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蘇軾的「寄寓」與「懷歸」──以時間、空間為主軸的考察
作者:李天祥
作者(外文):Tian-Xiang Li
校院名稱:臺灣大學
系所名稱:中國文學研究所
指導教授:柯慶明
學位類別:博士
出版日期:1999
主題關鍵詞:蘇軾寄寓懷歸時間空間Su-shitimespaceJi-yureturn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2) 博士論文(3)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2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164
本論文擬探究蘇軾的「寄寓」與「懷歸」,「寄寓」是他對自我存在處境的感受,「懷歸」是他一生的心願與期望,二者都是他一生縈繞於心的生命意識,而二者之間又有密切關係,「寄寓」意識所言寄寓於世的生命覺知,乃是無可安頓的生存狀態,而其所感知人生不斷的空間變動,會導致主體歸返的心理需求,這包含原生家鄉的情感,甚至自我生命安頓的生活方式。
探究「寄寓」與「懷歸」時,又與「時間」、「空間」有密切關係。「寄寓」意識所言人寄寓於世的生存狀態,會涉及二個層面的意義,第一,「寄寓」思想將人生看作暫時寄寓之處,關注人生無常、短暫的生命處境,此一意涵,實具有強烈的時間焦慮,「寄寓」的感受,會強化對生命意義的叩問,即人一生短暫的生命,究竟應投注於何處,故蘇軾常有仕途與歸返的掙扎,即可由此窺見,而時間焦慮的超越,又與物化、大化相關涉,此與「寄寓」意識的思想淵源正可互相聯繫。第二,由其中短暫寓居之意涵,加上蘇軾宦途漂泊的經歷,便會產生自我於各處「寄寓」的觀念,並以「寄寓」述說人生中空間變動的感受,此一空間意識又會有兩個層面的意義,首先,進入仕途後,其所處空間對自我造成許多壓迫與束縛,使自我一生面臨不斷的空間變動,因而強化自我的「寄寓」與「懷歸」之意識,過去的研究較傾向由黨爭及蘇軾正直的性格來述說,本論文擬由組織及社會文化的視角切入,由其入仕途後,面對一有階序(hierarchy)的空間,由此一空間的運作規則來分析,觀察蘇軾的心理與行為表現,以呈現他與空間的相關性。其次,則是自我基本生活安頓,此即家園的失落與尋求,「寄寓」不只是心靈感受,更是實質物理空間的無可安頓,而「懷歸」更與尋求一個能安頓自我的家有關,故 他如何建構自我的安居空間,乃是一值得注意的課題,而以往研究較忽略他所受物理空間的影響,本論文可針對此一面向進行分析。
如此,以時間、空間為主軸來考察蘇軾的「寄寓」與「懷歸」,便可作為一個詮釋系統,以之分析蘇軾的生命意識,並可進一步理解其與苦難奮鬥,最後歸鄉、歸田、中隱、致仕皆無著落的心路歷程。
The dissertation explores two themes in the life of Su-shi---Ji-yu and his wish to return. Ji-yu means his reflections for his life; his wish to return means a life-long expectations and eagerness. Both of the two themes are deeply connected. Ji-yu is an expression about constant migration in his lifespan, which has an immense impact on his desire to return. The desire to return concludes a trip back to his hometown, and a search for an ideal style of life.
Exploring the two themes ---Ji-yu and his wish to return---involves greatly with time and space. There are two main levels about Ju-yu consciousness. For one level, the world is a temporary residence, in which we consider our life fleeting and therefore we suffer from the huge anxiety of time passing. As a result, we will take it into consideration that where we should put our effort into. Sh-shi is always caught in a dilemma of either career perusing or return. Solving the anxiety of time is associated with the concepts--- Wu-hwa and Da-hwa, which has a connection with the philosophical resource of Ji-yu. For the other level, Su-shi will use the concept of space to discuss the fate that people transfer from one place to another. The consciousness of space involves two directions. One direction is about the situation that when he enters political arena, he is faced with oppression and limitation, which causes his constant migration, which enhance his feelings of Ji-yu and anticipation for return. Scholars used to explain his political fate from the aspects of political factions and his righteous personality. The dissertation focuses on political organization and culture. After Su-shi starts his official career, he is in face of a space of hierarchy. With the analysis of the rules of the operation in the space, I observe his psychological state and behavior to present how he deals with the space. The other direction is about his rebuilding his home after losing his original home. Ji-yu is the topic of failing to settle himself in every space that he falls into. Meanwhile, return is the search for a home to settle himself. Thus, how he constructs a security place is a theme worth researching. Many papers put emphasis on how he conquers troubles form his environment and ignored how surroundings influences him. My dissertation focuses on solving the problem.
Based on themelines of time and space, doing research on Ji-yu and return, I create an explanatory system in order to analyze his sense of life. Moreover, we can understand his process of struggle with difficulties in life and a journey of no return.
一、蘇軾相關資料

(一)版本、注本、選本

宋.蘇軾著,清.王文誥輯注,孔凡禮點校,《蘇軾詩集》,北京:中華書局,2007年4月
宋.蘇軾著,清.馮應榴輯注,黃任軻、朱懷春校點,《蘇軾詩集合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6月
宋.蘇軾著,孔凡禮點校,《蘇軾文集》,北京:中華書局,2004年11月
宋.蘇軾著,清.紀昀評,《蘇文忠公詩集》,臺北:宏業書局,1969年6月
宋.蘇軾,《東坡易傳》,清.永瑢、紀昀等編,《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6年3月
宋.蘇軾,《東坡志林》,臺北:木鐸出版社,1982年5月
宋.蘇軾著,薛瑞生箋證,《東坡詞編年箋證》,西安:三秦出版社,2006年1月
宋.蘇軾著,鄒同慶、王宗堂校註,《蘇軾詞編年校註》,北京:中華書局,2007年10月
宋.蘇軾撰,龍榆生校箋,《東坡樂府箋》,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年7月
宋.蘇軾著,朱祖謀編,《東坡樂府》,臺北:廣文書局,1960年2月
宋.蘇洵、蘇軾、蘇轍著,曾棗莊、蘇大剛主編,《三蘇全書》,北京:語文出版社,2001年11月
清.儲欣,《東坡先生全集錄》,《四庫全書存目叢書》,臺南:莊嚴文化事業有限公司,1997年6月
王水照,《蘇軾選集》,臺北:萬卷樓圖書有限公司,1993年3月
王更生,《蘇軾散文研讀》,臺北:文史哲出版社,2001年2月
徐續,《蘇軾詩選》,臺北:遠流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1988年7月

(二)譜傳

宋.傅藻,《東坡紀年錄》,《北京圖書館藏珍本年譜叢刊》,北京:北京圖書館出版社,1999年4月
宋.朋九萬,《烏臺詩案》,《叢書集成續編》,上海:上海書店出版社,1994年6月
清.王文誥,《蘇文忠公詩編注集成總案》,成都:巴蜀書社,1985年10月
孔凡禮,《蘇軾年譜》,北京:中華書局,1998年2月
王水照、崔銘,《智者在苦難中的超越:蘇軾傳》,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0年1月
王水照編,《宋人所撰三蘇年譜彙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11月
王水照、朱剛,《蘇軾評傳》,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2006年7月
曾棗莊,《蘇軾評傳》,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1年9月

(三)專書

王水照,《蘇軾論稿》,臺北:萬卷樓圖書有限公司,1994年12月
王洪,《蘇軾詩歌研究》,北京:朝華出版社,1993年5月
朱靖華,《蘇軾論》,北京:京華出版社,1997年12月
朱靖華、劉尚榮主編,《中國蘇軾研究》第1輯,北京:學苑出版社,2004年7月
朱靖華、劉尚榮主編,《中國蘇軾研究》第2輯,北京:學苑出版社,2005年7月
朱靖華、劉尚榮、冷成金主編,《中國蘇軾研究》第3輯,北京:學苑出版社,2007年2月
朱靖華、劉尚榮、冷成金主編,《中國蘇軾研究》第4輯,北京:學苑出版社,2008年9月
冷成金,《蘇軾的哲學及文藝觀》,北京:學苑出版社,2004年4月
吳雪濤,《蘇文繫年考略》,呼和浩特:內蒙古教育出版社,1990年2月
洪亮,《放逐與回歸──蘇東坡及其同時代人》,南昌:百花文藝出版社,2005年5月
姜聲調,《蘇軾的莊子學》,臺北:文津出版社,1999年12月new window
唐玲玲、周偉民,《蘇軾思想研究》,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96年2月
馬斗成,《宋代眉山蘇軾家族研究》,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5年12月
張再林,《唐宋士風與詞風研究──以白居易、蘇軾為中心》,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2005年6月
鄭芳祥,《出處死生──蘇軾貶謫嶺南文學作品主題研究》,成都:四川出版集團巴蜀書社,2006年8月
曾棗莊等,《蘇軾研究史》,南京:江蘇教育出版社,2001年3月
曾棗莊,《蘇文彙評》,成都:四川文藝出版社,2000年1月
曾棗莊,《蘇詩彙評》,成都:四川文藝出版社,2000年1月
曾棗莊,《蘇詞彙評》,成都:四川文藝出版社,2000年1月
黃啟方,《東坡的心靈世界》,臺北:臺灣學生書局,2002年10月
葉嘉瑩,《蘇軾》,臺北:大安出版社,2000年10月
鍾來因,《蘇軾與道家道教》,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90年5月
謝佩芬,《蘇軾心靈圖象──以「清」為主之文學觀研究》,臺北:文津出版社有限公司,2005年3月
劉尚榮,《蘇軾著作版本論叢》,成都:巴蜀書社,1988年3月
劉乃昌,《蘇軾文學論集》,濟南:齊魯書社,2004年5月
饒學剛,《蘇東坡在黃州》,北京:京華出版社,1999年5月

(四)學位論文

史國興,《蘇軾詩詞中夢的研析》,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博士論文,1996年1月new window
李貞慧,《蘇軾策及奏議之研究》,國立臺灣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2年6月
李貞慧,《蘇軾「意」、「法」觀與其「古文」創作發展之研究》,國立臺灣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博士論文,2002年1月new window
林玟玲,《東坡黃州詞研究》,臺灣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86年6月
林融嬋,《蘇軾超曠情懷與文化關係研究》,南華大學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5年7月
明雅妮,《蘇軾的時間意識與其文學創作的美學聯繫》,湖南師範大學文藝學碩士論文,2008年5月
施淑婷,《蘇軾文學與佛禪之關係──以蘇軾遷謫詩文為核心》,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博士論文,2008年1月new window
馬迎,《蘇詩:歸隱情結與意象體現》,首都師範大學碩士論文,2008年5月
陳淑芬,《蘇軾黃州時期作品中的佛學思想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國語文教學碩士班碩士論文,2007年7月
劉昭明,《蘇軾嶺南詩論析》,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碩士論文,1989年5月
蔡孟芳,《蘇軾詩中的生命觀照》,國立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論文,2007年7月
賴慧娟,《東坡黃州詞時空設計探析》,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學系在職進修碩士論文,2007年6月

(五)單篇論文

方瑜,〈抉擇、自由、創造──試論蘇東坡筆下的陶淵明〉,《唐詩論文集及其他》,臺北:里仁書局,2005年8月new window
王水照,〈蘇軾的書簡〈與鮮于子駿〉和〈江城子.密州出獵〉〉,《學術月刊》,1984年5月
王晶冰,〈論〈東坡樂府〉中的歸隱情愫〉,《太原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第20卷第3期,2002年9月
王啟鵬,〈試論〈超然臺記〉在蘇軾思想發展中的地位〉,《樂山師範學院學報》第22卷第9期,2007年9月
孔凡禮,〈蘇東坡與舒州〉,《孔凡禮文存》,北京:中華書局,2009年6月
內山精也,〈蘇軾檃括詞考〉,《傳媒與真相──蘇軾及其周圍士大夫的文學》,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8月
內山精也著,朱剛等譯,〈蘇軾次韻詩考〉,《傳媒與真相──蘇軾及其周圍士大夫的文學》,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8月
包弼德,〈蘇軾與文〉,田浩編,楊立華、吳艷紅等譯,《宋代思想史論》,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3年12月
衣若芬,〈歐陽修〈六一居士傳〉與蘇軾〈書六一居士傳後〉〉,《赤壁漫游與西園雅集》,北京:綫裝書局,2001年6月new window
朱靖華,〈蘇軾的想像創造論──《蘇軾藝術創造奧秘》之一章〉,《宋代文學研究叢刊》,高雄:麗文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06年12月
何寄澎,〈從「變」到「化」──談〈赤壁賦〉中「一」與「二」的問題,《典範的遞承:中國古典詩文論叢》,臺北:文史哲出版社,2002年3月new window
李貞慧,〈典範、對位、自我書寫:論蘇軾集中的《和陶擬古》九首〉,《清華學報》新26卷第2期,2006年12月new window
李艷蕾,〈時間選擇對蘇軾兩首作品的影響〉,《岱宗學刊》第9卷第2期,2005年6月
林順夫著,張宏生譯,〈我思故我夢──試論晏幾道、蘇軾及吳文英詞裡的夢〉,《中國抒情傳統的轉變──姜夔與南宋詞》,上海:世紀出版集團、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6月new window
周裕鍇,〈蘇文繫年補正〉,《四川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96年第1期
周裕鍇,〈蘇文繫年補正〉(續),《四川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97年第3期
周建梅,〈論蘇軾、陸游、辛棄疾詞作中的相同關鍵詞「歸」〉,《樂山師範學院學報》第21卷第4期,2006年4月
姜宇,〈「歸」與「不歸」──從《東坡樂府》看蘇軾的遊子心態〉,《國文天地》11卷第7期,1995年12月new window
孫桂麗,〈蘇軾詩中「歸」意識探析〉,《河南工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第1卷第1期,2005年3月
徐宇春、姚明今,〈蘇軾作品中的時間意識〉,《社會科學家》總第119期,2006年5月
張淑香,〈日常生活中的靈視──淺談東坡詞中的一種經驗結構〉,《鄭因百先生百歲冥誕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國立臺灣大學中國文學系、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編印,2005年7月
張三夕,〈論蘇詩中的空間感〉,《詩歌與經驗──中國古典詩歌論稿》,長沙:岳麓書社,2008年8月
張連舉,〈論蘇軾詞中的時空描寫〉,《西南民族大學學報》(人文社科版)總第25期,2004年8月
莫礪鋒,〈文體間的滲透──蘇軾的以詩為詞〉,《古典詩學的文化觀照》,北京:中華書局,2005年9月
郭偉玲,〈天涯倦客,山中歸路,望斷故園心眼──談蘇軾的思鄉念歸詞〉,《安康師專學報》第14卷第1期,2002年3月
郭偉玲,〈蘇軾元祐時期創作心態研究〉,《元祐散文研究》,蘭州:蘭州大學出版社,2005年10月
喻世華,〈執著與曠達──蘇軾詩詞中的還鄉情結〉,《鎮江師專學報》2001年第4期
曹志平,〈蘇軾歸隱嚮往新解〉,《商丘師範學院學報》第20卷第4期,2004年8月
曹志平,〈論蘇軾的歸隱情結及其文化心態〉,《齊魯學刊》2006年第1期
傅承洲、張璐,〈歸去來兮,吾歸何處?──蘇軾「歸去」詞初探〉,《鹽城師範學院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第29卷第5期,2009年10月
楊子怡,〈以彼無限景,寓我有限年──論蘇軾貶惠期間的「仙居」生活〉,《樂山師範學院學報》第21卷第2期,2006年2月
楊海明,〈「歸心正似三春草」──略論蘇軾詞中的「懷歸」意蘊〉,《中國韻文學刊》2002年第1期
劉少雄,〈東坡黃州文散論〉,《中國文哲研究通訊》,1995年9月new window
劉昭明,〈從〈賀新郎〉(乳燕飛華屋)詞論蘇軾在黃州時期之心境與寫作手法〉,《漢學研究》第12卷第1期,1994年6月new window
鄭園,〈東坡詞中的時間與夢〉,《北京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4年11月
蕭麗華,〈東坡詩論中的禪喻〉,《佛學研究中心學報》第6期,2001年new window
蕭麗華,〈從莊禪合流的角度看東坡詩的舟船意象〉,張高評主編,《宋代文學之會通與流變──《近世文學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之一》,臺北:新文豐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07年3月
蕭麗華,〈東坡詩中的般若譬喻〉,李豐楙、廖肇亨編,《聖傳與詩禪──中國文學與宗教論集》,臺北: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2007年9月new window
蕭麗華,〈東坡詩中的華嚴世界〉,林明德、黃文吉總策劃,《學術新視野──中國文學之部(一)》,臺北:五南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07年6月
韓宜中,〈淺談蘇軾詞的時空意境〉,《天津成人高等聯合學報》第4卷第2期,2002年4月

二、其他重要參考書目

(一)經、史、子

《周易》,《十三經注疏》,臺北:藝文印書館,1993年9月
《尚書》,《十三經注疏》,臺北:藝文印書館,1993年9月
《詩經》,《十三經注疏》,臺北:藝文印書館,1993年9月
《老子校詁》,臺北:東昇出版事業有限公司,1980年4月
《左傳》,《十三經注疏》,臺北:藝文印書館,1993年9月
楊伯峻,《列子集釋》,臺北:華正書局有限公司,1987年9月
明.葉秉敬,《莊子膏肓》,收入嚴靈峯編,《無求備齋莊子集成初編》,臺北:藝文印書館,1972年5月
清.郭慶藩編,《莊子集釋》,臺北:華正書局有限公司,1997年11月
清.王先謙,《莊子集解》,臺北:蘭臺書局,1971年7月
先秦.無名氏,《戰國策》,《二十五別史》,濟南.齊魯書社,2000年5月
宋.朱熹集註,《四書集註》,臺北:學海出版社,1988年6月
先秦.屈原著,金開誠、董洪利、高路明校注,《屈原集校注》,北京:中華書局,1999年11月
清.黃奭輯,《神農本草經》,北京:中醫古籍出版社,1987年12月
漢.司馬遷,《史記》,臺北:鼎文書局,1995年10月
漢.班固,《漢書》,北京:中華書局,1975年4月
漢.許慎著,清.段玉裁注,《說文解字注》,臺北:洪葉文化事業有限公司,2001年10月
晉.葛洪著,王明校釋,《抱朴子內篇校釋》,北京:中華書局,1996年9月
南朝宋.范曄,《後漢書》,北京:中華書局,1965年5月
梁.蕭子顯,《南齊書》,北京:中華書局,1972年1月
梁.慧皎,《高僧傳》,北京:中華書局,1991年
梁.任昉,《述異記》,文懷沙主編,《四部文明》,西安:陝西人民出版社,2007年8月
北魏.酈道元,《水經注》,北京:中華書局,1991年
唐.房玄齡等,《晉書》,北京:中華書局,1974年11月
唐.李延壽,《北史》,北京:中華書局,1974年10月
後晉.劉昫等,《舊唐書》,北京:中華書局,1975年5月
宋.李燾撰,上海師範大學古籍整理研究所、華東師範大學古籍整理研究所點校,《續資治通鑑長編》,北京:中華書局,2004年9月
宋.楊仲良,《資治通鑑長編紀事本末》,臺北:文海出版社,1967年11月
宋.黎靖德編,《朱子語類》,臺北:文津出版社,1986年12月
宋.孫汝聽,《蘇潁濱年表》,《叢書集成續編》,上海:上海書店出版社,1994年6月
元.脫脫等,《宋史》,北京:中華書局,1977年11月
明.馮琦原編,陳邦瞻纂輯,《宋史紀事本末》,臺北:三民書局,1956年4月
彭元藻修,王國憲纂,《儋縣志》,臺北:成文出版社有限公司,1974年12月

(二)集

漢.賈誼著,王洲明、徐超校注,《賈誼集校注》,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96年11月
漢.賈誼著,饒東原注釋,《新譯新書讀本》,臺北:三民書局,1998年5月
逯欽立輯校,《先秦漢魏晉南北朝詩》,臺北:學海出版社,1984年5月
晉.陶淵明著,龔斌校箋,《陶淵明集校箋》,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年12月
晉.陶淵明著,袁行霈箋注,《陶淵明集箋注》,北京:中華書局,2003年4月
梁.蕭統編,《昭明文選》,臺北:藝文印書館,1991年12月
唐.韋應物著,陶敏、王友勝校注,《韋應物集校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年12月
唐.李白著,清.王琦注,《李太白全集》,北京:中華書局,1990年7月
唐.杜甫著,清.楊倫編輯,《杜詩鏡銓》,臺北:華正書局有限公司,1989年8月
唐.白居易著,朱金城箋校,《白居易集箋校》,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年12月
唐.韓愈著,馬其昶校注,《韓昌黎文集校注.送廖道士序》,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6月
唐.韓愈著,錢仲聯編,《韓昌黎詩繫年集釋》,臺北:學海出版社,1985年1月
唐.柳宗元,《柳宗元集》,北京:中華書局,1979年9月
唐.劉禹錫著,瞿蛻園箋證,《劉禹錫集箋證》,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12月
南唐.李璟、李煜,《南唐二主詞》,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未載出版年月
宋.歐陽脩著,李逸安點校,《歐陽脩全集》,北京:中華書局,2001年3月
宋.張方平,《樂全集》,清.永瑢、紀昀等編,《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6年3月
宋.蘇洵著,曾棗莊、金成禮箋註,《嘉祐集箋註》,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4月
宋.司馬光,《溫國文正司馬公文集》,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79年11月
宋.范祖禹,《范太史集》,清.永瑢、紀昀等,《四庫全書珍本初集》,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71年
宋.程顥、程頤,《二程集》,臺北:里仁書局,1982年3月
宋.蘇轍,《欒城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3月
清.高嵣,《唐宋八家鈔》,黃秀文、吳平主編,《華東師範大學圖書館藏稀見叢書匯刊》,北京:北京圖書館出版社,2006年11月
宋.賀鑄著,王夢隱、張家順校注,《慶湖遺老誠集校注》,開封:河南大學出版社,2008年4月
宋.李廌,《濟南集》,《叢書集成續編》,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1989年7月
宋.秦觀著,徐培均箋注,《淮海集箋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11月
宋.秦觀著,徐培均箋注,《淮海居士長短句》,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未載出版年月
舒大剛主編,《宋集珍本叢刊》,北京:綫裝書局,2004年6月
元.趙汸,《東山存稿》,清.永瑢、紀昀等,《四庫全書珍本二集》,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71年
元.方回,《瀛奎律髓》,《四庫全書珍本八集》,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未載出版年月
明.董其昌,《畫禪室隨筆》,臺北:廣文書局有限公司,1968年6月
明.汪砢玉,《珊瑚網法書題跋》,《叢書集成續編》,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1989年7月
鄭文焯撰,龍沐勛輯,〈大鶴山人詞話〉,唐圭璋編,《詞話叢編》,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1988年2月

(三)佛學相關著作

南朝宋.求那跋陀羅譯,《過去現在因果經》,《大正新修大藏經》,臺北:新文豐出版社,1996年12月
後秦.鳩摩羅什譯,《金剛般若波羅蜜經》,《大正新修大藏經》,臺北:新文豐出版社,1996年12月
後秦.鳩摩羅什譯,《維摩詰所說經》,《大正新修大藏經》,臺北:新文豐出版社,1996年12月
後秦.鳩摩羅什譯,《摩訶般若波羅蜜經》,《大正新修大藏經》,臺北:新文豐出版社,1996年12月
晉.僧肇,〈物不遷論〉,《大正新修大藏經》,臺北:新文豐出版社,1996年12月
隋.闍那崛多共笈多譯,《添品妙法蓮華經.化城喻品第七》,《大正新修大藏經》,臺北:新文豐出版社,1996年12月
唐.慧然集,《鎮州臨濟慧照禪師語錄》,《大正新脩大藏經》,臺北:新文豐出版社,1996年12月
唐.般剌蜜帝譯,《大佛頂如來密因修證了義諸菩薩萬行首楞嚴經》,《大正新修大藏經》,臺北:新文豐出版社,1996年12月
唐.佛陀多羅譯,《大方廣圓覺修多羅了義經》,《大正新修大藏經》,臺北:新文豐出版社,1996年12月
清.丁福保箋註,《六祖壇經箋註》,臺北:天華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1979年5月
宋.釋延壽,《宗鏡錄》,西安:三秦出版社,1998年6月
宋.釋法雲編,《翻譯名義集.時分篇第二十四》,上海:商務印書館,1936年12月

(四)詩話、筆記、雜著

宋.葉夢得,《石林詩話》,清.何文煥編,《歷代詩話》,臺北:藝文印書館,1983年6月
宋.葉夢得,《石林燕語》,《全宋筆記》,鄭州:大象出版社,2006年1月
宋.曾季貍,《艇齋詩話》,臺北:廣文書局,1971年4月
宋.曾布,《曾公遺錄》,《全宋筆記》,鄭州:大象出版社,2003年10月
宋.莊綽撰,蕭魯陽點校,《雞肋編》,北京:中華書局,1997年12月
宋.孫汝聽,《蘇潁濱年表》,《叢書集成續編》,上海:上海書店出版社,1994年6月
宋.陳鵠,《西塘集耆舊續聞》,上海:商務印書館,1936年6月
宋.蔡絛撰,馮惠民、沈錫麟點校,《鐵圍山叢談》,北京:中華書局,1983年9月
宋.嚴羽著,郭紹虞校釋,《滄浪詩話校釋》,臺北:文馨出版社,1972年12月
宋.朱翌,《猗覺寮雜記》,《原刻景印百部叢書集成》,臺北:藝文印書館,未載出版年月
宋.周必大,《二老堂詩話》,《歷代詩話》,臺北:藝文印書館,1983年6月
宋.張邦基撰,孔凡禮點校,《墨莊漫錄》,《唐宋史料筆記叢刊》,北京:中華書局,2002年8月
宋.葛立方,《韻語陽秋》,《歷代詩話》,臺北:藝文印書館,1983年6月
宋.吳曾,《能改齋漫錄》,臺北:木鐸出版社,1982年5月
宋.阮閱編,周本淳校點,《詩話總龜》,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2005年12月
宋.朱彧,《萍洲可談》,《四庫全書珍本別輯》,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75年
宋.費衮,《梁溪漫志》,《百部叢書集成》,臺北:藝文印書館,1966年
宋.蘇籀,《欒城先生遺言》,《全宋筆記》,鄭州:大象出版社,2008年1月
宋.袁文,《甕牖閒評》,《四庫全書珍本別輯》,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75年

(五)專書

刁忠民,《宋代臺諫制度研究》,成都:巴蜀書社,1999年5月
王國瓔,《古今隱逸詩人之宗:陶淵明論析》,臺北:允晨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1999年9月new window
王水照,《王水照自選集》,上海:上海世紀出版集團、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年5月
王立,《心靈的圖景──文學意象主題史研究》,上海:學林出版社,1999年2月
王家祥,《北宋黨爭研究》,臺北:文津出版社,1993年11月
王煜,《老莊思想論集》,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1990年5月
加斯東.巴舍拉著,龔卓軍、王靜慧譯,《空間詩學》,臺北:張老師文化事業服份有限公司,2003年8月
吉川幸次郎著,鄭清茂譯,《宋詩概說》,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1983年5月
吉川幸次郎著,章培恒等譯,《中國詩史》,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01年12月
吳怡,《新譯莊子內篇解義》,臺北:三民書局,2004年1月
吳仕端,《惠州西湖藝文叢談》,北京:京華出版社,1999年10月
李劍鋒,《元前陶淵明接受史》,濟南:齊魯書社,2002年9月
何寄澎,《北宋古文運動》,臺北:幼獅文化事業公司,1992年8月
沈松勤,《北宋文人與黨爭──中國士大夫群體研究之一》,北京:人民出版社,1998年12月
尚永亮,《貶謫文化與貶謫文學──以中唐元和五大詩人之貶及其創作為中心》,蘭州:蘭州大學出版社,2004年1月
季鐵男編,《建築現象學導論》,臺北:桂冠圖書股份有限公司,1992年12月
周裕鍇,《文字禪與宋代詩學》,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年11月
周裕鍇,《宋代詩學通論》,成都:巴蜀書社,1997年1月
侯迺慧,《唐詩主題與心靈療養》,臺北:三民書局,2005年7月new window
馬斯洛著,許金聲等譯,《動機與人格》,北京:華夏出版社,1987年11月
徐復觀,《中國人性論史──先秦篇》,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90年12月
侯迺慧,《唐詩主題與心靈療養》,臺北:三民書局,2005年7月new window
孫昌武,《禪思與詩情》(增訂版),北京:中華書局,2006年8月
張宏生,《中國詩學考索》,南京:鳳凰出版傳媒集團,2006年1月
張宏生,《宋詩:融通與開拓》,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12月
張高評,《宋詩之新變與代雄》,臺北:洪葉文化事業有限公司,1995年9月
張亨,《思文之際論集──儒道思想的現代詮釋》,北京:新星出版社,2006年11月new window
莫礪鋒編,《第二屆宋代文學國際研討會論文集》,南京:江蘇教育出版社,2003年6月
陶晉生,《北宋士族──家族.婚姻.生活》,臺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2001年2月new window
陳寅恪,《元白詩箋證稿》,臺北:明倫出版社,1970年8月
陳鼓應,《老莊新論》,臺北:五南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06年1月new window
陳素貞,《北宋文人的飲食書寫》,臺北:大安出版社,2007年6月
陳元鋒,《北宋館閣翰苑與詩壇研究》,北京:中華書局,2005年10月
程杰,《北宋詩文革新研究》,呼和浩特:內蒙古教育出版社,2000年2月
曾祥波,《從唐音到宋調──以北宋前期詩歌為中心》,北京:崑崙出版社,2006年3月
黃應貴,《空間、力與社會》,臺北: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1995年12月new window
黃惠賢、陳鋒主編,《中國俸祿制度史》,武昌:武漢大學出版社,2005年5月
葛曉音,《八代詩史》,北京:中華書局,2007年3月
葛兆光,《漢字的魔力》,九龍:中華書局(香港)有限公司,1989年12月
慈怡主編,《佛光大辭典》,高雄:佛光出版社,1988年12月
潘朝陽,《出離與歸返:淨土空間論》,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地理系印行《地理研究叢書》第26號,2001年3月
潘朝陽,〈現象學地理學:存在空間的一個詮釋〉,《心靈.空間.環境──人文主義的地理思想》,臺北:五南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05年6月new window
劉若愚著,王貴苓譯,《北宋六大詞家》,臺北:幼獅文化事業公司,1986年6月
劉少雄,《會通與適變──東坡以詩為詞論題新詮》,臺北:里仁書局,2006年3月new window
諸葛憶兵,《宋代宰輔制度研究》,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0年7月
鄧小南主編,《政績考察與信息渠道──以宋代為重心》,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8年9月
蕭麗華,《唐代詩歌與禪學》,臺北:東大圖書股份有限公司,1997年9月new window
蕭馳,《中國詩歌美學》,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86年11月
蕭慶偉,《北宋新舊黨爭與文學》,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2001年6月
蕭偉韜,《白居易生存哲學本體研究》,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2009年12月
羅宗強,《唐五代文學思想史》,北京:中華書局,1999年8月
顏崑陽,《莊子藝術精神析論》,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85年7月new window
龔斌,《陶淵明及其詩文淵源研究》,濟南:山東大學出版社,2005年10月

(六)學位論文

兵界勇,《韓文「載道」與「去陳言」之研究》,國立臺灣大學中文研究所碩士論文
李妮庭,《閑樂:宋初白居易接受研究》,國立東華大學中國語文學系碩士論文,2004年5月
林明珠,《白居易詩探析》,私立東吳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博士論文,1997年5月new window
陳家煌,《白居易詩人自覺研究》,國立中山大學中國文學系博士論文,2007年6月new window
陳金現,《宋詩與白居易的互文性研究究》,國立中山大學中國文學系博士論文,2008年6月new window
陳文慧,《北宋前期貶謫詩研究》,國立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論文,2004年7月
蔣淨玉,《白居易詩歌中的陶淵明風範》,國立中正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2年6月

(七)單篇論文

于雪棠,〈苦難中的逍遙遊:蘇軾紀遊詞的文化意蘊〉,黎活仁,《柳永,蘇軾,秦觀與宋代文化》,臺北:大安出版社,2001年1月new window
方介,〈談韓愈以文為戲的問題〉,《中國文哲研究集刊》第16期,2000年3月new window
文崇一,〈中國傳統價值的穩定與變遷〉,《中國人的價值觀》,臺北:東大圖書股份有限公司,1989年10月new window
王文娟,〈莊子美學時空觀及其現代意義〉,《陝西師大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第24卷第2期,1995年6月
王承文,〈葛洪早年南隱羅浮山考論〉,《中山大學學報》1994年第2期。
王承文,〈葛洪晚年隱居羅浮山事跡釋證〉,《道家文化研究》,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06年3月
王國瓔,〈個體意識的自覺──兩漢文學中之個體意識〉,《漢學研究》第21卷第2期,2003年12月new window
王應棠,〈棲居與空間──海德格空間思維的轉折〉,《地理學報》第55期,2009年new window
李天祥,〈陶淵明詩文中的時間焦慮〉,《清華中文學報》第1期,2007年9月new window
李春云,〈從接受史論賈誼〈鵩鳥賦〉〉,《江南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8年第3期
余英時,〈漢晉之際士之新自覺與新思潮〉,《新亞學報》第4卷第1期,1959年8月new window
何淑貞,〈別眼識山川──談中國古典詩中山水意象的歸隱與流浪意識〉,《嘯傲東軒》,臺北:國立歷史博物館,2004年4月
吳言生,〈論禪宗所謂「本來面目」〉,《晉陽學刊》1999年第3期
林文月,〈中國山水詩的特質〉,《山水與古典》,臺北:純文學出版社,1984年5月new window
尚永亮,〈唐宋貶謫詩的發展嬗變與特點〉,《山西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第30卷第3期,2007年5月
周裕鍇,〈自持與自適:宋人論詩的心理功能〉,《文學遺產》1995年第6期
埋田重夫著,李寅生譯,〈白居易白髪詩歌表現考〉,《日本學者論中國古典文學──村山吉廣教授古稀紀念集》,成都:四川出版集團巴蜀書社,2005年6月
梁天錫,〈宋代之祠祿制度〉,《宋史研究集》第11輯,臺北:國立編譯館中華叢書編審委員會,1979年7月
陳鼓應,〈莊子的悲劇意識和自由精神〉,《國文天地》7卷1期,1991年6月new window
黃啟方,〈歐陽脩《于役志》析論〉,《紀念歐陽脩一千年誕辰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臺北:國立臺灣大學中文系,2009年6月
董桂琴,〈有關「綺語」文獻的摭拾與辨析──兼論《辭海》此條注釋的疏漏〉,《古籍整理研究學刊》1999年第6期
劉南平、張鵬,〈人生如寄:中國文學「生死」主題的新變及價值傾向〉,《河北北方學院學報》第22卷第5期,2006年10月
謝佩芬,〈王鞏年譜〉(二之一),《宋代文學研究叢刊》,高雄:麗文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06年6月
鍾雲鶯,〈《莊子》之「化」思想研探〉,《孔孟學報》第77期,1999年9月new window

(八)外文著作

山本和義,〈蘇軾詩論稿〉,《詩人と造物》,東京:研文出版,2002年10月
Curtis Dean Smith,〈The Dream of Ch’ou-ch’ih: Su Shih’s Awakening〉,《漢學研究》第18卷第1期,2000年6月
James J.Y. Liu. ( July 1979) .”Time, space, and self in Chinese poetry” in Chinese Literature: Essay, Articles, Reviews, (1)2.
Kathleen Tomlonovic, Poetry of Exile and Return: A Study of Su Shi (1037-1101), University of Washington Ph. D. dissertation, 1989
Morris Weitz ed. Problem in Aesthetics, New York:The Macmillan Company, 1964
Wendy Swartz, Reclusion, Personality and Poetry Tao Yuanming’s Reception in the Chinese Literary Tradition,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h. D. dissertation, 2003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