18
  • 點閱點閱:13
期刊論文
1.林明傑、董子毅(20051200)。臺灣性罪犯靜態再犯危險評估量表(TSOSRAS)之建立及其外在效度之研究。亞洲家庭暴力與性侵害期刊,1(1),49-110。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Podsakoff, Philip M.、MacKenzie, Scott B.、Lee, Jeong-Yeon、Podsakoff, Nathan P.(2003)。Common method biases in behavioral research: A critical review of the literature and recommended remedies。Journal of Applied Psychology,88(5),879-903。  new window
會議論文
1.蔡震邦(2004)。曾氏心理健康量表測驗結果之初探--以屏東戒治所受戒治人施測結果為例。明德戒治分監十週年學術研討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蔡震邦(2013)。藥癮者自我效能與出監所後再犯現象之關聯性研究。2013台灣臨床心理學會年會暨學術研討會,C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蔡震邦(2015)。藥癮者心理社會因子與復發現象的關聯研究。2015台灣臨床心理學會年會暨學術研討會,A5。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研究報告
1.丁予安(2005)。晝夜心跳變化與心跳變異性於鬱血性心臟衰竭病人與血管內皮細胞功能相關性之研究 (計畫編號:NSC93- 2314-B-075-067)。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江振亨(2009)。多元整合戒治方案實施成效之心理變項效果評量與出所後再犯與否之評估研究 (計畫編號:DOH98-NNB-1038)。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吳正楠(2013)。受戒治人社會、心理特性處遇評估工具有效性之研究 (計畫編號:101-1301-MOJ02(2)-0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沈勝昂(2006)。性侵害加害人再犯危險評估量表之建立--動態危險因素之探測 (計畫編號:PG-9503-0257)。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林宜美、蔡宇哲、翁嘉英、盧怡旭、李智雄(2012)。冠狀動脈心臟病患者之心跳變異生理回饋之療效研究 (計畫編號:NSC100-2410-H-037-00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林明傑(2006)。藥物濫用者有無繼續施用傾向量表之建立研究 (計畫編號:DOH95-NNB-1047)。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翁嘉英、林庭光、林俊龍、翁樹澍(2011)。以情緒與情緒調節檢視敵意與D型人格之冠狀動脈心臟病心理病理機制及認知行為團體治療方案發展 (計畫編號:NSC98-2410-H194-023-MY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陳超凡、林健陽(2016)。受戒治人再犯風險程度與影響再犯之相關因素研究 (計畫編號:104-1301-MJ01(4)-04)。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陳彰儀、胡昌亞(2008)。促發情境類型與施測目的對受測者兩類作假反應之影響 (計畫編號:NSC96-2413-H-004-01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楊士隆、張清豐(2004)。性侵害犯罪再犯率及危險因子之研究 (計畫編號:PG-9303-0379)。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譚偉象(2011)。詐病之偵測--在台灣使用「症狀報結構晤談」(SIRS)之效度研究 (計畫編號:NSC99-2410-H-033-013)。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學位論文
1.史尚軒(2007)。改良式強迫選擇量表應用於甄選情境及其對應徵者作假傾向的影響(碩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
1.張春興(1989)。張氏心理學辭典。台北:東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劉焜輝(2003)。心理衡鑑--臨床心理學。台北:天馬文化。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張本聖、洪志美(2003)。心理衡鑑大全。台北:雙葉書廊。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鍾思嘉、黃蘭雯、張惠湞、江敏慧、郭肇元、梁淑慧、倪履冰、王志寰、陳莉榛、王宣淳(2003)。諮商評量--心理學評量工具使用指南。新北:桂冠圖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劉淑惠、李立維、梁瑞芸、黃玉蓮、黃柏蒼、游勝翔、劉于涵、潘元健、韓德彥、蘇逸人、龔怡文(2009)。心理疾患衡鑑與治療計畫手冊。台北:心理。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American Psychiatric Association、台灣精神醫學會(2014)。DSM-5精神疾病診斷準則手冊。合記圖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其他
1.Alberta Alcohol and Abuse Commission An Agency of the Government of Alberta(2002)。Addictions assessment: current tools,http://www.albertahealthservices.ca/。  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