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中國律令與日本律令
書刊名:臺大歷史學報
作者:高明士
作者(外文):Kao, Ming-shih
出版日期:1997
卷期:21
頁次:頁111-124
主題關鍵詞:律令中國日本中華法系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3) 博士論文(2) 專書(3)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3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38
本文寫作的目的,並非對日本律令與中國律令一一作比較,但透過諸專家學者的研究,可以得知日本在制訂其律令時,自然會認真考慮其本國的需要而訂定法律。所有在大寶、養老律令時期,其律所規定的刑幅,大概較唐律減輕一至二等;其令所規定的制度編制,也較唐朝縮小,這是順應國情的緣故。日本如此,其他模仿中國法律者,如朝鮮、越南等國也是如此,但無礙欲成為中華法系的一員。中國自唐玄宗開元後期,不再做全盤性的編纂法典,直到明、清時代,仍然以刑律的發展為主流。東亞諸國在此背景下,也是以刑律的編纂為主,而成為此期中華法系的主要內涵。 中華法系的特徵,簡單說,在於建立一個有人情味的法律世界。因為重視人倫,所謂「法律之前人人平等」,或者重視人權的「權利」概念,並不是這個法系立法的重點。基於這樣的理解,今日吾人在西方法系影響下,不免產生東、西法理衝突的矛盾狀態,例如:性善與性惡、個人主義與家族主義、權利與義務、法律之前人人平等與差別主義,乃至於法律與道德的關係等,在制法時應該如何予以調和、轉化?這些課題,自十九世紀末以來迄今已達一個世紀,仍然困擾東亞諸國。這些矛盾與衝突,仍是未來東亞各國必須面對克服的問題。
期刊論文
1.高鹽博(1989)。幕藩法と中國律・覚え書。創文,306,15。  延伸查詢new window
會議論文
1.錢大群、李玉生(1990)。《大唐六典》性質論。西安。243。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池田温(1993)。中國令と日本令――篇目と條文数をめぐって。北京。47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
1.島田正郎(1976)。東洋法史。東洋法史。東京。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楊鴻烈(1971)。中國法律在東亞諸國之影響。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戴炎輝(1977)。唐律通論。臺北:國立編譯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張晉藩(1992)。中國古代法律制度。北京:中國廣播電視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瀧川政次郎(1966)。律令の研究。東京:刀江書房。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仁井田陞(1980)。補訂.中國法制史研究:刑法。東京:東京大學出版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高明士(1996)。雲夢秦簡與秦漢史研究。戰國日本的中國史研究。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利光三津夫(1986)。日本法制史1.古代。日本法制史1.古代。東京。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池田温(1980)。中國の律令。律令制と國家。東京。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浅井虎夫(1911)。支那ニ於ケル法典編纂ノ沿革。支那ニ於ケル法典編纂ノ沿革。京都。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高鹽博(1989)。解説:《大明律例訳義》について。高瀬喜朴:大明律例訳義。東京。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高鹽博(1989)。新出の「刑法新律草稿」について――「假刑律」修正の刑典。近代日本史の新研究(VII)。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論文
1.池田溫(1992)。唐令と日本令--唐令拾遺補編纂によせて。中國禮法と日本律令制。東京:東方書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無相關點閱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