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比較王弼與程頤的《易》注及本體論
作者:曾春海 引用關係
書刊名:易經的哲學原理
頁次:253-275
出版日期:2003
出版項:臺北:文津
主題關鍵詞:明彖陰陽異質相求儒理易玄理易寂然至無聖人之學體用一源顯微無間健而無息至動論本靜論
學門:哲學/宗教研究
資料類型:專書論文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2)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10
期刊論文
1.余英時。漢晉之際士之新自覺與新思潮。新亞學報,4(1),83-93。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王葆珐(1983)。「五衍大義」所引王弼「周易大衍論」佚文考釋。中國哲學史季刊,1983(4),101-108。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戴君仁(19700900)。王弼何晏的經學。孔孟學報,20,29-38。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
1.張惠言(1236)。易學十書。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湯錫予。魏晉玄學論稿。臺北:廬山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李光地(1971)。義例。臺北:真善美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皮錫瑞。經學通論。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胡自逢。程伊川易學評述。臺北:文史哲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程頤、朱熹(1974)。易程傳。臺北:河洛圖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樓宇烈(1983)。老子‧周易王弼法校釋。臺北:華正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高懷民(1975)。兩漢易學史。高懷民。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孔穎達、陸費逵(1977)。周易正義。臺北:臺灣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皮錫瑞(19741200)。經學通論。臺北:河洛圖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朱伯崑(1991)。易學哲學史。藍燈。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林麗貞(1977)。王弼及其易學。國立臺灣大學文學院。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論文
1.(1979)。伊川先生語。二程全書。京都:中文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張惠言。周易略例.明象。易學十書。臺北:廣文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1979)。答張閎中書。二程全書。京都:中文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曾春海(1997)。論易經家庭生活的兩性關係及其對中國傳統社會的影響--以伊川易傳為據。易經哲學的宇宙與人生。臺北:文津出版社。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1980)。答汪尚書。朱文公文集。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曾春海(1997)。伊川易傳的哲學。易經哲學的宇宙與人生。臺北:文津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