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近代台灣的前衛美術與博物館形構:一個視覺文化史的探討
作者:林伯欣
校院名稱:輔仁大學
系所名稱:比較文學研究所
指導教授:劉紀蕙
學位類別:博士
出版日期:2004
主題關鍵詞:前衛藝術視覺文化史新博物館學臺灣美術史博物館史國立故宮博物院國立歷史博物館台北市立美術館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10) 博士論文(2)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9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87
論文摘要
本論文以近代臺灣美術史上各主要階段的展覽機制為範圍,考察前衛藝術與博物館體制之間的互動關係,將檢視臺灣美術在追求現代性的過程中,不同時期的展覽機制所扮演的角色與功能,以及展覽機制的權力/知識部署如何為臺灣美術生產出不同的主體位置。考察對象包括國立故宮博物院、國立歷史博物館、台北市立美術館等展覽機制,亦將舉陳庭詩、劉國松、席德進等藝術家為個案分析。
本論文定位為以美術展覽機制為中心的跨學科研究,在美術史、新博物館學、視覺文化等各相關學科之間尋求其交集位置。過去學界曾將臺灣新美術視為伴隨著文化運動而產生,本論文將從這個論點出發,考掘其文化史意涵在方法論層次上可能具有的價值,並提出以下問題:藝術史的時代風格,與同時期視覺文化如何產生關聯?藝術史家或視覺文化研究者是否能從觀看的知覺模式,更深入地解釋藝術作品時代風格的成因?本文認為,從文化史的角度出發觀察展覽機制,將可更廣泛地觀照美術作品與創作實踐所置身的文化情境與論述空間。
本論文主要挑戰三個在臺灣被普遍接受的觀點。其一是將作品形式的創新等同於前衛的表現,此種觀點主導了歷來博物館、美術展覽與美術競賽的方向。其二是將歐美的藝術風格視為現代藝術的唯一系譜,無論現代化/現代藝術、西化/西方藝術、甚至目前泛稱的當代化/當代藝術均預設了一個中心目標,創作者為追求現代或當代的表現,即須亦步亦驅跟隨歐美藝術的發展而前進。其三是將「傳統」或「現代」看作某種脫離現實的傾向,這種看法只重視影響的根源,卻忽略了發明、創造這些觀念的影響過程及觀念生成的問題情境。
經本文研究後發現,前衛美術在臺灣的發展,並不能等同於歐洲或美國的案例,本地的前衛與藝術體制之間多保持複雜的對應與流動關係,致使藝術的自律性無法完全吻合西方的前衛藝術觀。美術展覽作為一種政治與詩學,可以組成任何一種宇宙觀、自然象徵體系,甚至政治主張與意識型態的展示,研究者的任務與其說是直接批判與質疑,毋寧是以更廣泛而細膩的文化史視角,描繪展覽機制中各種視覺元素生成、抵抗、逃逸、剔除的多重蹤跡;以文化史角度審視美術展覽作品將是一種新的觀看方法,我們將可以由此重新觀看作品的視覺模式,也觀看我們自身的視覺歷史。
引用書目
一、西文著作
Allan, Sarah. The Shape of the Turtle: Myth, Art, and Cosmos in Early China. Albany, NY: 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Press, 1991.
Alpers, Svetlana. The Art of Describing: Dutch Art in the Seventeenth Century.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83.
Althusser, Louis. “Ideology and Ideological State Apparatuses.” Lenin and Philosophy. Trans. Ben Brewster. New York: Monthly Review Press, 1971.
Anderson, Benedict. Imagined Communities: Reflections on the Origin and Spread of Nationalism. Revised edition, London: Verso, 1991.
Apostolos-Cappadona, Diane. Ed. Art, Creativity, and the Sacred: An Anthology in Religion and Art. New York: Crossroad, 1984.
Arnheim, Rudolf. Visual Thinking,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1969.
Arnheim, Rudolf. Art and Visual Perception: A Psychology of the Creative Eye,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1974.
Barringer, Tim. & Flynn, Tom. Eds. Colonialism and the Object Empire, Material Culture and the Museum. New York: Routledge, 1998.
Barthes, Roland. Mythologies. Selected and translated by Annette Lavers. New York: Hill and Wang, 1972.
Bataille, Georges. Theory of Religion. New York: Zone Books, 1989.
Bataille, Georges. “The Psychological Structure of Fascism.” The Bataille Reader. Edited by Fred Botting and Scott Wilson. Oxford: Blackwell, 1997. 122-146.
Baxandall, Michael. Painting and Experience in Fifteenth Century Italy: A Primer in the Social History of Pictorial Style.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72.
Baxandall, Michael.〈巴克森德爾談歐美藝術史研究現狀〉,曹意強等譯,《意圖的模式》(Patterns of Intention: on the Historical Explanation of Pictures),杭州:中國美術學院出版社,1997。166-174。
Belting, Hans. The End of the History of Art? Translated by Christopher S. Wood.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87.
Belting, Hans. Das Ende der Kunstgeschichte – Eine Revision nach zehn Jahren. Muenchen: Verlag C.H. Beck, 1995.
Benjamin, Walter. “The Work of Art in the Age of Mechanical Reproduction.” Illuminations. Translated by Harry Zohn. New York: Shocken, 1969. 217-251.
Bennett, Tony. The Birth of the Museum: History, Theory, Politics. London: Routledge. 1995.
Berger, John. Ways of Seeing. London: British Broadcasting Corporation and Penguin Books, 1972.
Berman, Marshall. All that is Solid Melts into Air: the Experience of Modernity. New York: Simon & Schuster, 1982.
Bourdieu, Pierre. “Social Space and Symbolic Power,” Sociological Theory 7:1. (1989): 14-25.
Boswell, David. & Evans, Jessica. Eds. Representing the Nation a Reader: Histories, Heritage and Museums. New York: Routledge, 1999.
Bryson, Norman. Ed. Calligram: Essays in New Art History from France.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88.
Burckhardt, Jacob. The Civilization of the Renaissance in Italy. Translation by S. G. C. Middlemore. New York: Modern Lib., 1954.
Bürger, Peter. Theory of the Avant-Garde. Translated by Michael Shaw. Minneapolis: University of Minnesota Press, 1984.
Cahill, James. “Huang Shan Paintings as Pilgrimage Pictures.” Susan Naquin and Chün-fang Yü Eds. Pilgrims and Sacred Sites in China.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1992. 246-92.
Calinescu, Matei. Five Faces of Modernity: Modernism, Avant-garde, Decadence, Kitsch, Postmodernism. Durham: Duke University Press, 1987.
Christ, Carol Ann. ‘ “The Sole Guardians of the Art Inheritance of Asia”: Japan and China at the 1904 St. Louis World’s Fair.’ Positions 8:3. (2000): 677-709.
Clark, John. “Aspect of Taipei Modernism in the 1980s.” Orientations 23:7. (February 1992): 28-36.
Clunas, Craig. Superfluous Things: Material Culture and Social Status in Early Modern China. Cambridge: Polity Press, 1991.
Cohen, Warren I. East Asian Art and American Culture: a Study in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New York: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1992.
Crane, Susan A. Ed. Museums and Memory. Stanford: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0. 137-60.
Craven, David. Abstract Expressionism as Cultural Critique: Dissent during the McCarthy Period.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9.
Crow, Thomas E. Painters and Public Life in Eighteenth-century Paris. New Haven: Yale University Press, 1985.
Deleuze, Gilles & Guattari, Félix. A Thousand Plateaus: Capitalism and Schizophrenia. Translated by Brian Massumi. Minneapolis: University of Minnesota Press, 1987.
Dreyfus, Hubert L. & Rabinow, Paul. Eds. Michel Foucault: Beyond Structuralism and Hermeneutics.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82.
Duncan, Carol & Wallach, Alan. “The Universal Survey Museum.” Art History 3:4. (December 1980): 448-69.
Duncan, Carol. Civilizing Rituals: Inside Public Art Museums. London: Routledge, 1995.
Eliade, Mircea. The Sacred and the Profane: the Nature of Religion. Translated by Willard R. Trask. New York: Harper & Row, 1959.
Elias, Norbert. The Civilizing Process: Sociogenetic and Psychogenetic Investigations. Translated by Edmund Jepbcott. Oxford: Blackwell Publishers, 2000.
Evans, Robin. The Fabrication of Virtue: English Prison Architecture, 1750-1840. Cambridg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82.
Fong, Wen C. & Watt, James C. Y. Possessing the Past: Treasures from the National Palace Museum, Taipei. New York: The Metropolitan Museum of Art, 1996.
Foucault, Michel. The Order of Things: An Archaeology of the Human Sciences. New York: Vintage Books, 1970.
Foucault, Michel. Discipline and Punish: The Birth of the Prison. Translated by Alan Sheridan. New York: Pantheon, 1977.
Foucault, Michel. The History of Sexuality, Volume Ⅰ: An Introduction. Translated by Robert Hurley. New York: Vintage/Random House, 1980.
Foucault, Michel. "The Subject and Power." Critical Inquiry 8:4. (Summer 1982): 777-95.
Foucault, Michel. “Text/Contexts of Other Spaces.” Diacritics 16:1. (1986): 22-27.
Gao, Ming-Lu. “Toward a Transnational Modernity: An Overview of Inside Out: New Chinese Art,” Inside Out: New Chinese Art.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1998. 15-40.
Gellner, Ernest. Nations and Nationalism. Oxford: Basil Blackwell, 1983.
Gellner, Ernest. Nationalism. New York: New York University Press, 1997.
Gombrich, Ernst H. Norm and Form: Studies in the Art of the Renaissance. Oxford: Phaidon, 1966.
Gombrich, Ernst H. “The Museum: Past, Present, and Future.” Ideals & Idols: Essays on Values in History and in Art. London: Phaidon, 1979. 189-204.
Guilbaut, Serge. How New York Stole the Idea of Modern Art: Abstract Expressionism, Freedom, and the Cold War.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83.
Gramaci, Antonio. Selections from the Prison Notebooks of Antonio Gramaci. Edited and translated by Quintin Hoare and Geoffrey Nowell Smith, London: Lawrence & Wishart, 1971.
Greenberg, Clement. “Modernist Painting.” Art in Modern Culture: an Anthology of Critical Texts. Edited by Francis Frascina and Jonathan Harris. London: Phaidon Press, 1992. 308-314.
Hamlish, Tamara. “Global Culture, Modern Heritage: Re-membering the Chinese Imperial Collections.” Edited by Susan A. Crane. Museums and Memory. 137-60.
Harris, Jonathan. The New Art History: A Critical Introduction. London: Routledge, 2001.
Haskell, Fransis. Rediscoveries in Art: Some Aspects of Taste, Fashion, and Colleting in England and France. Ithaca: Cornell University Press, 1976.
Heidegger, Martin. “Die Zeit des Weltbildes.” Holzwege. 中譯本:孫周興譯。〈世界圖像的時代〉。《林中路》。臺北:時報,1994。65-99。
Hooper-Greenhill, Eilean. Museum and the Shaping of Knowledge. London: Routledge, 1992.
Hooper-Greenhill, Eilean. Museum and the Interpretation of Visual Culture. London: Routledge, 2000.
Horie, Velson C. “What is a curator?” Th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useum Management and Curatorship 5:3. (September 1986): 267-72.
Huizinga, Johan. The Waning of the Middle Ages: a Study of the Forms of Life, Thought, and Art in France and the Netherlands in the XIVth and XVth Centuries. Garden City: Doubleday, 1924.
Huizinga, Johan. “The Task of Cultural History.” Men and Ideas: History, the Middle Ages, the Renaissance. Translated by James S. Holmes and Hans van Marle. New York: Meridian Books, 1959.
Hunter, Sam. Modern American Painting and Sculpture. 中譯本:森.亨達著,陳子明、湯新楣譯。《現代美國繪畫與雕塑》。香港九龍:今日世界社,1966〔1959〕。
Jay, Martin. Downcast Eyes: the Denigration of Vision in Twentieth-century French Thought.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1993.
Jay, Martin. “Scopic Regimes of Modernity.” Force Fields: Between Intellectual History and Cultural Critique. New York: Routeledge, 1993. 114-127.
Jose, Nicholas & Yang, Wen-I. Eds. ArtTaiwan: The Contemporary Art of Taiwan. Sydney: Gordon and Breach, 1995.
Ju, Jane C. “The Palace Museum as Representation of Culture: The Formation of Canons of Art History.”《畫中有話:近代中國的視覺表述與文化構圖》。臺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2004。477-507。
Karp, Ivan. & Lavine, Steven B. Eds. Exhibiting Cultures: the Poetics and Politics of Museum Display. Washington: Smithsonian Institution Press, 1991.
Karp, Ivan. & Kreamer, Christine Mullen. & Lavine, Steven B. Museums and Communities: the Politics of Public Culture. Washington: Smithsonian Institution Press, 1992.
Kavanagh, Gaynor. History Curatorship. Leicester: Leicester University Press, 1990.
Krauss, Rosalind E. The Originality of the Avant-Garde and other Modernist Myths. Cambridge: The MIT Press, 1986.
Kuo, Jason C. Discovering Chinese Painting: Dialogues with American Chinese Art Historians. Dubuque: Kendall/Hunt, 2000.
Levin, Thomas Y. “Walter Benjamin and the Theory of Art History.” October 47. (Winter 1988): 77-83.
Lyotard, Jean-François. “The Sublime and the Avant-Garde.” The Inhuman: Reflections on Time. Translated by Geoffrey Bennington and Rachel Bowlby. Cambridge: Polity Press, 1991. 89-107.
Maleuve, Didier. Museum Memories: History, Technology, Art. Stanford: Stand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9.
Mansfield, Elizabeth. Ed. Art History and Its Institutions: Foundations of a Discipline. London: Routledge, 2002.
McClellan, Andrew. Inventing the Lourve: Art, Politics, and the Origins of the Modern Museum in Eighteenth-century Paris.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4.
Mirzoeff, Nicholas. Ed. Visual Culture Reader. New York: Routledge, 1998.
Mirzoeff, Nicholas. An Introduction to Visual Culture. New York: Routledge, 1999.
Mitchell, W. J. T. “The Pictorial Turn.” Picture Theory: Essays on Verbal and Visual Representation,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94. 11-34.
National Gallery of Art & Museum and History. Eds. Five Chinese Painters: Fifth Moon Exhibition. Taipei: National Gallery of Art & Museum and History, 1970.
Newman, Barnett B. “The Sublime is Now.” Abstract Expressionism: a Critical Record. Edited by David Shapiro and Cecile Shapiro.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0. 325-328.
Oliva, Achille Bonito. Transavantgarde International. 中譯本:陳國強等譯。《國際超前衛》。臺北:遠流,1996。
Pao, Tseng-Peng. “Sala Geral.” 5^ Bienal de S. Paulo. São Paulo: Museu de Moderna, 1959. 126-127.
Peaker, Giles. “Works that Have Lasted…Walter Benjamin Reading Alöis Riegl. ” Framing Formalism: Riegl’s Work. Edited by Richard Woodfield. Amsterdam: G+B Art International, 2001. 291-309.
Pearce, Susan M. Museums, Objects, and Collections: a Cultural Study. Washington: Smithsonian Institution Press, 1992.
Perry, Gill & Cunningham, Colin. Eds. Academies, Museums, and Canons of Art. New Haven: Yale University Press in association with the Open University, 1999.
Preziosi, Donald. Rethinking Art History: Meditations on a Coy Science. New Haven: Yale University Press, 1989.
Preziosi, Donald. “The Art of Art History.” The Art of Art History: A Critical Anthology. Edited by Donald Preziosi. Oxford and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8. 507-525.
Prior, Nick. Museums and Modernity Art Galleries and the Making of Modern Culture. New York: Berg, 2002.
Rees, A. L. & Borzello, Frances. Eds. The New Art History. London: Camden Press, 1986.
Ribeiro, Flexa. “Na Bienal de Arte de São Paulo: Motivacões Sôbre a Arte Chinesa.” Jornal do Commercio. 8 de November de 1959.
Rice, Danielle. “Museums: Theory, Practice, and Illusion.” Edited by Andrew McClellan. Art and its Publics: Museum Studies at Millennium. Oxford: Blackwell Press, 2003. 77-95.
Riegl, Alöis. “The Modern Cult of Monuments: Its Character and Its Origin.” Translated by Kurt W. Foster and Diane Ghirardo. Oppositions 25. (1982): 21-50.
Riegl, Alöis. Late Roman Art Industry. Translated by Rolf Windes. Rome: G. Bretschneider, 1985.
Riegl, Alöis. Problems of Style: Foundations for a History of Ornament. Translated by Evelyn Kain. Princeton: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1992.
Rifkin, Adrian. Ed. About Michael Baxandall. Oxford: Blackwell, 1999.
Rydell Robert W. All the World's a Fair: Visions of Empire at American International Expositions, 1876-1916.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84.
Tagg, John. Grounds of Dispute: Art History, Cultural Politics and the Discursive Field, Minneapolis: University of Minnesota Press, 1992.
Tomlinson, Heather. “Design and Reform: the ’Separate System’ in the Nineteen-century English Prison.” Buildings and Society: Essays on the Social development of the Built Environment. Edited by Anthony D. King. London: Routledge and Kegan Paul, 1980. 94-119.
Turner, Victor & Turner, Edith. Image and Pilgrimage in Christian Culture: Anthropological Perspectives. New York: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1978.
Vergo, Peter. Ed. The New Museology. London: Reaktion Books, 1989.
Williams, Raymond. Keywords: a Vocabulary of Culture and Society. London: Fontana, 1976.
Woodfield, Richard. Ed. Art History as Cultural History: Warburg’s Projects. Amsterdam: G+B Arts International, 2001.
Worringer, Wilhelm. Abstraction and Empathy: a Contribution to the Psychology of Style. Translated by Michael Bullock. New York: International Universities Press, 1953.
Zerner, Henri. “Alöis Riegl: Art, Value, and Historicism. ” Daedelus 105. (Winter 1976): 177-188.
Zerner, Henri. “Editor’s Statement: The Crisis in the Discipline.” Art Journal 42.4. (Winter 1982). 279-281.
二、檔案史料
說明:正文中引註各部會及各博物館檔案時,行政院、外交部、內政部等簡稱「行政院檔」、「外交部檔」、「內政部檔」。國立故宮博物院則簡稱「故宮檔」,國立歷史文物美術館簡稱「史文檔」,國立歷史博物館簡稱「史博檔」,臺北市立美術館簡稱「北美檔」。
內政部檔案。《23年存滬古物參加中英藝展會》。檔號:129-1782。1935。國史館藏。
內政部檔案。《24年存滬古物參加中英藝展會》。檔號:129-1783。1935。國史館藏。
內政部檔案。《24年存滬古物參加中英藝展會》。檔號:129-1784。1935。國史館藏。
內政部檔案。《24年存滬古物參加中英藝展會》。檔號:129-1785。1935。國史館藏。
內政部檔案。《24年存滬古物參加中英藝展會》。檔號:129-1786。1935。國史館藏。
中華教育電影製片廠、國立歷史博物館。〈中華教育電影製片廠、國立歷史博物館合作攝製商周時代文物影片幻燈片目錄〉。國立歷史博物館檔案。《文物影片》。檔號:100022。1957年10月28日。
王宇清草擬。〈中華民國參加一九六三年巴西聖保羅市第 屆國際藝展序言〉(草稿)。國立歷史博物館檔案。《巴西七屆藝展》。檔號:100242。發文字號:52臺博研字第286號。1963年7月20日。
包遵彭。〈簽呈:奉 諭察明本館各室可以張掛書畫之牆面尺寸〉。國立歷史博物館檔案。《籌備建館》。檔號:400001。1956年1月12日。
孔德成。〈孔德成致包遵彭函〉。1956年11月30日。國立歷史博物館檔案。《文物仿製》。檔號:100014。1956年9月13日。
外交部代電。〈關於巴西邀請我參加一九六七年聖保羅第九屆藝術展覽事〉。外56情二00035號。1967年1月4日。外交部檔案。《巴西聖保羅藝展》。檔號:172-3/3231。
外交部致駐巴西大使館354號電抄件。〈我決參加本屆聖保羅雙年展希力阻匪共插足由〉。1959年1月29日。外交部檔案。《聖保羅美展》。檔號:172-3/3324-1。
外交部函。〈關於參加本年聖保羅第九屆藝展事〉。外56情二07302號。1967年4月22日。外交部檔案。《巴西聖保羅藝展》。檔號:172-3/3231。
外交部檔案。〈我參加巴黎國際青年藝展事〉。1959。《巴黎國際青年藝展》。檔號:172-3/3329。
外交部檔案。〈關於第六屆聖保羅國際藝展事〉。巴西使49字第282號。1960年7月5日。《聖保羅美展》。檔號:172-3/3324-1。
朱德群。〈藝展觀感〉。1959。外交部檔案。《巴黎國際青年藝展》。檔號:172-3/3329。
行政院檔案。《博物院經費案》。檔號:0233.50/4327.01-01。
何新祥紀錄。〈國立歷史博物館承辦參加第八屆聖保羅市雙年季國際藝術展覽評審委員會第一次會議記錄〉。1965年2月6日。國立歷史博物館檔案。《八屆巴西藝展》。檔號:100297。
李元佳。〈應徵巴西聖保羅市現代藝術博物館第四屆二年季國際藝術展覽會登記表〉。1957年2月2日。國立歷史博物館檔案。《國際展覽(巴西藝展)》。檔號:100013。
李迪俊。〈李迪俊致包遵彭函〉。1959年3月20日。國立歷史博物館檔案。《巴西藝展》。檔號:100032。
李迪俊。〈李迪俊致包遵彭函〉。1959年4月15日。國立歷史博物館檔案。《巴西藝展》。檔號:100032。
林聖揚。〈林聖揚致包遵彭函〉。1960年1月22日。國立歷史博物館檔案。《五屆巴西藝展》。檔號:100079。
姚谷良。〈複製方式〉。1956年9月13日。國立歷史博物館檔案。《文物仿製》。檔號:100014。
姚谷良。〈應徵巴西聖保羅現代藝術館展品審查委員〉。總收文號:0450000253。1957年2月2日。國立歷史博物館檔案。《國際展覽(巴西藝展)》。檔號:100013。
國父百年誕辰紀念中華民國第五屆全國美術展覽會籌備委員會。〈國父百年誕辰紀念中華民國第五屆全國美術展覽會籌備委員會籌備工作概況節略〉。1965年9月。外交部檔案。《國父百年誕辰美展》。檔號:172-3/3335。
國立故宮博物院檔案。〈呈函送外雙溪新廈所需陳列櫃資料說明〉。《播遷 修建》。檔號:0054/547/0/0/012。
國立歷史文物美術館檔案。〈國立歷史文物美術館籌備工作座談會記錄〉。1955年11月28日。《部務會議文件》274-276號。檔號:000042。
國立歷史文物美術館檔案。〈為請增加參加泰國國際展覽製作模型費部份之預算由〉。發文字號:45史美字第313號。1956年10月19日。《泰國商展經費》。檔號:500038。
國立歷史文物美術館檔案。〈為巴西聖保羅現代藝術館主辦之第五屆國際藝展事,呈請鑒核示遵由〉。發文字號:47博研字第307號。1958年10月7日。《巴西藝展》。檔號:100032。
國立歷史博物館檔案。《徵借文物》。檔號:300007。1956年1月30日。
國立歷史博物館檔案。《文物徵集》。檔號:100001。1956年2月。
國立歷史博物館檔案。《籌備建館》。檔號:400001。1956年2月14日。
國立歷史博物館檔案。《文物徵集》。檔號:100002。1956年3月20日。
國立歷史博物館檔案。《日本歸還古物》。檔號:300003,1956年3月23日。
國立歷史博物館檔案。《文物徵集》。檔號:100003。1956。
國立歷史博物館檔案。《部務會議文件》301號。檔號:000049。1956年7月6日。
國立歷史博物館檔案。《館長私函》。檔號:400073。1956年8月3日。
國立歷史博物館檔案。《部務會議文件》304號。檔號:000050。1956年8月。
國立歷史博物館檔案。《部務會議文件》308號。檔號:000051。1956年9月1日。
國立歷史博物館檔案。《部務會議文件》314號。檔號:000053。1956年11月1日。
國立歷史博物館檔案。《國際展覽(巴西藝展)》。檔號:100013,1957年1月22日。
國立歷史博物館檔案。《部務會議文件》331-334號。檔號:000058。1957年4月1日。
國立歷史博物館檔案。《部務會議文件》335-338號。檔號:000059。1957年5月1日。
國立歷史博物館檔案。《文物仿製》。檔號:100014。1956年9月13日。
國立歷史博物館檔案。《陳列計劃》。檔號:100023。1957年9月18日。
國立歷史博物館檔案。〈國立歷史博物館47年度五月份中心工作簡報〉。1958年6月。《部務會議文件》。檔號:000066。
國立歷史博物館檔案。《五屆巴西藝展》。檔號:100029。1958年10月7日。
國立歷史博物館檔案。《部務會議文件》314號。檔號:000053。1958年11月1日。
國立歷史博物館檔案。《全國五屆美展(一)》。檔號:1000279。1965。
國立歷史博物館檔案。〈國父誕生百年紀念國立歷史博物館工作計劃概要(一)〉。《國父思想與中國歷史文化特展》。檔號:1000284。1965。
國立歷史博物館檔案。〈中華民國參加巴西聖保羅市第九屆國際藝展序〉。《巴西九屆美展》。檔號:1/470。
國立歷史博物館檔案。《于還素出國案》。檔號:1/570。1967年10月24日。
國立歷史博物館檔案。〈中華民國參加巴西聖保羅市第十屆國際藝術展覽徵選展品簡章〉。1969年1月16日。《巴西十屆藝展(一般)》。檔號:1/545。
國立歷史博物館檔案。〈中華民國參加巴西聖保羅「第十一屆國際雙年藝展」徵選展品辦法〉。1970年11月18日。《第十一屆巴西聖保羅雙年藝展》。檔號:1/780。
國立歷史博物館檔案。〈中華民國參加巴西聖保羅「第十二屆國際雙年藝展」參展要項〉。1973年2月27日。《第十二屆巴西聖保羅雙年藝展》。檔號:1/970。
張新芳紀錄。〈國立歷史博物館籌辦參加巴西聖保羅市第九屆國際雙年藝展第一次籌備會議記錄〉。1967年2月28日。國立歷史博物館檔案。《第九屆巴西聖保羅藝展》。檔號:1/401。
教育部。〈為聖保羅第六屆現代藝展事〉。來文字號:臺50文1986號。1961年2月20日。國立歷史博物館檔案。《巴西六屆現代藝展》。檔號:100115。
教育部。〈教育部45年工作重點二:民族精神教育之實施〉。1956年1月。國立歷史博物館檔案。《部務會議文件》277-279號。檔號:000043。
楊英風。〈楊英風致王宇清函〉。1961年1月9日。國立歷史博物館檔案。《巴西六屆現代藝展》。檔號:100115。
臺北市立美術館檔案。《前衛、裝置展目》。檔號:0074/589/1/1。1985。
臺北市立美術館檔案。《新展望展目》。檔號:073/582/1/1。1983。
臺北市立美術館檔案。《新展望展目》。檔號:074/582/1/1。1984。
臺北市立美術館檔案。《新展望展目》。檔號:075/582/1/1。1986。
臺北市立美術館檔案。《新展望展目》。檔號:077/582/1/1。1988。
臺北市立美術館檔案。《新展望展目》。檔號:078/582/1/1。1989。
趙天儀。〈國立臺灣大學中國藝術史研究所計劃草案〉。未註明日期。國立故宮博物院公文檔案《批評建議》。檔號:0064/412/0/0/008。
蔣復璁。〈蔣復璁致朱立民函〉。發文字號:64臺博秘字第0056號。1975年1月23日。國立故宮博物院檔案。《批評建議》。檔號:0064/412/0/0/008。
鄭健生。〈為我參加聖保羅第五屆現代藝展事,呈請 鑒察由〉。正字第162號。1959年10月23日。外交部檔案。《聖保羅美展》。檔號:172-3/3324-1。
駐巴西大使館航郵代電。巴字第2325號。1956年5月22日。外交部檔案。《聖保羅美展》。檔號:172-3/3324-1。
駐巴西大使館航郵代電。〈關於我參加聖保羅藝展事〉。1957年3月25日。外交部檔案。《聖保羅美展》。檔號:172-3/3324-1。
駐巴西大使館航郵代電。〈關於我參加聖保羅現代藝術館第四屆兩年季國際藝展事〉。巴字第2706號。1957年10月17日。外交部檔案。《聖保羅美展》。檔號:172-3/3324-1。
駐巴西大使館航郵代電。〈參加聖保羅第五屆兩年季現代藝展事〉。發文字號:外48情2字第002238號。1959年2月17日。外交部檔案。《聖保羅美展》。檔號:172-3/3324-1。
駐巴西大使館航郵代電。〈關於第六屆聖保羅國際現代藝展事〉。來文字號:巴西使49字第282號。1960年7月5日。國立歷史博物館檔案。《巴西六屆現代藝展》。檔號:100115。
駐巴西大使館航郵代電。〈關於參加聖保羅第六屆雙年國際現代藝展事〉。來文字號:巴西使50字第561號。1961年2月24日。國立歷史博物館檔案。《巴西六屆建築展》。檔號:100116。
駐巴西大使館航郵代電。〈關於一九六七年聖保羅雙年藝展事〉。來文字號:巴西56字第080號。1967年3月20日。國立歷史博物館檔案。《巴西九屆美展》。檔號:1/470。
三、圖錄、畫冊、展品目錄(圖版引用出處)
歷屆巴西聖保羅雙年展圖錄(1951-1973)。
歷屆巴黎國際青年藝展圖錄(1959, 1961)。
歷屆新展望系列競賽展圖錄。
歷屆臺北雙年展圖錄。
歷屆全國美展圖錄。
Li, Chu-tsing. Liu, Kuo-sung: The Growth of a Modern Chinese Artist. Taipei: National Gallery of Art & Museum and History, 1969.
National Gallery of Art and Museum of History. Five Chinese Painters / Fifth Moon Exhibition. Taipei: National Gallery of Art and Museum of History, 1970。
Polcari, Stephen. Abstract Expressionism and the Modern Experience. Cambridge and 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1.
下中彌三郎編。《書道全集:第1卷,中國‧殷、周、秦》。東京都:平凡社,1954。
石晉華。《所費不貲:石晉華實驗展》。高雄市:串門藝術有限公司,1993。
吳天章。《吳天章1997個展》。臺北:印象畫廊,1997。
呂壽琨。《呂壽琨紀念畫集》。溫哥華市:呂梅倩萍,1983。
李振明主編。《黃朝湖藝術世界研究》。臺中市:國際彩墨畫家聯盟出版,1998。
李朝進。《李朝進畫集》。鳳山市:作者自印,1975。
林慧珠等編。《吳瑪悧寶島物語》。高雄:高雄市立美術館,2002。
倫敦中國藝術國際展覽會籌備委員會編。《參加倫敦中國藝術國際展覽會出品圖說》。上海:商務印書館,1936。
席德進基金會編。《席德進紀念全集Ⅰ 水彩畫》。臺中:臺灣省立美術館,1993。
國立故宮中央博物院聯合管理處編。《故宮書畫錄》。臺中:國立故宮中央博物院聯合管理處,1956。
國立故宮中央博物院聯合管理處。《國立故宮中央博物院聯合展覽目錄(第二至第十九期)》。臺中:國立故宮中央博物院聯合管理處,1957-1961。
國立故宮博物院。《故宮已佚書籍書畫目錄》。北京:國立故宮博物院,1934。
國立歷史文物美術館、美國新聞處編。《美國版畫展覽》。臺北:國立歷史文物美術館,1957。
國立歷史文物美術館編。《國立歷史文物美術館第一期展出文物簡介》。臺北:國立歷史博物館,1956。
國立歷史博物館主辦。《中華民國參加巴西聖保羅市國際雙年美展展品目錄》。臺北:國立歷史博物館,1969。
國立歷史博物館主辦。《中華民國參加第十一屆巴西聖保羅市國際雙年美展展品目錄》。臺北:國立歷史博物館,1971。
國立歷史博物館主辦。《中華民國參加第十二屆巴西聖保羅市國際雙年美展展品目錄》。臺北:國立歷史博物館,1973。
教育部、國立故宮中央博物院共同理事會。《國立故宮中央博物院名畫照片展覽》。出版地、出版單位不詳,1959。
陳盈瑛執編。《大律希音:陳庭詩紀念展》。臺北:臺北市立美術館,2002。
陳庭詩。《陳庭詩版畫集》。臺北:國立臺灣藝術館,1967。
雄獅美術編。《席德進素描精選集》。臺北:雄獅,1982。
黃逸玲總編輯。《楊茂林 大員紀事》。臺中:臻品藝術中心,1993。
臺北市立美術館。《席德進遺作展》。臺北市:臺北市立美術館,1998。
臺北市立美術館展覽組編。《前衛與實驗》。臺北:臺北市立美術館,1995。
臺北市立美術館展覽組編。《方圓之間:劉生容紀念展》。臺北:臺北市立美術館,1997。
臺灣省立美術館編輯委員會編印。《楊英風一甲子工作紀錄展》。臺中:臺灣省立美術館,1993。
臺灣省立美術館編輯委員會。《席德進紀念全集Ⅱ 油畫》。臺中:臺灣省立美術館,1993。
謝東山、韓秀蓉編。《前衛.裝置.空間》。臺北:臺北市立美術館,1985。
顧重光。《顧重光畫集》。臺北:中山學術文化基金會,1975。
四、報紙(不含列有作者姓名之文獻)
”Chen Ting-Shin’s Woodcut Art.” China Post. September 3, 1963: 3.
〈巴西聖保羅國際藝展 顧福生獲榮譽獎〉。《聯合報》八版,1961年12月14日。
〈平市學術界二次宣言 反對古物運英展覽:駁藝展交歡政策為最下計謀,力陳珍寶出國無保險為可慮〉。《北平晨報》6版,1935年1月27日。
〈全國美展今日揭幕 展出各類作品六百餘件 建國大綱原蹟同時展出 國民革命史蹟陳列室正式落成〉。《中央日報》3版,1965年11月9日。
〈國立歷史文物美術館公告〉。《中央日報》1版,1957年1月21日。
〈國立歷史博物館公告〉。《中央日報》一版,1959年2月11日。
〈美展審查會主委葉公超表示 展出作品表現卓越 足以鼓舞復國精神〉。《中央日報》3版,1965年11月9日。
〈紀念國父百年誕辰 中山博物院昨落成 行政院長嚴家淦主持剪綵儀式 國父銅像同時行揭幕禮〉。《中央日報》3版,1965年11月13日。
〈專家學者談榮泰古厝〉。《中國時報》,1978年3月28日。
五、中日文著作
一○一藝術群。〈84新圖式宣言〉。《藝術家》109期(1984年6月):30-31。
乃千(陳庭詩)。〈圓形刀之運用〉。《自由青年》25卷4期(1961年2月16日):19。
于還素。〈出席巴西聖保羅國際雙年美展會紀要〉。《幼獅文藝》30卷3期(1969年3月):53-61。
中華民國各界紀念國父百年誕辰籌備委員會慶典活動籌備委員會編印。〈中華民國各界紀念國父百年誕辰籌備委員會慶典活動籌備委員會工作要領〉。《國父百年誕辰慶典活動手冊》。臺北:編者,1965。95-97。
中華民國各界紀念國父百年誕辰籌備委員會慶典活動籌備委員會編印。〈中華民國各界紀念國父百年誕辰籌備委員會慶典活動籌備委員會觀察委員會組織檢則及工作要項〉。《國父百年誕辰慶典活動手冊》。193-199。
反丑。〈與席德進談設計〉。《設計家》5期(1968年1月):46-47。
方雲。〈動人的五月榴花──記「臺灣當代藝術展」〉。《今日世界》269期(1963年6月1日):16。
王世杰。〈故宮的文物〉。《故宮季刊》1卷1期(1966年7月):79-84。new window
王世杰。〈故宮博物院的過去現在與未來〉。中華民國畫學會、慶祝 總統蔣公八秩華誕美術論文專集編輯委員會編。《慶祝 總統蔣公八秩華誕美術論文專集》。臺北:中華民國畫學會,1966。122-128。(1963年於中華民國畫學會演講講詞)new window
王正華。〈呈現「中國」:1904年美國聖路易萬國博覽會中的大清國〉。《畫中有話;近代中國的視覺表述與文化構圖》。臺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2004。424-475。
王白淵。〈臺灣美術運動史〉。《臺北文物》3卷4期(1955年3月):13-64。
王立甫等。〈年表1945-1978〉。《建築師》5期(1979年):7-53。
王宇清。〈前言〉。《中華民國參加巴西聖保羅市第十二屆國際雙年美展展品目錄》。臺北:國立歷史博物館,1973。未編頁碼。
王宇清。〈四十星霜話史博〉。國立歷史博物館編。《國立歷史博物館建館四十週年紀念文集》。臺北:國立歷史博物館,1995。25-32。
王家鳳。〈故宮博物院六十年:寶物歷險記〉。《大成》144期(1985年11月):2-8。
王德育。〈劉國松繪畫中圓之意象〉。林吉峰編。《中華民國美術思潮研討會論文集》。臺北:臺北市立美術館,1991。101-20。
包遵彭。〈一年來的國立歷史文物美術館〉。《中華畫報》46期(1957年2月23日):15-19。
包遵彭。《國立歷史博物館創建與發展》。臺北:國立歷史博物館,1970。new window
北澤憲昭。《眼の神殿―「美術」受容史ノート》。東京:美術,1989。
北澤憲昭。《境界の美術史―「美術」形成史ノート》。東京:ブリュッケ,2000。
北澤憲昭等編。《美術のゆくえ、美術史の現在―日本・近代・美術》。東京:平凡社,1999。
石瑞仁。〈從耳目到心靈的藝術引渡──臺北市立美術館雙年競賽展之回顧與前瞻〉。《臺北現代美術十年(一)》。臺北市:臺北市立美術館,1993。37-65。
石瑞仁。〈藝術場域中的欲望會診〉。《藝術家》279期(1998年8月):339-42。
石瑞仁。〈當代藝術展覽的觀念與策略〉。《1998全球華人策展人會議文集》。臺中:國立臺灣美術館,1998。74-81。new window
禾莘。〈開創自己的路──席德進的繪畫觀〉。《中央日報》「中央星期雜誌」,1966年4月17日。
吉見俊哉。《博覽会の政治学:まなざしの近代》。東京都:中央公論社,1992。
西川長夫。〈囯家イデオロギーとしての文明と文化〉。《思想》827期(1993年5月):4-33。
何明績。〈朗度斯基與國父塑像〉。《雄獅美術》189期(1986年11月):152-55。
何政廣。〈龐圖藝展一瞥〉。《中央日報》「影藝」版,1963年8月4日。
何政廣。〈開拓者陳庭詩和他的創作觀〉。《幼獅文藝》28卷4期(1968年4月):140-147。
何政廣。〈創設一座倡導現代美術的殿堂──寄望即將誕生的臺北現代美術館〉。《藝術家》19期(1976年12月):8-9。
何浩天。〈歷史文化包遵彭〉。《文史哲雜誌》6卷2/3期(1990年1月):35-60。
佐藤道信。《「日本美術」誕生―近代日本の「ことば」と戦略》。東京:講談社,1996。new window
佐藤道信。《明治国家と近代美術―美の政治学》。東京:吉川弘文館,1999。
余光中。〈樸素的五月〉。《文星》10卷2期(1962年6月):70-72。
余光中。〈從靈視主義出發〉。郭繼生編。《當代臺灣繪畫文選1945-1990》。臺北:雄獅,1991。186-195。
吳瑪悧、楊佩玲。〈讓藝術歸於藝術──實驗空間展出者的經驗與想法〉。《藝術家》234期(1994年11月)。
吳瀛。《故宮博物院前後五年經過記》。臺北:世界書局影印,1971〔1932〕。
呂紹理。〈始政四十週年紀念博覽會之研究〉。《北臺灣鄉土文化學術研討會論文集》。2000年10月。325-56。
呂紹理。〈展覽會之畫:日治初期臺灣的產業展示活動〉。《國科會臺灣史專題研究計畫成果發表研討會會議論文集》。2001年6月28日-29日。
宋維華。〈陳庭詩的版畫世界〉。《中國晚報》(高雄),1970年3月26日。
李玉玲編。《1996雙年展:臺灣藝術主體性》展覽專輯。臺北市:臺北市立美術館,1996。
李仲生。〈中國現代繪畫運動的回顧與展望〉。《一九八四中華民國現代繪畫新展望》。臺北市:臺北市立美術館,1984。4-6。
李昂。〈現代版畫的重鎮──陳庭詩訪問記〉。《中國當代藝術家訪問》,臺北:大漢出版社,1978。125-132。
李乾朗。〈席德進的古建築世界〉。《雄獅美術》127期(1981年9月):35-51。
李維菁。〈作品是我的一種自言自語——劉世芬〉。《藝術家》295期(1999年12月):458-65。
李霖燦。〈外雙溪的新展望──寫在故宮博物院成立初展之前〉。《自由談》16卷10期(1965年10月):7-12。
李霖燦。《國寶赴美展覽日記》。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77。
李濟。〈致董作賓書〉。中研院史語所所檔:元151-18b,1929年11月23日。轉引自李宗焜。〈殷墟發掘的甲骨〉。《古今論衡》4期(2000年6月):2-14。
沈以正。〈從異度空間展看美術館展覽的途向〉。《臺北市立美術館館刊》4期(1984年10月):11。
那志良。《故宮四十年》。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0。
那志良。《撫今憶往話國寶——故宮五十年》。香港:里仁書局,1984。
那志良。〈故宮文物運輸中的驚險事項〉。《大成》146期(1986年1月):7-10。
那志良。《典守故宮國寶七十年》。臺北:作者自印,1993。
那志良。〈七十之美《故宮博物院》世紀之憶〉。《民生報》14版,1995年10月10日。
叔永。〈故宮博物院的謎〉。《獨立評論》17期(1932年9月):10-12。
周肇祥。〈力爭古物南遷被逮記〉。《中和月刊》4卷12期(1943年2月):66-68。
岡倉天心。《東洋の理想》。東京都:講談社,1986。
易培基。〈故宮週刊弁言〉。《故宮週刊》1期1版,1929年10月10日。
杭立武。〈中泰文化交流:中華民國參加泰國慶憲展覽獻辭〉。《中外畫報》6期(1956年12月):10-11。
林柏亭,〈臺灣東洋畫的興起與臺、府展〉。《藝術學》3期(1989年3月):91-116。new window
林珮淳。〈無聲的臺灣藝術,無聲的臺灣女性藝術〉。《藝術家》258期(1996年11月):314-15。
林曼麗。〈一九九八臺北雙年展凸顯亞洲觀點〉。《藝術家》278期(1998年7月):306-07。
林惺嶽。〈透視國內繪畫現代化運動及其未來〉。《人與社會》1卷1期(1973年4月):39。
林惺嶽。《臺灣美術風雲四十年》。臺北:自立晚報社出版部,1987。
林惺嶽。〈「紅顏」惹禍──美術館「退展」、「改色」事件的透視與評析〉。《渡越驚濤駭浪的臺灣美術》。臺北:藝術家出版社,1997。11-32。new window
林衡道。〈臺灣古老的住宅:林衡道民國五十九年十一月六日在東海大學講述〉。《鏡與象》1期(1971年4月):24-27。new window
林聖揚。〈巴西國際藝展 我獲甚大成功〉。《中央日報》,1960年2月21日。
侯宜人。〈反思臺灣的現代雕塑──兼談東西方文化對語義認知上的差異〉。《臺北現代美術十年(二)》。臺北市:臺北市立美術館,1993。185-217。
南京市檔案局、中山陵園管理局。《中山陵史蹟圖集》。南京:江蘇古籍出版社,1996。
南條史生。〈欲望的世紀——一九九八臺北雙年展總策畫人自述〉。《藝術家》277期(1998年6月):374。
南條史生。〈羊皮紙式的都市多重論〉。臺北市立美術館編。《1998臺北雙年展:欲望場域》。13-16。
故宮季刊編輯委員會。〈發刊詞〉。《故宮季刊》1卷1期(1966年7月):1-2。
故宮博物院。《甲子清室密謀復辟文證》。再版。北平:故宮博物院,1929。
故宮博物院。《北平故宮博物院報告》。北平:故宮博物院,1930。
施並錫。〈縱容的富裕社會之新藝術風貌——1998臺北雙年展觀後感〉。《現代美術》79期(1998年8月):17-25。
洪根深。《邊陲風雲:高雄市現代繪畫發展紀事(一九七○~一九九七)》。高雄市:高雄市立中正文化中心管理處,1999。
若林正丈。〈臺灣總督府秘密文書「文化協會對策」〉。《臺灣の近現代史研究》創刊號(1978年4月)。
郎靜山攝。〈國立歷史文物美術館〉。《中外畫報》2期(1956年8月):18。
倪再沁。〈西方美術.臺灣製造〉。葉玉靜編。《臺灣美術中的臺灣意識:前九○年代臺灣美術論戰選集》。臺北:雄獅圖書公司,1994。37-87。
席德進。〈巴西聖保羅雙年展 我國藝術界應應踴躍參加〉。《聯合報》6版,1957年1月27日。
席德進。〈參加巴西國際美展作品觀後〉。《聯合報》6版,1957年3月4日。
席德進。〈被遺忘了的中國古藝術:談全國美展的西畫新趨勢〉。《聯合報》6版,1957年10月5日。
席德進。〈美國的美術館和畫廊〉。《席德進看歐美藝壇》。臺北:傳記文學出版社,1969。7-10。
席德進。〈歐美的博物館〉。《席德進看歐美藝壇》。1969。115-120。
席德進。〈我的藝術與臺灣〉。《雄獅美術》2期(1971年4月):16-18。
席德進。〈我這樣想,這樣畫〉。《雄獅美術》30期(1973年8月):97-98。
席德進。〈看!那古屋〉。《聯合報》,1974年3月27日。
席德進。《我畫.我想.我說:席德進水彩畫集》。臺北:席德進畫室,1977。
席德進。〈消失了的古蹟〉。《藝術家》35期(1978年5月):67-72。
席德進。〈燕尾與馬背:中國建築的機能〉。《藝術家》38期(1978年8月):140-147。
席德進。〈席序〉。李乾朗。《金門民居建築》。臺北:雄獅圖書公司,1978。V。new window
席德進。〈現代國畫試探〉。《雄獅美術》117期(1980年11月):93-96。
席德進。〈最早的我〉。原刊《聯合報》,1981年6月16日。收入席德進懷思委員會編 。《懷思席德進》。臺北,編者,1981。1-18。
席德進。《席德進書簡──致莊佳村》。臺北:聯合月刊社,1982。
索予明。〈博物館史事話金梁〉。《故宮文物月刊》1卷4期(1983年7月):110-17。
索予明。〈六十談往〉。《故宮文物月刊》3卷7期(1985年10月):144-49。new window
索予明。〈「南京大鼎」流浪記──紀念抗戰勝利五十週年〉。《漆園外摭(下)──故宮文物雜談》。臺北:國立故宮博物院,2000。533-40。
袁德星編。《故宮勝概》。臺北:國立故宮博物院,1987。
高千惠。〈拳頭與枕頭的藝術特區——回應九六年臺北雙年展的屬性問題〉。《藝術家》257期(1996年10月):418-21。
高千惠。〈傾城之戀——後九○年代亞洲熱浪下的區域欲望與策展意識〉。《藝術家》278期(1998年7月):344-51。
高千惠。〈另一種的戒急用忍〉。《藝術家》279期(1998年8月):348-49。
高名潞。〈全球化、區域性與個人感受——「蛻變,突破:華人新藝術」策展自述〉。《藝術家》282期(1998年11月):380-91。
高而潘。〈從傳統起步〉。《雄獅美術》86期(1978年4月):51-52。
高而潘。〈臺北市美術館競圖第一名作品第一階段〉。《建築師》(1978年5月):12-17。
高而潘。〈臺北市美術館競圖第一名作品第二階段〉。《建築師》(1978年5月):18-19。
國父百年誕辰紀念實錄編輯小組編。《國父百年誕辰紀念實錄》。臺北:中華民國各界紀念國父百年誕辰籌備委員會。1966。
國立故宮博物院。《國立故宮博物院六年工作報告》。臺北:國立故宮博物院,1971。
國立故宮博物院。《整合七千年文化大系 開創華夏文化新中原、新世紀》(國立故宮博物院白皮書)。臺北:國立故宮博物院,1999。
國立故宮博物院七十星霜編輯委員會編。《故宮七十星霜》。臺北:國立故宮博物院,1995。
國立故宮博物院編輯委員會編。《故宮跨世紀大事錄要:肇始 播遷 復院》。臺北:國立故宮博物院,2000。
尉天聰。〈一個畫家的剖白──與劉國松的一席對談〉。《幼獅文藝》192期(1969年12月):148-64。
尉天聰。〈自由與尊嚴──一段與劉國松的往事和談話〉。《雄獅美術》91期(1978年9月):55-61。
康添旺。〈一九八六中華民國現代繪畫新展望〉。《臺北市立美術館館刊》9期(1986年1月):40-41。
張元茜。〈失焦的盛宴——第二屆亞太地區當代藝術三年展〉。《藝術家》258期(1996年11月):316-21。
張光直。〈論”琮”及其在中國古史上的意義〉。《中國青銅時代第二集》,臺北:聯經出版社,1990。67-80。new window
張其昀。〈第三次中國教育年鑑序:民族復興與文藝復興〉。教育部教育年鑑編纂委員會編。《第三次中國教育年鑑》。臺北:正中書局,1957。1-3。
張其昀。《景福門回憶錄》。臺北:聯合,1962。
張秉權。《甲骨文與甲骨學》。臺北:國立編譯館,1988。
張臨生。〈山洞庫房的古物保管〉。《故宮文物維護》。臺北:國立故宮博物院,1976。45-48。
嵇若析。〈呼朋引伴話「出組」〉。《故宮文物月刊》3卷7期(1985年10月):154-158。
彩羽。〈寒夜〉。《新文藝》156期(1968年3月):28-29。
梁壽山。〈席德進談「臺灣民間藝術繪畫與建築」〉。《東方雜誌》復刊3卷12期(1970年6月):72-75。
莊嚴。《山堂清話》。臺北:國立故宮博物院,1980。
莊喆。〈聖保羅國際美展的評選工作〉。《文星》7卷6期(1961年4月):26-27。
莊喆。〈自序〉。《現代繪畫散論》。臺北:文星,1966。1-4。
莊喆。〈從視覺出發看現實的再生〉。《現代繪畫散論》。93-96。
莊喆。〈對第二屆新展望評選的感想〉。《中華民國現代繪畫新展望》。臺北市:臺北市立美術館,1986。11-12。
許湘玲。〈故宮的變遷與成長〉。《雄獅美術》119期(1981年1月):46-49。
郭蓮峰。〈郭蓮峰三十九年四月十日簽呈報告河南古物清點情形報告影印本〉。杭立武編著。《中華文物播遷記》。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0。264-269。
郭繼生。〈戰後臺灣的文化政治與藝術〉。《藝術史與藝術批評的探索》。臺北:國立歷史博物館,1996。171-202。new window
陳奇祿。〈文化的保存與發揚〉。《藝壇》132期(1979年3月):4-10。
陳奇祿。〈序文〉。《年代美展》。臺北: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1982。未編頁碼。
陳怡真。《澄懷觀道:陳奇祿先生訪談錄》。臺北:國史館,2004。
陳英偉。〈從「一九九六雙年展」中檢視臺灣的當代文化情感與現實策略之社會屬性〉。《藝術家》256期(1996年9月):350-54。
陳庭詩。〈平口刀的運用〉。《自由青年》25卷6期(1961年3月16日):19。
陳庭詩。〈三稜刀之運用〉。《自由青年》25卷8期(1961年4月16日):20。
陳庭詩。〈「圓形刀之運用」補談〉。《自由青年》25卷12期(1961年6月16日):23。
陳庭詩。〈版畫與我〉。《建築雙月刊》12期(1964年2月):1。
陳媛。〈中國博物館之源始〉。《博物館三論》。臺北:國家出版社,1995。10-35。
陳欽育。〈國立故宮博物院的展覽動向(1925-2001)〉。《博物館學季刊》15卷4期(2001年10月):19-40。new window
陳傳興。〈登新高山紀念片:由楊肇嘉新高山之旅說起〉。《臺灣史料研究》10期(1997年12月):62-86。new window
陳傳興。〈臺灣熱〉。《清水六然居:楊肇嘉留真集》。臺北:財團法人吳三連臺灣史料基金會,2003。31-39。
陸先銘。〈從雙年展看昂揚的主體性〉。《藝術家》256期(1996年9月):347-50。
陸蓉之。〈誰的裝置藝術為誰?〉。《藝術家》273期(1998年2月):358-65。
陸蓉之。〈慾望的生與滅——看一九九八臺北雙年展:欲望場域〉。《藝術家》278期(1998年7月):327-31。
傅朝卿。《中國古典式樣新建築:二十世紀中國新建築官制化的歷史研究》。臺北:南天書局,1993。new window
彭萬墀。〈神聖的潛移〉。《建築雙月刊》8期(1963年6月):1-2。
黃土水。〈臺灣に生れて〉。《東洋》25卷2/3期(1922年3月):182-188。收入顏娟英譯著、鶴田武良譯。《風景心境:臺灣近代美術文獻導讀》。臺北:雄獅,2001。126-130。
黃冬富。〈省展與當代畫壇關係之變遷(1946-1985):以國畫部門為例(一)〉《炎黃藝術》37期(1992年9月):27-32。
黃冬富。〈省展與當代畫壇關係之變遷(1946-1985):以國畫部門為例(二)〉《炎黃藝術》37-41期(1992年10月):24-28。
黃冬富。〈省展與當代畫壇關係之變遷(1946-1985):以國畫部門為例(三)〉《炎黃藝術》40期(1992年11月):36-41。
黃冬富。〈省展與當代畫壇關係之變遷(1946-1985):以國畫部門為例(四)〉《炎黃藝術》41期(1992年12月):21-26。
黃冬富。〈省展角色變革及其因素析探〉,《臺灣美術》5卷3期(1993年1月):30-41。new window
黃玉珊紀錄。〈中國現代繪畫的前途〉。《藝術家》40期(1978年9月):8-11。
黃光男。〈館長序〉。《1988中華民國現代美術新展望》展覽專輯。臺北市:臺北市立美術館,1998。3。
黃海鳴。〈第一屆雙年展的聯想〉。《雄獅美術》257期(1992年1月):90-93。
黃海鳴。〈對美術館推廣現代藝術活動的觀察〉。《臺北現代美術十年(一)》。臺北市:臺北市立美術館,1993。75-96。
黃海鳴。〈臺灣主體性雙年展只是場「無心的大拜拜」?〉。《藝術家》259期(1996年10月):408-17。
黃海鳴。〈1998臺北雙年展——「欲望場域」之空間思維〉。《現代美術》79期(1998年8月):3-16。
黃問樂。〈表現現代中國的美術館〉。《雄獅美術》86期(1978年4月):54-57。
黃朝湖。〈龐圖國際藝術運動簡介〉。《文星》70期(1963年8月):43-45。
黃朝湖。〈龐圖國際藝術運動及展出作品評介〉。《為中國現代畫壇辯護》。臺北:文星書店,1965。209-214。
黃寶瑜。〈中山博物院之建築〉。《故宮季刊》1卷1期(1966年7月):69-78。
黃寶瑜。《建築‧造景‧計劃:宿園論學集1949-1973》。臺北:大陸書店,1975。
楊仁愷。《國寶沉浮錄》。瀋陽:遼海出版社,1999。
葉玉靜編。《臺灣美術中的臺灣意識》。臺北市:雄獅圖書股份有限公司,1994。
葉恭綽。〈倫敦中國藝術國際展覽〉。《大公報》3版,1935年4月6日。
葉榮鐘。《日據下臺灣政治社會運動史(下)》。臺中:晨星,2000。new window
葉維廉。〈恍惚見形象,縱橫是天機──與莊喆談畫象之生成〉。《與當代藝術家的對話》。臺北:東大書局,1987。176-221。
葉維廉。〈與虛實推移,與素材佈弈──劉國松的抽象水墨畫〉。《與當代藝術家的對話》。232-76。
董作賓。《甲骨學五十年》。臺北:藝文印書館,1955。
董作賓。〈甲骨實物之整理〉。《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29本下冊(1958年):909-921。new window
董作賓。〈貳、甲骨文〉。包遵彭編撰。《國立歷史博物館藏品舉隅》。臺北:中華叢書編審委員會,1968。5-20。
虞君質。〈文化交流與天人合一──論中國古藝術品赴美的時代意義〉。《中國的古代藝術》。臺北:文星雜誌社,1961。4-5。
夢谷。〈熔中西古今於一爐的雕塑藝術彗星:楊英風〉。《今日世界》200期(1960年七月16日):4-5。。
廖瑾瑗。〈臺展東洋畫部與「地方色彩」〉。《臺灣美術百年回顧學術研討會論文集》。臺中:國立臺灣美術館,2001。37-60。
漢兵。〈自由中國最老資格的木刻家:耳氏〉。《詩.散文.木刻》3期(1962年3月15日):46-48。
漢寶德。〈現代美術館〉。《化外的靈手》。臺北:遠景出版社,1977。69-79。
臺北市立美術館。〈美術館位置圖〉。《臺北市立美術館館刊》1期(1984年1月):封底。
臺北市立美術館編。《1998臺北雙年展:欲望場域》。臺北市:臺北市立美術館,1998。
劉永仁。〈無情之慾,竭望之域——南條版本的臺北雙年展〉。《藝術家》279期(1998年8月):344-48。
劉俐。〈《藝術家》雜誌專訪南條史生——臺北雙年展策展體驗〉。《藝術家》278期(1998年7月):308-10。
劉國松。〈現代繪畫的哲學思想――兼評李石樵畫展〉。《聯合報》「藝文天地」版,1958年6月16日。
劉國松。〈名畫照片展覽觀後感〉。《筆匯》1卷4期(1959年8月15日):35-36。
劉國松。〈中央故宮博物院聯合特展觀後感〉。《公論報》,1961年10月24-25日。
劉國松。〈臨摹.寫生.創造──由兩院名畫特展兼論畫學原則〉。《徵信新聞報》,1961年11月15日。
劉國松。〈遏阻共匪對自由世界的文化滲透活動〉。《公論報》。1961年11月28日。
劉國松。〈現代版畫展評介〉。《聯合報》9版,1962年1月1日。
劉國松。〈從龐圖藝展談中西繪畫的不同──兼評「龐圖」國際藝術運動展〉。《文星》70期(1963年8月):45-47。
劉國松。〈繪畫的狹谷——從十五屆全省美展國畫部說起〉。《中國現代畫的路》。臺北:文星,1965。114-15。
劉國松。〈過去.現在.傳統〉。《中國現代畫的路》。1965。11-26。
劉國松。〈文化復興中藝術家應有的認識〉。《中華文化復興月刊》(1969年8月):8-11。
潘朝陽。〈「中心─四方」空間形式及其宇宙論結構〉。《師大地理研究報告》23期(1995年3月):83-107。new window
編者。〈珍妃專號小引〉。《故宮週刊》30期1版,1930年5月3日。
蔣復璁。〈文化復興運動中故宮博物院的責任〉。《中華文化復興運動與國立故宮博物院》。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77。51-58。
蔣復璁。〈臺北市立美術館展品的商榷〉。《臺北市立美術館館刊》1期(1984年1月):35。
蔣復璁。〈發揚民族精神喚醒國魂〉。《珍帚齋文集卷一:文化、藝術、博物館》。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5。43-46。
蔣復璁。〈雜憶故宮博物院〉。《大成》177期(1988年8月):6-9。
蔡宏明。〈裝置藝術.心靈祭的道場〉。《雄獅美術》188期(1986年10月):164-166。
蔡哲茂。〈自序〉。《甲骨綴合集》。臺北:作者自印,1999。未編頁碼。
蔡培火。〈隔二年後之歸臺〉。《臺灣青年》3卷2期(1921年8月):8-16。
盧怡仲。〈這不是反映,而是前導──記臺北市立美術館1985新繪畫大展〉。盧怡仲、楊茂林、吳天章籌辦。《1985新繪畫大展》。臺北:編者自印,1985。未編頁碼。
蕭勤。〈現代與傳統──寫在龐圖國際藝術運動首次在國內展出前〉。《聯合報》「新藝」版,1963年7月28日。
蕭勤。〈「新展望」展評審後感〉。《中華民國現代繪畫新展望》。臺北市:臺北市立美術館,1986。13-14。
蕭瓊瑞。〈戰後臺灣畫壇的「正統國畫」之爭──以「省展」為中心〉。《臺灣美術史研究論集》。臺中:伯亞出版社,1991。45-68。
蕭瓊瑞。《五月與東方──中國美術現代化運動在戰後臺灣的發展(1945-1970)》。臺北:東大書局,1991。
蕭瓊瑞。〈現代繪畫運動期間的「省展」風格(1959-1970)(上)(下)〉。《臺灣美術》5卷3-4期(1993年1、4月):11-29;70-81。new window
蕭瓊瑞。〈二十八屆省展改制的歷史檢驗〉。《臺灣美術》7卷3期(1995年1月):11-31。new window
蕭瓊瑞。《劉國松研究》。臺北:國立歷史博物館,1996。
蕭瓊瑞。〈在激進與保守之間──戰後臺灣現代藝術發展的重新檢視(1945-1983)〉。臺北市立美術館編。《正言世代:臺灣當代視覺文化》。臺北:臺北市立美術館,2004。42-69。
蕭瓊瑞、林伯欣。《臺灣美術評論全集:劉國松卷》。臺北:藝術家出版社,1999。
賴瑛瑛。《複合藝術:六○年代臺灣複合藝術研究》。臺北:國泰文化,1996。new window
賴瑛瑛。《臺灣前衛:六○年代複合藝術》。臺北:遠流,2003。new window
樂滿心。〈楊茂林藝術之探索〉。《楊茂林:MADE IN TAIWAN Ⅱ》。臺中:臻品藝術中心,1992。未編頁碼。
鄭天錫。〈參加倫敦中國藝術國際展覽會報告(一)〉。《大公報》2張10版,1936年8月11日。
鄭天錫。〈參加倫敦中國藝術國際展覽會報告(六)〉。《大公報》2張10版,1936年8月 17日。
鄭梓。〈戰後臺灣的第一場「產業盛會」(1948):首屆「臺灣省博覽會」歷史影像之解讀〉。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學系、臺灣省文獻委員會編。《回顧老臺灣展望新故鄉:臺灣社會文化變遷學術研討會論文集》。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學系,2000。
鄭登山。〈「臺灣美術展」を見て:內容の乏しさに失望すろ〉。《臺灣民報》20版,1927年10月30日。
諾瓦克(Novak, Jeremiah)。〈臺灣是中國文化最後的堡壘──一位外國記者的諍言〉。葉庭芬譯。《漢聲》11期(1981年8月)。27-28。
濱下武志著,朱蔭貴、歐陽菲譯。《近代中國的國際契機:朝貢貿易體系與近代亞洲貿易圈》(近代中国の国際的契機―朝貢貿易システムと近代アジア)。北京市: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9。
謝里法。〈沙龍、畫會、畫廊、美術館──試評五十年來臺灣西洋繪畫發展的四個過程〉。《雄獅美術》140期(1982年10月):36-49。
謝里法。《日據時代臺灣美術運動史》。臺北:藝術家出版社,1992〔1979〕。new window
謝東山。〈陣痛開始:中國美術現代化的最新報告─兼談”前衛.裝置.空間特展”〉。《臺北市立美術館館刊》8期(1985年10月):69-73。
顏娟英。〈殿堂中的美術:臺灣早期現代美術與文化啟蒙〉。《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64卷2期(1993年6月):469-608。new window
顏娟英。〈官方美術文化空間的比較:1927年臺灣美術展覽會與1929年上海全國美術展覽會比較〉。《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73卷4期(2002年12月):625-683。new window
顏娟英。〈日治時期地方色彩與臺灣意識問題──林玉山從「水牛」到「家園」系列作品〉。《新史學》15卷2期(2004年6月):115-143。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