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宜蘭地區犯罪幫派特徵與發展之研究
作者:張國治
校院名稱:中央警察大學
系所名稱:犯罪防治研究所
指導教授:廖福村
蔡田木
學位類別:博士
出版日期:2007
主題關鍵詞:犯罪幫派犯罪聚合角頭團體犯罪組織發展歷程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3)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3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107
論文摘要
一般社會大眾、執法者、媒體,甚至是學者的刻板印象裡,大多認為犯罪幫派形成於由地痞流氓組成地方性的犯罪聚合,轉化至角頭團體,甚至發展為犯罪組織的演化過程。但研究者體會幫派成員有如「慢性犯罪者」(chronic offender),而地方角頭更似慢性犯罪中的「核心犯罪者」(hard-core criminals)。地方角頭從犯罪聚合、角頭團體到犯罪組織的轉變,亦即從犯罪幫派之發生、寄生與共生的轉折與發展歷程,本研究以生命史的觀點來探求整個犯罪幫派之形成與發展,集中於特徵及歷程因素之分析。
本研究選擇宜蘭地區已歷經發生、寄生與共生階段的三大犯罪幫派為研究對象,深入訪談犯罪幫派首領(或老大)及其成員42 人,並訪承辦幫派業務之員警6 人。訪談犯罪幫派成員的主要內容包括:犯罪幫派內部關係、重要幫派生活經驗與事件、犯罪經驗、地方關係與影響、成員自我認知及對幫派的未來觀感。訪談員警的主要內容則包括:業務經驗與事件、對犯罪幫派的認知及未來看法。訪談內容再佐以相關官方文件資料,以釐清地方犯罪幫派之特徵與發展歷程。
研究發現鬆散的犯罪聚合以「村里」為形成基礎,地緣(地形條件)關係密切,成員大多具有刑案前科紀錄者,忠誠度低、流動性高,不熱衷政治活動,因過度掠奪性,為擴展地盤(turf)常使用暴力,不受地方社會正面的接納。初具組織雛型的角頭團體已紮根於原有地盤,對外吸收附屬組織,並寄生於特定行業,有穩定的經濟基礎。角頭團體已從掠奪性犯罪(暴力手段),轉變為一種持續性的商業貿易性質,開始汲求專業成員,以協助團體朝向專業化及合法化發展。並開始參與地方政治活動,藉以漂白身分與獲得政治庇護,成員投入地方公益活動,也逐漸受到地方社會認同。階層化明顯的犯罪組織已根深於地方社會,並從非法走向合法,再以合法掩護非法的活動性質,犯罪組織已能掌控地方政治、經濟與社會利益,受到各方利益團體的保護,並完成與地方政治團體、社會團體與財團互利、共生之關係。本研究可以瞭解宜蘭地區犯罪幫派之形成、轉化與發展因素,及其發展過程中幫派之特徵、結構、活動及其影響程度,及其建構地方犯罪幫派演化之模式,可提供治安政策的參考。
最後,研究者依據研究所得之結果,提出以下建議:(1)執法機關應瞭解犯罪幫派之形成與發展歷程,俾利掃黑策略。(2)重視地方犯罪幫派之危害。(3)執法機關應落實犯罪幫派清查工作,隨時更新列管資料。(4)部分犯罪幫派,提供學術研究。(5)建立全國犯罪幫派資料庫。(6)成立專責掃黑單位。(7)阻絕犯罪幫派參與政治選舉之管道。(8)斷絕犯罪幫派經濟來源。(9)加強地方犯罪幫派之本土化研究。
關鍵詞:犯罪幫派、犯罪聚合、角頭團體、犯罪組織、發展歷程
一一、中文部分
(一)書籍
內政部警政署(1995),中華民國八十四年警政工作概況,台北:內
政部警政署編印。
內政部警政署(2000),八十九年檢肅流氓工作講習教材,台北:內
政部警政署編印。
內政部警政署(2002),警政白皮書(九十一年版),台北:內政部
警政署編印。
內政部警政署(2005),警政白皮書(九十四年版),台北:內政部
警政署編印。
內政部警政署刑事警察局(1998),儲備刑事警察幹部講習班第二期
教材,台北:內政部警政署刑事警察局編印。
內政部警政署刑事警察局編(1996),刑事警察幹部講習班第廿九期
教材,台北:內政部警政署刑事警察局。
王文科(1995),教育研究法,增訂新版,台北:五南出版社。new window
王牧主編(2004),犯罪學論叢(第二卷),北京:中國檢察出版社。
王嘉源譯、克萊蕊.史達林(Sterling, C.)著(1996),黑道入侵,台北:時報文化公司。
司法院刑事廳編(2003),刑事法律專題研究(二十),台北:司法
院秘書處。
司法院編(1997),刑事法律專題研究(十二),台北:司法院印行。
甘添貴教授祝壽論文集編輯委員會,(2002),刑事法學之理想與探
索(四):甘添貴教授祝壽論文集,台北:學林文化公司。
白 芸(2002),質的研究指導,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
何秉松(2002),有組織犯罪研究第一卷:中國大陸黑社會(性質)
犯罪研究,北京:中國法制出版社。
何鋯(1993),臺灣綠林傳,台北:萬象圖書公司。
何頻、王兆軍(1993),中國大陸黑社會,台北:時報文化。new window
吳芝儀(2003),敘述研究的方法論探討,收錄:齊力、林本炫編
(2003),質性研究方法與資料分析,嘉義:南華大學教育社會
研究所出版。
李釗編著(1993),黑手黨:二十世紀的超級犯罪組織,台北:風雲
時代出版公司。
李傑清(2001),剝奪組織犯罪所得之研究—臺灣及日本組織犯罪現
象與對策之比較,台北:元照出版社。
李湧清、林燦璋、葉毓蘭譯、美國聯邦調查局刑事調查科組織犯罪
毒品執行組原著,(1996),國際性組織犯罪與偵查的企業理論,
台北:內政部警政署防制犯罪幫派之運作及犯罪模式訓練教材。
李湧清、徐昀(2002),警察行政與刑事司法的經濟分析,台北:五
南出版社。
阮方民、王曉(2005),有組織犯罪新論—中國黑社會性質組織犯罪
防治研究,杭州:浙江大學出版社。
法務部(1996),各國反黑法律彙編,台北:行政院法務部。
法務部(1998a),組織犯罪防制條例立法資料彙編,台北:法務部
秘書處。
法務部(1998b),掃黑白皮書,台北:法務部檢察司。
宜蘭縣政府(2005),宜蘭縣人口概述(中華民國九十四年),宜蘭:宜蘭縣政府主計室。
周震歐等(1983),青少年犯罪心理與預防,台北:百科文化公司。
周文勇(1996),組織犯罪,桃園:中央警察大學。
孟維德(2005),警察與犯罪控制,台北:五南出版社。new window
林山田、林東茂、林燦璋(2002),犯罪學,增訂三版,台北:三民
書局。
林東茂(1996),危險犯與經濟刑法,台北:五南出版社。new window
林燦璋(1997),國際性組織犯罪活動走向及其對我國之可能影響,
台北:內政部警政署刑事警察局研究計劃報告。
胡幼慧(2001),質性研究:理論、方法及本土女性研究實例,台北:巨流圖書公司。
重罡、璞玉編著(1997),當代中國掃黑紀實,北京:群眾出版社。
凌立主編(2004),黑幫秘史,北京:北京出版社。
徐久生(1999),德語國家的犯罪學研究,北京:中國法制出版社。
秦寶琦(2005),中國地下社會(第二卷:晚清秘密社會卷),北京:學苑出版社。
馬克昌、莫洪憲主編(2003),中日共同犯罪比較研究:二十一世紀
第二次(總第八次)中日刑事法學術研討會文集,武漢:武漢大學出版社。
康樹華主編(1994),比較犯罪學,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康樹華主編(1998),當代有組織犯罪與防治對策,北京:中國方正
出版社。
康樹華(1999),犯罪學—歷史.現狀.未來,台北:五洲出版社。
康樹華、趙國玲主編(1997),犯罪熱點透視,北京:群眾出版社。
康樹華、魏新文主編(2001),有組織犯罪透視,北京:北京大學出
版社。
張起厚(1998),大陸、臺、港黑幫調查研究,台北:法務部調查局。
曹金剛譯、朱塞佩.卡洛.馬里諾著(2000),以教父之名:黑手黨
史,四川:四川人民出版社。
許春金主編(1987),犯罪學,桃園:中央警察大學。
許春金、馬傳鎮(1990),台北市幫派及有組織犯罪之實證研究,台
北: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專題研究計畫成果報告。
許春金、鄭善印、林東茂、游日正、楊台興、劉嘉發(1993),不良
幫派處理模式之泛文化比較研究,台北:內政部警政署刑事警
察局委託研究報告。
許春金、鄭善印、周文勇、廖有祿、孟維德、許福生、蔡田木(1997),臺灣地區犯罪幫派影響政、經體系運作之實證調查研究—如何解決黑金政治,台北:國家安全局委託研究報告。
許春金(2003),犯罪學,修訂四版,台北:三民書局。
許春金(2006),人本犯罪學—控制理論與修復式正義,台北:三民new window
書局。
許春金(2007),犯罪學,修訂五版,台北:三民書局。
許福生(2001),刑事學講義,桃園:作者自印。
陳光輝(1971),臺灣省北部地區的城市犯罪少年與鄉村少年之比較
研究,台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陳寶山譯、山根清道原著(1986),犯罪心理學,台北:五洲出版社。
陳向明(2002),社會科學質的研究,台北:五南出版社。new window
陳明華(2004),有組織犯罪問題對策研究,北京:中國政法大學出
版社。
陳國霖(1993),幫會與華人次文化,台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陳國霖(1995),華人幫派,台北:巨流圖書公司。new window
陳國霖(2004),黑金—臺灣政治與經濟實況揭密,台北:商周出版
社。
陳慈幸(2002),組織犯罪,嘉義:濤石文化。
陳慈幸(2005),組織犯罪與被害者學:二個犯罪論理之延伸概念,
嘉義:濤石文化。
陳嘉放、鄧鵬(2003),文明與暴力,四川:四川人民出版社。
陸德陽(2004),流氓史,台北:華成圖書公司。
章光明(1999),警察業務之社會科學分析,桃園:中央警察大學出new window
版社。
章光明、許福生、劉嘉發(1999),當前臺灣地區組織犯罪問題之整
合型實證研究—從法制面向分析,台北: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
會專題研究計畫成果報告。
麥留芳(1991),個體與集團犯罪—系統犯罪學初探,台北:巨流圖
書公司。
黃瑞琴(1991),質的教育研究方法,台北:心理出版社。
楊士隆、程敬閏、蔡佩珊(2002),企業對政府防制組織犯罪滿意度
調查研究--以國內上市、上櫃暨外商公司為例,台北:內政部
警政署刑事警察局委託研究報告。
楊士隆主編(2004),暴力犯罪—原因、類型與對策,台北:五南出
版社。
詹幼鵬(2005),意大利黑手黨家族傳,哈爾濱:北方文藝出版社。
趙慕嵩(1992),大哥外傳,台北:時報文化公司。
趙永茂(1994),臺灣地區黑道對選舉的影響與防制(研討會),台
北:革命實踐研究院。
齊 力(2003),質性研究方法概論,收錄:齊力、林本炫編(2003),
質性研究方法與資料分析,嘉義:南華大學教育社會研究所出
版。
歐陽柏青譯、保羅.蘭德著(2005),有組織犯罪大揭秘,北京:中
國旅游出版社。
潘淑滿(2003),質性研究:理論與應用,台北:心理出版社。
潘明宏、陳志瑋譯,Frankfort-Nachmias, C.& David Nachmias 著
(2004),最新社會科學研究方法,台北:韋伯文化公司。
蔡少卿(1996),中國秘密社會,台北:南天書局。
蔡保田等(1989),教育研究法,高雄:復文圖書出版社。
蔡德輝、楊士隆(2002),臺灣地區少年加入幫派危險因子之實證研new window
究,台北: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專題研究計畫。
蔡德輝、楊士隆(2004),犯罪學,增訂三版,台北:五南出版社。
蔡德輝、楊士隆(2005),少年犯罪—理論與實務,增訂四版,台北:五南出版社。new window
鄭善印、章光明、許福生、劉嘉發(1999),當前臺灣地區組織犯罪
問題之整合型實證研究—從法制面向分析,台北:行政院國家
科學委員會專題研究計畫成果報告。
盧建平主編(2004),有組織犯罪比較研究,北京:法律出版社。
蕭亮(2005),日本黑手黨山口組家族傳,哈爾濱:北方文藝出版社。
謝勇、王燕飛主編(2005),有組織犯罪研究,北京:中國檢察出版
社。
藍凡文化工作室編著(2002),黑手黨揭秘,上海:上海文化出版社。
羅塵譯、希莫里克.杜瓦爾著(2004),黑手黨檔案,台北:代表作
國際出版社。
蘇南桓(1997),組織犯罪防制條例之實用權益,台北:永然文化公
司。
龔宜君(2001),宜蘭縣人口與社會變遷,宜蘭:宜蘭縣政府。new window
(二)期刊、研討會論文
王櫻芬(1996),青少年對幫派犯罪問題的態度與看法研究,學生輔
導,第50 期,頁122-132。
王文忠(2003),警察機關辦理流氓、組織犯罪案件之現況介紹,收
錄:司法院刑事廳編(2003),刑事法律專題研究(二十),台
北:司法院秘書處。
王侯爵(2005),風雲再起—近代的江湖,刑事雙月刊,第9 期,頁
4-10。
左永憲(1978),不良幫派之形成原因及防範之道,司法通訊,第
862-866 期。
朱高正(1997),論黑道—歷史與現實的考察,歷史月刊,1997 年1
月號,頁92-102。
吳景芳(2001),聯合國打擊跨國有組織犯罪公約之制定背景與條文new window
翻譯,法令月刊,第52 卷第4 期,頁3-23。
李湧清(1998),組織犯罪之經濟分析,中央警察大學法學論集,第new window
3 期,頁391-414。
李建廣(2001),我國組織犯罪實體面及其偵查策略之探討,收錄:
法務部犯罪研究中心編印(2001),刑事政策與犯罪研究論文集
(四),台北:法務部犯罪研究中心出版。
汪毓瑋(2005),全球治理脈絡下因應組織性犯罪之理論與實踐,收new window
錄:中央警察大學第三屆「國家治理、公民社會與通識教育」
學術論文研討會論文集,桃園:中央警察大學通識教育中心。
車煒堅(1985),台中地區少年不良幫派之研究,中央警察大學警政
學報,第8 期,頁85-104。
車煒堅(1990),香港黑社會問題,收錄:第三屆中美防治犯罪研討
會論文集,桃園:中央警察大學。
周文勇(1998),幫派犯罪的掃蕩,警大慶祝建校六十二週年校慶特
刊,頁39-40。
周文勇(2001),青少年幫派形成與演進之探討,中央警察大學犯罪new window
防治學報,第2 期,頁223-242。
周文勇(2002),青少年犯罪幫派形成之影響因素與特質之研究,收new window
錄:台北大學、中央警察大學、中正大學犯罪防治研究所、內
政部警政署主辦,2002 犯罪問題研究研討會論文集。
周文勇(2003),青少年幫派之組織結構與活動之探討,收錄:中央
警察大學主辦,2003 年海峽兩岸警政與犯罪防治學術研討會論
文集,頁247-264。
周文勇、許正道(2005),幼齒的江湖—青少年幫派,刑事雙月刊,
第9 期,頁11-15。
孟維德(1998),澳大利亞的組織犯罪,刑事科學,第46 期,頁new window
125-142。
孟維德(2003),警察預警式策略與警務資料分析—以組織犯罪滲透new window
合法行業預測分析為例,中央警察大學警政學報,第40 期,頁
1-28。
孟維德、楊立華、賴珮玲(2005),幫派及組織犯罪團體之實證研究—以台中市為例,中央警察大學警學叢刊,第36 卷第3 期,頁new window
53-82。
林水波、陳朝建(1997),從走味的咖啡描繪臺灣黑道的形成與根治,警光雜誌,第486 期,頁42。
林世英節譯(1989),日本的暴力團體與一般民眾,中央警察大學新
知譯粹,第5 卷第4 期,頁29-39。
林世英(1996),日本暴力團對策法的成果及展望,警光雜誌,第
482 期,頁26-30。
林東茂(1993),德國的組織犯罪及其法律上的對抗措施,刑事法雜new window
誌,第37 卷第3 期,頁1-64。
林美珠(2000),敘事研究:從生命故事出發,輔導季刊,第36 卷new window
第4 期,頁27-34。
林燦璋、李建廣、楊嘉銘(2004),臺灣組織犯罪集團活動型態、偵
審情形及犯罪模式分析,中央警察大學警政論叢,第4 期,頁
171-195。
范麗娟(1994),深度訪談簡介,戶外遊憩研究,第7 卷第2 期,頁new window
25-35。
翁開誠(2002),覺解我的治療理論與實踐:通過故事來成人之美,new window
應用心理學研究,第16 期,頁23-69。
高政昇(1983),高雄市幫會組織之研究,中央警察大學警政學報,
第5 期,頁67-91。
高政昇(1996),檢肅流氓工作執行要領,收錄:內政部警政署刑事
警察局編(1996),刑事警察幹部講習班第廿九期教材,台北:
內政部警政署刑事警察局。
高哲翰、謝文彥(1990),美國打擊組織犯罪的運作取向,美國月刊,第4 卷第11 期,頁50-65。
高淑清(2000),來自異鄉華人的心聲:海外華人留學生太太的生活
世界,發表於中央研究院「第五屆華人心理與行為科際學術研
討會」論文。
張有長(1992),香港幫會組織,警光雜誌,第437 期,頁73-75。
張起厚(1994),大陸黑幫地霸問題研析,共黨問題研究,第20 卷
第12 期,頁51-61。
許育光(2000),敘說研究的初步探討—從故事性思考和互為主體的new window
觀點出發,輔導季刊,第36 卷第4 期,頁17-26。
許春金(1990),台北市幫派犯罪團體之實證研究,收錄:第三屆中
美防治犯罪研討會論文集,桃園:中央警察大學。
許春金(1993),論組織與犯罪,中央警察大學警政學報,第22 期,頁237-247。new window
許春金(1996),美國組織犯罪現象及抗制措施,中央警察大學警學new window
叢刊,第27 卷第1 期,頁1-15。
許福生(1996),從嚴格刑事政策觀點論組織犯罪抗制對策,中央警new window
察大學警學叢刊,第27 卷第2 期,頁105-142。
許福生(2000a),臺灣地區組織犯罪問題與防制策略之探討,收錄:台北大學主辦(2000),2000 年犯罪問題理論與實務研討會會new window
議手冊暨論文集, 台北:台北大學印行。
許福生(2000b),臺灣地區組織犯罪防制策略之研究,中央警察大new window
學警政學報,第36 期,頁291-316。
許福生(2002),政府掃黑方案之回顧與評析,收錄:甘添貴教授祝
壽論文集編輯委員會,(2002),刑事法學之理想與探索(四):
甘添貴教授祝壽論文集,台北:學林文化公司。
許福生(2003),中日兩國防制組織犯罪法制之比較研究,中央警察new window
大學警政學報,第40 期,頁211-234。
許福生(2004),臺灣地區黑道發展之演變與執法策略之檢討,中央new window
警察大學警政論叢,第4 期,頁197-221。
陳玉書、洪宏榮(2003),犯罪行為發展歷程之質性分析,中央警察new window
大學犯罪防治學報,第4 期,頁175-208。
陳志龍(1997),黑道暴力型犯罪與矯治,收錄:行政院國家科學委
員會主辦,犯罪問題的因應:社會與科技層面之探討研討會會
議手冊,台北: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
陳慈幸(2003),論中日防制組織犯罪之問題與對策,刑事法雜誌,new window
第47 卷第1 期,頁74-104。
陳慈幸(2004),犯罪幫派犯罪問題與防治對策,收錄:楊士隆主編
(2004),暴力犯罪—原因、類型與對策,台北:五南出版社。
陳慈幸、胡乾鋒(2004),白領階級與組織犯罪共生關係之初探性研new window
究,中央警察大學警學叢刊,第34 卷第6 期,頁81-100。
章光明、許福生(2001),臺灣地區組織犯罪幾個現象面之觀察,中new window
央警察大學警學叢刊,第31 卷第5 期,頁67-90。
傅美惠(2000),組織犯罪及其對抗措施,刑事法雜誌,第44 卷第new window
6 期,頁105-134。
彭南雄(1997),當前美國聯邦政府防制組織犯罪策略(上),法務
通訊,第1731 期,第2 版。
程敬閏(2004),少年加入幫派之情境脈絡與生活歷程研究,兒童及new window
少年福利期刊,第6 期,頁87-117。
黃立(2000),有組織犯罪類型研究,中國刑事法雜誌,第6 期,頁
149-175。
廖福村(1992),社會控制理論與犯罪區位學理論之比較研究,臺灣new window
警察專科學校警專學報,第5 期,頁109-120。
趙永茂(1993),臺灣地方黑道之形成背景及其與選舉之關係,理論new window
與政策,第7 卷第2 期,頁19-33。
趙永茂(1994),非都會區黑道與選舉之關係,理論與政策,民國new window
83 年秋季號,頁83-95。
趙永茂(1997),臺灣黑道問題的政治社會面分析,收錄:行政院國
家科學委員會主辦,犯罪問題的因應:社會與科技層面之探討
研討會會議手冊,台北: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
劉東原(2005),黑幫新戰場—臺灣兄弟撼神州,刑事雙月刊,第9
期,頁44-47。
劉揚磊(2005b),組織犯罪問題之研究—臺灣非都會型流氓幫派活
動型態與地區特性關係之初探,中央警察大學警學叢刊,第35
卷第6 期,頁207-230。
蔡禎祥(2005),淺談抑制幫派公開活動,刑事雙月刊,第9 期,頁
26-28。
蔡德輝、楊士隆(1998),臺灣地區組織犯罪問題與防制對策,收錄:法務部犯罪研究中心編印(1998),刑事政策與犯罪研究論文集
(一),台北:法務部犯罪研究中心出版。
蔡德輝、楊士隆(2003),臺灣地區少年加入幫派危險因子之實證研new window
究,中央警察大學警學叢刊,第33 卷第4 期,頁1-26。
鄭明哲(1995),臺灣地區幫派問題及防治對策之研究,臺灣警察專new window
科學校警專學報,第8 期,頁121-133。
鄭善印(1996),日本不良幫派之處理模式暨我國可以借鏡之處,中new window
央警察大學警學叢刊,第27 卷第1 期,頁17-82。
鄭善印(1998),中、美、日三國犯罪幫派之概況及其抗制對策之比
較研究,收錄:法務部犯罪研究中心編印(1998),刑事政策與
犯罪研究論文集(一),台北:法務部犯罪研究中心出版。
鄭善印、周慶東節譯、加藤久雄著(1995),義大利的組織犯罪,中
央警察大學新知譯粹,第11 卷第4 期,頁39-59。
鄭善印、蔡田木、曹光文(1999),臺灣地區組織犯罪受刑人矯治處new window
遇之實證研究,中央警察大學警政學報,第35 期,頁291-328。
鄭善印節譯、淺井堅司、安友久義著(2000),有關脫離幫派的指導,中央警察大學新知譯粹,第15 卷第6 期,頁15-39。
鄧煌發(1999),學校因應校園幫派之對策,學生輔導,第65 期。
頁26-31。
鄧煌發節譯、Nash, Robert J.(1997),揭開馬非亞(Mafia)神秘面紗,中央警察大學新知譯粹,第13 卷第4 期,頁13-31。
盧金波(1988),幫派犯罪之預防與處理,收錄:第一屆中美防治犯
罪研究會論文集,桃園:東海大學、中央警察大學、加州沙加
緬度大學印行。
賴珮玲(2005b),組織犯罪問題之研究—臺灣都會區組織犯罪集團new window
活動型態之初探,中央警察大學警學叢刊,第35 卷第6 期,頁
231-256。
戴育毅(1998),跨國性組織犯罪問題之探討,收錄:法務部犯罪研
究中心編印(1998),刑事政策與犯罪研究論文集(一),台北:
法務部犯罪研究中心出版。
謝瑤偉(1997),組織犯罪之防制對策,法務通訊,第1848 期,第
2 版。
譚瑞辰(2005),新奇古惑仔—網路黑幫,刑事雙月刊,第9 期,頁
36-39。
嚴文瑞(1997),美日組織犯罪的定義與其對策,警光雜誌,第490
期,頁48-50。
(三)學位論文
丁聖螢(2004),從危險犯之性質論組織犯罪,中央警察大學法律學
研究所碩士論文。
田文榮(2005),臺灣地區組織犯罪之研究—以三大幫派為例,中央
警察大學行政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江玉女(2003),日本組織犯罪之研究,台北大學法律學研究所博士new window
論文。
余昭俊(2003),我國治安政策執行之研究—以檢肅流氓為例,台北
大學公共行政暨政策學系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
李建廣(1999),組織犯罪偵查活動之研究,中央警察大學刑事警察
研究所碩士論文。
周文勇(2002),青少年犯罪幫派形成之影響因素與特質之研究,中new window
央警察大學犯罪防治研究所博士論文。
林金宏(2005),地方幫派與地方派系互動之研究,東海大學公共事
務在職專班碩士論文。
林欽隆(2002),臺灣地區組織犯罪與跨國犯罪防制策略,淡江大學
國際事務與戰略研究所碩士論文。
林鑑棋(2001),黑金政治影響公共工程之研究,東海大學公共事務
在職專班碩士論文。
徐呈璋(2000),青少年不良幫派形成過程及相關因素之研究,中央
警察大學犯罪防治研究所碩士論文。
晏餘生(1993),美國華裔幫派的發展及其衍生之社會問題,淡江大
學美國研究所碩士論文。
張伯宏(1980),臺灣地區青少年不良幫派及其防治措施之研究,央
警察大學警政研究所碩士論文。
張學昌(2005),組織犯罪之概念暨司法判解實證研究,國防管理學
院法律研究所碩士論文。
曹振忠(2003),海峽兩岸跨境組織犯罪之研究—以人蛇集團仲介偷
渡為例,中央警察大學行政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莊定凱(2002),黑道圍標犯罪偵防之研究,中央警察大學刑事警察
研究所碩士論文。
許家源(2003),改革開放後中國大陸跨境犯罪問題之研究—以兩岸
組織犯罪為例,中央警察大學公共安全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奕全(2003),臺灣犯罪幫派的法律抗制,台北大學犯罪學研究所
碩士論文。
陳嘉欣(1994),臺灣地區流氓防治對策之研究,中央警察大學警政
研究所碩士論文。
程敬閏(2004),青少年加入幫派之危險因子、情境脈絡與幫派生涯
歷程之研究,中正大學犯罪防治研究所博士論文。
黃玄銘(1997),戰後臺灣黑道的政治分析,臺灣大學政治學研究所
碩士論文。
楊嘉銘(1999),當前臺灣地區組織犯罪現象之研究,中央警察大學
刑事警察研究所碩士論文。
劉揚磊(2005a),非都會型幫派組合與組織犯罪現象之研究—以雲
林縣為例,中央警察大學刑事警察研究所碩士論文。
潘志忠(1999),臺灣綠色執政的雛型—以宜蘭經驗為例,臺灣大學
政治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鄧湘全(1997),組織犯罪之研究—理論與現實面的考察,臺灣大學
法律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賴珮玲(2005a),台中市幫派、組織犯罪團體之實證研究,中央警
察大學刑事警察研究所碩士論文。
顏明忠(2003),兩岸加入WTO 後高雄地方發展策略—兩岸經貿交
流衍生犯罪問題之防制,中山大學公共事務管理研究所碩士在
職專班碩士論文。
二、外文部分
Abadinsky, H. (1986). Organized Crime. Chicago:Nelson-Hall..
Albini, J. (1971). The American Mafia : Genesis of a Legend. New York :
Appleton-century Crofts.
Attorney-General’s Department. (1994). Report of the Commonwealth
Law Enforcement Arrangements. Canberra:Australian Government
Publishing Service.
Barak, G. (1998). Integrating Criminology. MA:Allyn and Bacon.
Berg, B. L. (1998). Qualitative Research Method for the Social Science.
Boston:Allyn & Bacon.
Babbie, E. (2004). The Practice of Social Research. (10th.ed).
Wadsworth Publishing Commpany.
Becker, H. K. (1993). A study of Hispanic gang in Los Angeles county.
Paper Presented at the Symposium on Police and Society, Social
Change and Policing:An International Perspective.
Block, Alan A. & Chambliss, W. (1981). Organizing Crime. New
York:Elsevier.
Britan, G. M. (1978). Experimental and Contextual Models of Program
Evaluation. Evaluation and Program Planning, 1, PP229-234.
Burkolter, V. (1976) The Patronage System:Theoretical Remarks.
Basel : Social Strategies Publishers.
Carbtree, B. & Miller, W. L. (1992). A template approach to text
analysis:Developing and using codebooks. In Crabtree, B. D.,
Miller, W. L. (Eds.), Doing Qualitative Research. Newbury Park:
Sage Publications.
Carter, K. (1993). The place of story in the study of teaching and teacher
education. Educational Researcher, 22(1), PP25-38.
Chambliss, W. (1988). Vice corruption, Bureaucracy, and Power.
George F. Cole ed., Criminal Justice:Law and Politics.
Clward, Richard A. & Ohlin, Lloyd E. (1960). Delinquency and
Opportunity:A theory of delinquent gang. The Free Press.
Cohen, Albert K. (1955). Delinquent Boys:The culture of the gang.
Glencoe,Ⅲ:The Free Press.
Cook, T. D. & Shadish, W. R. (1985). Program evaluation:The worldly
science. Annual Review of Psychology, 37, PP193-232.
Decker, S. H. & Winkle, B. V. (1996). Life in the gang:family, friend,
and violence. New York: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Denzin, N. K., & Lincoln, Y. S. (2000). Handbook of qualitative
research. CA:Sage.
Derber, C. (2002). The wilding of America:Greed, Violence, and the
new American dream. Worth Publishers.
Edelhertz, H. Ed. (1987). Major issues in organized crime control. U. S.
Department of Justice Symposium Proceedings.
Erickson, F. (1990). Qualitative method. In Research in teaching and learning ,Vol. 2, PP75-194.
Evetts, J. (1989). Married woman and career:Career history account of primary headteacher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Qualitative Studies in Education, 2(2). PP89-105.
Fagan, J. (1990). Social Process of Delinquency and Drug Use Among Urban Gangs. In Gangs in America, Edited by Huff, C. Ronald.
Newburk Park, CA:Sage Publications. Fontana, A. & Frey, J. H. (1998). Interviewing:The art of science. In N.
K. Denzing & Y. S. Lincoln (Eds.), Collecting and Interpreting Qualitative Materials. London:Sage Publications.
Frank F. Y. Huang & Michael S. Vaughn. (1994). A descriptive analysis of Japanese organized crime:The Boryokudan from 1945 to 1988.
(日本組織犯罪的敘述分析),中央警察大學警政學報,第25 期,
頁293-332。
Gambetta, D. (1993). The Sicilian Mafia:The Business of Protection. Cambridge, MA: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Geis, Gilbert. (1988). Organized crime, Violence, and the Asian connection. 收錄:第一屆中美防治犯罪研究會論文集,東海大學、中央警察大學、加州沙加緬度大學印行。
Glesne, C. (1999). Becoming qualitative researchers:an introduction. (2nd.ed.). Pearson Education, Inc., Publishing as Allyn & Bacon.
Gordon, R. M. (1993). Incarcerated gang members in British
Columbia:A Preliminary Study. Victoria:Ministry of Attorney General.
Guba, E. G. & Lincoln, Y. S. (1989). Fourth generation evaluation. Newbury Park, CA:Sage.
Guba, E. G. & Lincoln, Y. S. (1994). Competing paradigms in
qualitative research. In N. K. Denzin & Y. S. Lincoln (Eds.), Handbook of Qualitative Research. London:Sage.
Haskell, M. & Yablonsky, L. (1974). Juvenile Delinquency. Chicago:Rand McNally College Publishing Company.
Hagan, Frank E. (1983). The organized crime continunm:A further specification of a new conceptual model. Criminal Justice Review, (8). PP52-57.
Hirschi, Travis. (1969). Cause of Delinquency. Berkeley: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Horowitz, R. (1990). Sociological perspectives on gangs:Conflicting definitions and concepts. In Gangs in America, Edited by Huff, C.
Ronald. Newburk Park, CA:Sage Publications.
Holstein, J. & Gubrium, J. (1995). The Active Interview. Newbury Park, CA:Sage Publications.
Hycner, R. H. (1985). Some guidelines for the phenomenological analysis of interview data. Human Studies, 8, PP279-303.
Ianni, Francis A.J. (1974). Black Mafia:Ethnic succession in organized crime. New York:Simon & Schuster.
Kenney, D. J. & Finckenauer, J. O. (1995). Organized Crime. Belmont, CA:Wads-worth Publishing Company.
Klein, Malcolm W. (1971). Street gangs and street worker. Englewood Cliffs, NJ:Prentice-Hall.
Klein, M. W. & Maxson, C. L. (1998). Vulnerability to street gang menbership: Implications for practice. Social Service Review, PP70-91
Langness, L. L., & Frank, G. (1981). Lives: An anthropological approach to biography. Novato, CA:Chandler & Sharp.
Light, Donald Jr. & Keller, S.(1975). Sociology. New York:Alfred A. Knopf, Inc.
Lieblich, A., Tuval-Mashiach, R., & Zilber, T. (1998). Narrative research: reading, analysis, and interpretation. Tousand Oaks: Sage.
Liddick, Donald R. (1999). An Empirical, Theoretical, and Historical Overview on Organized Crime. United Kingdom, The Edwin Mellen Press.
Lupsha, P. (1987). “ Organized crime in the united states”, Kelly, Robert J. ed., Organized Crime: A global perspective, Totowa, N. J.: Rowman and Littlefiedl.
Mandelbaum, D. G. (1973). The study of life history:Gandhi. Current Anthropology, 14(3). PP177-196.
Martin, Allen W. (1981). Toward specifying a spectrum-based theory of enterprise. Crime and Delinquency, Vol. 6, PP54-57.
Mak, L. F. (1981). The sociology of secret societies. Singapore:Oxford University Press.
Marshall, C. & Rossman, G. (1989). Designing Qualitative Research.
Newbury:Sage Publications.
Maxwell, Joseph A. (1992). Understanding and validity in qualitative Research. Havard Educational Review, 62, PP279-300.
Maxwell, Joseph A. (1996). Qualitative Research Design:An interactive approach. Sage Publication, Inc.
Martin, Brian G. (1996). Shanghai Green Gang:Politics and Organized Crime 1919—1937.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Berkeley.
Merton, R. K. (1957). Social theory and social structure. N.Y:Free Press.
Menzel, H. (1978). Meaning:Who needs it? In M. Brenner, P. Marsh, & M. Brenner (Eds.), The Social Contexts of Method. New York:St. Martin’s.
Merriam, S. (1988). Case study research in education:A qualitative approach. San Francisco:Jossey-Bass.
Merriam, S. B. (1998). Qualitative research and case study applications in education. San Francisco:Jossey-Bass Publishers.
Miller, Walter B. (1958). Lower Class Culture as a Generating Milieu of Gang Delinquency. Journal of Social Issues, Vol. 14(3), PP5-10。
Miller, Walter B. (1975). Violence by youth gangs and youth groups as a crime problem in major American cities. Report to the Delinquency Prevention.
Miles, M. B. & Huberman, A. M. (1994). Qualitative data analysis:A sourcebook of new methods. Beverly Hills, CA:Sage.
National Advisory Commission on Criminal Justice Standards and Goal.
(1976). Organized Crime, Washington D. C.:U. S. Government
Printing Office.
National Crime Authority (1988). Annual Report 1987-1988.
Canberra:Australian Government Publishing Service.
Oliver, K. L. (1998). A journey into narrative analysis:A methodology for discovering meaning. Journal of Teaching in Physical Education, 17, PP244-259.
Patton, M. Q. (1990). Qualitative evaluation and research methods (2nd ed.). Newbury Park, CA:Sage.
Pluciennik, M. (1999). Archaeological narratives and other ways of telling. Current Anthropology, 40, PP653-678.
Polkinghorne, D. E. (1995). Narrative configuration in qualitative analysis. In J. A. Hatch & R. Wisniewski (Eds.). Life History and Narrative , PP5-24, Washington, DC: Falmer Press.
Presidents Commission on Law Enforcement and Administration of Justice. (1967). Task Force Report:Organized Crime.
Reuter, Peter(1983). Disorganized Crime:The Economics of the Visible Hand. Cambridge, MIT Press.
Riessman, C. K. (1993). Narrative analysis. Newbury Park: Sage.
Roniger, Louis & Eisenstadt, S. N. (1980) ”Patron client relations as a model of structuring social exchange “Society forComparative Study of Society and History, The Truman Research Institute,
http:// ww. arts. cuhk. edu. hk/ humftp/ Religion/ panda1. uottawa. ca/ patron.txt . Donald R. Liddick , op , cit ., PP.199-201.
Rossi, P. H. & Berk, R. A. (1991). A guide to evaluation research theory and practice. In A. Fisher, M. Pavlova, & V. Covello (Eds),
Evaluation and effective risk communications : Workshop
proceedings, PP201-254. Washington, DC:Interagency Task Force on Environmental Cancer and Heart and Lung Disease.
Robson,C. (1993). Real world research:A resource for social scientists and practitioner-researchers. London:Blackwell.
Rubin, P. (1973). The economic theory of the criminal firm, Rottenberg,
Simon ed., The Economics of Crime and Punishment. Washington
D.C. : American Enterprise Institute.
Shaw, Clifford R. & Henry D. Mckay. (1942). Juvenile Delinquency in Urban Areas. Chicago: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Sanchez-Jankowski, M. (1991). Island in the street:Gangs and America urban society. Berkeley: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Sayer, A. (1992). Method in social science:A realist approach (2nd ed.).
London:Routledge.
Schmidt, Steffen W. (1977). Friends, Followers, and Factions : A reader in political clientelism.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Shedon, Randall, Sharon Tracy & William Brown. (2002). Youth Gang in American Society. Wadsworth.
Short, James F. & Fred L. Strodtbeck.(1987). Group Process and Gang Delinquency. Chicago: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Sharan, B. M. (1988). Case study research in education. Jossey-Bass.
Smith, Dwight C. (1975). The Mafia Mystique. New York:Basic Books.
Spergel, Irving A. (1995). The Youth Gang Problem:A Community Approach. New York:Oxford University Press.
Sutherland, Edwin H. (1961). White Collar Crime. New York:Holt, Rinehart, and Winston.
Sutherland, Edwin H. & Cressey, Donald R. (1978). Criminology. 10th ed. Lippincott Philadephia.
Sugden, R.(1995). Review Article on Diego Gambetta’s The Sicilian
Mafia:A Business of Private Protection. Journal of Economic
Literature, ⅩⅩⅩⅢ:PP863-867.
Taylor, S. J., & Bogdan, R. (1984). Introduction to qualitative research
methods:The search for meanings. New York:John Wiley & Sons.
Thrasher, Frederick M. (1927). The Gang:A Study of 1,313 Gangs in
Chicago. Chicago, IL: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Watson, L. C., & Watson-Franke, M. (1985). Interpreting life
histories:An anthropological inquiry. New Brunswick, NJ:Rutgers
University Press.
Weiss, R. S. (1994). Learning from strangers:The art and method of
qualitative interviewing. New York:Free Press.
Wolfgang, Marvin E. & Ferracuti, F. (1981). The subculture of violence.
Sage, Beverly Hills, Cal.
Whyte, William F.(1955). Street Corner Society:The social structure of
An Italian slum.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Yablonsky, Lewis. (1962). The Violent Gang. The Macmillan Company.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