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全球化對台灣國家認同的影響
作者:廖育信
作者(外文):Yu-Hsin Liao
校院名稱:臺灣大學
系所名稱:國家發展研究所
指導教授:洪鎌德
學位類別:博士
出版日期:2007
主題關鍵詞:國家認同全球化「一個中國」原則網際網路世界貿易組織二二八事件媒體日本美國中國National identityglobalization“one China” principleinternetWorld Trade Organization (WTO)28th February incidentmediaJapanU.S.A.China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0) 專書(1)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319
本文探討在全球化之下影響台灣國家認同的內外部因素。前兩章分別為緒論與文獻檢閱,擬定研究動機與目的、研究途徑、研究方法,之後分別針對全球化、國家認同、政治經濟學及經濟發展理論相關文獻進行檢閱。之後依循歷史脈絡,在第三章探討台灣國家認同的起源與發展。台灣在日本統治時期,台灣意識、台灣認同成形,然而國民黨接收台灣之後在經濟上的過度汲取導致二二八事件,加之白色恐怖與戒嚴、動員戡亂時期之高壓統治,在文化上強力灌輸大中華文化。台灣被逐出聯合國之後經歷外交挫敗,本土化論述與政治改革的要求在威權體制鬆動前後搬上檯面。第四至第六章探討台灣民主化之後受全球化浪潮下國家認同的轉向。在解除戒嚴之後,台灣與中國的交往常態化,同時台灣也積極進行民主化與脫去臨時體制。此時台灣已經不再與中國爭奪「中國代表權」,在教育政策上則提升鄉土教育和地方語言的地位,但在國家認同上,住民逐漸傾向維持現狀以避免與中共衝突。台灣的經濟貿易發展由原先側重美國與日本,轉向依賴中國市場。雖然台灣服膺國際的資本與技術流向,然而多數國家卻漠視台灣的主權國家之地位。由於國際局勢丕變,台商與中共的互動與泛藍媒體與陣營使得民進黨的少數政府難以凝聚國家正常化的共識。雖然中國意圖使台灣屈服於「一國兩制」的鳥籠統一,然而台灣與歐盟、日本保持良好的非官方關係與經貿互動,加上台灣在世界貿易組織架構之下,台灣與中國能保持若干距離,然而台灣模糊的國家認同與國家定位依然使台灣的國家走向成為未定之數。
本文發現全球化與國家認同皆包含多個面向。全球化的出現不但標誌美蘇冷戰的終結,國際組織數量與功能的增加也挑戰國家的職能。就台灣來說,由於朝野政黨對立,和住民本身對身分認同、文化認同、政治認同看法不一,因此難以形成一致的國家認同。在政策上,政府應當更注重本土化的教育和地方母語,制訂合身的憲法,尋求國際分工的定位與優勢,經由全球化網路拓展台灣住民的國際視野,以迎接全球化加速的趨勢。
This doctoral dissertation deals with the impact of globalization on the problem of the national identity of Taiwan. In the first two chapters, the treatise introduces the purpose of the research and reviews the relevant literatures on globalization, national identity and history and politics of Taiwan and finally her political economy.
In the third chapter it analyzes the formation of national identity before the democratization of Taiwan in terms of historical approach. The Taiwan’s consciousness and identity was formed and expanded during Japan’s occupation. As the World War Two led to its end, the Kuomintang which was defeated by the CCP came to occupy Taiwan as its new colonial territory. Chiang Kai-shek’s authoritarian regime and its relentless exploitation of the island’s economic resources resulted in the uprising of the islanders and led to their massacre. The so-called 28, February 1947 incident and its ensuing “white terror” put the Taiwanese living in the yoke and terror of the “28th February” shadow. This is notorious the period of ruling of martial law and the period of mobilization for the suppression of Communist rebellion. During this severe time the KMT regime forced the Taiwanese to use “Kuo-yu” as the only official language and inculcated the people with the ideology of anticommunism, and practiced brutal and ruthless suppression as well as thought control using the pretext of “Great Chinese Culture”. However, when her represents were expelled from the United Nation (UN), the myth of “Taiwan equals to ROC” was broken to pieces. Subsequently, the voices of political reform and localization were demanded by the indigenous islanders and the authoritarian was gradually loosened.
In the forth to sixth chapters, the treatise discusses the turn of the development of Taiwan’s national identity under democratization and the appearance of globalization. During the democratization of Eastern European countries, the first Taiwanese Presidential Lee Teng-hui began to abolish the martial law and lifted the ban of shipping and traveling to and from Mainland China. Under the contact of the semi-official organizations between the Taiwan Strait, there were gigantic growth in trade and investment between Taiwan and China, though most of them had gone through the third country.
The transitory and transformative period toward democratization met its end in the early stage of 1990s, while Taiwan’s national identity was shifted from pro-independent or pro-mainland to keep into the ambivalent status quo, from “Taiwanese” or “Chinese” to “a Taiwanese, and a Chinese”. At that period of time, Taiwan still proclaimed itself as the territory of “Republic of China”, however the reality forced Taiwan to abolish its official representation for China. The KMT leaders under Lee Teng-hui had promoted the liberal education and local dialects, but the most voters seemed to favor maintaining the status quo due to military threat of China. Although Taiwan follows the trends of international capital and technology flow, and has significant ability of trading and investment, most of countries brush Taiwan aside as a sovereign state and reject its participation in the most of 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s. As Taiwan leans gradually on China in economic activities and trading, the minority government DPP, finds it difficult to forge common consensus of making Taiwan as a normal country.
Although Taiwan can keep some distance from China, however China’s leaders never cease their intention to impose on Taiwan the policy of “one China, two systems” and try hard to merge Taiwan into China using the mode of Hong Kong and Macao.
Thus, Taiwan is allowed to can keep non-official relationships and economic and trading relations with USA, European Union and Japan. According Peking’s view, Taiwan could be tolerated enters World Trade Organization under the assistance of USA, but get diplomatic recognition only from two dozens minor members of the United Nations. Even Taiwan has been democratized and experiencing globalization, the vagueness on national identity still makes the pathway of the future Taiwan risky and vagueness.
Anyway, this treatise finds that both globalization and national identity contain many dimensions. The appearing of globalization marks the end of the cold-war and challenges the function of the states during augmenting of features and quantity of 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s. In the case of Taiwan, the hybridity and complexity of ethnics, cultural, and political identity, led Taiwanese merely to struggle for the agreement on national identity, especially in the process globalization and difficult situation gaining foreign recognition.
This dissertation finally suggests that Taiwan’s rulers should pay more attention to local education and promote mother languages for its people. Taiwan should have a suitable and practical constitution, and seek to pursue relative advantage in international division of labor. It should widen its network and activities in order to expand Taiwanese’s vision on global affairs and to respond the challenge of the high speeding of globalization process.
Albrow, Martin (2001)。全球時代:超越現代性之外的國家和社會(高湘、馮玲譯)。北京:商務。(原作1996年出版)
Algappa, Muthiah (2001). Introduction: presidential election, democratization, and cross-strait relations. In: Muthiah Algappa (Ed.), Taiwan’s presidential politics: democratization and cross-strait relations in the twenty-first century (pp.3-47). Armonk, New York: East Gate.
Amae, Yoshihisa (2001). Japan’s Taiwan policy: beyond the 1072 system? In: Muthiah Algappa (Ed.), Taiwan’s presidential politics: democratization and cross-strait relations in the twenty-first century (pp.260-281). Armonk, New York: East Gate.
Baudrillard, Jean (1983). Gone with vestiges. On the beach, 5, 19-25.
Baudrillard, Jean (1993). The evil demon of images and the precession of simulacra. In Thomas Docherty (Ed.). Postmodernism: a reader (chapter 13, pp.194-199). New York: Harvester Wheatsteaf.
Beck, Ulrich (1998). Democracy without enemy. Mark Ritter (Trans.). Cambridge, London: Polity Press. (Essays from various German language sources. Original work published no date).
Beck, Ulrich (1999).World risk society. Cambridge, London: Polity Press.
Bell, Daniel (1995)。一九七六年版序言。在後工業社會的來臨(高銛、王宏周、魏章玲譯)(頁1-23)。台北:桂冠。
Best, Steven & Kellner, Douglas (1991). Postmodern theory: critical interrogations, New York: The Guilford Press.
Bevir, M. (1999). Foucault and critique: deploying agency against autonomy. Political Theory, 27(1), 65-84.
Buchanan, James M. (2002)。自由的界限――無政府與利維坦之間(顧肅譯)。台北:聯經。(原作2000年出版)
Cardoso, F. H. & Faletto E. (1979). Dependency and development in Latin America. California, Berkeley: Berkeley University press
Castells, Manuel (1996). The rise of network society. Malden, Massachusetts: Blackwell.
Castells, Manuel (2001). The internet galaxy: reflections on the internet, business and society.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Chang, Gordon G.【章家敦】(2002)。中國即將崩潰(侯恩嘉、閻紀宇譯)。台北:雅言。(原作2001年出版)
Chao, Chien-min (2003). One step forward, one step backward: Chen Shui-bian’s mainland policy. Journal of contemporary China, 12(24), 125-143.
Chen, Jie (2001). Bourgeoning transnationalism of Taiwan’s social movements NGOs. Journal of contemporary China, 10(29), 613-644.
Chen, Tain-Jy & Chu, C. Y. Cyrus (2001). Cross-strait economic relations: can they ameliorate the political problem. In: Muthiah Algappa (Ed.), Taiwan’s presidential politics: democratization and cross-strait relations in the twenty-first century (pp.215-235). Armonk, New York: East Gate.
Cheng, Tun-jen (2001). Transforming Taiwan’s economic structure in the 20th Century. In Edmonds, Richard Louis & Goldstein, Steven M. (Eds.), Taiwan in the Twentieth Century: a retrospective view, China quarterly, Special issues, new series, No. 1 (pp.19-36). New York: University of Cambridge.
Ching, Leo T. S. (2001). Becoming “Japanese”: Colonial Taiwan and the politics of identify formation. Los Angels, CA: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Chow, Rey (1993). Reading Mandarin ducks and butterflies: a response to the ‘postmodern’ condition. In Thomas Docherty (Ed.). Postmodernism: a reader (chapter 34, pp.471-489). New York: Harvester Wheatsteaf.
Chu, Yun-han and Lin, Jih-wen (2001). Political development in 20th Century Taiwan: state-building, regime transformation and the construction of national identity. In Edmonds, Richard Louis & Goldstein, Steven M. (Eds.), Taiwan in the Twentieth Century: a retrospective view, China quarterly, Special issues, new series, No. 1 (pp.102-129). New York: University of Cambridge.
Chuang, Ya-chung (2001). Taiwanese identity in a global/local context: the use and abuse of national consciousness in Taiwan. In Christian Aspalter (Ed.), Understanding modern Taiwan: Essays in economic, politics and social policy (chapter 3, pp.53-65). Burlington, VT: Ashgate Publishing.
Clough, Ralph N. (2003). Progress and problems in Taiwan’s cross-strait relations, American foreign policy interests, 25, 241-245.
Corcuff, Stéphane (2002a). Taiwan’s “Mainlanders,” new Taiwanese? In Stéphane Corcuff (Ed.) Memory of the future: national identity issues and the search for a new Taiwan (pp.163-195). Armonk, New York: M. E. Sharpe.
Corcuff, Stéphane (2002b). The symbolic dimension of democratization and the transition of national identity under Lee Teng-hui. In Stéphane Corcuff (Ed.) Memory of the future: national identity issues and the search for a new Taiwan (pp.73-101). Armonk, New York: M. E. Sharpe.
David, Paul & Forey, Dominique (2002). An introduction to economic of the knowledge, International social science journal, special issue: the knowledge society, 39-46.
Davidson, Gary Marvin (2003). A short history of Taiwan: the case for independent. Westport, CT: Praeger Publishers.
Dreyer, June Teufel (2003a). The evolution of language policies and national identity in Taiwan. In Michael E. Brown & Šumit Ganguly (Eds.), Fighting Words: Language policy and ethnic relations in Asia (chapter 13, pp.385-409). Cambridge, London: MIT Press.
Dreyer, June Teufel (2003b). The evolution of language policies in China. In Michael E. Brown & Šumit Ganguly (Eds.), Fighting Words: Language policy and ethnic relations in Asia (chapter 12, pp.353-384). Cambridge, London: MIT Press.
Earl, Babbie (1998)。社會科學研究法(李美華譯)。台北:時英。(原作1995年出版)
Edmondson, Robert (2002). The February 28 incident and national identity. In Stéphane Corcuff (Ed.) Memory of the future: national identity issues and the search for a new Taiwan (pp.25-46). Armonk, New York: M. E. Sharpe.
Evans, Peter B. (1992). The state as problem and solution: predation, Embedded autonomy, and structural change. In Stephan Haggard & Robert R. Kaufman (eds.), The politics of economic adjustment (pp. 143-179). Princeton, NJ: Princeton.
Foucault, Michel (1980). Power/knowledge, selected interviews and other writings (Colin Gordon Trans.). New York : Pantheon Books.
Frieden, Jeffry A. & Lake, David A. (2003). International political economy: perspective on global power and wealth. Peking: Peking University Press (Joint Published).
Fukuyama, Francis (1993)。歷史之終結與最後一人(李永熾譯)。台北:時報文化。(原作1992年出版)
Fukuyama, Francis (2000)。跨越斷層:人性與社會秩序重建(張美惠譯)。台北:時報出版社。(原作1999年出版)
Fukuyama, Francis (2002)。後人類未來――基因工程的人性浩劫(杜默譯)。台北:時報。(原作2002年出版)
Fukuyama, Francis (2004)。信任:社會德性與繁榮創造(李宛蓉譯)。地點:出版社。(原作1995年出版)
Gellner, Ernest (2001)。國族與國族主義(李金梅、黃俊龍譯)。台北:聯經。(原作1983年出版)
Giddens, Anthony & Pierson, Christopher (2002)。現代性――紀登士訪談錄(尹宏毅譯)。台北:聯經。(原作1998年出版)。
Giddens, Anthony (1998)。民族――國家與暴力(胡宗澤、趙力濤譯)。北京:生活、讀書、新知 三聯書店。(原作1985年出版)
Giddens, Anthony (1999)。第三條路:社會民主的更新(鄭武國譯)。台北:聯經。(原作1998年出版)
Giddens, Anthony (2000). The third way and its critics. Cambridge, London: Polity press.
Giddens, Anthony (2000)。現代性的後果(田禾譯)。南京:譯林。(原作1990年出版)
Giddens, Anthony (2001)。失控的世界:全球化與知識經濟時代的省思(陳其邁譯)。台北:時報。(原作2000年出版)
Giddens, Anthony (2005年5月16日)。歐洲整合 兩岸可借鏡。中國時報(江靜玲採訪整理),A3版。
Gilpin, Robert (2001). Global political economy: understanding the international economic order. Princeton, New Jersey: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Gilpin, Robert (2005)。國際關係的政治經濟分析(楊宇光譯)。台北:桂冠。(原作2004年出版)
Google針對大陸推出設限版搜尋服務(2006年1月25日)。中廣新聞網。上網日期:2006年5月16日。網址 http://tw.news.yahoo.com/060125/4/2sv74.html
Guibernau, Montsrrat (2004)。全球時代的政治社群(周至杰譯)。台北:韋伯文化。(原作1999年出版)
Hamrin, Carol Lee & Wang, Zheng (2004). The floating island: change of paradigm on the Taiwan question. Journal of contemporary China, 13(39), 339-349.
HARDtalk主持人:馬英九立場與北京一致?(2006年2月23日)。【賽克採訪,俞智敏譯】。自由時報,A3版。
Harman, Chris(2001)。民族問題的重返(白曉紅譯)。台北:前衛。(原作為專刊上之文章。原作1992年出版)
Held, D., McGrew, A., Goldblatt, D. & Perraton, J. (1999)。全球大變革――全球化時代的政治、經濟與文化(楊雪冬、周紅雲、陳家剛、褚松燕譯)。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原作1999年出版)
Held, David(2005a)。世界主義:概念、現實與缺憾。在David Held & Anthony McGrew作,治理全球化(頁461-490)(林祐聖譯)。台北:韋伯文化。(原作2002年出版)
Held, David(2005b)。全球盟約:華盛頓共識與社會民主(周軍華譯)。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原作2004年出版)
Hirst, P. & Thompson, G.(2002)。全球化迷思(朱道凱譯)。台北:群學。(原作1999年出版)
Hughes, Christopher (1997). Taiwan and Chinese nationalism. London: Routledge.
Huntington, Samuel P. (2004). Who are we? The challenges to America’s national identity. New York: Simon & Schuster.
Huntington, Samuel(1999)。文明的衝突與世界秩序的重建(周琪、劉緋、張立平、王圓譯)。北京:新華出版社。(原作1996年出版)
James, Harold (2001). The end of globalization: lessons from the great depression. Cambridge, Mass.: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Keohane, R. O. (2001)。霸權之後:世界政治經濟中的合作與紛爭(蘇長和、信強、何曜譯)。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原作1984年出版)
Lai, Tse-han, Myers, Ramon H., Wei, Wou (1991). A tragic beginning: the Taiwan uprising of February 28, 1947. Stanford, California: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Law, Wing-wah (2002). Education reform in Taiwan: a search for a ‘national’ identity through democratization and Taiwanisation. Compare, 32(1), 61-81.
Li, Kuang-chün (2002). Mirrors and Masks: an interpretative study of Mainlanders’ identity dilemma. In Stéphane Corcuff (Ed.) Memory of the future: national identity issues and the search for a new Taiwan (pp.102-122). Armonk, New York: M. E. Sharpe.
Lin, chen-wei (2001). Taiwan’s democratic national identity, Lee Teng-hui, and Japan. Journal of contemporary China, 10(26), 173-177.
Lin, Tsong-jyi (2002). The evolution of national identity issues in democratizing Taiwan: an investigating of the elite-mass linkage. In Stéphane Corcuff (Ed.) Memory of the future: national identity issues and the search for a new Taiwan (pp.123-143). Armonk, New York: M. E. Sharpe.
Lyotard, Jean-François (1993a). Answering the question: what is postmodernism? In Thomas Docherty (Ed.). Postmodernism: a reader (chapter 1, pp.38-46). New York: Harvester Wheatsteaf.
Lyotard, Jean-François (1993b). Note on the meaning of ‘Post-’. In Thomas Docherty (Ed.). Postmodernism: a reader (chapter 2, pp.47-50). New York: Harvester Wheatsteaf.
Marcos, Barbalho (1998). The globalization of logistics. Manufacturing systems, 16(2), 132-143.
Marsh, Robert (2002). National identity and ethnicity in Taiwan: some trends in the 1990s. In Stéphane Corcuff (Ed.) Memory of the future: national identity issues and the search for a new Taiwan (pp.144-159). Armonk, New York: M. E. Sharpe.
Marx, Karl & Engels, Friedrich (1965)。德意志意識形態。在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三冊,頁11-640)(中共中央馬克思恩格斯列寧斯大林著作編譯局譯)。北京:人民出版社。(原作1844-1845年出版)
Meier, Gerald M. & Rauch, James E. (Eds.) (2000). Leading Issues in Economic Development (7th edition).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Meier, Gerald M. (Ed.) (1995). Leading Issues in Economic Development (6th edition).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Møller, J. Østrum (2003)。全球化危機?(賈宗誼譯)。北京:新華出版社。(原作2000年出版)
Morris, Andrew (2002). The Taiwan Republic of 1895 and the failure of the Qing Modernizing Project. In Stéphane Corcuff (Ed.) Memory of the future: national identity issues and the search for a new Taiwan (pp.3-24). Armonk, New York: M. E. Sharpe.
Morris, Dick(2000)。網路民主(張志偉譯)。台北:商周。(原作1999年出版)
Nafziger, E. W. (1997). The economics of developing countries (3rd edition). London: Prentice-Hall.
Rosecrance, Richard (2000)。虛擬國家:未來世紀的財富與權力(李振昌譯)。台北:聯經。(原作1999年出版)
Rugman, Alan (2001)。全球化的終結――對全球化及其對商業影響的全新激進分析(常志宵、沈群紅、熊義志譯)。北京:生活、讀書、新知 三聯書店。(原作2001年出版)。
Scholte, Jan Aart (2003)。解析全球化(王豔莉譯)。長春:吉林人民出版社。(原作2000年出版)
Sell, Susan K.(2005)。智慧財產權。在David Held & Anthony McGrew作,治理全球化(頁251-278)(林祐聖譯)。台北:韋伯文化。(原作2002年出版)
Shih, Shu-mei (2003). Globalisation and the (in)significance of Taiwan. Postcolonial Studies, 6(2), 143-153.
Soros, George (2002)。索羅斯論全球化(張逸安譯)。台北:聯經。(原作2002年出版)
Steinmuller, W. Edward (2002). Knowledge-based economic and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International social science journal, special issue: the knowledge society, 141-154.
Tseng, Yen-feng (2001). New patterns of Taiwanese emigration: capital-linked migration and its importance for economic development. In Christian Aspalter (Ed.), Understanding modern Taiwan: Essays in economic, politics and social policy (chapter 2, pp.33-52). Burlington, VT: Ashgate Publishing.
Wachman, Alan M. (1994). Taiwan: national identity and democratization. Armonk, New York: M. E. Sharpe.
Wallerstein, Immanuel (2002)。所知世界的終結――二十一世紀的社會科學(馮炳昆譯)。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原作1999年出版)
Yang, Jieming (2003). The Taiwan factor in Sino-U.S. relations: same issue, different approaches. American foreign policy interest, 25, 199-202.
一個中國論述史料彙編編輯小組編(2000a)。一個中國論述史料彙編:史料文件(一)。台北:國史館。
一個中國論述史料彙編編輯小組編(2000b)。一個中國論述史料彙編:史料文件(二)。台北:國史館。
丁果(1992)。台灣「二.二八」事件之一考察――以陳儀與台灣行政長官公署為中心。在陳俐甫、夏榮和、林偉盛編,台灣.中國.二二八(陳俐甫、夏榮和譯)(頁87-114)。台北:稻鄉。new window
大前研一(2003)。中華聯邦:2005年中國台灣統一(趙佳誼、劉錦秀、黃碧君譯)。台北:商周。(原作2002年出版)
大陸新聞中心(2005年5月17日)。羅德:中共排擠台灣 大錯。中國時報,A2版。
大陸新聞中心(2006年1月24日)。國台辦批扁政策倒行逆施。中時電子報。上網日期:2006年12月25日。網址 http://tw.news.yahoo.com/060124/19/2sohz.html
大陸新聞中心(2006年2月8日)。「冰點」告官要求復刊。聯合報,A13版。
大陸新聞中心(2007年3月16日)。兩會/台獨是沈舟病樹?溫家寶:和平發展大勢無法改變。東森新聞報。上網日期:2007年5月6日。網址 http://tw.news.yahoo.com/article/url/d/a/070316/17/bmqx.html
大陸新聞中心(2007年3月16日)。兩會/台獨是沉舟病樹?溫家寶:和平發展大勢無法改變。東森新聞報。上網日期:2007年3月16日。網址http://tw.news.yahoo.com/article/url/d/a/070316/17/bmqx.html
中共嚴控網路美媒促正視(2006年2月26日)。中央日報。上網日期:2006年7月7日。網址 http://tw.news,yahoo.com/060226/45/2vzq0.html
中共黨校刊物:美國對遏制台獨發揮潛在作用(2006年1月16日)。中央社。上網日期:2006年5月9日。網址 http://tw.news.yahoo.com/060116/43/2rpjr.html
中國官員:貫徹胡錦濤指示推動兩岸經濟交流(2006年1月23日)。中央社。上網日期:2006年5月16日。網址 http://tw.news.yahoo.com/060123/43/2sm3t.html
中國痛批日本殖民有益台灣教育說,不滿外相稱台灣為國家(2006年2月6日)。路透社。上網日期:2006年5月16日。網址 http://tw.news.yahoo.com/060206/14/2tqta.html
中國領導人要多讀讀「舊金山和約」【社論】(2007年4月13日)。自由時報,A2。
中國學者建議兩岸建立共同文化市場(2006年1月14日)。中央社。上網日期:2006年7月7日。網址 http://tw.news.yahoo.com/060114/43/2rhjq.html
中華民國經濟年鑑出版編輯委員會編(2005)。中華民國經濟年鑑 中華民國九十四年。台北:經濟日報社。
丹尼‧羅德里克【Dani Rodrik】(2000)。經濟全球化的治理。在約瑟夫 S. 奈、約翰 D 唐納胡【Joseph S. Nye & John D. Donahue】編,全球化世界的治理(王勇、門洪華、王榮軍、肖東燕、高均、戴平輝譯)(第十五章,頁291-307)。北京:世界知識出版社。(原作2000年出版)
尹章華(2003)。國家主權與海域執法。台北:文笙。
勿藉「第二共和」為陳水扁「漂獨」!【社論】(2007年3月20日)。聯合報,A2版。
文化邊緣化【黑白集】(2006年3月26日)。聯合報,A2版。
文貫中(2002)。市場機制、政府定位和法治。在王夢奎編,經濟全球化與政府的作用(頁224-252)。北京:人民出版社。
王小章(2006)。經典社會理論與現代性。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王丹(2005年9月22日)。用公民社會代替政治。TaiwanNews財經‧文化週刊,204,25。
王丹(2005年9月29日)。不願意做狗的中國人越來越多了。TaiwanNews財經‧文化週刊,205,33。
王文山(1998)。和平七雄論(三版)。台北:月旦。
王文誠(2006年1月8日)。登陸查帳 「抱歉,我是維資」 積極管理 政府多此一舉 只會終結台商自我認同 在面對政府時否認是台商。聯合報,A15版。
王平宇(2005年5月19日)。IHR納入普世適用原則。自由時報,4頁。
王平宇、蘇永耀(2007年2月14日)。台灣社:正名運動 遲來的正義。自由時報,A10版。
王辛(2007年5月5日)。千大企業77%對台經濟不滿。蘋果日報,A10版。
王佩華(2007年5月25日)。Google新搜尋功能 翻譯12種語言。自由時報,A6版。
王孟倫(2006年12月24日)。數字會說話……台灣經濟 深陷中國泥淖。自由時報,A2版。
王宗銘(2006年2月6日)。扁廢國統說…台商:沒必要多說 破壞兩岸和解一線生機。東森新聞報。上網日期:2006年3月2日。網址 http://tw.news.yahoo.com/060206/195/2tsd0.html
王宗銘(2006年3月17日)。大陸宣布台胞得領身分證 陸委會:若誤領權益嚴重受損。東森新聞網。上網日期:2006年5月16日。網址 http;//tw.news.yahoo.com/060317/195/2y6x9.html
王宗銘(2007年3月5日)。四要一沒有/總統府:台灣主體意識路線 憂中國侵蝕主權。東森新聞網。上網日期2007年3月23日。網址http://tw.news.yahoo.com/article/url/d/a/070305/17/b5nm.html
王治河(2003)。後現代全球意識。在全球化與後現代性(頁3-10)。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
王金平:台獨選項理論上應做 但維持現象最重要(2006年2月19日)。中廣新聞網。上網日期:2007年1月4日。網址 http://tw.news.yahoo.com/060219/4/2v9tw.htlm
王長偉(2006年3月19日)。臺美維安美提升太平洋戰力。中央日報。上網日期:2006年5月9日。網址 http;//tw.news.yahoo.com/060319/45/2yaua.html
王南湜(2001)。馬克思與全球化――重思國家與經濟的關係。在北京大學馬克思主義文獻研究中心編,《共產黨宣言》與全球化(頁221-236)。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王春正(2002)。經濟全球化進程中的中國經濟結構問題。在王夢奎編,經濟全球化與政府的作用(頁141-144)。北京:人民出版社。
王美琇(2007年3月1日)。抵抗遺忘 蓄積力量。自由時報,A15版。
王美琇(2007年5月25日)。第二波台灣人文化自覺運動。自由時報,A19版。
王振寰(1993)。資本,勞工,與國家機器:台灣的政治與社會轉型。地點:出版商。
王啟明(2004)。國際社會化與全球治理。問題與研究,43(6),1-28。new window
王景弘(2006年3月2日)。以民主捍衛台灣主權國家現狀。台灣日報。上網日期:2006年5月9日。網址 http://tw.news.yahoo.com/060302/46/2wdm7.html
王景宏編譯(2002)。第三隻眼睛看二二八:美國外交檔案揭密。台北:玉山社。
王逸舟編(1999)。全球化時代的國際安全。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王塗發(1995)。從「福利國家」理念看台灣的國家認同危機。在施正鋒編,民族認同與台灣獨立(頁30-33)。台北:前衛。
王塗發(1999年11月)。台灣與中國經貿交流問題之探討。台灣教授協會、台灣基督長老教會主辦,海內外台灣人國是會議,台北。
王夢奎(2002)。認真研究經濟全球化條件下政府的作用。在王夢奎編,經濟全球化與政府的作用(頁5-7)。北京:人民出版社。
王夢倫(2007年5月13日)。學者批評 中國不應納入IMD評比。自由時報,C1版。
王寧(2001)。全球化時代的文化論爭和文化對話。在俞可平編,全球化:西方化還是中國化?(頁258-268)。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王蓓潔(2005)。從哈伯瑪斯的憲政愛國主義看台灣國家認同的未來。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師範大學政治學研究所,台北。
王銘義(2007年5月19日)。倡議一國一制直選 張俊宏:搞台獨只會使台灣孤立。中國時報,A6版。
王曉波編(1985)。臺灣的殖民地傷痕。台北:帕米爾書店。
王繁賡(2005)。中國崛起與美國亞太地區安全戰略之研究:地緣政治理論之觀點。未出版之碩士論文,中山大學公共政策研究所,高雄。
以撒克•阿復(2007年5月25日)。族群政治的愚蠢代表作。自由時報,A19版。
北京發通知 說要照顧在中國生活困難台民(2006年3月10日)。中央社。上網日期 2006年5月9日。網址 http://tw.news.yahoo.com/060310/43/2xeaq.html
史明(2005年5月13日)。不要怕台灣民族主義。自由時報,15頁。
台灣一定要堅持走自己的路【社論】(2006年2月23日)。自由時報,A2版。
台灣主體性經濟再臨新春(2006年2月8日)。自由時報,A2版。
台灣加入聯合國,是台灣人民以及子孫不達目的絕不終止的神聖使命【社論】(2006年2月6日)。台灣日報。上網日期:2006年2月7日。網址 http:/tw.news.yahoo.com/060206/46/2tpfg.html

台灣去年對大陸順差一兆八千六百億台幣(2006年1月23日)。中廣新聞網。上網日期:2007年1月23日。網址 http://tw.news.yahoo.com/060123/4/2sm1d.html
台灣安全研究小組陳明通等(2005)。民主化台灣:新國家安全觀。台北:先覺。
台灣陸委會稱無立即廢除國統會與國統剛領問題(2006年2月3日)。路透社。上網日期:2006年2月5日。網址 http://tw.news.yahoo.com/060203/14/2ti91.html
台灣意識重見天日【自由談】(2005年5月15日)。自由時報,2頁。
台灣領土屬大陸?美中台大震盪(2006年3月7日)。TVBS新聞。上網日期:2006年5月16日。網址 http://tw.news.yahoo.com/060307/39/2wxfn.html
台灣歷史真相的還原與國家正常化一脈相通【社論】(2007年3月24日)。自由時報,A2版。
台灣應該勇於發聲 突破中國國際圍堵【社論】(2007年5月16日)。自由時報,A2版。
失去民意基礎 何來「民間版」制憲【社論】(2006年1月8日)。聯合報,A2版。
弗朗西斯科‧洛佩斯‧塞格雷拉【Francisco Lopez Segrera】編(2003)。全球化與世界體系(上、下)(白鳳森、徐文淵、蘇振興、吳國平、郭元增譯)。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原作1998年出版)
永山英樹(2007年4月27日)。番之島?番主化?。自由時報,A19版。
田德文(2001)。西方文化霸權與冷戰後的國際關係。在俞可平編,全球化:西方化還是中國化?(頁143-159)。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白德華(2006年1月16日)。海峽西岸經濟區 戰略意義大。中時電子報。上網日期:2006年1月16日。網址 http://tw.news.yahoo.com/060116/19/2rmld.html
白德華(2006年2月26日)。九名中國政協委員建議梅花定為國花 兩岸另類統一?中時電子報。上網日期:2006年5月9日。網址 http://tw.news.yahoo.com/060226/19/2w03h.html
白德華(2007年3月1日)。北京政治從緊 防扁台獨及憲改。中國時報,A17版。
皮帕‧諾里斯【Pippa Norris】(2000)。全球治理和世界公民。在約瑟夫 S. 奈、約翰 D 唐納胡【Joseph S. Nye & John D. Donahue】編,全球化世界的治理(王勇、門洪華、王榮軍、肖東燕、高均、戴平輝譯)(第七章,頁137-160)。北京:世界知識出版社。(原作2000年出版)
石之渝(2003)。臺灣本土化論述的當代緣起。展望與探索,1(4),73-84。
石之瑜(1999)。認同與死亡:世紀末主體政治的最終議題。在夏潮基金會編,中國意識與台灣意識―― 一九九九澳門學術研討會論文集(頁333-375)。台北:編者。new window
石之瑜(2007年3月20日)。修憲…重點在修,不在憲 反華的重點在反,不在華,因此反的都是同志與同胞。聯合報,A15版。
石之瑜、李念祖(1994)。實踐兩岸關係。台北:正中。
石齊平(2000)。知識經濟時代的兩岸關係。在高希鈞、李誠編,知識經濟之路(第十章,頁247-264)。台北:天下遠見。
伊曼紐爾.沃勒斯坦【Immanuel Wallerstein】(2003)。和平穩定、合法化―1990~2025/2050。在弗朗西斯科‧洛佩斯‧塞格雷拉【Francisco Lopez Segrera】編,全球化與世界體系(上)(白鳳森、徐文淵、蘇振興、吳國平、郭元增譯)(頁145-164)。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原作1998年出版)
伍向豪(2003)。全球化下的路徑依賴:以國際關係理論與中共外交為例。展望與探索,1(3),43-54。
全面開放中國觀光客勢必因小失大【社論】,2007年5月8日。自由時報,A2版。
全球化(無日期),大英百科全書繁體中文線上版,上網日期:2005年5月9日。網址 http://wordpedia.db.com/tbol/print?i=083693&printable=true
全球投資成長 中國成吸金大國(2006年1月25日)。中廣新聞網。上網日期:2006年5月16日。網址 http://tw.news.yahoo.com/060125/4/2svzb.html
安然(2005)。臺灣民眾抗日史。台北:海峽學術出版社。
有效開放積極管理 國台辦:有損台灣經濟(2006年1月24日)。中央社。上網日期:2006年5月16日。網址 http://tw.news.yahoo.com/060124/43/2srji.html
朱文莉(2004)。國際政治經濟學。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朱敬一、朱雲鵬、余範英、林萬億、黃榮村(2007年5月19日)。面對全球新局 重建治理能力。中國時報,A6版。
朱漢民(2003)。文化的相對性與普世性。在中華孔子學會雲南民族學院編,經濟全球化與民族文化多元發展(頁128-133)。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江玉貞(2004)。資訊全球化下國家認同之研究――以台灣地區高中生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中興大學國際政治研究所,台北。
江如蓉(2007)。戒嚴時期違反法治國原則的國家行為――以叛亂犯之死亡案件為例。國家發展研究,5(1),109-148。new window
江宜樺(1997年2月)。族群正義與國家認同。發表於二二八事件紀念基金會主辦之「族群正義與人群保障學術研究會」,台北。
江宜樺(1998)。自由主義、民族主義與國家認同。台北:揚智。new window
江時學(2003)。金融全球化與發展中國家的經濟安全――拉美國家的經驗教訓。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江莉絹(2006年2月9日)。「民間已對口」 中共恢復漁工輸台。聯合新聞網。上網日期:2006年5月9日。網址 http://tw.news.yahoo.com/060209/15/2u43q.html
江珺(2006年1月31日)。末代港督彭定康:中國將成世界經濟強國。中央社。上網日期:2006年5月9日。網址 http://tw.news.yahoo.com/060131/43/2tchb.html
行政院大陸委員會編(1998)。兩岸大事記:民國元年一月至民國八十七年四月(1912.1~1998.4)。台北:作者。
行政院大陸委員會編(2000)。大陸工作參考資料 中華民國八十九年版。台北:作者。
行政院大陸委員會編(2003)。台灣地區與大陸地區人民關係條例暨相關許可辦法。台北:編者。
行政院大陸委員會編(2003)。臺灣地區與大陸地區人民關係條例(三版)。台北:作者。
行政院大陸委員會編(2005a)。政府大陸政策重要文件。台北:作者。
行政院大陸委員會編(2005b)。臺港澳交流手冊。台北:作者。
西野英禮(1985)。在王曉波編,臺灣的殖民地傷痕(鄭炷譯)(頁271-281)。台北:帕米爾書店。
何博文、蕭旭岑、許素惠(2006年2月23日)。譴責民進黨支持廢統 國民黨:把台灣拖下水 扁需負責。中時電子報。上網日期:2006年2月24日。網址 http://tw.news.yahoo.com/060223/19/2vp44.html
余伯泉(2003)。全球在地化和台灣語言主體性。在張炎憲、曾秋美、陳朝海編,20世紀台灣新文化運動與國家建構論文集(頁237-256)。台北:吳三連台灣史料基金會。
余家哲(2006)。全球在地化的環境資訊運動:對台灣環境資訊協會探索性的分析。在顧長永編,台灣的發展:全球化、區域化與法治化(頁39-68)。台北:巨流。new window
別爾嘉耶夫(2003)。當代世界的精神狀態。在余虹、楊恒達、楊慧林編,問題 Question No.2(頁310-319)。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吳介民(2006年8月)。合理可行的中國政策為何難產?交流,88,51-53。
吳必康(1998)。權力與知識。福建:福建人民出版社。
吳志中(2006年4月27日)。歐洲歷史脈絡 看馬英九一中論述 獨尊一個中國中華民國也沒了。TaiwanNews財經‧文化週刊,235,78-79。
吳志中(2007年3月29日)。歐盟五十年 漫漫整合路。TaiwanNews財經‧文化週刊,283,36-37。
吳易風(2001)。全球化的性質和利弊。在俞可平編,全球化:西方化還是中國化?(頁160-173)。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吳政勳(2006)。陳映真作品之政治批判――以薩伊德理論為研究途徑。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台灣大學國家發展所,台北。
吳展良(2004年2月23日)。中華民國 對台灣人最有利的國號。聯合報,A11版。
吳惠林(2005年12月1日)。兩岸人民對GDP的迷思。TaiwanNews財經‧文化週刊,214,68。
呂芳城(2003)。現階段臺灣地緣戰略地位對亞太國家之影響。展望與探索,1(3),23-42。
呂華維(2002)。台灣的國家認同與國家安全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淡江大學國際事務與戰略研究所,台北。
宋楚瑜(1977)。學術論文規範。台北:正中。
宋楚瑜(2005年5月12日)。宋:台灣意識勿與台獨畫等號。中國時報,C7版。
宋鎮照(1999)。台海兩岸與東南亞:三角政經關係之解析。台北:五南。
宋鎮照(2004)。台灣與亞太之政治經濟:秩序、定位、挑戰與出路。台北:海峽學術。
廷吉(2007年5月)。「第二共和憲法」的潛在危險。海峽評論,197,20。
李文彰(2007年4月28日)。境外 其實就是國際…。中國時報,A19版。
李永明(2005年5月15日)。台灣主體意識 真正第一大黨。自由時報,15頁。
李永熾、李喬、莊萬壽、郭生玉編(2004)。台灣主體性的建構。台北:群策會 李登輝學校。
李志杰(2005)。中國亞太戰略的建構與演變(1979-2004)――綜合國力的觀點。未出版之碩士論文,暨南國際大學公共行政與政策學系,南投。
李佳霏(2003)。從整合理論看兩岸關係。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台灣大學國家發展研究所,台北。
李佳霏(2006年1月18日)。中國上訪潮 民運人士:社會崩潰引爆點。中央社。上網日期:2006年5月9日。網址 http://tw.news.yahoo.com/060118/43/2s06i.html
李佳霏(2006年3月6日)。陸委會:兩岸現狀是互不隸屬 事實無法改變。中央社。上網日期:2006年5月9日。網址 http://tw.news.yahoo.com/060306/43/2wvf6.html
李明峻(2007年2月1日)。日本聯歐抗中 謀求戰略優勢。TaiwanNews財經‧文化週刊,275,38-40。
李明賢(2005年5月13日)。宋胡沆瀣一氣搞個兩岸一中。自由時報,2頁。
李金銓,2003。政治經濟學的悖論:中港台傳媒與民主變革的交光互影,二十一世紀,77,4-17。new window
李春(2007年2月15日)。鄧後經濟巨變 胡溫大動國策。聯合報,A13版。
李美玲(2005年5月15日)。台灣民族。自由時報,15頁。
李家泉(2004年12月6日)。陳水扁玩火「法理台獨」將斷送台海和平。上網日期:2006年5月9日。網址 http://www.people.com.cn/BIG5/shizheng/1026/3034235.html
李敏勇 (2005年9月29日)。當國民黨中國被共產黨中國取代時。TaiwanNews財經‧文化週刊,205,32。
李敏勇(2005年9月22日)。在新東亞視野中失落的國家。TaiwanNews財經‧文化週刊,204,26-27。
李敏勇(2006年3月11日)。開闊台灣化、進步本土性。自由時報,A4版。
李敏勇(2006年6月4日)。朝「國家重建」和「社會改造」之路向前走。自由時報,A4版。
李敏勇(2007年2月10日)。這個「國家」怎麼了?自由時報,A4版。
李喬(2001)。文化、台灣文化、新國家。高雄:春暉。
李景治主編(1999)。當代世界經濟與政治。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李登輝(1995)。經營大台灣。台北:遠流。
李登輝(2005年11月10日)。台灣邁向民主之路。TaiwanNews財經‧文化週刊,211,94-95。
李筱峰(1995)。誰不認同國家。在施正鋒編,民族認同與台灣獨立(頁42-45)。台北:前衛。
李筱峰(1996)。一百年來台灣政治運動中的國家認同。在張炎憲、陳美蓉、黎中光編,台灣近百年史論文集(頁275-301)。台北:吳三連基金會。
李筱峰(1998)。解讀二二八。台北:玉山社。
李筱峰(2007年5月20日)。蔣廟信徒與藍色政客。自由時報,A15版。
李駁善變:國統會為廢動戡 非統一(2006年2月22日)。TVBS新聞。上網日期:2006年5月16日。網址 http://tw.news.yahoo.com/060222/39/2vnsy.html
李憲榮(2004)。加拿大的語言政策――兼論美國和台灣的語言政策。台中:新新台灣文教基金會。
李憲榮(2006)。制定台灣新憲法的必要性,臺灣民主季刊,3(1),1-26。new window
李鴻禧(1995)。心痛南斯拉夫的民族相殘。在施正鋒編,民族認同與台灣獨立(頁177-179)。台北:前衛。
李顯峰(2007年1月25日)。繞過一中原則 台德經貿超麻吉。TaiwanNews財經‧文化週刊,274,36-37。
杜撰「九二共識」【自由談】(2006年2月23日)。自由時報,A2版。
沈富雄(2006年2月15日)。不統不獨 尋求平衡點。中國時報,A15版。
沈潔(2007年5月31日)。富國強兵的迷思。自由時報,A15版。
汪莉絹(2005年4月30日)。連胡新聞公報 與扁主張有交集。聯合報,A4版。
汪莉絹(2007年2月15日)。一國兩制 拼台灣正名。聯合報,A13版。
辛旗(2003)。時代悲情•文化變遷•兩岸關係。台北:海峽學術出版社。
卓慧菀(2004)。兩岸WTO互動策略研究。問題與研究,43(3),159-181。new window
周世雄(2007)。從歐―中―台三邊關係檢視台灣追求國際認同之困境與策略。在高大政法系編輯委員彙編,全球化趨勢下之世界、區域與國家建構(頁159-178)。高雄:高雄大學政法系編委會。
周志昇(2004)。全球化與中國大國外交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中央警察大學公共安全所,台北。
周柄均(2004)。全球化國家角色之分析。未出版之碩士論文,政治大學外交系,台北。
周珊讌(2003)。中共運用報紙塑造國家認同之研究――以西藏日報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文化大學中山學術研究所,台北。
周桂田(2003)。從「全球化風險」到「全球在地化風險」之研究進路:對貝克理論的批判思考。台灣社會學刊,31,153-188。new window
周陽山(1997)。憲政與民主。台北:臺灣書店。
孟樊(1989)。後現代併發症。台北:桂冠。
孟樊(2001)。後現代的認同政治。台北:生智。new window
岡部達味(1976)。東南アジアと日本の進路。東京都:日本経済新聞社。
易君博(1993)。政治理論與研究方法。台北:三民。new window
東森新聞報大陸新聞中心(2006年2月20日)。大陸學者對台呼籲 成立閩南文化特區提供兩岸交流。上網日期:2006年6月3日。網址 http://tw.news.yahoo.com/060220/195/2vcf9.html
林山田(1995)。亟待解決的國家定位與認同問題――及早形成「一台一中」的共識以保台灣。在施正鋒編,民族認同與台灣獨立(頁74-77)。台北:前衛。
林文集(2006年1月18日)。美再籲中國成為國際體系負責任的利益關係者。中央社。上網日期:2006年3月6日。網址 http://tw.news.yahoo.com/060118/43/2rx96.html
林文集(2006年1月30日)。美國國務院發表聲明促兩岸對話擴大政經交流。中央社。上網日期:2006年5月9日。網址 http://tw.news.yahoo.com/060130/43/2tcgy.html
林方時(2001)。全球化的背後――淺析美英戰略陷阱。在俞可平編,全球化:西方化還是中國化?(頁131-142)。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林奇伯(2005年5月20日)。照顧台灣人健康 吳釗燮:說謊。聯合報,A13版。
林宗宏(2006年1月2日)。讓我們檢驗一國兩制。中國時報,A15版。
林忠正(1995)。經濟學家眼中的國家興亡論――解構「立足台灣,胸懷大陸,放眼世界」的神話。在施正鋒編,民族認同與台灣獨立(頁34-41)。台北:前衛。
林於國(2006年1月18日)。港評:中國對台政策以民為本產生磁鐵效應。中央社。上網日期:2006年7月7日。網址 http://tw.news.yahoo.com/060118/43/2rz9c.html
林於國(2006年2月27日)。港媒:中美簽署第四公報時機來到。中央社。上網日期:2006年5月9日。網址 http://tw.news.yahoo.com/060227/43/2w3zn.html
林於國(2006年3月9日)。香港八十多名政委建議成立海峽經濟合作區。中央社。上網日期2006年4月29日。網址 http://tw.news.yahoo.com/060309/43/2x94d.html
林信華(2002)。後現代社會中的認同現象。在黃瑞祺編,現代性、後現代性、全球化(頁127-171)。台北:左岸文化。
林保華(2005年11月10日)。從李登輝的自由之旅談起 台灣的未來――正常、正名。TaiwanNews財經‧文化週刊,211,28-29。
林保華(2005年9月22日)。中國的月亮比台灣的圓?TaiwanNews財經‧文化週刊,204,24。
林姮妤(2003)。台灣國家認同爭議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文化大學政治學研究所,台北。
林修澈(2002)。中國的語言政策與少數民族語言能力。在施正鋒編,各國語言政策學術研討會論文集(頁501-542)。台北:行政院客家委員會。new window
林恕暉,2007年5月7日。全球氣喘創議組織 為台灣正名。自由時報,A14版。
林國章(2004)。民族主義與臺灣抗日運動(1895-1945)。台北:海峽學術出版社。
林新輝、尚毅夫(2006年2月25日)。民國改西元?蘇揆一天兩說法。聯合新聞網。上網日期:2006年5月9日。網址 http://tw.news.yahoo.com/060225/15/2vxbe.html
林義鈞(2004)。一九九○年代以來的台灣國家能力與國家認同之關係。未出版之碩士論文,政治大學東亞研究所,台北。
林嘉誠(1995)。對母語教育的思考。在施正鋒編,民族認同與台灣獨立(頁173-176)。台北:前衛。
林蔚【Waldron, Arthur】(2005)。美國的外交及兩岸緊張的源頭。在譚慎格【Tkacik, Jr., John J.】編,重估「一個中國」政策美國學界、政界對一中政策的挑戰(第四章,頁39-58)。台北:群策會。
杰夫里‧弗蘭克【Jeffrey Frankel】(2000)。經濟全球化。在約瑟夫 S. 奈、約翰 D 唐納胡【Joseph S. Nye & John D. Donahue】編,全球化世界的治理(王勇、門洪華、王榮軍、肖東燕、高均、戴平輝譯)(第二章,頁40-64)。北京:世界知識出版社。(原作2000年出版)
河清(2003)。全球化與國家意識的衰微。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邱育慈(2005年6月3日)。柏林各界集會反對解除對中武禁。自由時報,A4版。
邱昌泰(1995)。公共政策:當代政策科學理論之研究。台北:巨流。
邱燕玲(2006年2月23日)。扁:虛構九二共識 國共騙了全世界。自由時報,A2版。
邱燕玲、范正祥、施曉光、李明賢(2007年2月10日)。蘇揆唱正名「母親的名叫台灣」。自由時報,A3版。
金元浦(2003)。轉向:處於現代與後現代之間――兼論貝斯特•凱爾納的《後現代轉向》。在余虹、楊恒達、楊慧林編,問題 Question No.2(頁163-185)。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金恒煒(2006年2月27日)。蔣介石當然是228元兇。自由時報,A15版。
阿瑟‧伊薩克‧阿普爾鮑姆【Arthur Isak Applbaum】(2000)。文化、認同和合法性。在約瑟夫 S. 奈、約翰 D 唐納胡【Joseph S. Nye & John D. Donahue】編,全球化世界的治理(王勇、門洪華、王榮軍、肖東燕、高均、戴平輝譯)(第十三章,頁267-276)。北京:世界知識出版社。(原作2000年出版)

俞可平(2001)。導論――全球化:美國化和西方化,還是中國化和現代化?在俞可平編,全球化:西方化還是中國化?(頁1-27)。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俞可平等(2004)。全球化與國家主權。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俞雨霖(2006年1月15日)。反制陳水扁 胡錦濤突訪廈門鼓勵台商投資。中時電子報。上網日期:2006年5月9日。網址 http://tw.news.yahoo.com/060115/19/2rjr7.html
姚源明(1999)。解嚴後台灣國族認同論述的分析。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台灣大學政治學研究所,台北。
扁推廢統促中日美緊密結合?林中斌:中共已學會經美制台(2006年2月20日)。中廣新聞網。上網日期:2006年5月16日。網址 http://tw.news.yahoo.com/060220/4/2vcuj.html
施正鋒(1995)。由族群政治看省籍關係。在施正鋒編,民族認同與台灣獨立(頁166-169)。台北:前衛。new window
施正鋒(1996)。戰後的台、中關係――結構性現實主義的觀點。在張炎憲、陳美蓉、黎中光編,台灣近百年史論文集(頁537-573)。台北:吳三連基金會。new window
施正鋒(1997)。台灣的族群政治。在:族群政治與政策(頁73-108)。台北:前衛。new window
施正鋒(2000)。台灣人的民族認同。台北:前衛。
施正鋒(2001)。戰後的台、中關係――結構性現實主義的觀點。在台中美三角關係――由新現實主義到建構主義(頁63-118)。台北:前衛。new window
施正鋒(2001年9月)。國家認同與國家安全。發表於台灣國家和平安全研究協會主辦,全民國防與國家全學術研討會,台北。
施正鋒(2002)。正名運動與民族認同的建構。新世紀智庫論壇,19,21-29.new window
施正鋒(2003a)。台灣民族運動的省思。在張炎憲、曾秋美、陳朝海編,20世紀台灣新文化運動與國家建構論文集(頁331-352)。台北:吳三連台灣史料基金會。
施正鋒(2003b)。統合理論與台灣。在施正鋒編,歐洲統合與台灣(頁345-378)。台北:歐洲聯盟研究協會。
施正鋒(2005)。由多元文化主義、共和主義、到憲政主義的思辨──建構多元族群的民族國家。國家政策月刊,4(2),5-28。new window
施正鋒(2007)。台灣政治史。台中:新新台灣文化教育基金會。
施並錫(2003)。百年來台灣美術主體性的艱難延伸。在張炎憲、曾秋美、陳朝海編。20世紀台灣新文化運動與國家建構論文集(頁257-292)。台北:吳三連台灣史料基金會。
柳金財(2000年11月)。「一個中國論述」的歷史探討:論一九九○年代以來中華民國內部關於「一個中國論述」內涵的轉變與爭議。中華民國史料研究中心主辦,台灣與中國大陸關係史討論會,台北。
洪茂雄(2005年9月22日)。馬英九時代應有所作為 取法東歐經驗國民黨也能改頭換面。TaiwanNews財經‧文化週刊,204,78。
洪茂雄(2006年3月2日)。從國際實例看世界和平公敵 北京 才是麻煩製造者。TaiwanNews財經‧文化週刊,227,74。
洪茂雄(2006年7月20日)。拋棄教條接受文明的普世價值 塞爾維亞值得中國看齊。TaiwanNews財經‧文化週刊,247,84。
洪惟仁(2002)。台灣的語言政策何去何從。在施正鋒編,各國語言政策 學術研討會論文集(頁501-542)。台北:行政院客家委員會。new window
洪鎌德(1977)。世界政治新論。台北:牧童。
洪鎌德(1991年1月)。當前台灣政治倫理的欠缺與重建。發表於張榮發基金會國家政策研究中心主辦,會診台灣、政治倫理之病症研討會,台北。
洪鎌德(1994)。新加坡學。台北:揚智。new window
洪鎌德(1995)。新馬克思主義和現代社會科學。台北:森大,增訂版。new window
洪鎌德(1997a)。馬克思社會說之析評。台北:揚智。new window
洪鎌德(1997b)。新加坡的種族問題與政府的族群政策。在施正鋒編,族群政治與政策(頁161-187)。台北:前衛,.
洪鎌德(1998年10月)。金融風暴下談種族和諧—以印尼、泰國、新加坡和台灣為例,發表於台灣省政府文化處、台灣省文獻委員會主辦,族群台灣:台灣族群社會變遷研討會,台北。
洪鎌德(2000)。人的解放――21世紀馬克思學說新探。台北:揚智。new window
洪鎌德(2001)。法律社會學。台北:揚智。
洪鎌德(2002)。全球化下的認同問題。哲學與文化,339,689-695+773。new window
洪鎌德(2003a)。從政治經濟學理論看歐洲整合。在施正鋒編,歐洲統合與台灣(頁9-29)。台北:歐洲聯盟研究協會。
洪鎌德(2003b)。導言:當代社會科學哲學。哲學與文化,354,1-38。new window
洪鎌德(2004)。當代主義。台北:揚智。new window
洪鎌德(2005)。當代政治經濟學(修訂版)。台北:揚智。new window
洪鎌德(2005年12月8日)。民主浪潮全球皆然 台灣應固守正確道路 中東歐國家 制憲啟示錄。TaiwanNews財經‧文化週刊,215,92-93。
洪鎌德、廖育信(2007)。黑格爾的《法律哲學大綱》與馬克思的批評。國家發展研究,5(1),149-199。new window
紀舜傑(2006年11月)。印度的國家認同。在台灣國際研究學會編,「瞭解當代印度政治」學術研討會論文集(頁12-1~12-11)。台北,編者。
美再籲中國成為國際體系負責任的利益關係者(2006年1月18日)。中央社。上網日期:2006年1月22日。網址 http://tw.news.yahoo.com/060118/43/2rx96.html
胡文輝(2006年2月24日)。諸「統」皆空,自由自在。自由時報,A4版。
胡連會的三大架構:化刀劍為犁鋤,化干戈為玉帛【社論】(2005年4月30日)。聯合報,A2版。
胡慶山(2005年12月)。國際法下的國家觀與台灣的國家成立。台灣教授協會主辦,台灣與西洋國家觀研討會,台北。
胡錦濤(2005年4月30日)。兩岸注入春天信息(汪莉絹整理)。聯合報,A8版。
若林正丈(2001)。台湾――変容し躊躇するアイデンティティ。東京:筑摩書房。
英特爾西進中國 既有保留也不大膽【社論】。自由時報,2007年4月2日,A2版。
要「拼經濟」就不要再「拼中國觀光客來台拼聖火過境」【社論】(2007年5月31日)。自由時報,A2版。
香港模式思維必給台灣帶來災難【社論】(2007年6月6日)。自由時報,A2版。
凌未風(2005年9月29日)。境外業者腰彎得再低 一樣被判出局 中國傳媒地盤鐵板一塊。TaiwanNews財經‧文化週刊,205,28-31。
唐秉鈞(2006年2月4日)。歐盟重申兩岸問題必須和平解決。中央社。上網日期:2006年5月16日。網址 http://tw.news.yahoo.com/060204/43/2tmtj.html
夏念慈(2006年10月24日)。大陸移植台灣經驗 划算嗎? 健保無利可圖 醫生紛出走。中國時報,A5版。
夏波(2005)。美國的外交及兩岸緊張的源頭。在譚慎格編,重估「一個中國」政策 美國學界、政界對一中政策的挑戰(第二章,頁15-24)。台北:群策會。
夏波【Chabot, Steve】(2005)。〈面對事實:中國有兩個〉。在譚慎格【Tkacik, Jr., John J.】編,重估「一個中國」政策 美國學界、政界對一中政策的挑戰(第二章,頁15-24)。台北:群策會。
孫君恒(2003)。全球化與本土化。在中華孔子學會雲南民族學院編,經濟全球化與民族文化多元發展(頁235-247)。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孫治本(2001)。全球化與民族國家:挑戰與回應。台北:左岸文化。new window
孫治本(2002)。跨國公民社會與歐洲聯盟的整合問題。在黃瑞祺編,現代性、後現代性、全球化(頁83-126)。台北:左岸文化。
孫治本編(2000)。全球化與民族國家:挑戰與回應。台北:巨流。
孫揚明(2005年5月8日)。北京已不提「憲法一中」,聯合報,A4版。
孫揚明,2007年5月7日。2+2沒有台灣,理所當然。聯合報,A11版。
徐尚禮(2006年1月16日)。對台布局 胡倚重福建。中時電子報。上網日期:2006年5月9日。網址 http://tw.news.yahoo.com/060116/19/2rmlf.html
徐尚禮(2006年2月27日)。廢統 中共定位「一己之私」。中國時報,A3版。
徐振雄(2006)。網路經濟全球化、網路立法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學之探討。中國大陸研究,49(2),99-126。new window
徐斯儉(2000)。全球化:中國大陸學者的觀點。中國大陸研究,43(4),1-25。new window
烏斯.米勒―普拉登貝克【Urs Müller-Platenberg 】(2003)。對多國公司還能期待的東西。在弗朗西斯科‧洛佩斯‧塞格雷拉【Francisco Lopez Segrera】編,全球化與世界體系(下)(白鳳森、徐文淵、蘇振興、吳國平、郭元增譯)(頁430-454)。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原作1998年出版)
特奧托尼奧.多斯桑托斯【Theotonio Dos Santos】(2003)。附錄二:依附論。在弗朗西斯科‧洛佩斯‧塞格雷拉【Francisco Lopez Segrera】編,全球化與世界體系(下)(白鳳森、徐文淵、蘇振興、吳國平、郭元增譯)(頁655-737)。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原作1998年出版)
耿曙、林琮盛(2005)。全球化背景下兩岸關係與台商角色。中國大陸研究,48(1),1-28。new window
馬主席應「認同台灣」而非「連結台灣」【社論】(2006年12月24日)。自由時報,A2版。
馬里奧.特洛【Mario Teló】(2003)。全球化,區域化與世界政府:歐洲,亞洲和拉丁美洲。在弗朗西斯科‧洛佩斯‧塞格雷拉【Francisco Lopez Segrera】編,全球化與世界體系(上)(白鳳森、徐文淵、蘇振興、吳國平、郭元增譯)(頁214-239)。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原作1998年出版)
馬晉強編(2000)。當代東南亞國際關係。北京:世界知識出版社。
馬凱(2003)。從央行公布臺商赴陸投資金額看兩岸經貿關係。展望與探索,1(2),4-6。
馬駿義(2004)。當代「台灣意識」之研究――兼論台灣地區之「國家認同」。未出版之碩士論文,文化大學中國大陸研究所,台北。
高威炎(2005)。一個海外留學生的認同經歷。在張炎憲、曾秋美、陳朝海編,自覺與認同 1950~1990年海外台灣人運動專輯(頁485-500)。台北:吳三連台灣史料基金會。
涂策(2006)。全球治理之研究――兼論1987年~1995年之兩岸關係。未出版之碩士論文,淡江大學國際事務與戰略研究所,台北。
國台辦:去年台灣對大陸貿易順差580億美元。中廣新聞網。上網日期2006年3月11日。網址 http://tw.news.yahoo.com/060310/4/2xd0p.html
國民黨何不改造為認同台灣的政黨?【社論】(2007年4月11日)。自由時報,A2版。
專家:中國收入差距拉大趨勢將持續五到十年(2006年1月24日)。中央社。上網日期:2006年5月16日。網址 http://tw.news.yahoo.com/060124/43/2srnu.html
張正寰(1999)。臺灣地區解嚴後獨立建國運動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文化大學中山學術研究所,台北。
張孝評(2004)。轉型、鞏固與深化――台灣民主化的分析。未出版之碩士論文,政治大學中山人文社會科學研究所,台北。
張亞中(1998)。兩岸主權論。台北:生智。new window
張亞中(2002)。〈全球化的臺灣發展:建立臺灣為「開放的服務型國家」〉。遠景基金會季刊,3(3),1-45。new window
張宗智(2006年3月18日)。美:台海若衝突眾人皆輸。上網日期:2006年5月9日。網址 http://tw.news.yahoo.com/060318/15/2y88y.html
張宗智(2007年5月4日)。美日聲明未提台灣 美強烈否認對台灣政策有變。聯合報,A18版。
張炎憲、陳美蓉、黎中光主編(1996)。台灣近百年史論文集。台北:吳三連基金會。
張炎憲、曾秋美、陳朝海編(2003)。20世紀台灣新文化運動與國家建構論文集。台北:吳三連台灣史料基金會。
張炎憲、曾秋美、陳朝海編(2005)。自覺與認同 1950~1990年海外台灣人運動專輯。台北:吳三連台灣史料基金會。
張科(2002)。粵經濟合作現狀與前景。在陳喬之編,東亞區域經濟合作研究(頁226-231)。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張家銘、吳政財(1997)。奇蹟與幻象:台灣汽車產業的發展經驗。東吳社會學報,6,1-43。new window
張國財(1995)。剖析省籍意識。在施正鋒編,民族認同與台灣獨立(頁170-172)。台北:前衛。
張國財(2005年10月20日)。不打自招。TaiwanNews財經‧文化週刊,208,26。
張國財(2005年9月22日)。中國國民黨集團竊佔台灣。TaiwanNews財經‧文化週刊,204,27。
張國財(2007年5月7日)。ROC是矛盾共和國。自由時報,A15版。
張國強(2001)。經濟全球化認識中需要澄清的幾個疑難問題。在俞可平編,全球化:西方化還是中國化?(頁78-86)。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張敏惠(2006年1月18日)。台灣總統陳水扁接受格達費邀請將訪問利比亞。路透社。上網日期:2006年2月3日。網址 http://tw.news.yahoo.com/060118/14/2s1g5.html
張清溪(1995)。還要「全省」多久?在施正鋒編,民族認同與台灣獨立(頁78-80)。台北:前衛。
張期玲(2004)。國家認同的塑造:以國中的歷史教科書為焦點(1950-2000)。未出版之碩士論文,淡江大學公共行政系公共政策碩士班,台北。
張銘坤(2006年2月16日)。台獨選項廣告 北京學者批破壞國共基本信任。中央社。上網日期:2006年5月9日。網址 http://tw.news.yahoo.com/060216/43/2uzbv.html
張銘坤(2006年2月23日)。北京學者:反廢統不排除採非和平手段。中央社。上網日期:2006年5月16日。網址 http://tw.news.yahoo.com/060223/43/2vqhy.html
張銘坤(2006年2月25日)。中國海貿會擬吸收台商協會加入會員。中央社。上網日期:2006年5月9日。網址 http://tw.news.yahoo.com/060225/43/2vvvl.html
從「反分裂國家法」看中共對台政策的三個台階【社論】(2005年3月9日)。聯合報。上網日期:2006年5月16日。網址 http://www.udn.com/050309/NEWS/OPINION/OPI1/2550754.shtml
曹宇帆(2006年3月6日)。中國擬接觸鐵桿泛綠 蘇揆:勿迴避政府協商。中央社。上網日期:2006年5月9日。網址 http://tw.news.yahoo.com/060306/43/2wtqm.html
曹俊漢(1978)。研究報告寫作手冊。台北:聯經。
曹景翔(2006)。從中日賽局看東亞經濟整合及對台灣的影響。在行政院大陸委員會編,兩岸關係與大陸問題研究研究生論文研討會論文集(頁47-73)。台北:行政院大陸委員會。
梁山泊(2006年2月20日)。中華文化認同問題與台灣獨立後的問題。東森新聞報。上網日期:2006年6月3日。網址http://tw.news.yahoo.com/060220/195/2vaj7.html
梁文傑(2007年4月29日)。歡迎來台灣 別把我們當國內。聯合報,A15版。
梁榮輝、廖振盛(2004)。產業西進與產業空洞化。企銀季刊,27(1),143-153。
深化民主乃是對抗中國併吞的終極武器【社論】(2007年2月10日)。自由時報,A2版。
莊文一(2006)。台灣於後冷戰時期中日台三邊關係的機會與限制。在行政院大陸委員會編,兩岸關係與大陸問題研究研究生論文研討會論文集(頁293-315)。台北:行政院大陸委員會。
莊勝榮(2006年3月11日)。一個中國壞透了。自由時報,A19版。
莊萬壽(2003)。台灣文化論――主體性之建構。台北:玉山社。
許介鱗(2001a)。戰後台灣史記(卷一)。台北:文英堂。
許介鱗(2001b)。戰後台灣史記(卷二)。台北:文英堂。
許介鱗(2001c)。戰後台灣史記(卷三)。台北:文英堂。
許介鱗(2001d)。台灣史記(續)(卷四)。台北:文英堂。
許玉君、丁萬鳴、林信昌(2005年4月30日)。兩岸共同市場 我企業樂見。聯合報,A4版。
許行(2005年8月18日)。核恐嚇事件 印證中國威脅論 從經濟崛起到軍事崛起。TaiwanNews財經‧文化週刊,199,28-30。
許郁峰(2004)。解嚴後國小社會科教科書中的台灣圖像。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台北師範學院社會科教育學系,台北。
許紹軒(2006年2月7日)。顧忠華:新憲解決認同問題。自由時報,A5版。
許極燉(1996)。台灣近代發展史。台北:前衛出版社。
許慶雄(1997)。台灣共和國申請加入聯合國。在許慶雄、陳國雄,聯合國與台灣共和國(頁67-92)。台北:建國黨。
許慶雄(1999)。台灣建國的理論基礎。台中:加入聯合國聯盟。
連國揚(1996)。發展理論的實踐:臺灣政經發展之研究(1950-1996)。未出版之碩士論文,東海大學政治學研究所,台中。
連戰(2005年4月30日)。連戰致詞:累積善意掌握未來。聯合報,A8版。
郭炤烈(1999)。台灣意識的歷史軌跡。在夏潮基金會編,中國意識與台灣意識――一九九九澳門學術研討會論文集(頁33-57)。台北:編者。
郭展禮(2006年2月4日)。江八點11周年 回顧兩岸交流。中央日報。上網日期:2006年5月16日。網址 http://tw.news.yahoo.com/060204/45/2tlci.html
郭無患(2006年1月27日)。萊斯籲中國開放思想自由 履行全球角色責任。法新社。上網日期:2006年5月16日。網址 http://tw.news.yahoo.com/060127/215/2t516.html
陳文賢(1996)。「台灣問題」和美國與中共的高峰會談。美歐月刊,11(2), 20-32。
陳文賢(1998)。從權力平衡的觀點看亞太安全。問題與研究,37(3),19-34, 74。new window
陳文賢(1999)。後冷戰時代國家主權概念的發展,美歐季刊,13(2),137-159。
陳文賢(2004)。全球化下台灣對外關係的挑戰與契機。在施正鋒編,全球化與台灣國家發展(第七章,頁233-245)。台北:國家展望文教基金會、台灣心會。
陳木杉(1990)。二二八真相探討。台北:博遠。
陳世岳(2006)。統與獨:憲法途徑的分析。在顧長永編,台灣的發展:全球化、區域化與法治化(頁465-499)。台北:巨流。new window
陳世昌(2006年9月16日)。讀賣新聞社論:扁政權「死體化」。聯合報,A13版。
陳世欽(2007年5月30日)。解散反對黨?泰15000軍警戒備。聯合報,A16版。
陳玉璽(1992)。台灣的依附型發展 依附型發展及其社會政治後果:台灣個案研究(段承璞譯)。台北:人間出版社。
陳立穎(2007年5月20日)。愛沙尼亞與台灣。自由時報,A15版。
陳亦偉(2007年3月23日)。馬英九新四要:要吃飯要工作要治安要教育。中央社。上網日期 2007年3月23日。網址http://tw.news.yahoo.com/article/url/d/a/070322/5/bx1h.html
陳怡如、王雪美(2005年5月20日)。大陸來台觀光擬每日1000人 限期7天。聯合報,A4版。
陳怡昌(1997)。一九九六年總統選舉南台灣之實證研究――族群、國家認同與投票行為。未出版之碩士論文,中正大學政治學研究所,嘉義。
陳明通(2007)。台灣的憲政改造與兩岸關係――2005年任務型國代修憲的另一項意義。國家發展研究,5(1),1-41。new window
陳明通(2007年3月21日)。第二共和憲草不是「兩國論入憲」 對兩岸關係持開放態度。聯合報,A15版。
陳泓達(2006年2月7日)。白宮新現實主義派崛起。自由時報,A7版。
陳玫君(2006年1月17日)。胡錦濤南巡談三通 中國放空話馬立即呼應形塑「好像是政府在阻擋」印象 陸委會批國共合作傷害台灣。台灣日報,2版。
陳長文(2006年2月15日)。亦統亦獨 落實統合論。中國時報,A15版。
陳信吉(2000年6月)。「民主」是台灣參與國際社會的絕佳籌碼―以歐洲聯盟「歐洲議會對台的支持」為例。認識歐洲,6,99-103。
陳信義(2003)。台灣青少年國家認同之研究――以台北縣三重市國中生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台灣大學國家發展所,台北。
陳勁甫、李樹幹(2004)。中華民國嚇阻戰略之分析。問題與研究,43(5),1-29。new window
陳南州(1995)。建立一個認同台灣的社會。在施正鋒編,民族認同與台灣獨立(頁46-48)。台北:前衛。
陳春生(1995)。台灣,我們的祖國。台北:前衛。
陳春生(1999)。台灣社會與國家政策。台北:翰蘆。
陳春生(2001)。台灣政黨與政治文化。台北:翰盧。
陳春生(2002)。台灣主權與兩岸關係。台北:翰蘆。
陳春生(2007年2月6日)。台灣已經獨立!自由時報,A15版。
陳茂雄(2006年2月9日)。台灣不是國民黨的私產。TaiwanNews財經‧文化週刊,224,23。
陳茂雄(2006年8月17日)。勿助大惡打小惡。TaiwanNews財經‧文化週刊,251,28。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