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易經生死學研究
書刊名:空大人文學報
作者:鄭基良
出版日期:1998
卷期:7
頁次:頁207-234
主題關鍵詞:太極八卦十翼陰陽乾坤乾元坤元象辭彖辭效法天地生生憂患意識窮理盡性時中位中君子大人聖人生成說自然淘汰適應輻射唯變所適最適者生存Theory of generationNatural selectionAdaptive radiation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1) 博士論文(1)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1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301
     本文闡述《易經》的化生思想、道德修養工夫、理想人格等問題, 建構《易經》的生死學。 一、化生思想:天地的化育,由太極而來,太極是形而上的道,守宙變易的本體,就化生宇宙萬物而言,它具有生物的德性。從《易經》六十四個卦來說,卦的前後次序說明宇宙化生流行的原理,〈序卦傳〉說得很詳細,最重要的兩個卦是乾卦和坤卦。 二、修養工夫:《易經》斷定吉凶的標準在效法天地或不效法天地之間,六十四卦的象辭都勉人效法天地,效法天地成為最重要的修養工夫。另外,《易經》強調憂患意識,君子所憂慮的是道德的修養與人格的建立。 三、理想人格:《易經》標立了三個理想人格,一為君子,二為聖人,三為大人。四、結論:《易經》的化生思想,是一種生成說,這種思想相當符合科學的自然法則,《易經》所謂「唯變所適」,近似生物演化「自然淘汏」和「適應輻射」的學說,由於古聖先賢法天的修養工夫,參贊天地之化育,臻使宇宙萬物和人類生生不息。
圖書
1.南懷瑾、徐芹庭(1980)。周易今註今譯。台北:臺灣商務。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林惠祥(1991)。文化人類學。上海:上海文藝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熊十力(1975)。原儒。臺北:大明王氏出版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高懷民(1978)。大易哲學論。臺北:成文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熊十力(1972)。讀經示要。台北市:廣文書局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其他
1.十三經注疏,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無相關點閱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