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臺灣人戰歿者遺骨送還及遺族撫卹問題(1945~1975)
書刊名:臺灣風物
作者:吳博臻
作者(外文):Wu, Po-chen
出版日期:2021
卷期:71:2
頁次:頁115-145
主題關鍵詞:海外戰歿者遺骨送還補償金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3)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3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23
  • 點閱點閱:5
期刊論文
1.蔡慧玉(19960600)。臺灣民間對日索賠運動初探:「潘朵拉之箱」。臺灣史研究,3(1),173-228。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林志剛(19940200)。人權的演繹--原臺灣人日本兵戰後求償事件記要及展望。律師通訊,173,25-37。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林志剛(19940100)。人權的演繹--原臺灣人日本兵戰後求償事件記要及展望。律師通訊,172,34-4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鍾淑敏、沈昱廷、陳柏棕(20151100)。由靖國神社《祭神簿》分析臺灣的戰時動員與臺人傷亡。歷史臺灣,10,67-101。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陳柏棕(20191200)。臺籍戰歿日本兵紀念場域的形塑:以新竹北埔濟化宮為例。國史館館刊,62,165-167+169-198。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會議論文
1.彭琳淞(2013)。一視同仁:臺灣人老兵運動。春暉出版社。1-4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學位論文
1.楊文喬(2018)。選擇下的記憶:台籍日本兵歷史的「國族化」(1945-1979)(碩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
1.馬樹禮(1997)。使日十二年。台北:聯經。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浜井和史(2014)。海外戦没者の戦後史:遺骨帰還と慰霊。東京:吉川弘文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栗原俊雄(2015)。遺骨:戦歿者三一○万人の戦後史。岩波新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浜井和史(2021)。戦没者遺骨収集と戦後日本。吉川弘文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蔡慧玉、吳玲青(1997)。走過兩個時代的人:台籍日本兵。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籌備處。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論文
1.周婉窈(2002)。日本在臺軍事動員與臺灣人的海外參戰經驗。海行兮的年代。允晨文化實業公司。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書籍
 
無相關著作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