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戰後臺灣白色恐怖時期政治犯被沒收財產初探
書刊名:臺灣風物
作者:陳昱齊
作者(外文):Chen, Yu-chi
出版日期:2019
卷期:69:4
頁次:頁141-168
主題關鍵詞:白色恐怖政治犯轉型正義政治檔案懲治叛亂條例戡亂時期檢肅匪諜條例獎金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1)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1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19
  • 點閱點閱:9
期刊論文
1.鄭文中(20181000)。政治轉型後人民因不當刑事判決遭沒收財產返還之研究--以國際間發展為比較。黨產研究,3,5-58。  延伸查詢new window
會議論文
1.謝聰敏(20090000)。在白色恐怖中算帳--劉明。二二八事件61週年國際學術研討會,(會議日期: 2008年2月23-24日)。臺北:二二八事件紀念基金會。891-93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學位論文
1.林邑軒(2012)。來自彼岸的紅色浪潮:從意義中介視角重構戰後初期「省工委」的地下革命行動(碩士論文)。臺灣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葉宗鑫(2015)。戰後初期台灣省工委會學委會之研究(1946-1950)(碩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王慧婷(2014)。黨同伐異:「反革命罪」及其爭議(1927-1931)(碩士論文)。國立東華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王漢威(2011)。戰後中國共產黨台灣省工作委員會的組織與運作(1946-1950)(碩士論文)。國立彰化師範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梁正杰(2008)。台灣省工作委員會相關政治案件之研究(1946-1961)(碩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蔡西濱(2009)。中共地下黨「臺灣省工作委員會」(1946-1950)--以臺北市地區為研究中心(碩士論文)。淡江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
1.巴蘇亞‧博伊哲努(20060901)。政治與文藝交纏的生命:高山自治先覺者高一生傳記。臺北: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陳志龍(2002)。戒嚴時期不當叛亂暨匪諜審判案件補償基數之認定與增減。臺北:財團法人戒嚴時期不當叛亂暨匪諜審判案件補償基金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張炎憲、許芳庭(2008)。戰後臺灣政治案件--林日高案史料彙編。臺北:國史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謝培屏、何鳳嬌(2014)。戰後臺灣政治案件--藍明谷案史料彙編。臺北:國史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薛化元、楊秀菁、蘇瑞鏘(2015)。戰後臺灣人權發展史(1945-2000)。新北市:稻鄉。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李禎祥(2014)。情義之道:臺灣鋼鐵鉅子李天生評傳。高雄:李錦姬。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林樹枝(1992)。出土政治案。臺北:林樹枝。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程玉鳳(20140000)。「臺糖沈鎮南案」研究。臺北:文津。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蘇瑞鏘(2014)。白色恐怖在台灣:戰後台灣政治案件之處置。稻鄉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其他
1.陳顯武,陳翠蓮,戴寶村(2008)。戒嚴時期叛亂暨匪諜案件調查報告1947-1991,臺北:財團法人戒嚴時期不當叛亂暨匪諜審判案件補償基金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論文
1.劉恆妏(2008)。革命/反革命:南京國民政府時期國民黨的法律論述。2008法律思想與社會變遷。臺北:中央研究院法律學研究所籌備處。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李禎祥(2015)。超級硬仗:追還財產。記憶與遺忘的鬥爭:臺灣轉型正義階段報告(卷三):面對未竟之業。衛城。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李禎祥(2015)。民主化初期的平反工作。記憶與遺忘的鬥爭:臺灣轉型正義階段報告(卷二):記憶歷史傷痕。臺北:衛城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謝聰敏(2002)。白色恐怖補償兩法案立法過程之探討。戒嚴時期不當叛亂暨匪諜審判案件補償基數之認定與增減。臺北:戒嚴時期不當叛亂暨匪諜審判案件補償基金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