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想想臺灣思想史:評析《存在交涉:日治時期的臺灣哲學》
書刊名:臺灣社會研究季刊
作者:藍弘岳 引用關係
作者(外文):Lan, Hung-yueh
出版日期:2016
卷期:105
頁次:頁233-250
主題關鍵詞:臺灣思想史日治時期臺灣哲學洪子偉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141
  • 點閱點閱:75
期刊論文
1.陳紹馨(1935)。アダムフアグスソの市民社會論。文化,2(8),931-960。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陳紹馨(1936)。ヘーグルに於ける市民社會論の成立。文化,3(4),377-403。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陳紹馨(1936)。ヘーグルに於ける市民社會論の成立。文化,3(6),675-709。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今井隆太(2000)。東亞協同体論と知識人:新明正道「東亞協同体の理想」の位置。ソシオサイエンス,6,315-33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大塚勝美(1968)。中國婚姻家族法における親族。法社会學,20,102-123。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牧野巽(1966)。郭明昆(遺著),『中國の家族制及び言語の研究』。民族學研究,31(1),70-7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林茂生(1916)。王陽明の良知說。東亞研究,6(8),45-55。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藍弘岳(20150900)。荻生徂徠的古代中國史觀與政治思想--「聖人之道」的重構與「宋學」批判。漢學研究,33(3)=82,169-203。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洪耀勳(1938)。存在と真理:ヌッビッゼの真理論の一考察。臺北帝國大學文政學部哲學科研究年報,5,193-337。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林茂生(1916)。王陽明の良知說。東亞研究,6(11/12),56-7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洪子偉(20141100)。臺灣哲學盜火者--洪耀勳的本土哲學建構與戰後貢獻。臺大文史哲學報,81,113-147。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黃金穗(1939)。日常性について:現象學的試論。哲學研究,24(6)=279,1-3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會議論文
1.黃琪椿(2014)。戰時下的等待:龍瑛宗戰爭時期杜南遠系列作品析論。文學與文化:呂正惠教授榮退學術研討會,(會議日期: 1月10日)。淡水。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學位論文
1.Lin, Mosei(1929)。Public Education in Formosa Under the Japanese Administration: Historical and Analytical Study of the Development and the Cultural Problems(博士論文)。Columbia University。  new window
圖書
1.小島毅(2006)。近代日本の陽明學。東京:講談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井上哲次郎(1900)。日本陽明學派之哲學。東京:富山房。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郭明昆、李獻璋(1962)。中國の家族制及び言語の研究。東京:早稻田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徐秀慧(2013)。光復變奏--戰後初期台灣文學思潮的轉折期(1945-1949)。台南:國立台灣文學館。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大谷栄一(2012)。近代仏教という視座--戦争•アジア•社会主義。東京:ぺりかん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馮友蘭(1935)。中國哲學史。上海:商務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胡適(1930)。中國哲學史大綱。上海:商務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三宅雪嶺(1893)。王陽明。東京:政教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李明輝(2016)。李春生論儒家與基督教。存在交渉:日治時期的臺灣哲學。台北:聯經。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宇野哲人(1914)。支那哲學史講話。東京:同人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新渡戶稻造(1908)。武士道。東京:岩波書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新明正道(1935)。國民革命之社會學。東京:甲文堂書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蟹江義丸(1904)。孔子研究。東京:金港堂。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Hsia, K. C.(1927)。A Study in Contemporary Political Theory。New York:Harcourt Brace & Company。  new window
15.廖文奎(1933)。The Individual and the Community: A Historical Analysis of the Motivating Factors of Social Conduct。London:Kegan Paul, Trench, Trubner。  new window
16.Nitobe, I.(1908)。Bushido: The soul of Japan。Tokyo:Teibi Publishing Company。  new window
17.洪子偉(2016)。存在交渉:日治時期的臺灣哲學。臺北:聯經。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8.紀旭峰(2012)。大正期臺湾人の「日本留學」研究。東京:竜渓書舎。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9.張深切(1998)。孔子哲學評論。臺北:文經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0.洪耀勳(1962)。哲學導論對話。臺北:協志工業叢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1.洪耀勳(1957)。西洋哲學史。中華文化出版事業委員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2.洪耀勳(1970)。實存哲學論評。臺北:水牛文庫。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3.黃英哲(20070000)。「去日本化」「再中國化」:戰後臺灣文化重建(1945-1947)。臺北:麥田。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論文
1.黃崇修(2016)。日本陽明學發展氛圍下的臺灣思想家林茂生。存在交涉:日治時期的臺灣哲學。臺北:聯經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橋本秀美、葉純芳(2016)。郭明昆對西方人類學理論的接受與利用。存在交渉:日治時期的臺灣哲學。台北:聯經。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嚴瑋泓(2016)。從「階級鬥爭」到「現世淨土」:論林秋梧批判早期臺灣佛教的方法與目的。存在交渉:日治時期的臺灣哲學。台北:聯經。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廖欽彬(2016)。洪耀動的真理論。存在交渉:日治時期的臺灣哲學。台北:聯經。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洪子偉(2016)。日治時期臺灣哲學系譜與分期。存在交渉:日治時期的臺灣哲學。臺北:聯經。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林義正(2016)。張深切的孔子哲學研究。存在交渉:日治時期的臺灣哲學。台北:聯經。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張政遠(2016)。陳紹馨的哲學思想。存在交渉:日治時期的臺灣哲學。台北:聯經。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高君和、張峰賓(2016)。追求純粹形式的沉思者:黃金穂的日常性現象學與臺灣本土文化運動。存在交渉:日治時期的臺灣哲學。台北:聯經。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祝若穎(2016)。臺灣哲學之軌跡:林茂生的西方近代教育思想之探究。存在交渉:日治時期的臺灣哲學。台北:聯經。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吳叡人(2016)。祖國的辯證:廖文奎(1905-1952)臺灣民族主義思想初探。存在交涉:日治時期的臺灣哲學。台北:聯經。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博士論文
 
無相關著作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