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運動員諮商的新選擇--休閒教育
書刊名:大專體育
作者:高俊雄 引用關係
出版日期:1999
卷期:43
頁次:頁17-23
主題關鍵詞:休閒教育運動員諮商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3)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3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150
  • 點閱點閱:25
     運動員的生活結構與一般人類似,都是由必要時間、約束時間以及自由時間所構 成。就社會發展趨勢而言,生活結構中,約束時間逐漸減少,而自由時間會逐漸增加,雖然 運動員生活的重心或目標可能是以訓練、競賽為第一優先,但是,自由時間的運用仍然可以 為運動員帶來多樣的生活滿意或意義。有一定比例的運動員在運動生涯中都經常生活在極度 訓練、競賽的壓力下,或面臨中途轉業,以及退休轉業的課題。因此,在新的世紀、新的生 活結構下,運動員的生活方式也需要有新的準備加以因應。休閒教育乃針對提升自由時間生 活品質所做的準備與努力,可以作為運動員諮商教育的新選擇,提升運動員的競爭力。
期刊論文
1.高俊雄、溫景財、李鐵生(19990400)。林口社區居民休閒參與型態之研究--核心模式之應用與驗證。國立體育學院論叢,9(2),77-91。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Parker, Stanley(1981)。Change, flexibility, spontaneity, and self-determination in leisure。Social Force,60(2),323-331。  new window
3.高俊雄(19990100)。休閒教育之理念、規劃與實現。學生輔導,60,8-19。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高俊雄(19950300)。休閒利益三因素模式。戶外遊憩研究,8(1),15-28。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會議論文
1.高俊雄(1998)。運動員休間參與之比較研究。1998國際教練訓練科學研討會。台北:中國文化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學位論文
1.溫景財(1997)。休閒利益與自覺訓練效果關係之研究─以台灣大聯盟職棒選手為例(碩士論文)。國立體育學院。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鐘瓊珠(1997)。大專運動員休閒行為之研究--以國立台灣體專專長學生為例(碩士論文)。國立體育學院。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
1.黃煥業(1997)。大學運動員休間行為之研究--以東吳大學男子運動代表隊為例。台北:全壘打文化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Dattilo, John、Murphy, William D.(1991)。Leisure Education Program Planning: A systematic Approach。State College, PA:Venture Publishing。  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無相關點閱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