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在語言與文學之間--高等教育之國文教學定位芻議:兼論警專國文領域課程未來發展的可能面向
書刊名:警察通識叢刊
作者:李智平
出版日期:2019
卷期:11
頁次:頁6-43
主題關鍵詞:語文文學國文國文課基本能力人文素養語文素養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16
  • 點閱點閱:4
期刊論文
1.畢苑(2007)。經學教育的淡出與近代知識體系的轉移:以修身和國語教科書為中心的分析。人文雜誌,2007(2),141-149。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李智平(20101200)。談中文寫作「贅字贅句」與「我手寫我口」的問題成因與解決之道。全人教育學報,7,121-156。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李智平(2009)。作文面面觀:漫談勵志散文與論說文的不同。樹人月刊,366,75-78。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蔡錦昌(1986)。觀今察古,兼容並蓄--理想教材的預擬。國文天地,2(3)=15。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黃俊傑、萬其超、張光正、朱建民、王福林(19970300)。美國的大學通識教育考察報告。通識教育,4(1),65-106。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孫貴珠(20130600)。大學國文通識化課程規劃與教材取向之商榷反思。通識學刊,2(2),27-50。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康仕仲(20170300)。臺大朝向更深更廣的通識教育。通識在線,69,8-9。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吳冠宏(20180300)。大學國文何去何從--語文生命化與專業通識化的分流與交合。通識在線,75,26-30。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劉承慧(20180300)。何以「大學國文」是一門獨立的課程。通識在線,75,34-35。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林啟屏(20180300)。以人之名:大學國文之我思。通識在線,75,23-25。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劉源俊(20180300)。大學國文教育的使命及其實施。通識在線,75,12-17。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喬衍琯(19851000)。是大一國文還是高四國文?。國文天地,5,52-55。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李美燕(1986)。各行其事--系主任訪談。國文天地,2(3)。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李智平(20160800)。如何經營一場好演講?--口語表達的教學方法與實踐。警察通識叢刊,6,54-82。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5.李智平(20180800)。「專業閱讀」教學策略與方法之建構--以臺灣警察專科學校國文課程為例。警察通識叢刊,9,52-85。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6.沈清松(1986)。國文教育的新方向。國文天地,2(3)。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7.莊凱雯(20180800)。文學作品中的生命教育--由劉梓潔〈父後七日〉談死亡、個人與社會之關係。警察通識叢刊,9,133-148。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8.董立民(20180800)。古典小說教學的文化縱深與現代意義--以《三國演義》為例。警察通識叢刊,9,149-161。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9.臺灣大學共同教育中心(2017)。臺灣大學新生通識修習規範。通識在線,69,7。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0.諸葛俊元(20180800)。孟子「性善論」與荀子「性惡論」之比對及思索--警察道德建立的外鑠與內造。警察通識叢刊,9,105-115。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1.通識在線編輯部(2018)。大學國文教育的省思(要旨)。通識在線,75,18-19。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2.(2016)。主題學習:磨練故事力專刊。經理人雜誌,14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會議論文
1.黃清德(2017)。春秋決獄與現代法律精神初探。臺灣警察專科學校。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黃馨霈(2018)。唐傳奇霍小玉傳情感世界的詮釋與省思。臺灣警察專科學校。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莊凱雯(2018)。探楊索這些人與那些人的家族書寫與自我療癒。臺灣警察專科學校。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董立民(2018)。個人生命姿態之群體調適--以莊子寓言為觀察向度。臺灣警察專科學校。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鄭芷芸(2018)。從認知到越界的訓練:淺談敘事模式於通識國文課程的教學應用。臺灣警察專科學校。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
1.牟宗三(1970)。道德的理想主義。臺中:私立東海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璩鑫圭、唐良炎(2007)。中國近代教育史資料彙編.學制演變。上海教育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張高評(2016)。中文實用寫作二十講。臺北:萬卷樓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淡江大學中國語文能力表達研究室(2002)。創意與非創意表達。臺北:里仁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Blanche, Robert、廖健苡(2016)。法國高中生哲學讀本1:政府是人民的主人還是僕人? 探討政治的哲學之路。臺北市:大家。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Blanche, Robert、Boillot, Hervé、Mazouer, Charles、Guillamaud, Patrice、Lahure, Matthieu、Larre, David、Ledoux, Aurélie、Manzini, Frédéric、de Oliveira, Lisa Rodrigues、Mirsalis, Tania、Paulin, Larissa、Rombaut, Karine Tordo、梁家瑜(2017)。法國高中生哲學讀本 3:我能夠認識並主宰自己嗎?:建構自我的哲學之路。大家。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唐君毅(1984)。中國人文精神之發展。台北:臺灣學生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李斌(2016)。民國時期中學國文教科書研究。北京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李智平(2018)。國家考試作文--得分技巧及寫作要領。五南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王進旺(2016)。警察應用文。臺灣警察專科學校。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李智平(2017)。警專國文選。臺灣警察專科學校。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東吳大學共通教育委員會國文選編輯小組(2007)。國文選。東吳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吳璵(1988)。國文選。臺灣警察專科學校。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吳媛媛(2019)。思辨是我們的義務:那些瑞典老師教我的事。木馬文化。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5.何明洲(2018)。偵訊與筆錄製作。臺灣警察專科學校。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6.李蓬齡(2015)。閱讀與寫作。臺灣警察專科學校。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7.林偉淑(2012)。文學經典:愛戀.生活.閱讀。五南圖書出版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8.林偉淑(2016)。文學經典:群己.生命.閱讀。五南圖書出版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9.Blanche, Robert、梁家瑜(2017)。法國高中生哲學讀本2:人能自主選擇而負擔道德責任嗎?--思考道德的哲學之路。大家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0.張健(1996)。文學概論。五南圖書出版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1.孫永忠(2015)。大學國文選。五南圖書出版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2.溫儒敏(2007)。語文課改與文學教育。江蘇教育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3.溫儒敏(2012)。溫儒敏論語文教育二集。北京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4.溫儒敏(2016)。溫儒敏論語文教育三集。北京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其他
1.許暉林(20150618)。讀中文系的人,https://opinion.cw.com.tw/blog/profile/324/article/2970。  new window
2.教育部全校型中文閱讀書寫課程革新推動計畫,http://www.aipiirwc.pu.edu.tw/aboutus.php。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Lynn。大學生讀什麼經典?香港中文大學的經典閱讀課程,https://philomedium.com/report/79590。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Wang, William(20160819)。新加坡學生念大學前必須學會的事:獨立思考、綜觀國際的判斷力,https://crossing.cw.com.tw/blogTopic.action?id=505&nid=6853。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羅惠真(20150508)。推展高中哲學要從小學開始,https://opinion.cw.com.tw/blog/profile/315/article/279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樊攀,魏夢佳(20180521)。「寫作與溝通」將成清華本科生必修課,http://big5.xinhuanet.com/gate/big5/www.xinhuanet.com/2018-05/21/c_1122865388.htm。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論文
1.梁美儀。給學生的信。與人文對話:通識教育基礎課程讀本。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