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魏晉人詮釋「甯武之愚」的義涵試探--兼論與朱熹所解之比較
書刊名:中國文學研究
作者:吳冠宏 引用關係
作者(外文):Wu, Kuan-hung
出版日期:1997
卷期:11
頁次:頁77-95
主題關鍵詞:魏晉甯武子朱熹論語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0) 專書(2)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47
     甯武子乃春秋衛國大夫,「左傳」載有其保身濟君的事蹟,自孔子以「其愚不可及也」稱之,遂成後人稱賞甯武子的重要依據,但隨時風與思潮之異,對「甯武之愚」亦展現出不同的詮釋風貌。 本文以魏晉人對「甯武之愚」的詮釋為核心,從他們的「論語」注說及以甯武子為喻的品鑒事例兩個面向探入,發現魏晉人對甯武之愚獨有的體會 -- 詳愚、晦智、正是其尚「智」與崇「道」思潮交織下的投影,也與他們習於保身免患之術乃至以仕為隱的生命向度攸契相關。本文更進一步援引朱熹對「甯武之愚」的理解來加以比對,以凸顯儒、道思想影響下對歷史人物所形成的不同回響。 經此探析,「甯武之愚」一則可作為側知魏晉思想文化之特質及學術變遷的線索,一則亦能為論語學之考察提供理解的支援進而開拓其探討的進路。
圖書
1.郭象。莊子。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宋翔鳳(1980)。論語說義。臺北:漢京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馬國翰(1974)。玉函山房輯佚書。臺北:文海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劉劭(1988)。人物志。臺北:臺灣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左丘明(198112)。國語。台北:中華書局:里仁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王隱。晉書。廣雅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黎靖德(1988)。朱子語類。北京: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劉義慶、劉孝標、余嘉錫(1989)。世說新語箋疏。臺北:華正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牟宗三(1985)。才性與玄理。臺北:臺灣學生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左丘明、杜預、竹添光鴻(1984)。左傳會箋。漢京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其他
1.(南宋)朱熹(1990)。四書章句集注,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1985)。論語,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中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老子。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三國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世說。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論文
1.何晏、皇侃(1977)。雍也。論語集解義疏。廣文。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