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借景寓意 緣境觀空--辨析文人畫與禪畫之異同
書刊名:西南民族大學學報(人文社科版)
作者:鄧紹秋
出版日期:2017
卷期:2017(5)
頁次:85-89
主題關鍵詞:文人畫禪畫差異藝術形態觀照方式哲學淵源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21
  • 點閱點閱:13
文人畫與禪畫存在許多相通點,然而,禪畫又不同於一般的文人畫。其差異主要表現於藝術形態、審美觀照、哲學淵源三個方面:首先,存在藝術形態差異:自我肯定與自我超越。具體包括兩者的歷史態度、自我傾向、描寫對象上的不同。其次,兩者的觀照方式不同:借景寓意與緣境觀空。最後,兩者的哲學淵源不同:儒雅道逸與禪觀智慧。文人畫與禪畫雖然存在差異,但同時異中有同——它們都是人類精神無限可能性的敞開方式。兩者都需要依託於隱逸空間的擴大,只不過文人畫隱於儒道互補的詩境,而禪畫則隱於空觀智慧的禪境。
期刊論文
1.皮朝綱(2013)。淡歸今釋書畫美學思想的現代詮釋。西南民族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13(5)。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程恭讓(20161000)。論人間佛教的歷史必然性。西南民族大學學報(人文社科版),2016(10),59-65。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
1.張節末(2006)。禪宗美學。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石守謙(2015)。從風格到畫意:反思中國美術史。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邁珂.蘇立文、洪再新(2015)。山川悠遠:中國山水畫藝術。上海:上海書畫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鄭昶(2010)。中國畫學全史。長沙:岳麓書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徐小虎、王美祈(2014)。畫語錄:聽王季遷談中國書畫的筆墨。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何慕文、石靜(2015)。如何讀懂中國畫。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王海龍(2016)。視覺人類學新編。上海:上海文藝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皮朝綱(2013)。游戲翰墨見本心:禪宗書畫美學。成都:四川民族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高居翰、李渝(2015)。圖說中國繪畫史。北京:三聯書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元音老人(2014)。略倫明心見性。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龍樹。大智度論。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胡偉希(2016)。中觀哲學論。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尤西林(1996)。闡釋幷守護世界意義的人:人文知識分子的起源與使命。鄭州:河南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皮朝綱(2012)。中國古典美學思辨錄。香港:香港新天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論文
1.朱良志(2013)。[南畫十六觀]序言。南畫十六觀。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慧洪(1988)。詩忌。冷齋夜話。北京: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王國維(1960)。人間詞話。蕙風詞話.人間詞話。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