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從刑事政策觀點論治亂世用重典
書刊名:警學叢刊
作者:許福生
作者(外文):Hsu, Fu Sheng
出版日期:1998
卷期:28:5=117
頁次:頁171-199
主題關鍵詞:兩極化刑事政策治亂世用重典假釋連續犯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2) 博士論文(1)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2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44
  • 點閱點閱:63
     近來由於重大刑案接二連三地發生,且治安單位尚未能即時偵破,經由媒體的不 斷報導,造成民眾普遍認為現行治安已惡化到極點,懼怕犯罪,甚至走上街頭,要求政府為 此事情負責。政府為了因應人民對社會治安的期望,已著手修政通過提高假釋門檻,以及修 正槍砲彈藥刀械管制條例大幅提高刑責及施以強制工作,以其達到「治亂世用重典」,而改 善治安。 一般所言的「治亂世用重典」,其刑罰的理論基礎乃是在於一般預防思想,乃想藉者刑 罰的嚴厲性來達到一般威嚇社會大眾的效果,使之不敢犯罪。「治亂世用重典」,常導因於執 法能力不足,無法有效抗制犯罪,造成民眾普遍懼怕犯罪。政府只能在短時間內提出「用重 典」的立法措施,以回應人民對社會治安的期望。 然而在犯罪的抗制對策上,卻不可過度地迷信一般預防效果,刑罰超載的威嚇(即重罪 重罰,相對地輕罪亦可重罰),不只不能培養國民法倫理意識,且會促使犯罪者畏懼嚴刑而 不得不事前計劃周詳,增加刑事偵查的困難,降低破案率。甚且促使犯罪者一不作二不休, 趕盡殺絕。因此嚴重破壞罪責的嚴厲刑罰,不但沒有刑事政策上的效果,反而適得其反。 因此,本文針對目前我國的暴力犯罪情勢,參照諸外國目前重大犯罪情勢及其法律措施,分 別就社會層面而言、就民眾感受層面而言、就政治層面而言、以及就成本效率層面而言,主 張目前的抗制對策應採取兩極化刑事政策。亦即是對於暴力犯罪及累犯,採取嚴格之對策, 加重處罰;相對地對於輕微犯罪及某種程度有改善可能性者,採取寬鬆之對策,減輕處罰, 甚至擴大轉向處分,而非全然採取「治亂世用重典」的立法措施。
期刊論文
1.岡田美紀(1996)。アメリ力合眾國における「一九九四年暴力犯罪統制及び法執行法」について。比較法雜誌,29(4),37。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淺田和茂(1996)。「組織的な犯罪」對策立法の問題點。法律時報,68(13),4。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林東茂(19930600)。德國的組織犯罪及其法律上的對抗措施。刑事法雜誌,37(3),1-64。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林東茂(19861000)。現代刑事政策的國際趨勢。刑事法雜誌,30(5),60-66。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王湘雲(19931200)。美國治安問題與人們對死刑的看法。警學叢刊,24(2)=94,261-275。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吳坤山(19900600)。從日本刑法廢止連續犯規定論我國刑法關於連續犯規定之妥當性。刑事法雜誌,34(3),53-76。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川出敏裕(1995)。ドイツ犯罪對策法。ジュリスト,1077/1078。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藤本哲也。諸外國における凶惡犯罪の狀況と對策。法律のひろば。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石塚伸一(1997)。組織的犯罪對策法の實體法規定と問題點。法學セミメー,507。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宮澤浩一(1996)。ドイツ連邦共和國の刑事政策に對する一九九四年10月28日の犯罪對策法の意義。刑法雜誌,36(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Keil, Thomas J.、Vito, Gennaro F.(1991)。Race, Homicide Severity, and the Application of the Death Penalty: A Consideration of the Barnett Scale。Justice Quarterly。  new window
12.徐昀(19951200)。美國三振出局法--問題與聯想。刑事法雜誌,39(6),56-82。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鄭善印(19960700)。日本不良幫派之處理模式暨我國可以借鏡之處。警學叢刊,27(1)=107,17-82。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許福生(19960700)。論兩極化刑事政策。警政學報,29,53-78。  延伸查詢new window
會議論文
1.侯崇文(1997)。治亂世用重典的民眾意向。「犯罪問題的因應:社會與科技層面之探討」研討會,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 。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研究報告
1.(19971108)。立法院公報。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八十五年刑案統計。刑事警察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19971115)。立法院公報。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
1.沈銀和(1988)。中德少年刑法比較研究。臺北:五南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林山田(1992)。刑罰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許春金(1996)。犯罪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八十五年犯罪狀況及其分析。法務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大塚仁(1994)。刑法概說(總論)。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森下忠(1994)。刑事政策の論點。東京:成文堂。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Hagan, Frank E.(1993)。Research Methods in Criminal Justice and Criminology。  new window
8.法務省法務統合研究所(1996)。犯罪白書。大藏省印刷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警察廳(1996)。警察白書。大蔵省印刷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高仰止(1983)。刑法總則之理論與實用。五南圖書出版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其他
1.(19971109)。中國時報。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無相關點閱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