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朱熹論語集注的思想史分析
作者:陳俊良
校院名稱:中國文化大學
系所名稱:史學研究所
指導教授:蔣義斌
學位類別:博士
出版日期:2004
主題關鍵詞:朱熹論語論語集注為己之學自我技藝Chu HisAnalectsCommentary on the AnalectsSelf-knowledgeTechnologies of the Self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6) 專書(2)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77
如果要選擇一個「代表」中國文化的文本,《論語》應當是最有可能的候選者,而朱熹的《論語集注》又是眾多注本裡最成功的一個。宋代道學運動的成果將儒學經典文本轉化為先《四書》而後《五經》,誠如前代學者所言,此一轉變實有旋乾轉坤之效。或許是朱熹的詮釋典範太成功了,元、明以降的儒學論述,不免將晚近的詮釋風格視為儒學或《論語》的歷史性真實;清代某些漢學家則透過考證與訓詁,訴諸歷史還原論而貶抑朱熹的詮釋真實性;現代的新儒家則將宋明儒學改造為令人敬畏的「道德的形上學」。總之,朱熹詮釋的生產條件及其意圖,皆被抽離其歷史場域,本文即嘗試從此一角度重新檢討《論語集注》。
朱熹曾對《論語》的詮釋史作一概括:「漢魏諸儒正音讀、通訓詁、考制度、辨名物,其功博矣」,但「自秦漢以來,儒者類皆不足以與聞斯道之傳。」本文首先將從現有的資料裡,考察朱子此一觀點的真實性有多少。大致而言,朱熹的觀點是可以成立的,唯「與聞斯道」是朱熹自覺地進行新詮釋的後設語言。
朱熹的詮釋架構與核心,是將「仁」與「心」作出嶄新的詮釋建構,從而確立《論語集注》的基本意向。根據相關的資料,「仁說」與「心說」分別作為兩個章節的主題。「仁說」章證實朱熹對於「仁」的解說是繼承前人已意識到而無法解決的基本問題,而朱熹的詮釋意向自廣義的注釋工程開始,即已確定,這一方面顯示朱熹反覆修訂的歷史與意涵;也肯定《論語或問》不但有助於(甚至是必要的)理解朱熹的詮釋工程;同時也確認朱熹的詮釋是一開放的實踐指南,而非封閉的義理系統。「心說」章則指出,正是在自我技藝(工夫論、修養論、踐履)的立場,朱熹徹底反對佛家的觀心之說;而《論語》不言心的事實,則呈現朱熹所言之「心」,實與西方之「self」殊途同歸,一種不言而喻的「我」;此種詮釋張力並非朱熹的發明,而是廣義的道學運動共通的主題,透過簡要的歷史考察,所謂的「心學」並非晚近想像中的派系奧義,而是與「道學」、「理學」相當的「共名」。
為了呈現《論語或問》與《論語集注》的延續性,第四章進行細緻而近乎瑣碎的比較,而唯有如此才能適切地舉證。朱熹在「仁說」與「心說」都指出儒學挪用佛老之學的危險與問題,《論語或問》則以令人驚奇的語言學手段,羅列各式各樣的問題及其解決方案。儘管如此,由於《論語》文本自身的問題,以及朱熹自覺地詮釋建構,朱熹仍然承認某些詮釋上的困境;但經由「理一而分殊」的詮釋原則,朱熹仍然達成一個詮釋工程。
朱熹及其同道都自稱「為己之學」,僅此一語即可發現近代哲學化的新儒學詮釋之不親切。經由某些西方反思現代性的論述,本文認為自我技藝能較好地呈現為己之學的意味。本文最終章即是依此策略,選擇某些章句,將《集注》與古注之間的微妙或截然之差異進行比較,以顯示「為己」之意。
一:古籍文獻
尹 洙,《河南先生文集》,28卷,收入《四部叢刊初編縮本》,台北:臺灣商務印書館,民國54年。
尹 焞,《尹和靖集》,1卷,收入《叢書集成初編》,北京:中華書局,1985。
孔穎達,《毛詩正義》,70卷,台北:藝文印書館,民國78年,「十三經注疏」本。
孔穎達,《孝經注疏》,9卷,台北:藝文印書館,民國78年,「十三經注疏」本。
孔穎達,《周易正義》,14卷,台北:藝文印書館,民國78年,「十三經注疏」本。
孔穎達,《尚書正義》,20卷,台北:藝文印書館,民國78年,「十三經注疏」本。
孔穎達,《春秋左傳正義》,60卷,台北:藝文印書館,民國78年,「十三經注疏」本。
孔穎達,《禮記正義》,63卷,台北:藝文印書館,民國78年,「十三經注疏」本。
方 回,《續古今考》,37卷,收入《文淵閣四庫全書》,台北:臺灣商務印書館,民國72年。
方 回,《桐江集》,8卷,台北:國立中央圖書館,民國59年。
方逢辰,《蛟峰文集》,7卷,收入《文淵閣四庫全書》,台北:臺灣商務印書館,民國72年。
毛奇齡,《四書改錯》,22卷,收入《續修四庫全書》,上海:上海古籍,1997。
王 令,《廣陵集》,30卷,收入《文淵閣四庫全書》,台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民國72年。
王 肅注,《孔子家語》,10卷,台北:中國子學名著集成編印基金會,民國67年。
王 溥,《唐會要》,100卷,台北:世界書局,民國71年。
王 蓂,《大儒心學語錄》,27卷,收入《四庫全書存目叢書》,濟南:齊魯書社,1997。
王 邁,《臞軒集》,16卷,收入《文淵閣四庫全書》,台北:臺灣商務印書館,民國72年。
王之望,《漢濱集》,16卷,收入《文淵閣四庫全書》,台北:臺灣商務印書館,民國72年。
王夫之,《讀四書大全說》,濟南:山東友誼書社,1989。
王先謙,《荀子集解》,20卷,台北:藝文印書館,民國89年。
王先謙,《漢書補注》,100卷。收入《續修四庫全書》,上海:上海古籍,1997。
王守仁,《王陽明全集》,香港:廣智書局,1959。
王安石,《臨川先生文集》,收入《四部叢刊初編縮本》,台北:臺灣商務印書館,民國54年。
王若虛,《滹南遺老集》,45卷,收入《四部叢刊初編縮本》,台北:臺灣商務印書館,民國54年。
王梓材、馮雲濠撰,張壽鏞校補,《宋元學案補遺》,100卷,台北:世界書局,民國63年。
王欽若等編,《冊府元龜》,1000卷,台北:中華書局,1967。
王開祖,《儒志編》,1卷,收入《文淵閣四庫全書》,台北:臺灣商務印書館,民國72年。
王應麟,《困學紀聞》,20卷,濟南:山東友誼,1990。
王應麟,《漢藝文志考證》,收入《合璧版玉海》,京都:中文出版社,1977。
令狐德棻,《周書》,50卷,北京:中華書局,1997。
包 恢,《敝帚稿略》,8卷,收入《文淵閣四庫全書》,台北:臺灣商務印書館,民國72年。
司馬光,《司馬文正公傳家集》,收入《國學基本叢書》,台北:臺灣商務印書館,民國57年。
司馬遷,《史記》,130卷,北京:中華書局,1997。
史伯璿,《管窺外篇》,2卷,收入《文淵閣四庫全書》,台北:臺灣商務印書館,民國72年。
田 錫,《咸平集》,30卷,收入《文淵閣四庫全書》,台北:臺灣商務印書館,民國72年。
白居易,《白居易集》,71卷,里仁書局,民國69年。
皮日休,《皮子文藪》,收入《四部叢刊初編縮本》,台北:臺灣商務印書館,民國54年。
皮錫瑞,《經學歷史》,台北:學海出版社,民國74年。
安居香山、中村璋八輯,《緯書集成》,6卷,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94
年。
朱 松,《韋齋集》,12卷,收入《四部叢刊廣編》,台北:臺灣商務印書館,民國70年。
朱 熹,《大學或問》,1卷,收入《和刻影印近世漢籍叢刊‧思想三編》京都:中文出版社,1977,(與《孟子精義合刊》)。
朱 熹,《中庸或問》,1卷,收入《和刻影印近世漢籍叢堪刊‧思想三編》京都:中文出版社,1977,(與《孟子精義》合刊)。
朱 熹,《四書章句集注》,北京:中華書局,2001。
朱 熹,《伊落淵源錄》,14卷,濟南:山東友誼書社,1990。
朱 熹,《孟子或問》,14卷,收入《和刻影印近世漢籍叢刊‧思想三編》京都:中文出版社,1977。
朱 熹,《孟子精義》,14卷,收入《和刻影印近世漢籍叢刊‧思想三編》京都:中文出版社,1977。
朱 熹,《論語或問》,20卷。收入《和刻影印近世漢籍叢刊‧思想三編》京都:中文出版社,1977。
朱 熹,《論語精義》,10卷,收入岡田武彥主編,《和刻影印近世漢籍叢刊‧思想三編》京都:中文出版社,1977。
朱 熹撰,郭齊、尹波點校,《朱熹集》,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1996。
朱 熹編,《上蔡語錄》,3卷,收入《和刻影印近世漢籍叢刊‧思想三編》京都:中文出版社,1977,
朱 熹編,《五朝名臣言行錄》,10卷,收入《宋名臣言行錄》,台北:文海出版社,民國56年。
朱 熹編,《延平答問》,2卷,收入《和刻影印近世漢籍叢刊‧思想三編》京都:中文出版社,1977,(與《上蔡語錄》合刊)。
朱長文,《樂圃餘藁》,10卷,收入《文淵閣四庫全書》,台北:臺灣商務印書館,民國72年。
朱彞尊,《經義考》,300卷,收入《四部備要》,台北:中華書局,民國54—55年。
何 晏、皇 侃,《論語集解義疏》,10卷,台北:世界書局,民國79年。
何 晏、皇 侃,《論語義疏》,10卷,收入《無求備齋論語集成》,台北:藝文印書館,民國55年,懷德堂刊本。
何異孫,《十一經問對》,5卷,收入《通志堂經解》,台北:臺灣大通書局,民國58年。
佐藤坦,《論語欄外書》,2卷,收入《無求備齋論語集成》,台北:藝文印書館,民國55年。
余允文,《尊孟辨》,3卷,收入《叢書集成新編》,台北:新文豐,民國74年。
吳 泳,《鶴林集》,40卷,收入《文淵閣四庫全書》,台北:臺灣商務印書館,民國72年。
呂留良,《呂晚村先生四書講義》,43卷,收入《續修四庫全書》,上海:上海古籍,1995。
宋 綬、宋敏求編,《宋大詔令集》,240卷,台北:鼎文書局,民國61年。
宋翔鳳,《論語師表法》,1卷,收入《無求備齋論語集成》,台北:藝文印書館,民國55年。
李 白,《李白集校注》,30卷,台北:里仁書局,民國70年。
李 石,《方舟集》,24卷,收入《文淵閣四庫全書》,台北:臺灣商務印書館,民國72年。
李 紱,《朱子晚年全論》,北京:中華書局,2000。
李 復,《潏水集》,16卷,收入《文淵閣四庫全書》,台北:臺灣商務印書館,民國72年。
李 綱,《梁谿先生文集》,180卷,台北:漢華文化,民國59年。
李 翱,《李公文集》,18卷,收入《四部叢刊初編縮本》,台北:臺灣商務印書館,民國54年。
李 覯,《直講李先生文集》,37卷,收入《四部叢刊初編縮本》,台北:臺灣商務印書館,民國54年。
李 燾,《續資治通鑑長編》,新定本600卷,台北:世界書局,民國63年。
李元弼,《作邑自箴》,10卷,收入《四部叢刊廣編》,台北:臺灣商務印書館,民國70年。
李心傳,《建炎以來繫年要錄》,200卷,北京:中華書局,1988。
李百藥,《北齊書》,50卷,北京:中華書局,1997。
李延壽,《北史》,100卷,北京:中華書局,1997。
李延壽,《南史》,80卷,北京:中華書局,1997。
杜 甫撰、仇兆鰲注,《杜少陵詩集詳注》,北京:北京圖書館出版社,1999。
杜 祐,《通典》,200卷,北京:中華出版,1988。
沈 約,《宋書》,100卷,北京:中華書局,1997。
汪夢斗,《北遊集》,2卷,收入《文淵閣四庫全書》,台北:臺灣商務印書館,民國72年。
汪榮寶,《法言義疏》,北京:中華書局,1996。
汪應辰,《文定集》,24卷,收入《叢書集成新編》,台北:新文豐,民國74年。
周必大,《文忠集》,200卷,收入《文淵閣四庫全書》,台北:臺灣商務印書館,民國72年。
周廣業,《孟子四考》,4卷,收入《續修四庫全書》,上海:上海古籍,1997。
房玄齡等,《晉書》,130卷,北京:中華書局,1997。
東條弘,《論語知言》,10卷,收入《無求備齋論語集成》,台北:藝文印書館,民國55年。
河北省文物研究所定州漢墓竹簡整理小組,《定州漢墓竹簡論語》,北京:文物出版社,1997,
邵 雍,《皇極經世書》,收入《四部備要》,台北:中華書局,民國55年。
邵 雍,《擊壤集》,20卷,收入《和刻影印近世漢籍叢刊初編》,台北:廣文書局,民國61年。
金履祥,《論語集注攷證》,10卷,收入《無求備齋論語集成》,台北:藝文印書館,民國55年。
俞 樾,《湖樓筆談》,7卷,收入《續修四庫全書》,上海;上海古籍,1995。
姚思廉,《梁書》,56卷,北京:中華書局,1997。
姚思廉,《陳書》,36卷,北京:中華書局,1997。
施彥士,《孟子外書集證》,5卷,收入《四庫未收書集刊‧陸輯》,北京:北京出版社,2000。
柳 開,《河東先生集》,16卷,收入《四部叢刊初編縮本》,台北:臺灣商務印書館,民國54年。
柳宗元,《柳河東全集》,45卷,台北:世界書局,民國88年。
胡 寅,《崇正辨‧斐然集》,北京:中華書局,1993。
胡 瑗,《周易口義》,10卷,收入《文淵閣四庫全書》,台北:臺灣商務印書館,民國72年。
胡 廣,《四書大全》,40卷,濟南:山東友誼書社,1989。
胡 廣,《性理大全》,70卷,濟南:山東友誼書社,1989。
范 浚,《范香溪先生文集》,14卷,收入《四部叢刊三編》,台北:臺灣商務印書館,民國65年。
范 曄,《後漢書》,北京:中華書局,1997。
范仲淹,《范文正公集》,20卷,收入《四部叢刊初編縮本》,台北:臺灣商務印書館,民國54年。
范純仁,《范忠宣奏議》,2卷,收入《文淵閣四庫全書》,台北:臺灣商務印書館,民國72年。
韋 昭注,《國語》,21卷,收入《四部叢刊初編縮本》,台北:臺灣商務印書館,民國54年。
唐 晏,《兩漢三國學案》,11卷,台北:華世出版社,1987。
孫 復,《孫明復小集》,1卷,收入《文淵閣四庫全書》,台北:臺灣商務印書館,民國72年。
家鉉翁,《則堂集》,6卷,收入《文淵閣四庫全書》,台北:臺灣商務印書館,民國72年。
徐 彥,《春秋公羊傳注疏》,28卷,台北:藝文印書館,民國78年,「十三經注疏」本。
徐 鉉,《徐騎省集》,30卷,收入《國學基本叢書》,台北:臺灣商務印書館,民國59年。
徐元杰,《楳埜集》,12卷,收入《文淵閣四庫全書》,台北:臺灣商務印書館,民國72年。
晁公武,《昭德先生郡齋讀書志》,4卷,收入《四部叢刊三編》,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民國65年。
晁公遡,《嵩山集》,54卷,收入《文淵閣四庫全書》,台北:臺灣商務印書館,民國72年。
晁說之,《嵩山文集》,20卷,收入《四部叢刊廣編》,台北:臺灣商務印書館,民國70年。
班 固,《漢書》,100卷,北京:中華書局,1997。
真德秀,《西山文集》,55卷,收入《文淵閣四庫全書》,台北:臺灣商務印書館,民國72年。
祖無擇,《龍學文集》,16卷,收入《叢書集成續編》,台北:新文豐,民國78年。
袁 枚,《袁枚全集》,南京:江蘇古籍,1993。
郝 敬,《論語詳解》,20卷,收入《續修四庫全書》,上海:上海古籍,1995。
馬國翰輯,《玉函山房輯佚書》,京都:中文出版社,1979。
馬澤修、袁桷纂,《延祐四明志》,20卷,收入《宋元方志叢刊》,北京:中華書局,1990。
崔 述,《考信錄》,36卷,台北:世界書局,民國78年。
張 栻,《南軒集》,44卷,台北:廣學社,民國64年。
張 栻,《癸巳論語解》,10卷,收入《叢書集成初編》,北京:中華書局,1985。
張 載,《張載集》,台北:漢京文化,民國72年。
張方平,《張方平集》,鄭州:中州古籍,2000。
張伯行纂輯,《小學集解》,6卷,台北:臺灣商務印書館,民國63年。
梁玉繩,《史記志疑》,36卷,收入《續修四庫全書》,上海:上海古籍,1995。
梁章鉅,《論語旁證》,20卷,收入《續修四庫全書》,上海:上海古籍,1995。
脫 脫,《宋史》,496卷,北京:中華書局,1997。
許 慎撰、段玉裁注,《說文解字注》,30卷,台北:藝文印書館,民國68年。
許 謙,《讀論語叢說》,3卷,收入《宛委別藏》,台北:臺灣商務印書館,民國70年。
陳 立,《白虎通疏證》,12卷,北京:中華書局,1997。
陳 淳,《北溪大全集》,50卷,收入《文淵閣四庫全書》,台北:臺灣商務印書館,民國72年。
陳 淳,《北溪字義》,2卷,台北:世界書局,1967。
陳 淵,《默堂集》,22卷,收入《文淵閣四庫全書》,台北:臺灣商務印書館,民國72年。
陳 善,《捫蝨新話》,15卷,收入《續修四庫全書》,上海:上海古籍,1997。
陳 壽,《三國志》,65卷,北京:中華書局,1997。
陳 襄,《古靈集》,25卷,收入《文淵閣四庫全書》,台北:臺灣商務印書館,民國72年。
陳奇猶校釋,《呂氏春秋校釋》,台北:華正書局,民國77年。
陳振孫,《直齋書錄解題》,22卷,收入《叢書集成初編》,北京:中華書局,1985。
陳祥道,《論語全解》,10卷,收入《無求備齋論語集成》,台北:藝文印書館,民國55年。
陸 贄,《陸宣公翰苑集》,22卷,收入《四部叢刊初編縮本》,台北:臺灣商務印書館,民國54年。
陸九淵,《陸九淵集》,36卷,台北:里仁書局,民國77年。
陸明德,《經典釋文》,30卷,台北:漢京文化,民國69年,影「抱經堂」本。
陸龜蒙,《唐甫里先生文集》,19卷,收入《四部叢刊初編縮本》,台北:臺灣商務印書館,民國54年。
陸隴其,《松陽鈔存》,2卷,收入《文淵閣四庫全書》,台北:臺灣商務印書館,民國72年。
章學誠撰,倉修良編,《文史通義新編》,上海:上海古籍,1993。
曾 鞏,《曾鞏集》,北京:中華書局,1998。
焦 竑,《焦氏四書講錄》,14卷,收入《續修四庫全書》,上海:上海古籍,1995。
程 顥、程 頤,《二程集》,台北:漢京文化,民國72年。
程端蒙撰,程若庸補輯,《程蒙齋性理字訓》,1卷,收入《四庫全書存目叢書》,濟南:齊魯書社,1997。
華 鎮,《雲溪居士集》,30卷,收入《文淵閣四庫全書》,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民國72年。
馮登府,《論語異文考證》,10卷,收入《無求備齋論語集成》,台北:藝文印書館,民國55年。
黃 榦,《勉齋集》,40卷,收入《文淵閣四庫全書》,台北:臺灣商務印書館,民國72年。
黃 暉撰,《論衡校釋》,北京:中華書局,1990。
黃 裳,《演山集》,60卷,收入《文淵閣四庫全書》,台北:臺灣商務印書館,民國72年。
黃 震,《黃氏日抄》,97卷,台北:大化書局,1984。
黃式三,《論語後案》,20卷,收入《無求備齋論語集成》,台北:藝文印書館,民國55年。
黃宗羲撰、全祖望補訂,《增補宋元學案》,100卷,台北:中華書局,民國55年。
黃家岱,《嬹藝軒雜著》,光緒乙未江蘇南菁講舍刊本。
黃庭堅,《黃庭堅全集》,成都:四川大學,2001。
楊 時,《楊龜山先生全集》,42卷,台北:臺灣學生書局,民國63年。
董 誥編,《全唐文》,1000卷,上海:上海古籍,1995。
董仲舒撰、凌曙注,《春秋繁露》,收入《諸子集成補編》第1冊,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7。
鄒 浩,《道鄉集》,40卷,台北:漢華文化,民國59年。
翟 灝,《四書考異》,72卷,收入《續修四庫全書》,上海:上海古籍,1995。
趙 岐注,孫奭疏,《孟子注疏》,14卷,台北:藝文印書館,民國78年,「十三經注疏」。
趙 湘,《南陽集》,6卷,收入《叢書集成初編》,北京:中華書局,1985。
趙 翼,《陔餘叢考》,43卷,收入《續修四庫全書》上海:上海古籍,1997。
趙不悔、羅願纂修,《新安志》,10卷,收入《宋元方志叢刊》,北京:中華書局,1990。
趙汝騰,《庸齋集》,6卷,收入《文淵閣四庫全書》,台北:臺灣商務印書館,民國72年。
趙順孫,《四書纂疏》,28卷,台北:文史哲出版社,民國75年。
劉 跂,《學易集》,8卷,收入《叢書集成新編》,台北:新文豐,民國74年。
劉 敞,《公是弟子記》,4卷,收入《文淵閣四庫全書》,台北:臺灣商務印書館,民國72年。
劉 熙,《釋名》,8卷,收入《從書集成初編》,北京:中華書局,1985。
劉 壎,《隱居通議》,31卷,收入《叢書集成初編》,北京:中華書局,1985。
劉子翬,《屏山集》,20卷,收入《文淵閣四庫全書》,台北:臺灣商務印書館,民國72年。
劉安上,《劉給諫文集》,5卷,收入《叢書集成續編》,台北:新文豐,民國78年。
劉克莊,《後村先生大全集》,196卷,收入《四部叢刊初編縮本》,台北:臺灣商務印書館,民國54年。
劉禹錫,《劉賓客文集》,收入《叢書集成初編》,北京:中華書局,1985。
劉昫等,《舊唐書》,200卷,北京:中華書局,1997。
劉恭冕,《論語正義補》,收入《無求備齋論語集成》,台北:藝文印書館,民國55年。
劉寶楠,《論語正義》,24卷,收入《皇清經解續編》,台北:藝文印書館,民國76年。
廣池千九郎訓點、內田智雄補訂,《大唐六典》,東京:廣池學園事業部,1973。
樓 鑰,《玫媿集》,112卷,收入《四部叢刊初編縮本》,台北:臺灣商務印書館,民國54年。
歐陽修,《新唐書》,225卷,北京:中華書局,1997。
歐陽修,《歐陽修全集》,北京:中華書局,2001。
歐陽詢,《藝文類聚》,100卷,上海:上海古籍,1999。
潘良貴,《默成文集》,4卷,收入《叢書集成續編》,台北:新文豐,民國78年。
潘維城,《論語古注集箋》,20卷,收入《皇清經解續編》,台北:藝文印書館,民國76年。
蔡 襄,《蔡襄集》,上海:上海古籍,1996。
黎靖德編,王星賢點校,《朱子語類》,140卷,北京:中華書局,1999。
穆 修,《河南穆公集》,3卷,收入《四部叢刊初編縮本》,台北:臺灣商務印書館,民國54年。
蕭 □,《勤齋集》,8卷,收入《文淵閣四庫全書》,台北:臺灣商務印書館,民國72年。
蕭 統編,《昭明文選》,60卷,鄭州:中州古籍,1990,據1935年國學整理社影印本影印。
蕭子顯,《南齊書》,59卷,北京:中華書局,1997。
薛季宣,《浪語集》,35卷,收入《文淵閣四庫全書》,台北:臺灣商務印書館,民國72年。
韓 琦,《安陽集》,50卷,收入《文淵閣四庫全書》,台北:臺灣商務印書館,民國72年。
韓 愈(唐)馬通博校注,《韓昌黎文集校注》,台北:華正書局,民國64年。
顏 元,《顏元集》,北京:中華書局,1987。
魏 收,《魏書》,130卷,北京:中華書局,1997。
魏 徵等,《隋書》,85卷,北京:中華書局,1997。
羅大經,《鶴林玉露》,16卷,北京:中華書局,1997。
羅從彥,《豫章文集》,17卷,收入《文淵閣四庫全書》,台北:臺灣商務印書館,民國72年。
嚴可均編,《全上古三代秦漢三國六朝文》,746卷,台北:世界書局,民國71年。
蘇 輿,《春秋繁露義證》,17卷,北京:中華書局,1992。
釋守堅編,《雲門匡真禪師廣錄》,3卷。收入《大正新修大藏經》第47冊,台北:新文豐,民國83年。
釋契嵩,《鐔津文集》,22卷,收入《大正新修大藏經》,第52冊,台北:新文豐,民國83年。
釋道宣,《廣弘明集》,30卷,收入《大正新修大藏經》第52冊,台北:新文豐,民國83年。
釋僧祐,《弘明集》,14卷,收入《大正新修大藏經》第52冊,台北:新文豐,民國83年。
釋蘊聞編,《大慧普覺禪師語錄》,30卷,收入《大正新修大藏經》第47冊,台北:新文豐,民國83年。
顧炎武撰、黃汝成集釋,《日知錄集釋》,32卷,長沙:岳麓書社,1996。
權德輿,《權載之文集》,50卷,補3卷,收入《四部叢刊初編縮本》,台北:臺灣商務印書館,民國54年。
龔自珍,《龔定盦全集類編》,台北:世界書局,民國62年。
二:近代中文論著:
大槻信良,《朱子四書典據考》,台北:臺灣學生書局,民國65年。
不著撰人,《中國哲學第二十一輯‧郭店簡與儒學研究》,瀋陽:遼寧教育出版社,2000。
不著撰人,《中國哲學第二十輯‧郭店楚簡研究》,瀋陽:遼寧教育出版社,2000。
孔令宏,《儒道關係視野中的朱熹哲學》,台北:中華大道文化,2000。
方俊吉,《孟子學說及其在宋代之振興》,台北:文史哲,民國82年。new window
方彥壽,《朱熹書院與門人考》,上海:華東師範,2000。
王國維,《定本觀堂集林》,台北:世界書局,民國64年。
王葆玹,《古今兼綜—兩漢經學》,台北:萬卷樓,民國90年。
王葆玹,《西漢經學源流》,台北:東大,民國83年。
卡特(Carter, Rita)、洪蘭譯,《大腦的秘密檔案》,台北:遠流,2002。
史奎爾(Squire, Larry R.)、洪蘭譯,《透視記憶》,台北:遠流,2001。
田 浩,《朱熹的思維世界》,台北:允晨文化,民國85年。
宇野哲人,馬福辰譯,《中國近世儒學史》,台北:中國文化大學,民國71年。
安井衡,《論語集說》,收入《漢文大系》第一冊,台北:慧豐學會,民國83年。
朱漢民,《宋明理學通論:一種文化學的詮釋》,長沙:湖南教育出版社,2000。
牟宗三,《心體與性體》,台北:正中書局,民國78年。new window
何恆澤,《歐陽修的經史學》,台北:國立臺灣大學文學院,民國69年。
何寄澎,《北宋的古文運動》,台北:幼獅文化,民國81年。new window
余英時,《朱熹的歷史世界:宋代士大夫政治文化的研究》,台北:允晨文化,民國92年。new window
束景南,《朱子大傳》,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00。
束景南,《朱熹年譜長編》,上海:華東師範大學,2001。
束景南,《朱熹佚文輯考》,南京:江蘇古籍,1991。
李紀祥,《兩宋以來大學改本之研究》,台北:臺灣學生書局,民國77年。
周予同,《群經概論》,收入《民國叢書‧第二編》,上海:上海書店,1990。
周法高,《金文詁林》,香港:中文大學,民國63年。
孟淑慧,《朱熹及其門人的教化理念與實踐》,台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委員會,2003。new window
林慶彰,《朱子學研究書目(1900—1991)》,台北:文津,民國81年。
林繼平,《陸象山研究》,台北:臺灣商務印書館,2001。
金春峰,《朱熹哲學思想》,台北:東大,民國87年。new window
金春峰,《漢代思想史》,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87。
侯外盧,《中國思想通史》,北京:人民出版社,1959。
姜廣輝主編,《中國經學思想史》,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3。
胡志奎,《論語辨證》,台北:聯經,民國67年。
胡志奎,《學庸辨證》,台北:聯經,民國73年。
范立舟,《理學的產生及其歷史命運》,西安:陜西人民出版社,2001。
范壽康,《朱子及其哲學》,北京:中華書局,1983。
唐君毅,《中國哲學原論‧導論篇》,台北:臺灣學生書局,民國75年。
夏科特(Schacter, Daniel L.)、李安龍譯,《記憶的七宗罪》,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3。
徐洪興,《思想的轉型—理學發生過程研究》,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6。
徐復觀,《中國人性史論‧先秦篇》,台北:臺灣商務印書館,民國79年。
徐復觀,《中國藝術精神》,台北:臺灣學生書局,民國81年。new window
徐復觀,《兩漢思想史‧卷二》,台北:臺灣學生書局,民國65年。
徐復觀,《兩漢思想史‧卷三》,台北:臺灣學生書局,民國68年。
徐道鄰,《中國法制史論集》,台北:志文出版社,民國64年。new window
祝平次,《朱子學與明初理學的發展》,台北:臺灣學生書局,民國83年。new window
馬一浮,《馬一浮集》,杭州:浙江古籍,1996。
國立編譯館主編,《新集四書註解群書提要—附古今四書總目》,台北:華泰文化,2000。
張 躍,《唐代後期儒學的新趨向》,台北:文津出版社,民國82年。
張大可,《司馬遷評傳》,南京:南京大學,1994。
張立文,《朱熹思想研究》,台北:谷風,1986。
張立文,《宋明理學研究》,北京:中國人民大學,1985。
張立文,《宋明理學邏輯結構的演化》,台北:萬卷樓,民國82年。
梁若瑜譯,William Wright原著,《本性難移》,台北:遠流,2002。
郭 沂,《郭店竹簡與先秦學術思想》,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2。
郭 齊,《朱子新考》,成都:電子科技大學,1994。
陳 來,《中國近世思想史研究》,北京:商務印書館,2003。
陳 來,《有無之境—王陽明哲學的精神》,北京:人民出版社,1997。
陳 來,《朱子書信編年考證》,上海:人民出版社,1989。
陳 來,《朱熹哲學研究》,台北:文津出版社,民國79年。
陳 飛,《唐代試策考述》,北京:中華書局,2002。
陳大齊,《淺見集續集》,台北:中華書局,民國62年。
陳大齊,《論語臆解》,台北:臺灣商務印書館,民國57年。
陳志信,《朱熹經學志業的形成與實踐》,台北:臺灣學生書局,民國92年。new window
陳金木,《皇侃之經學》,台北:國立編譯館,民國84年。
陳植鍔,《北宋文化史述論》,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2。
陳榮捷,《王陽明傳習錄詳註集評》,台北:臺灣學生書局,民國77年。new window
陳榮捷,《朱子門人》,台北:臺灣學生書局,民國71年。new window
陳榮捷,《朱子新探索》,台北:臺灣學生書局,民國77年。new window
陳榮捷,《近思錄詳註集評》,台北:臺灣學生書局,民國81年。new window
陳遠寧,《中國佛教與宋明理學:一次本土文化與外來文化融合的成功例證》,長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99。
陳鐘凡,《兩宋思想述評》,台北:華世出版社,民國66年。
章太炎,《國故論衡》,台北:廣文書局,民國60年。
章權才,《宋明經學史》,廣州:廣東人民出版社,1999。
麥仲貴,《宋元理學家著述生卒年表》,香港:新亞研究所,1968。
傅武光,《論語著述考》,台北:國立編譯館,民國92年。
傅武光,《論語論著目錄》,台北:洪葉文化,民國89年。
曾秀景,《論語古注輯考》,台北:學海,1991。
曾春海,《朱熹哲學論叢》,台北:文津,2001。
曾春海,《陸象山》,台北:東大,民國75年。
程石泉,《論語讀訓解故》,台北: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出版組,民國70年。
程樹德,《論語集釋》,北京:中華書局,1997。
粟品孝,《朱熹與宋代蜀學》,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
馮友蘭,《中國哲學史新編》,台北:藍燈文化,民國80年。
馮耀明,《內在超越的迷思》,香港:中文大學,2003。
楊天石,《朱熹及其哲學》,北京:中華書局,1982。
楊伯峻,《論語譯注》,台北:五南,民國81年。
楊國榮,《王學通論—從王陽明到熊十力》,台北:五南圖書,民國86年。
楊樹達,《積微居論語疏證》,台北:大通書局,民國63年。
賈志揚(John Chaffee),《宋代科舉》,台北:東大,民國84年。
漆 俠,《宋學的發展和演變》,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2002。
熊 琬,《宋代理學與佛學之探討》,台北:文津,1985。
裴傳永,《論語外編》,濟南:濟南出版社,1995。
趙貞信,《論語辨》,收入《無求備齋論語集成》,台北:藝文印書館,民國55年。
漢語大詞典編輯委員會,《漢語大詞典》,上海:漢語大詞典出版社,1995。
劉子健,《兩宋史研究彙編》,台北:聯經,民國76年。new window
劉子健,《歐陽修的治學與從政》,香港:新亞研究所,民國52年。
劉述先,《朱子哲學思想的發展與完成》,台北:臺灣學生書局,民國73年。new window
蔣秋華,《宋人洪範學》,台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委員會,民國75年。new window
蔣義斌,《宋代儒釋調和論及排佛論之演進——王安石之融通儒釋及程朱學派之排佛反王》,台北:臺灣商務印書館,民國77年。new window
蔣義斌,《宋儒與佛教》,台北:東大,民國86年。new window
蔡方鹿,《朱熹與中國文化》,貴陽:貴州人民出版社,2000。
蕭 兵,《中庸的文化省察—一個字的思想史》,武漢:湖北人民出版社,1997。
錢 穆,《孔子與論語》,台北:聯經,民國80年。
錢 穆,《四書釋義》,台北:蘭台出版社,民國89年。
錢 穆,《朱子新學案》,台北:三民書局,民國78年。
錢 穆,《宋代理學三書隨劄》,台北:東大,民國72年。
錢 穆,《兩漢經學今古文平議》,台北:東大,民國72年。
錢 穆,《莊子纂箋》,台北:東大,民國78年。
錢 穆等,《論孟論集》,台北:黎明文化,民國71年。
韓 強,《竭心盡性—重讀王陽明》,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7。
簡朝亮,《論語集注補正述疏》台北:世界書局,民國50年。
龐萬里,《二程哲學體系》,北京:北京航空大學出版社,1992。
嚴靈峰,《論語章句新編》台北:水牛,民國57年。
三:中文期刊論文
毛子水,<論語朱注補正>,《輔仁學誌‧文學院之部》,第14期(1985年6月),頁1—18。
王 煜,<港台朱學研究述評>,《朱子學刊》,1991年第2期,頁108—20。
王世舜,<論宋儒的疑古思想及其歷史意義>,收入祝瑞開主編,《宋明思想和中華文明》,上海:學林出版社,1995,頁44—54。
王素存,<論語疑誤及朱註商榷>,《大陸雜誌》,第18卷第5期(1959年3月),頁14—19。
古清美,<明代前半期理學的變化與發展>,收入《明代理學論文集》,台北:大安出版社,1990。
民國73年,頁27—33。
田 浩,<「仁說」:朱熹與張栻論仁>,收入鍾彩鈞主編,《國際朱子學會議論文集》,南港: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籌備處,民國82年,頁599—614。
江乾益,<中國歷代論語學之詮釋形態及其方法論>,《興大中文學報》,第8期(1995),頁83—109。new window
何乏筆(Fabian Heubel),<自我發現與自我創造--關於哈道特和傅柯修養論之差異>,收入黃瑞祺主編,《後學新論》,台北:左岸文化,2003,頁47—73。new window
佐藤仁,<朱子的仁說>,《史學評論》第5期(1983年),頁115—132。
余敦康,<大學、中庸和宋明理學>,《歷史論叢》第四輯,濟南:齊魯書社,1983,頁121—44。
宋邦珍,<二程「敬」的工夫論>,《孔孟月刊》,第39卷11期,民國90年,頁21—26。new window
岑溢成,<大學之單行及改本問題評議>,《鵝湖》,第9卷第5、6期(1983年11、12月)。new window
李玉潔,<郭店楚簡儒家哲學思想與宋代理學>,《河南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第42卷第1期(2002年1月),頁21—24。
李明輝,<朱子論惡之根源>,收入鍾彩均主編《國際朱子學會議論文集》(上冊),民國82年,頁551—80。new window
李景林,<先秦儒學中庸本義>,《吉林大學社會科學學報》,1994年第4期,頁1—8。new window
李傳印,<孟子在唐宋時期社會和文化地位的變化>,《中國文化研究》,第33期(2001秋之卷),頁47—52。
李學勤,<朱熹四書集注反動思想體系的批判>,《文物》,1974年第4期,頁50—55。
李學勤,<從簡帛佚籍五行談到大學>,《孔子研究》,1998年第3期,頁47—51。
汪金銘,<朱子學研究的新進展>,《中國哲學史研究》,1988年第2期,頁124—27。
汪惠敏,<宋儒「尚書」學在政治上的應用>,《輔仁國文學報》第十集,1994,頁51—91。new window
周光慶,<朱熹四書解釋方法論>,《孔子研究》,2000年第6期,頁48—58。
屈萬里,<仁字涵義之史的觀察>,收入《書傭論學集》,頁254—67。
屈萬里,<宋人疑經的風氣>,收入《書傭論學集》,台北:臺灣開明書店,民國58年,頁236—44。
屈萬里,<孟子七篇的編者和孟子外書的真偽問題>,《孔孟學報》第7期(1964年4月),頁41—47。new window
林煌達,<宋代縣衙主簿初探>,「歷史、地理與變遷研討會」宣讀論文,嘉義:國立嘉義大學史地系,民國92年10月。
林義正,<孔子晚年心志蠡策—並為「莫春篇」作一新解>,《台大哲學評論》,第24期(2001年),頁49—75。new window
林慶彰,<孟子外書板本知見考>,《孔孟月刊》,第19卷第1期(1980年9月),頁40—43。new window
武內義雄撰、江俠菴譯,<大學篇成立年代考>,收入《先秦經籍考》中冊,台北:河洛圖書,1975年,頁99—105。
武內義雄撰、江俠菴譯,<中庸考>,收入《先秦經籍考》中冊,頁106—31。
邱漢生,<朱熹四書集注的天理論和性論>,《中國史研究》,1979年2期,頁99—115。
金中樞,<宋代學術發展之轉關—胡安定>(上、下),收入《宋代學術思想研究》,台北:幼獅文化,民國78年,頁255—343。new window
金景芳、呂哨綱,<論中庸—兼析朱熹中庸說之謬>,《孔子研究》,2994年第2期,頁38—47轉86。
洪 業,<半部論語治天下辨>,《清華學報》,新8卷,1、2期合刊(民國59年),頁306—339。
胡念耕,<孔子中庸新解>,《社會科學戰線》,1997年第2期,頁105—112。
胡健財,<論語邢昺正義評述>,《孔孟月刊》,第27卷第2期,1988年10月,頁13—17。new window
夏 淥,<孔子與中庸無關說>,《武漢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94年第3期,頁65—75。
夏長樸,<尊孟與非孟——試論宋代孟子學之發展及其意義>,收入《中國哲學第24輯‧經學研究三編》,瀋陽:遼寧教育出版社,2002,頁559—624。new window
孫以楷,<大學與道家>,《華夏文化》1998年第2期,頁15—17。
孫明寧,<近代朱子學的分化>,《廈門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91第4期,頁71—77。
徐洪興,<經學更新運動中的一個轉折點—論慶曆之際的社會思潮>,收入林慶彰編,《中國經學史論文選集》下冊,台北:文史哲,民國82年,頁36—54。
徐復觀,<象山學述>,收入《中國思想史論集》,台北:臺灣學生書局,民國82年,頁12—71。new window
徐道鄰,<宋朝的縣級司法>,收入《中國法制史論集》,台北:志文,民國64年,頁129—54。new window
馬 耘,<論語仁概念朱注獻疑—兼論仁概念之確義>,《哲學與文化》,第29卷第7期(91年7月),頁638—51。
高 明,<學庸研究之回顧與前瞻>,收入《高明經學論叢》,台北:黎明文化,民國75年,頁211—31。
高令印,<我國朱子學研究的動向>,《複印報刊資料(中國哲學史)》,1990年第4期,頁55—59。
高荻莘,<皇侃論語集解義疏研究>,國立中央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民國88年。
張 亨,<先秦思想中兩種對語言的省察>,收入《思文之際論集》,頁7—34。
張 亨,<朱子的志業—建立道統意義之探討>,收入《思文之際論集》,頁285—349。
張 亨,<論語中的一首詩>,收入《思文之際論集》,台北:允晨文化,民國86年,頁469—95。
梁 濤,<荀子與中庸>,《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學報》,2002年第5期,頁73—78。
郭 沂,<中庸成書辨證>,《孔子研究》,1995年第4期,頁50—59。
郭 齊,《朱熹四書次序考論》,《四川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0年6期,頁93—96。
陳大齊,<論語朱注述疑>,收入《淺見集續集》,台北:中華書局,1973,頁241—358。
陳桐生,<孟子是西漢今文經學的先驅>,《汕頭大學學報》(人文科學版),第16卷第2期,頁44—50轉71。
陳寒鳴,<宋儒孟子觀述論>,《中國哲學史》,1997年第1期,頁51—61。
陳植鍔,<從疑傳到疑經—宋學初期疑古思潮述論>,收入林慶彰編,《中國經學史論文選集》下冊,台北:文史哲,民國82年,頁22—35。
陳開先,<孔壁古文與中秘古文>,《中山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1997第5期,頁44—51。
陳榮捷,<仁(先秦)>條、<仁(宋明)>條,收入韋政通主編《中國哲學辭典大全》,台北:水牛出版社,民國72年,頁115—8、118—23。new window
陳榮捷,<仁的概念之開展與歐美之詮釋>,收入《王陽明與禪》,台北:臺灣學生書局,民國73年,頁7—22。new window
陳榮捷,<朱熹集新儒學之大成>,收入《朱學論集》,台北:臺灣學生書局,民國77年,頁1—35。new window
陳榮捷,<康有為論仁>,收入《王陽明與禪》,頁83—94。new window
陳榮捷,<論朱子之仁說>,收入《朱學論集》,頁37—68。new window
陳鐵凡,<四書章句集注考源(下)>,《孔孟學報》,第5期,民國52年,頁181—225。new window
陳鐵凡,<四書章句集注考源(上)>,《孔孟學報》,第4期,民國51年,頁207—253。new window
陸建猶,<宋代四書學產生的歷史動因>,《西安交通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第21卷第1期(2001年3月),頁70—79。
章權才,<宋代退五經尊四書的過程與本質>,《學術研究》,1996年第2期,頁63—67。
傅佩榮,<朱注論語的商榷>,《哲學與文化》,28卷7期(90年7月),頁629—37。new window
曾春海,<「敬」概念在朱學之提出與涵義>,《哲學與文化》,20卷2期,民國82年,頁174—80。new window
森三樹三郎,<中庸的誠與莊子的真>,《中國典籍與文化》,1994年第2期,頁109—113。
程元敏,<大學改本述評>,《孔孟學報》,第23期(1972年4月),頁135—68。
馮友蘭,<中庸的年代問題>,收入《古史辨》第四冊,台北:藍燈文化,1987,頁183—84。
黃明喜,<二程「敬義夾持」修養方法論略>,《孔孟月刊》,35卷8期,民國86年,頁32—38。
黃俊傑,<中國詮釋學的政治意涵—宋儒的孟子學爭議>,《國立中央大學人文學報》,第15期(1997),頁239—266。
黃進興,<所謂「道德自主性」:以西方觀念解釋中國思想之限制的例證>,收入《優入聖域:權力、信仰與正當性》,台北:允晨文化,民國83年,頁3—24。new window
黃進興,<學術與信仰:論孔廟從祀制度與儒家道統意識>,《優入聖域》,頁217—311。new window
黃進興,<權力與信仰:孔廟祭祀制度的形成>,收入《優入聖域:權力、信仰與正當性》,台北:允辰文化,民國83年,頁164—216。new window
黃彰健,<了解論語的方法,並簡論漢宋學派的對論語的解釋>,收入《周公孔子研究》,南港: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1997,頁333—73。new window
黃彰健,<論四書章句集注定本>,《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第28本上(1956年12月),頁497—515。new window
楊海文,<孟子與漢代思想史的散點透視>,《齊魯學刊》,1998年第3期,頁12—19。
楊祖漢,<中庸的作者問題、成書年代,及其思想之衡定>,《鵝湖》,9卷10期,1984年4月,頁6—12。new window
楊涯人,<先秦中庸原流考>,《齊齊哈爾師範學院學報》,1998年第4期,頁29—32。
楊斐芳,<朱子論居敬工夫>,《建國學報》,第18卷(上),民國88年,頁47—60。
楊福泉,<孔子中庸考釋>,《淮陰師專學報》,1995年第2期,頁37—39。
楊儒賓,<中庸、大學變成經典的歷程:從性命之書的觀點立論>,收入李明輝主編,《中國經典詮釋傳統(二)儒學篇》,台北:喜瑪拉雅研究發展基金會,民國91年,頁113—158。new window
楊儒賓,<朱子格物補傳所衍生的問題>,《史學評論》,第5期,民國72年,頁133—72。
葉國良,<介紹宋儒林之奇的大學改本>,《幼獅學誌》,第18卷第4期(1985年10月),頁1—11。
葛晉榮,<仁範疇的歷史演變>,收入《儒學精蘊新詮》,濟南:齊魯書社,2002,頁9—43。
董季棠,<評論皇侃義疏之得失(下)>,《孔孟學報》,第29期(民國64年4月),頁183—199。new window
董季棠,<評論皇侃義疏之得失(上)>,《孔孟學報》,第28期(民國63年9月),頁143—168。new window
董金裕,<朱熹與四書集注>,《政大學報》(人文學科類),第70期(1995),頁1—13。
賈豔紅、姜亦剛,<大學的著述時代考>,《山東師大學報‧社會科學版》,1998年第3期,頁48—51。
漆 俠,<儒家的中庸之道與佛家的中道義>,《北京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99年第3期,頁78—83。
翟志成,<宋明時代的公私之辨及其現代意涵>,收入黃克武、張哲嘉主編,《公與私:近代中國個體與群體之重建》,南港: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民國92年。
趙貞信,<論語究竟是誰編纂的>,《北京師範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1961年第4期,頁1—24。
趙貞信,<論語‧堯曰章來源的推測>,《北京師範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1962年第3期,頁87—98。
趙貞信,<論語堯曰篇末二章探源>,《史學集刊》,第3期,民國26年,頁237—46。
劉 斌,<歷代孟子研究概觀>,《齊魯學刊》,1987年第2期,頁8—15。
劉海峰,<科舉制的起源與進士科的起始>,《歷史研究》,2000年第6期,頁3—16。
劉澤亮,<從五經到四書:儒學典據嬗變及其意義>,《東南學術》,2002年第6期,頁14—19。
潘德榮,<理解中的原義與原意:朱熹與施萊爾馬赫的理解觀之比較>,《臺大歷史學報》,第28期(2001),頁51—67。new window
蔣義斌,<朱熹的樂論>,收入鍾彩均主編《國際朱子學會議論文集》(下冊),頁1461—79。new window
蔡方鹿,<朱熹之四書學及其道統論的關係>,收入《經學研究論叢‧第四輯》,中壢:聖環圖書,1997,頁119—132。
蔡彥仁,<從宗教歷史學看口述『論語』的傳承與特徵>,《世界宗教研究》,1994年第3期,頁41—51。
蔡娟穎,<論語宋邢昺疏研究>,《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集刊》第35號,1991年,頁171—284。
鄧廣銘,<王安石在北宋儒家學派中的地位—附說理學家的開山祖問題>,收入《鄧廣銘治史叢稿》,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7,頁177—92。
盧連章,<論宋代新儒學運動>,收入中國孔子基金會編,《孔子誕辰2540周年紀念與學術討論會論文集》(下冊),上海:上海三聯書店,1992,頁1909—33。
錢 穆,<兩漢博士家法考>,收入《兩漢經學今古文平議》,台北:東大,民國72年,頁165—233。
錢 穆,<明初朱子學流衍考>,收入《中國學術思想史論叢(七)》,台北:東大,民國75年,頁1—33。
錢 穆,<初期宋學>,收入《中國學術思想史論叢(五)》,台北:東大,頁1—13。
錢 穆,<從朱子論語注論程朱孔孟思想岐異>,《清華學報》,新4卷2期,(53年2月),頁50—75。
錢 穆,<從朱子論語集注論程朱孔孟思想歧異>,《清華學報》,新4卷2期,民國53年,頁50—75。
錢 穆,<雜論唐代古文運動>,收入《中國學術思想史論叢(四)》,台北:東大,民國80年,頁16—69。
錢 穆,<讀智圓閑居編>,收入《中國學術思想史論叢(五)》,台北:東大,
錢新祖,<中國的傳統思想與比較分析的措詞>,《台灣社會研究》(1988)第1卷第1期,頁189—208。new window
戴君仁,<皇侃論語集解義疏的性質和形式>,收入《梅園論學續集》,頁118—128。new window
戴君仁,<皇侃論語義疏的內涵思想>,收入《梅園論學續集》,頁129—149。new window
戴君仁,<荀學與宋代道學之儒>,收入《梅園論學續集》,頁272—301。new window
戴君仁,<經疏的衍成>,收入《梅園論學續集》,台北:藝文印書館,民國63年,頁93—117。new window
謝仁真,<析論朱熹與張栻的仁說及其論辨>,國立台灣大學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民國79年。
謝曉東,<經學與理學之間:朱熹之理學詮釋學原則初探>,《唐都學刊》,2002年第3期,頁12—15。
顏晨華,<儒佛之爭與四書的崛起—泛論朱子哲學的文化意義>,《齊魯學刊》,1991年2期,頁92—97。
羅華文,<大學成書時代新考>,《孔子研究》,1996年第2期,頁114—18。
龔 杰,<張載的四書學>,《西北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94年第3期,頁90—95。
龔來國,<試述唐宋間的「疑孟」、「非孟」思想>,《史學月刊》,2003年第10期,頁26—31。
四:日文專著
三浦國雄,《朱子と気と身体》,東京:平凡社,1997。
下斗米晟,《仁の研究》,東京:大東文化大學東洋研究所,昭和41年。
久保田量遠,《支那儒道佛交涉史》,東京:大東出版社,昭和18年。
久須本文雄,《宋代儒学の禪思想研究》,名古屋:日進堂書店,昭和55年。
土田健次郎,《道学の形成》,東京:創文社,2002。
小島 毅,《中國近世における禮の言說》,東京:東大出版会,1996。
小島 毅,《宋学の形成と展開》,東京:創文社,1999。
山下龍二,《朱子学と反朱子学:日本における朱子学批判》,東京:研文社,平成3年(1992)。
友枝龍太郎,《朱子の思想形成》,東京:春秋社,昭和44年(1969)。
木下鐵矢,《朱熹再讀:朱子学理解への—序說》,東京:研文出版,1999。
市川安司,《朱子哲学論考》,東京:汲古書院,昭和60年(1985)。
市来津由彥,《朱熹門人集團形成の研究》,東京:創文社,2000。
有田和夫、大島 晃編集,《朱子学的思惟:中国思想史における传統革新》,東京:汲古書院,平成2年(1991)。
佐竹靖彥等編集,《宋元時代史の基本問題》,東京:汲古書院,1996。
佐野公治,《四書學史の研究》,東京:創文社,昭和63年。
岡田武彥,《宋明哲學の本質》,東京:木耳社,昭和59年(1984)。
林 泰輔,《修訂論語年譜》,東京:國書刊行會,昭和51年(1976)。
板野長八,《儒教成立史の研究》,東京:岩波書店,1995。
松川健二,《宋明の論語》,東京:汲古書院,平成12年。(2000)
松川健二編,《論語の思想史》,東京:汲古書院,平成六年。(1994)
武內義雄,《論語之研究》,東京:岩波書店,昭和23年。
金谷 治編,《唐抄本鄭氏注論語集成》,東京:平凡社,1978。
後藤俊瑞,《朱子の实踐哲学‧哲学編》,東京:目黑書店,昭和12年(1937)。
狩野直喜,《論語孟子研究》,東京:書房,1977。
秋月胤繼,《朱子研究》,東京:京文社,昭和2年(1927)。
高畑常信,《宋代湖南学の研究》,東京:秋山書店,平成8年(1996)。
淺野裕一,《孔子神話—宗教としての儒教の形成》,東京:岩波書店,1998。
野間文史,《五經正義の研究—その成立と展開》,東京:研文出版,1998。
楠本正繼,《宋明時代儒學思想の研究》,東京:廣池學園,昭和37年(1962)。
諸橋轍次,《儒學の目的と宋儒慶曆至慶元百六十年間の活動》,收入《諸橋轍次著作集》第一卷,東京:大修館書店,昭和50年(1975)。
諸橋轍次主編,《大漢和辭典》,東京:大修館書店,昭和61年,修訂版。
諸橋轍次等編集,《朱子学入門》,東京:明德出版社,昭和49年(1974)。
藤塚 鄰,《論語總說》,東京:弘文堂,昭和27年。
麓保 孝,《北宋における儒學の展開》,東京:書籍文物流通會,昭和42年(1967)。
麓保 孝,《宋元明清近世儒學變遷史論》,東京:國書刊行會,昭和51年(1976)。
五:日文論文
土田健次郎,<朱熹の思想における心の分析>,PHILOSOPHIA 78(1991),頁91—113。
大島 晃,<日本における宋明儒学研究の概況>,《上智大学國文学科紀要》,1989,頁175—97。
大野 峻,<論語の謎>,《東海大学紀要‧文學部》,第43輯(1985),頁112—108。
小林義廣,<宋代の「諭俗文」>,收入宋代史研究会研究報告第三集《宋代の政治社会》,東京:汲古書院,昭和63年(1988),頁35—63。
小倉紀藏,<朱子学的思惟における﹝主体﹞の內在的階層性>,《東アヅア地域研究》6,1999,頁69—81。
小島 毅,<朱子の克己復礼解釈>,收入宋代史研究会研究報告第五集《宋代の規範と習俗》,東京:汲古書院,1995,頁67—88。
市来津由彥,<朱熹の「雜学弁」とその周边>,收入宋代史研究会研究報告第二集《宋代の社会と宗教》,東京:汲古書院,昭和60年(1985),頁3—50。
田中謙二,<朱子門人考>,收入《田中謙二著作集(三)》,東京:汲古書院,平成13年(2001)。
早川雅子,<朱子の「身の思想」をめぐって--「東アヅアにおける身の思想展開」に関する一考察>,《目白大学人文学部紀要‧地域文化篇》5,99(2000),頁49—60。
岡田武彥,<技と心>,收入《中國思想における理想と現实》,東京:木耳社,昭和58年,頁67—98。
近藤正則,<朱子の王安石批判のモチーフをめぐって>,《東洋研究》,129号,1998,頁29—48。
垣內景子,<程子の「涵養須用敬」について>,《東洋哲学論叢》(早稻田大学),1992,頁100—117。
楠本正繼,<朱晦庵の二遺業>,收入《楠本正繼先生中國哲學研究》,東京:國士館大學,昭和50年(1975)頁,327—50。
鈴木喜一,<論語各章の年代決定試論>,《東京支那學報》,第15號,昭和44年6月,頁77—88。
濱 久雄,<中国经学史における今古文学の思想对立>,《東洋研究》,129号,1998,頁1—27。
六:英文專著
Ames, Roger T. and David L. Hall. Focusing the Familiar: A Translation and Philosophical Interpretation of the Zhongyong. Honolulu: University of Hawai’I Press, 2001.
Ames, Roger T., and Henry Rosemont Jr., trans. The Analects of Confucius: A Philosophical Translation. New York: Ballantine, 1998.
Birdwhistell, Anne D. Transition to Neo-Confucianism: Shao Yung on Knowledge and Symbols of Reality. Stanford: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1989.
Bol, Peter K. This Culture of Ours’: Intellectual Transitions in T’ang and Sung China.
Stanford: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2.
Brooks, E. Bruce, and A. Taeko Brooks. The Original Analects: Sayings of Confucius and His Successors. New York: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1998.
Burkitt, Ian. Social Selves: Theories of the Social Formation of Personality. London: SAGE Publications, 1991.
Carrithers, Michael. et al, eds. The Category of the Person: Anthropology, Philosophy, History.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85.
Chan, Wing-tsit. A Sourcebook in Chinese Philosophy. Princeton, N.J.: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1963.
Cheng, Chung-ying. New Dimensions of Confucian and Neo-Confucian Philosophy. Albany, N.Y.: SUNY Press, 1991.
de Barry, Wm. The Message of the Mind in Neo-Confucianism. New York: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1989.
de Barry, Wm. Theodore. Neo-Confucian Orthodoxy and the Learning of the Mind-and-Heart. New York: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1981
de Barry. Learning for One’s Self: Essays on the Individualism in Neo-Confucian Thought. New York: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1991.
Ebrey, Patricia B. Chu His’s Family Rituals: A Twelfth-Century Chinese Manual for the Performance of Cappings, Weddings, Funerals, and Ancestral Rites. Princeton, N.J: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1991.
Ebrey, Patricia B. Confucianism and Family Rituals in Imperial China: A Social History of Writing about Rites. Princeton, N.J.: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1991.
Elias, Nobert. The Civilizing Process, re ed. Oxford: Blackwell, 2000.
Fingarette, Herbert. Confucius: The Secular as Sacred. Illinois: Waveland Press. 1972.
Fingarette, Herbert. Confucius: The Secular as Sacred. New York: Harper & Row, 1972.
Foucault, Michel. The History of Sexuality, Vol. I: An Introduction. New York: Vintage, 1980.
Foucault, Michel. The History of Sexuality, Vol.2: The Use of Pleasure. New York: Vintage, 1990.
Foucault, Michel. The History of Sexuality, Vol.3:The Care of the Self. New York: Vintage, 1988
Gadamer, Hans-Georg. Philosophical Hermeneutics. Trans. And Edited by David E. Linge.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1976.
Gadamer, Hans-Georg. Truth and Method. Second, Revised Edition. trans, by Joel Weinsheimer and Donald G. Marshall. New York: The Continuum Publishing Company, 1994.
Gaddis, John Lewis. The Landscape of History: How Historian Map the Past.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2.
Gardner, Daniel K. Learning to Be a sage: Selections form the Conversations on Master Chu, Arranged Topically.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1990.
Gardner, Daniel K., Zhu Xi’s Reading of the Analects: Canon, Commentary, and the Classical Tradition. New York: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2003.
Graham, A.C. Two Chinese Philosophers. LaSalle, Ill: Open Court, 1992.
Griswold, Jr. Charles L. Self-Knowledge in Plato’s Phaedrus. Pennsylvania: The Pennsylvania State University Press, 1996.
Hadot, Pierre. Philosophy as a Way of Life: Spiritual Exercises from Socrates to Foucault. Oxford: Blackwell, 1995.
Hadot, Pierre. What is Ancient Philosophy? Trans by Michael Chase. Cambridge: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2002.
Hall, David L. and Roger T. Ames. Thinking from the Han. Albany, N.Y.: SUNY Press, 1998.
Hall, David L., and Roger T. Ames. Thinking through Confucius. Albany, N.Y.: SUNY Press, 1987.
Henderson, John B. Scripture, Canon, and Commentary: A Comparison of Confucian and Western Exegesis. Princeton, N.J.: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1991.
Jensen, Lionel M. Manufacturing Confucianism: Chinese Traditions and Universal Civilization. Durham, N.C.: Duke University Press, 1997.
Koselleck, Reinhart. The Practice of Conceptual History. Stanford: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2.
Lau, D.C.. trans. Confucius: The Analects. Hong Kong: Chinese University Press, 1979.
Legge, James. C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