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抗日戰爭勝利暨臺灣光復紀念碑」興建爭議及其所涉記憶政治
書刊名:臺灣文獻
作者:潘宗億
作者(外文):Pan, Tsung-yi
出版日期:2022
卷期:73:4
頁次:頁139-205
主題關鍵詞:抗日戰爭臺灣光復紀念碑記憶政治War of resistance against JapanRetrocession of TaiwanMonumentMemory politics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1089
  • 點閱點閱:2
期刊論文
1.林蕙玟、傅朝卿(20081200)。紀念場域、歷史的重新書寫與再現:228事件紀念物設置於臺灣都市空間所呈現的歷史新意義。建築學報,66,119-144。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許雪姬(20110900)。去奴化、趨祖國化下的書寫--以戰後臺灣人物傳為例。師大臺灣史學報,4,3-65。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朱惠足(20110600)。從「戰爭的記憶」到「記憶的戰爭」:宋澤萊、陳映真與目取真俊的二戰記憶書寫。文化研究,12,13-44。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陳郴(20070400)。克服過去:柏林歐洲猶太人大屠殺紀念碑的歷史啟思。思想,5,129-152。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Leitner, Helga、Kang, Petei(1999)。Contested Urban Landscapes of Nationalism: The Case of Taipei。Ecumene,6(2),214-233。  new window
6.周婉窈(20100900)。試論戰後臺灣關於霧社事件的詮釋。臺灣風物,60(3),11-57。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歐素瑛(20080600)。從二二八到白色恐怖--以李媽兜案為例。臺灣史研究,15(2),135-172。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陳翠蓮(20080600)。歷史正義的困境--族群議題與二二八論述。國史館學術集刊,16,179-222。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王甫昌(20011200)。民族想像、族群意識與歷史--《認識臺灣》教科書爭議風波的內容與脈絡分析。臺灣史研究,8(2),145-208。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陳翠蓮(20161200)。臺灣戰後初期的「歷史清算」(1945-1947)。臺大歷史學報,58,195-248。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張世瑛(20101200)。國民政府對抗戰忠烈事蹟的調查與紀念。國史館館刊,26,1-5+7-46。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王明珂(19960900)。誰的歷史:自傳、傳記與口述歷史的社會記憶本質。思與言,34(3),147-183。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林桶法(20051200)。抗戰勝利紀念的活動與詮釋--九三軍人節的觀察。近代中國,163,116-13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周婉窈(20030600)。歷史的統合與建構--日本帝國圈內臺灣、朝鮮和滿洲的「國史」教育。臺灣史研究,10(1),33-84。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5.周婉窈(20011200)。失落的道德世界--日本殖民統治時期臺灣公學校修身教育之研究。臺灣史研究,8(2),1-63。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6.許雪姬(20081200)。臺灣史上一九四五年八月十五日前後--日記如是說「終戰」。臺灣文學學報,13,151-178。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7.Nora, Pierre、Roudebush, Marc(1989)。Between History and Memory: Les Lieux de Mémoire。Representations,26,7-24。  new window
18.Assmann, Jan、Czaplicka, John(1995)。Collective Memory and Cultural Identity。New German Critique,65,125-133。  new window
19.侯坤宏(20070600)。戰後臺灣白色恐怖論析。國史館學術集刊,12,139-203。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0.陳進金(20191200)。一九五○年代白色恐怖在宜蘭:以「蘭陽工委會案」及「羅東紙廠案」為中心。臺灣史研究,26(4),51-96。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1.吳乃德(20080100)。書寫民族創傷:二二八事件的歷史記憶。思想,8,39-70。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2.許俊雅(20060400)。記憶與認同--臺灣小說的二戰經驗書寫。臺灣文學研究學報,2,59-93。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3.周婉窈(19971200)。實學教育、鄉土愛與國家認同--日治時期臺灣公學校第三期「國語」教科書的分析。臺灣史研究,4(2),7-55。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4.吳博臻(20210600)。臺灣人戰歿者遺骨送還及遺族撫卹問題(1945-1975)。臺灣風物,71(2),115-145。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5.王志淵(20211200)。誰來轟炸我們?解嚴後臺灣空襲記憶的再造。臺灣風物,71(4),109-171。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6.呂芳上(20160600)。「中國的二戰」與「二戰的中國」:戰爭結束七十年的省思。國史研究通訊,10,6-16。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7.汪宏倫(20160600)。戰爭與社會:對「二戰結束七十週年」的觀察與反思。國史研究通訊,10,123-133。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8.張隆志(20160600)。戰爭記憶、認同政治與公共歷史:從當代東亞歷史教科書問題談起。國史研究通訊,10,113-12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9.陳瑞琪、潘宗億(20181200)。「綠島監獄島」之記憶空間變遷探討。臺灣文獻,69(4),133-168。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0.潘宗億(2019)。新德國國族記憶空間之建構:以柏林浩劫紀念碑為中心的探討。南開史學,28,245-281+288-289。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1.潘宗億(20211200)。再見南國:臺北公會堂的興建及其空間意義之建構與變遷。師大臺灣史學報,14,105-166。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2.Lan, Shi-chi Mike(2013)。(Re-) Writing History of the Second World War: Forgetting and Remembering the Taiwanese-Native Japanese Soldiers in Postwar Taiwan。Positions,21(4),801-851。  new window
33.李登輝(20150900)。日台新連攜の幕開け。Voice,36-45。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4.周俊宇(20111200)。光輝雙十的歷史--中華民國國慶日近百年的歷史變貌(1912-2008)。國史館館刊,30,1+3-51。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5.周俊宇(20071200)。戒嚴、解嚴與集體記憶--以戰後臺灣的國定節日為中心。臺灣文獻,58(4),41-93。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6.陳柏棕(20061000)。日治時期臺籍日本兵任務及其境遇之探討--以分派至中國、南洋戰區為例。新北大.史學,4,33-53。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7.陳翠蓮(20021200)。去殖民與再殖民的對抗:以一九四六年「臺人奴化」論戰為焦點。臺灣史研究,9(2),145-201。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8.陳儀深(20030600)。臺獨叛亂的虛擬與真實--一九六一年蘇東啟政治案件研究。臺灣史研究,10(1),141-172。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9.吳乃德(20060600)。轉型正義和歷史記憶:臺灣民主化的未竟之業。思想,2,1-34。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會議論文
1.張瑞德(19980000)。紀念與政治--臺海兩岸抗戰勝利五十週年紀念活動的比較。紀念七七抗戰六十週年學術研討會。臺北:國史館。1075-1138。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研究報告
1.(1995)。立法院公報。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1995)。行政院公報。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1995)。臺北市政府公報。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1995)。臺北市議會公報。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學位論文
1.莊嘉玲(2002)。臺灣小說殖民地戰爭經驗之研究(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吳智偉(2003)。戰爭、回憶與政治--戰後台灣本省籍人士的戰爭書寫(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朱彥碩(2008)。「臺灣光復」論述的建構--以《中央日報》「臺灣光復節」特刊(1949-1987)為中心的分析(碩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蔡明賢(2017)。戰後臺灣的再中國化(1945-1991)(博士論文)。國立中興大學。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王志淵(2020)。二次大戰期間臺灣空襲記憶在戰後的傳承、移植與再造(碩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吳博臻(2022)。臺籍日本兵之「死」:遺族、戰友、二戰記憶與創傷(碩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陳瑞琪(2017)。記憶變奏曲--「綠島監獄島」之記憶空間沿革探討(碩士論文)。國立東華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薛宏甫(2019)。戰後初期臺灣的「中國化」--尋找官民衝突的原點(碩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吳金鏞(1994)。國族建構、歷史記憶與紀念空間:二二八紀念碑的建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
1.李喬(2001)。寒夜三部曲3:孤燈。臺北:遠景。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薛化元(2003)。戰後台灣人權史。臺北:國家人權紀念館籌備處。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李雲漢(1971)。國民革命與台灣光復的歷史淵源。臺北:幼獅書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Kagan, Richard C.、蕭寶森(2008)。台灣政治家:李登輝。臺北:前衛。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王歡(1989)。烈火的青春:五〇年代白色恐怖證言。臺北:人間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藍博洲、李逸洋(1998)。五〇年代白色恐怖:臺北地區案件調查與研究。臺北:臺北文獻委員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陳三井、秦孝儀(19800000)。國民革命與臺灣。臺北:近代中國出版社。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藍博洲(1993)。白色恐怖。臺北市:揚智文化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陳三興(1999)。少年政治犯非常回憶錄。台北:前衛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藍博洲(19970000)。高雄縣二二八暨五〇年代白色恐怖民眾史。高雄:高雄縣政府。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Nora, Pierre、戴麗娟(2012)。記憶所繫之處。行人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王甫昌(2004)。當代台灣社會的族群想像。台北:群學。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若林正丈、洪郁如、陳培豐、李承機、林果顯、林琪禎、岩口敬子、周俊宇、陳文松、陳桂蘭、顏杏如(2016)。戰後臺灣政治史:中華民國臺灣化的歷程。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呂蒼一、胡淑雯、陳宗延、楊美紅、羅毓嘉、林易澄(2015)。無法送達的遺書:記那些在恐怖年代失落的人。台北:衛城。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5.Halbwachs, Maurice、Coser, Lewis A.(1992)。On Collective Memory。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new window
16.郭廷以(1954)。臺灣史事概說。正中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7.謝培屏、何鳳嬌(2014)。戰後臺灣政治案件--藍明谷案史料彙編。臺北:國史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8.歐素瑛、林正慧、黃翔瑜(2014)。戰後臺灣政治案件--簡國賢案史料彙編。臺北:國史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9.呂芳上(1999)。戒嚴時期台北地區政治案件相關人士口述歷史--白色恐怖事件查訪。台北市:台北市文獻委員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0.盧兆麟、涂南山、張金爵、郭振純、顏世鴻、陳英泰、胡慧玲、林世煜(2003)。白色封印:人權奮鬥證言:白色恐怖1950。台北市:國家人權紀念館籌備處。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1.黃富三(2001)。戒嚴時期臺灣政治事件檔案與口述歷史。南投:臺灣省文獻委員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2.許雪姬、林建廷(2015)。獄外之囚:白色恐怖受難者女性家屬訪問紀錄。臺北:國家人權博物館籌備處。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3.曹欽榮(20120000)。流麻溝十五號:綠島女生分隊及其他。臺北:書林。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4.林書揚(19920000)。從二二八到五〇年代白色恐怖。臺北:時報。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5.李登輝、楊明珠(2015)。新.臺灣的主張。遠足。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6.李登輝(19990000)。臺灣的主張。臺北:遠流。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7.陳翠蓮(20170000)。重構二二八:戰後美中體制、中國統治模式與臺灣。新北市:衛城。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8.行政院抗日戰爭勝利暨臺灣光復紀念碑建碑委員會(1997)。抗日戰爭勝利暨臺灣光復紀念碑設計作品專輯。行政院。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9.何應欽(1969)。八年抗戰與臺灣光復。國防部史政編譯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0.徐全(2020)。歷雨迎鋒:國軍抗戰紀念碑考。黎明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1.張炎憲(2008)。李登輝總統訪談錄三:信仰與哲學。國史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2.張炎憲(2002)。風中的哭泣:五〇年代白色恐怖政治案件。竹塹文化。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3.許美智(2005)。暗夜迷蹤:桃園地區五〇年代白色恐怖訪談記錄。宜蘭縣史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4.彭大年、吳貞正(2016)。國軍將士紀念碑。國防部政務辦公室史政編譯處。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5.黃英哲(2007)。去日本化與再中國化:戰後臺灣文化重建1945-1947。麥田。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6.黃朝琴(1955)。國民革命運動與臺灣。中華文化出版事業委員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7.薛化元(2013)。白色恐怖時期相關研究成果及人權機構等資源盤點案結案報告書。國家人權博物館籌備處。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8.陳儀深(20170000)。天猶未光:二二八事件的真相、紀念與究責。臺北:前衛。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9.魏紹徵(1958)。國民革命與臺灣。中央文物供應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0.Till, Karen(2005)。The New Berlin: Memory, Politics, Place。University of Minnesota Press。  new window
41.Halbwachs, Maurice、Ditter, Francis J. Jr.、Ditter, Vida Yazdi(1980)。The Collective Memory。Harper。  new window
42.蕭阿勤(20120000)。重構臺灣:當代民族主義的文化政治。臺北:聯經。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其他
1.崔家琪(20210704)。鳳山有座被人遺忘的七七抗戰勝利紀念碑,https://tprn.news/2021/07/04/鳳山有座被人遺忘的七七抗戰勝利紀念碑/。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藍適齊(20151225)。把「臺灣」放回「戰爭記憶」:從二次大戰的歷史記憶開始臺灣的「歷史和解」,https://kamatiam.org/把臺灣放回戰爭記憶/。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論文
1.潘宗億(20190000)。歷史記憶研究的理論、實踐與展望。當代歷史學新趨勢。新北:聯經。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