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野考--臺灣戰後的歷史迴圈與自我命名
書刊名:臺灣美術
作者:王曼萍
作者(外文):Wang, Man-ping
出版日期:2018
卷期:114
頁次:頁53-68
主題關鍵詞:當代策展非歷史自我命名Contemporary curatingNon-historicalSelf-naming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30
  • 點閱點閱:5
期刊論文
1.許南村(1965)。現代主義底再開發--演出《等待果陀》底隨想。劇場,4,268-27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高千惠(20080900)。誰在講話?--從後殖民到跨國際間的距離。典藏今藝術,192,172-177。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倪再沁(19910400)。西方美術.臺灣製造--臺灣現代美術的批判。雄獅美術,242,114-133。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
1.理查德‧比爾納其、方杰(2008)。超越文化轉向。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磯崎新、胡倩、王昀(2004)。未建成/反建築史。北京:中國建築工業。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柄谷行人、王成(2011)。歷史與反復。北京:中央編譯。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賴瑛瑛(20030000)。臺灣前衛:六〇年代複合藝術。臺北:遠流。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倪再沁(2007)。臺灣美術的人文觀察。臺北:藝術家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漢斯•貝爾廷(2004)。藝術史的終結?--當代西方藝術史哲學文選。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其他
1.陳映真(1988)。現代主義底再開發:演出「等待果陀」底隨想,台北:人間。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論文
1.林惺嶽(1995)。五十年的回顧與展望。一九四五-一九九五台灣現代美術生態。台北:台北市立美術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賴瑛瑛(2006)。展覽詩學--臺北市立美術館展覽意涵之反思。開疆立幟:臺灣美術史學的展望論文集。臺北:臺北藝術大學美術學院。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劉國松(1993)。為什麼把現代藝術劃給敵人--向徐復觀先生請教。中國現代畫的路。臺北:傳記文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