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澎湖境內閩南語次方言的音韻比較
作者:張屏生 引用關係
書刊名:文化與語言論叢;林慶勳 (主編)
頁次:71-126
出版日期:2010
出版項:高雄:中山大學人文社會科學研究中心
主題關鍵詞:閩南語方言音韻
學門:語言學
資料類型:專書論文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18
期刊論文
1.溫端政(1988)。方言與民俗。中國語文,1988(3),202-206。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賀登崧(1948)。中國語言學及民俗學之地理研究。燕京學報,35,1-27。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洪惟仁(19890600)。臺灣諸語言之分布與融合消長之競爭力分析。臺灣風物,39(2),43-80。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丁邦新(19800900)。澎湖語彙。中國書目季刊,14(2),167-240。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會議論文
1.張屏生(1998)。澎湖縣白沙鄉閩南語各次方言的音韻現象。日本中國語學會第48回全國大會,日本熊本大學 。熊本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張屏生(2002)。澎湖縣離島地區閩南話次方言的音韻現象。澎湖研究學術研討會論文輯,澎湖縣文化局 。澎湖縣立文化局。134-154。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學位論文
1.陳淑芬(2009)。澎湖縣西嶼鄉閩南話研究(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顧百里(1978)。澎湖群島方言調查(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張屏生(1996)。同安方言及其部分相關方言的語音調查和比較(博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
1.洪惟仁(1992)。臺灣中北部閩南語方言調査研究。臺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洪惟仁(1997)。臺灣東部閩南語方言調查研究。臺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洪敏聰(1997)。澎湖的褒歌。馬公:澎湖縣立文化中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洪敏聰(2001)。澎湖菜瓜--雜唸。澎湖馬公市:澎湖縣文化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張屏生(2007)。臺灣地區漢語方言的語音和詞彙.冊一.論述篇。臺南:開朗雜誌事業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鍾露昇(1967)。閩南語在臺灣的分布。臺北:鍾露昇。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張屏生(2007)。臺灣地區漢語方言的語音和詞彙.冊二.語料篇--高雄閩南話語彙集。臺南:開朗雜誌事業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李如龍(1997)。福建方言。福建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張屏生(2007)。臺灣地區漢語方言的語音和詞彙.冊三、冊四.語料篇二.臺灣漢語方言詞彙對照表(含閩南話、客家話、閩東話、軍話)。臺南:開朗雜誌事業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洪惟仁(1992)。台灣方言之旅。臺北:前衛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張振興(1992)。漳平方言研究。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橋本萬太郎、余志鴻(1985)。語言地理類型學。北京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論文
1.余光弘(1995)。澎湖移民與清代班兵。臺灣與福建社會文化研究論文集。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張屏生(2008)。嘉義境內閩南語的分布。語言與文化面向論文集。國立中山大學人文社會科學研究中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洪惟仁(19950300)。臺灣彰化王功方言--一個多重變調的閩南語方言。The Yuen Ren Society Treasury of Chinese Dialect Data。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無相關點閱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