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Yat'il Encore Une Industrie Rurale a Taiwan﹖
書刊名: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地理研究報告
作者:Houssel,Jean-Pierre
出版日期:1998
卷期:28
頁次:頁1-12
主題關鍵詞:鄉村工業臺灣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39
     法國學者們認為鄉村工業區對臺灣經濟形成一定影響,但臺灣官方立場則M向高科 技都市工業區對臺灣經濟造成影響。對此不同觀點,本文提出鄉村環境透過密集勞力,提供 外銷產品,對臺灣工業發展所扮演的重要角色。事實上,臺灣以鄉村環繞著臺北及高雄兩大 都會區,在兩大都會區內,農業及工業呈減少趨勢;但臺中及臺南地區,其工業則呈現擴散 趨勢,城市與鄉村形成關連性結合,兩地人口不減且密度已高達每平方公里 2,000 人。 我 們在此區發現「義大利中部工業環境區」( "l'italie de milieu" )之「自發性工業」( "industrie spontanee") 的模式在此出現。 即自 1955 年起,義大利北部大工業中心區( 指米蘭 Milan、杜林 Turin 及熱那亞 Genoa 三大城市所形成之倒三角形工業發達區),與 南部低開發的農業區之間,產生了上述所謂之「中部工業環境區」,而臺灣的臺中及臺南地 區,正好介於台灣三大都會區及其他農業為主的地區之間,恰可比對此模式之義大利中部地 區,本區由外銷產品到工業先進國家,產生鄉村中產階級,對國家經濟發展有相當貢獻,而 當地工業之穩定繫於農、工兼顧之地區人口;此類地區若要進一步發展為大型工業,則需改 善技術並掌握市場。此外,這種工業類型多發生於邊陲國家,有利其國內生活水準之提昇。 這裡提出兩組相似的新興工業國家為例:(一)沿地中海盆地區:本區是全球最早發生此類 效應的地區;(二)東亞及南亞區:本區是全球人口最多地區,它們環繞日本,起先形成亞 洲四小龍, 而新龍則是「東南亞國家協會」( ASEAN,Association of South-East Asian Nations )的國家, 而 1990 年以來, 中國大陸及印度, 這兩個「洲國」( etats-continents ), 其南部臨海地區皆發展出此類型工業,亦是容易理解的(參見附圖 3 )。
期刊論文
1.Jean-Pierre, HOUSSEL(1990)。L'Industrie spontanee en Italie。Annales de géographie,420-440。  new window
2.Jean-Pierre, HOUSSEL(1995)。Disiricis indiistriels et milieux intermediairesf p. 7-10 et Made in Taiwan ou l'industrie d la campagne, p. 61-75。Revue de Geographie de Lyon,1。  new window
圖書
1.Lu-lin, CHENG(1996)。Flexibility and Uncertainty in the Organizational Fields of Market :Taiwanese Footwear Industry as a heuristic Case。Taipei:Institute of Sociology, Academia Sinica。  new window
2.Andre, GAMBLIN(1992)。Taiwan, la victoire du dragon。Paris:SEDES。  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