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從《人物志.流業》論《世說新語》中謝安「觀人」與「被觀」的識鑑活動
書刊名:雲漢學刊
作者:江伊薇
作者(外文):Chiang, Yi-wei
出版日期:2018
卷期:35
頁次:頁1-33
主題關鍵詞:人物志世說新語流業謝安識鑑Ren-Wu ChiShi Shuo Xin YuLiu-yeXie AnRecognition activities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30
  • 點閱點閱:7
期刊論文
1.江建俊(19800500)。漢末以來崇尚談辯、鑒識風氣與文學批評之因緣。成功大學學報(人文篇),15,167-190。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江建俊(2004)。先玄學--由劉劭「徵質」到王弼的「崇本」。六朝學刊,171-195。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林憲亮(2012)。論《世說新語》中的謝安形象。長江學術,2012(4),31-37。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樊露露、劉硯群(2012)。論《世說新語》中謝安的社交形象。鄖陽師范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12(1),39-4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謝建國、聶海燕(2007)。從《世說新語》中謝安形象看魏晉名士風範。文教資料,2007(19),68-69。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藍貞鳳(2012)。《世說新語》中的謝安形象分析。四川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2(3),56-58。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學位論文
1.劉邁壬(2008)。《人物志》十二流業人物類型之證說(碩士論文)。淡江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
1.李澤厚(1999)。美的歷程。合肥:安徽文藝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朴美鈴(1990)。世說新語中所反映的思想。臺北:文津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張麗珠(2007)。中國哲學史三十講。臺北:里仁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王夫之(2011)。船山全書。嶽麓書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張蓓蓓(2010)。漢晉人物品鑒研究。臺北:花木蘭文化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劉劭、陳喬楚(1996)。人物志今註今譯。臺灣商務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錢穆(1998)。錢賓四先生全集19.中國學術思想史論叢。台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葛洪、楊明照(1991)。抱朴子外篇校箋。北京: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劉義慶、余嘉錫(2003)。世說新語箋疏。台北:華正書局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胡舒雲(2003)。九品官人法考論。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江建俊(1983)。漢末人倫鑒識之總理則--劉卲人物志研究。台北:文史哲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宗白華(1981)。美學散步。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勞思光(1981)。新編中國哲學史。三民。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羅中峰(2001)。中國傳統文人審美生活方式之研究。洪葉文化事業有限公司。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5.田文棠(1988)。魏晉三大思潮論稿。西安市:陝西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6.陳壽、楊家駱(1993)。三國志。臺北:鼎文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7.范曄、李賢、楊家駱(1993)。後漢書。臺北:鼎文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8.房玄齡、楊家駱(1993)。晉書。臺北:鼎文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9.王曉毅(1994)。中國古代人材鑒識術--《人物志》譯注與研究。長春:吉林文史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0.曾忠恕(1999)。中國全史--人口史。北京:經濟日報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1.湯用彤(2010)。魏晉玄學論稿及其它。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2.黑格爾(1958)。美學。北京: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3.鄭毓瑜(1996)。六朝情境美學綜論。臺灣學生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無相關點閱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