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試論三十年代全盤西化思想的理論基礎
書刊名:中國歷史學會史學集刊
作者:張儁
出版日期:1987
卷期:19
頁次:頁451-465
主題關鍵詞:西化思想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16
  • 點閱點閱:24
期刊論文
1.胡適(1935)。試評所謂「中國本位的文化建設」。獨立評論,145,4-7。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郭正昭(19780600)。從演化論探析嚴復型危機感的意理結構。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7,527-555。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汪榮祖(1987)。新文化運動的回顧與前瞻。文星,復刊9=107,24。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陳序經(1931)。東西文化觀。社會學刊,2(3),22。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黃文山。中國文化及其改造。社會學刊,5(1),2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鄒海濱(1935)。文化問題。新民月刊,1(2),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汪榮祖(1986)。康有為章炳麟合論。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15(上),165。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
1.錢穆(1952)。文化學大義。臺北:正中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Lin, Yu-sheng(1972)。Radical Iconoclasm in the May Fourth Period and the Future of Chinese Liberalism。Reflections on the May Fourth Movement: A Symposium。Cambridge, MA:East Asian Research Center,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new window
3.陳序經(197712)。中國南北文化觀。牧童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陳序經(1977)。東西文化觀。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黃文山(1968)。文化學體系。台北:台灣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侯健(1974)。從文學革命到革命文學。臺北:中外文學月刊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王爾敏(1982)。中國近代思想史論。臺北:華世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林毓生(1983)。思想與人物。臺北:聯經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陳序經(1980)。關於全盤西化─答吳景超先生。中國文化建設討論集。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吳景超(1980)。建設問題與東西文化。中國文化建設討論集。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陳序經。文化學概觀(第三冊)。文化學概觀(第三冊)。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林毓生。中國意識的危機=The Crisis of Chinese Consciousness。中國意識的危機=The Crisis of Chinese Consciousness。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胡適(1975)。讀梁漱溟先生的東西文化及其哲學。胡適文存(第2集)。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陳序經(1934)。對於一般懷疑全盤西化者的一個淺說。全盤西化言論集。廣州。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5.張熙若(1980)。全盤西化與中國本位。中國文化建設討論集。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6.林毓生(1979)。「開放心靈」的認識與瞭解。五四與中國:知識分子與中國現代化。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7.余英時(1980)。我對中國問題的反省。胡適與中西文化。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