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老莊道論比較研究
作者:張修文
作者(外文):Chang, Hsiu-wen
校院名稱:中國文化大學
系所名稱:哲學系
指導教授:張永儁
曾春海
學位類別:博士
出版日期:2013
主題關鍵詞:萬物天地聖人技藝語言氣化動力差異回歸海德格taothingsky and earthsaintmannothingnesscraftlanguagevaporisepowerdifferencereturnMartin Heifegger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165
我的書主要文本有七章。〈前言〉指向嚴肅的中國哲學學者。最重要的工作,就是中西哲學的會通。所以如果我們想討論道家的理論,我們可以選擇海德格作為可能的詮釋學進路。〈導論〉中指出老子的「無」和「有」的概念。但聖人的「常無」和「常有」畢竟指向一種心境。海德格主張:「首先必須由一種特殊情緒,使他與日常經驗決裂……人在憂慮中面對空無。」由此來說明「無」可以是一種心境。首先說明老子的道是生發萬物的動力,分成「人的存在」、「萬物之道」、「天地的運行」和「聖人之道」來探討。在莊子的道,更以「氣化」來說明,並特別談論技藝與道的關係,和道與語言相依存的關係。老、莊雖同為道家,由概念之結構可以釐清其差異。在道的動力上,從道來生發萬物,但萬物亦有回歸於道的過程。莊子不欲展現如老子般的概念結構,而是自始落實在生活經驗中,自現實中展現飛翔之道。
  海德格有沒有類似老子的「前識」或莊子的「成心」呢?我們對存有的理解常是不真實的定向的,此有所遭遇的物,常以器具的形態出現。物被人利用,失去了物的本性,海德格卻以容器作為範型,說明空無、空的空間,才作為容器之用。自然也能被視為道的動力,能於技藝的人,力量的使用能產生強烈的力量,與自然交互運作。
The main text of my book consists of seven chapters.<Foreword>aims at clarifying the most important work for the serious chinese scholars in philosophy,is a comparative study between Eastern and Western philosophies.In <Introduction>,I try to explain the concept holy man’s of Lao Tzu’s “Nothingness” and “Beingness” but always be non-being and always be being,point at a kind of mood.Heidegger maintained :”Man can only do so if he is torn away from his everyday experience by a special emotion......this shows that man in his anxiety ,is confronted with nothing.”
At firt,I characterize Tao for Lao Tzu signifies the power of producing things,can divide into “man’s existence”,“Tao of things”,“the dynamic of sky and earth”,“Tao of holy man”four aspects to discuss.Tao for Chung Tzu is just as air’s vaporize,and I especially discuss the relation of craft and Tao,and the relation of language and Tao.Both Lao Tzu and Chung Tzu are Taoist,but they strutuce the concept of Tao show the difference between their way.On the dynamic of Tao,Tao generating things,but things has a process of return to Tao.Chung Tzu didn’t like to show the structure of concept,rather came back to living experience,Showing Tao of flying in reality.
Is Heidegger has some key term like Lao Tzu’s”pre-understanding”or Chung Tzu’s “the heart of prejudice”?Our understanding of Being always inauthentically harness in wrong direction, the thing encounterd by Dasein always show up as a “equipment”. Thing used by man,lost the original nature of itself,Heidegger modelled vessel as a ideal type, that says vacuity, the space of hollow, is the use of vessel. Nature also can view as dynamic of Tao, those man who have craft, use their strength to produce violent power, acting upon nature, and nature repond to him.
參考文獻
一、古典文獻
1.〔魏〕王弼:《老子註》,臺北:藝文印書館,1975年。
2.〔魏〕王弼等:《老子四種》,臺北:大安出版社,2006年。
3.〔明〕焦竑:《莊子翼》,臺北:廣文書局,1979年。
4.〔明〕釋德清:《莊子內篇注》,臺北:廣文書局,1973年。
5.〔清〕王夫之:《莊子通.莊子解》,臺北:里仁書局,1984年。
6.〔清〕王先謙:《莊子集解》,臺北:三民書局,1974年。
7.〔清〕宣穎:《莊子南華經解》,臺北:宏業書局,1977年。
8.〔清〕郭慶藩輯:《莊子集釋》,臺北:河洛出版社,1974年。
9.〔清〕魏源:《老子本義》,臺北:華聯出版社,1973年。
10.〔清〕陳壽昌輯:《南華真經正義》,臺北:新天地書局,1977年。

二、中文專書
11.方東美:《原始儒家道家哲學》,臺北:黎明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1983年。
12.   :《新儒家哲學十八講》,臺北:黎明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1983年。
13.王邦雄:《人人身上一部經典》,臺北:漢光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1993年。
14.王叔岷:《莊子校詮》,臺北:國立編譯館,1988年。
15.王博:《老子思想的史官特色》,臺北:文津出版社,1992年。
16.王煜:《老莊思想論集》,臺北:聯經出版股份有限公司,1979年。
17.江瑔:《讀子巵言》,臺北:成偉出版社,1975年。
18.牟宗三:《才性與玄理》,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83年。
19.   :《中國哲學十九講》,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83年。
20.   :《現象與物自身》,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75年。
21.   :《理則學》,臺北:正中書局,1985年。
22.   講述,陶國璋整構:《莊子齊物論義理解析》,香港:香港中華書局,1999年。
23.沈清松:《物理之後/形上學的發展》(台北:牛頓出版社,1987年)。new window
24.   :《現代哲學論衡》,臺北:黎明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1985年。
25.汪文聖:《胡塞爾與海德格》,臺北:遠流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1977年。new window
26.何新:《諸神的起源》,臺北:木鐸出版社,1987年。
27.余培林:《新譯老子讀本》,臺北:三民書局,1990年。
28.吳經熊:《哲學與文化》,臺北:三民書局,1971年。
29.胡適:《中國古代哲學史》,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58年。
30.高亨:《莊子今箋》,臺北:臺灣中華書局,1973年。
31.袁保新:《從海德格、老子、孟子到當代新儒學》,臺北:臺灣學生書局,2008年。new window
32.   :《老子哲學之詮釋與重建》,臺北:文津出版社,1991年。
33.唐君毅:《中國哲學原論 原性篇》,香港:新亞書院研究所,1968年。
34.   :《中國哲學原論 原道篇壹》,香港:新亞書院研究所,1973年。
35.   :《中國哲學原論 原道篇貳》,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73年。
36.   :《中國哲學原論 導論篇》,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86年。
37.徐復觀:《中國人性論史》,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69年。
38.黃錦鋐:《新譯莊子讀本》,臺北:三民書局,1989年。
39.陳鼓應:《老莊新論》,臺北:五南圖書股份有限公司,1993年。new window
40.   編:《道家文化研究》第1至25輯,香港:香港道教學院。
41.陳榮捷編著,楊儒賓等譯:《中國哲學文獻選編》,臺北:巨流圖書公司,1993年。
42.陳榮華:《海德格哲學──思考與存有》,臺北:輔仁大學出版社,1992年。
43.郭梨華:《出土文獻與先秦儒道哲學》,臺北:萬卷樓,2008年。new window
44.張祥龍:《海德格爾思想與中國天道》,北京:三聯書店,1996年。
45.張舜徽:《周秦道論發微》,臺北:木鐸出版社,1988年。
46.張默生:《莊子新譯》,臺北:時代書局,1975年。
47.馮友蘭:《中國哲學史》,臺北:增訂八版,1947年。
48.程兆熊:《道家思想──老莊大義》,臺北:明文書局,1985年。
49.勞思光:《新編中國哲學史》,臺北:三民書局,1981年。
50.曾春海:《先秦哲學史》,臺北:五南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10年。
51.   、葉海煙、尤煌傑、李賢中等:《中國哲學概論》,臺北:五南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05年。
52.鄔昆如:《莊子與古希臘哲學中的道》,臺北:臺灣中華書局,1972年。
53.傅偉勳:《西洋哲學史》,臺北:三民書局,1994年。
54.潘栢世編著:《老子集註》,臺北:龍田出版社,1977年。
55.劉笑敢:《老子》,臺北:東大圖書股份有限公司,1997年。
56.   :《莊子哲學及其演變》,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88年。
57.錢穆:《中國思想史》,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80年。
58.  :《莊子纂箋》,臺北:東大圖書股份有限公司,1985年。
59.  :《國學概論》,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77年。
60.顏世安:《莊子評傳》,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1999年。

三、期刊論文
61.丁原植:〈《老子》哲學的存有論〉,《哲學與文化》第26卷3期,1999年4月,頁317-248。new window
62.李賢中:〈中國哲學研究方法探析〉,《文史哲》第1期,2008年。
63.尤煌傑主編:〈中西美學與藝術的反思專題〉,《哲學與文化》第35卷7期,2008年,頁1-4。
64.沈清松:〈中國哲學文本與意象的運動──以《莊子‧齊物論》為例〉,《哲學與文化》第34卷11期,2007年,頁7-30。new window
65.林光華:〈論牟宗三先生對老子之道的詮釋〉,《哲學與文化》第37卷5期,2010年5月,頁129-147。new window
66.林鎮國:〈從逍遙遊探討莊子哲學的主題〉,《鵝湖月刊》第17期,1976年11月。new window
67.袁保新:〈老子語言哲學試探〉,《鵝湖月刊》第148期,1987年10月。new window
68.張尚德:〈從逍遙遊與齊物論看莊子生命哲學系統〉,《鵝湖月刊》第15期,1976年9月。new window
69.張永儁:〈莊子泛神論的自然觀對張橫渠氣論哲學的影響〉,《哲學與文化》第33卷8期,2006年8月,頁83-99。new window
70.葉海煙:〈莊子齊物哲學的道物合一論〉,《哲學與文化》第34卷8期,2007年8月,頁21-33。new window
71.   :〈《太一生水》與莊子的宇宙觀〉,《哲學與文化》第26卷4期,1999年4月,頁336-343。
72.曾春海:〈方東美及其對莊子哲學的詮釋〉,《哲學與文化》第39卷8期,2012年8月,頁165-179。new window
73.   :〈莊子的形神觀及其依道製器之藝術實踐觀〉,《哲學與文化》第34卷8期,2007年8月,頁3-19。
74.劉笑敢:〈關於《老子》之雌性比喻的詮釋問題〉,《中國文哲研究期刊》第23期,2003年9月,頁179~209。new window
75.賴錫三:〈《莊子》的死生隱喻與自然變化〉,《漢學研究》第29卷第4期,2011年12月,頁1~34。new window
76.   :〈論惠施與莊子兩種思惟差異的自然觀〉,《臺灣東亞文明研究學刊》第16期,2011年12月,頁129~176。

四、博士論文
77.李壬燦:《《老子》”無為”思想研究》,北京:北京大學,中國哲學博士論文,2011。
78.李劍虹:《自然與自由:莊子身體觀研究──以《內七篇》為中心》,安徽:安徽大學中國哲學博士論文,2011。
79.李淑芬:《船山《老子衍》析評》,臺北:東吳大學中國文學系博士論文,2009。
80.宋定莉:《老子與海德格美學思想之比較研究》,臺中:東海大學哲學系博士論文,2005。new window
81.林建德:《《老子》與《中論》之哲學比較──以語言策略、對反思惟與有無觀為線索》,臺北:臺灣大學哲學研究所博士論文,2006。new window
82.閆鑫:《西方老子學研究》,北京:北京師範大學中國哲學博士論文,2001。
83.郭繼民:《莊子哲學的後現代解讀──從中西哲學會通的角度》,山東:山東大學中國哲學博士學位,2008。
84.陳清春:《六合內外──莊子內篇道論研究》,北京:北京師範大學中國哲學博士學位,2008。
85.蔣麗梅:《王弼《老子注》研究》,北京:北京大學中國哲學博士論文,2008。

五、中文翻譯書目
86.比梅爾著,劉鑫等譯:《海德格爾》,北京:商務印書館,1996年。
87.約翰‧雷契著、吳瓊等譯,《敲開智者的腦袋》,北京:新華出版社,2002年。
88.馬丁.海德格著,孫周興等譯:《同一與差異》,北京:商務印書館,2011年。
89. 著,孫周興譯:《尼采》,北京:商務印書館,2002年。
90.恩斯特.貝勒爾著,李朝暉譯:《尼采、海德格與德希達》,北京:社會科學院文獻出版社,2001年。
91.萊因哈德.梅依著、張志強譯,《海德格爾與東亞思想》,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3年。
92.斯坦利.羅森著,吳松江、陳衛斌譯:《啟蒙的面具》,遼寧:遼寧教育出版社,2003年。
93.喬治‧史坦尼著,耿揚譯:《海德格──存在主義祖師爺》,臺北:結構群出版社,1989年。
94.維克多.泰勒、查爾斯.溫奎斯特編,章燕、李自修等譯:《後現代主義百科全書》,長春:吉林出版社,2007年
95.戴孚高(Bernard Delfgaauw)著、傅佩榮譯,《二十世紀的哲學》,臺北:問學出版社,1979年。
六、英文書目
96.Chan Wing-Cheuk, Heidegger and Chinese Philosophy. Taipei, Yeh-Yeh Press.1986.
97.Christopher Fynsk, Heidegger:Thought and History. Ithaca:Cornell University Press,1986.
98.Edmunt Husserl, trans. by DoRion Cairns. Cortesian Meditation. Netherlands:The Hague Press, 1973.
99.Gianni Vattimo, trans. by John R. Synder, The End of Modernity, USA:Polity Press, 1988.
100.Hubert L. Dreyfus, Being-in-the-World:A Commentary on Heidegger’s Being and Time,Cambridge:The MIT Press,1992.
101. and Harrison Hall edited, Heidegger:A Critical Reader, Black Well, Cambridge Press,1992.
102.Martin Heidegger, edited by David Farrell Krell:Basic Writings. New York:Harper & Row Press,1977.
103. , trans. by John Macquarrie and Edward Robinson:Being and Time. New York, Harper and Row Press,1962.
104. , trans by Terrence Malick, The Essence of Reasons. Evanston:Northwestern,University Press,1955.
105. , trans. by Joan Stambaugh Identity and Difference. New York:Harper and Row Press,1969.
106. , trans. by Albert Hofstader, Poetry, Language, Thought. New York: Harper and Row Press, 1975.
107. , trans. by David Farrel and Frank A Capuzzi, Early Geek Thinking, New York:Harper and Row Press,1975.
108. , trans. by William Lovitt, The Question Concering Technology, New York:Harper and Row Press,1977.
109. , trans. by Albert Hofstader, The Basic Problem of Phenomenology, Bloomington:Indiana University Press,1982.
110. , trans. by William Kluback and Jean T. Wilde, The Question of Being, New Heaven:The College and University Press,1956.
111. , trans by Ralph Manhein, An Introduction to Metaphysics. Chicago:Henry Regnery Press,1967.
112.Tracy B. Strong, Friedrich Nietzsche of the Position of Transfiguration. Berkerley:California University Press,1988.
113.Werner Marx, trans. by Theodore Kisiel, Heidegger and the Tradition, USA:North-Western University Press,1971.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