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警察運用GPS科技定位監控實務之發展--以高雄地方法院105年度易字第110號判決為例
書刊名:警專學報
作者:蕭明欽
作者(外文):Hsiao, Ming-chin
出版日期:2018
卷期:6:7
頁次:頁1-25
主題關鍵詞:GPS追蹤器跟監合理隱私期待馬賽克理論GPS trackerFollowerReasonable privacy expectationsMosaic theory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62
  • 點閱點閱:10
期刊論文
1.王皇玉(20090200)。汽車內活動是「非公開」活動嗎?。月旦法學教室,76,14-15。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劉靜怡(2012)。政府長期追蹤與隱私保障。月旦法學教室,116,9-1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薛智仁(2011)。基於取證目的之私人竊聽。台灣法學雜誌,183,162-175。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蔡達智(20040400)。由美國判例法論電子偵查與隱私權之關係--以衛星偵查方法為例。政大法學評論,78,37-78。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李榮耕(20150900)。科技定位監控與犯罪偵查:兼論美國近年GPS追蹤法制及實務之發展。國立臺灣大學法學論叢,44(3),871-969。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出射義夫(1954)。任意・実力・強制。ジュリス卜,65,14-16。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林錫棟(20040300)。跟監對基本權利之干預。中央警察大學法學論集,9,45-66。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林禎瑩(20160700)。日本GPS搜查之實務發展。檢察新論,20,242-257。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綠大輔(20150918)。GPS端末による動靜搜查によって得られた證據を排除した事例。新•判例解說Watch‧刑事訴訟法,100,181-184。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林鈺雄(20070400)。干預保留與門檻理論--司法警察(官)一般調查權限之理論檢討。政大法學評論,96,189-231。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薛智仁(20140600)。衛星定位追蹤之刑責--評臺灣高等法院100年度上易字第2407號判決。科技法學評論,11(1),119-154。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蔡聖偉(20150200)。私裝GPS跟監與刑法第三一五條之一--評臺灣高等法院一○○年度上易字第二四○七號判決。月旦裁判時報,32,31-37。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許恒達(20131200)。GPS抓姦與行動隱私的保護界限--評臺灣高等法院一〇〇年度上易字第二四〇七號刑事判決。月旦裁判時報,24,59-78。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陳運財(20160414)。GPS監控位置資訊的法定程序。臺灣法學雜誌,293,59-74。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學位論文
1.李明勳(2013)。合理隱私期待之研究--以定位科技為例(碩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廖韋傑(2013)。以GPS追蹤裝置偵查犯罪之法律問題研究(碩士論文)。國立臺灣海洋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吳爾文(2007)。警察跟監制度之研究(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
1.連孟琦、法務部(2016)。德國刑事訴訟法。法務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團藤重夫(1950)。條解刑事訴訟法。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由宮裕(1975)。刑事訴訟法。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高柳賢三(1972)。日本国憲法制定の過程--連合国総司令部の記録,刑事訴訟法の制定プロセス。有斐閣。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論文
1.井上正仁(1991)。任意搜查と強制搜查の區別。刑事訴訟法の爭點。有斐閣。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無相關點閱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