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水墨表象」在台灣──以1960年代為下限
作者:蔡尚政
作者(外文):TSAY, SHANG-JENG
校院名稱:國立臺南藝術大學
系所名稱:藝術創作理論研究所博士班
指導教授:文貞姬
宋灝
學位類別:博士
出版日期:2019
主題關鍵詞:水墨東方主義表象分析對立共生跨文化進程ink paintingorientalismrepresentation analysisantagonistic symbiosistransculturalization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5
  有鑑於過去的美術史書寫對於台灣水墨創作之發展研究,總是侷限在國別史的範疇,分別探討傳統與現代之間的「改良」問題;東方與西方之間的「體用」問題,乃至於不同國家與民族文化之間的「正統」問題。非此即彼的論述邏輯看似釐清了歷史發展的脈絡,實際上卻掩蓋了區域與國際之間不可避免且密切相關的交流與影響。本論文將視野同時放在歷史情境當下各種影響力交互作用的核心現場,並且也檢視此一交互作用彼此往復的歷史脈絡。讓「水墨」這個二十世紀「被發現的傳統」,能更理解自己「從哪裡來?」,並從而打開探詢「往何處去?」的可能。
  本文同時也藉由探討西歐現代主義對東方思想與美學觀念,乃至於表現形式的挪用、轉化,來呈現東亞對西歐現代主義的容受過程,其中不只涉及自身的認知基礎與感受經驗,還關乎現代主義之所以能被容受與被轉化的先在條件,所以這個過程是歷時性的交纏互涉與跨文化互動。本文在這個認知基礎上,試圖開拓從跨文化與區域性的視野重新梳理藝術發展脈絡的研究取徑。
  特定的歷史情境與思想觀念具有機制化的媒介作用,不斷地轉化著藝術家的創作態度與方法,這種隱含的作用與內在的驅動力最終將透過創作型態的「表象」而呈現出來。因此,本文循著表象的運作機制,將明清、日治時期到戰後現代水墨的「創作與論述」,與當時的「政治體制和文化情境」之間複雜的表裏關係,做一番梳理與澄清。基於上述的研究進路,本文所做的並不是處理創作者的創作歷程與作品風格演變,也就是歷史的「事實」層面,筆者更關注的是歷史的「現實」,也就是特定的事實如何透過意義賦予的論述形構,產生主體認同與權力關係的實質效果,進而形成左右歷史情境的後續效應。當今關於「水墨」的諸多論述經常帶有濃厚的東方主義傾向與特殊主義或民族主義的色彩,但是論者對於其理論與觀念所隱含的西方視角與參照的現代主義美學觀念卻似乎不察。本文在相當程度上已經對上述的問題與觀念的盲點,在對歷史進行重新脈絡化的過程中,給出適當的澄清與說明。
  最後,面對圖像環伺的多媒體網路時代,「水墨」創作的思考是否能夠跨出媒材的限制,將是繼筆墨書寫傳統的喪失之後,另一個媒材物質性上的挑戰。在世界成為圖像的當代情境中,或許可以重新思考作為文化肌膚的水墨圖像,如何跨越文化與媒介的再現關係。本文藉由筆墨的「可觸性」,試著提出一種朝向「肉身化」的創作型態與美學概念,為此後必須感受與回應這個更加流動、多變之媒體時代的藝術創作者,提供另一種可能的創作途徑。
  According to the past studies on the development of art history in Taiwan, the study of the development of ink painting in Taiwan is always limited to the category of national history, respectively discussing the issue of "improvement" between tradition and modernity; the problem of " Essence and Function " between the East and the West, Even the "orthodox" issue between different countries and national cultures. The argument logic of “either or” seems to clarify the context of historical development, but actually masks the inevitable and closely related international exchanges and influences in different areas. This thesis focuses on the critical site of the interaction of various influences in the historical context, and also examines this interaction in the context of mutual contact. Let "Ink painting", the "discovered tradition" of the 20th century, has better understand about "where does it come from?" and then make it possible to question of "where should it go?"
  At the same time, this paper also explores the process of East Asian influence on Western European modernism by discussing the Western European modernism's conception of oriental thought and aesthetics, and even the appropriation and transformation of expressive styles. It not only involves the cognitive foundation and experience of East Asia itself, but also try to figure out the precondition for modernism to be accepted and transformed in East Asia. It is a diachronic process of intertexture and transculturation. Based on this cognition, this paper attempts to explore a new approach of research, and recontextualize the development of art from the transcultural and regional perspective. The specific historical situation and ideological concept have a mechanism of mediation, constantly transforming the artist's creative attitude and method. This implicit role and internal driving force will eventually be presented through the "representation" of the creative form. Therefore, this paper follows the operational mechanism of the representation in order to figure out and clarify the complicated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creation and discussion" of the modern ink paintings from the Ming and Qing Dynasties to the post-war period and the "political system and cultural situation" at that time.
  According to the research approach mentioned above, what this article does is not to deal with the creator's creative process and the evolution of the style of the work. That is just the "fact" of history. This paper is more concerned with the "reality" of history. It is the specific facts that generate the real effects of subject identity and power relations through the discourse structure given by meaning, and then form the following effects of the historical situation. Many discourses of the "ink painting" today often have strong orientalist tendencies and specialism or nationalism, but the discoursers do not seem to be aware of the Western perspectives and references to modernist aesthetics implied by their theories and concepts. This paper has given appropriate clarifications and explanations for those blind spots, problems and concepts mentioned above during the process of recontextualizing of history.
  In the era of multimedia networks where images are circulated, whether the "ink painting" creation can overcome the limitations of mediated materials will be another challenge after the loss of the writing tradition. In the contemporary context in which the world becomes an image, it may be possible to rethink the ink image as a cultural skin and how to cross the representative relationship between culture and media. Through the "tangibility" of the ink painting, this paper tries to propose an "incarnated" creative mode and aesthetic concept. Provide another possible way of creation to upcoming creators who must feel and respond to this mobile and fluid media era.
專書

中文
Gombrich, E. H.(2008)。藝術的故事(The Story of Art)(雨云譯)(4)。 臺北:聯經。(原作1950, 1995年出版)
Mishra, Pankaj(2013)。從帝國廢墟中崛起(From the Ruins of Empire: The Revoit Against the West and the Remaking of Asia)(黃中憲譯)。 新北市:聯經。
Young, Robert J. C.(2006)。後殖民主義—歷史的導引(Postcolonialism: an historical introduction)(周素鳳,陳巨擘譯)。 台北:巨流。(原作2001年出版)
入江昭(Akira IRIYE)(2018)。全球史與跨國史:過去,現在和未來(Global and Transnational History: The Past, Present, and Future)(刑承吉,滕凱煒譯)。 杭州:浙江大學出版社。(原作2013年出版)
上田信(Makoto UEDA)(2017)。海與帝國:明清時代(葉韋利譯)。 新北市:台灣商務。(原作2005年出版)
子安宣邦(Nobukuni KOYASU)(2004)。東亞儒學:批判與方法。 臺北:臺大出版中心。
工藤貴正(2017)。廚川白村現象在中國與台灣。 台北:威秀經典。
孔恩(Thomas S. Kuhn)(2017)。科學革命的結構(The Structure of Scientific Revolutions)(程樹德, 傅大為, 王道還譯)(3)。 台北:遠流。(原作1962, 1970, 1996, 2012年出版)
戶田禎佑(Teisuke TODA)(2000)。日本美術之觀察:與中國之比較。 臺南:林秀薇。
比得‧蓋伊(Peter Gay)(2009)。現代主義(Modernism: The Lure of Heresy: from Baudelaire to Beckett and beyond)(梁永安譯)。 新北:立緒。(原作2008年出版)
水天中(2010)。中國現代美術理論批評文叢‧水天中卷。 北京:人民美術出版社。
王汎森(2004)。晚明清初思想十論。 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
王柯(2015)。民族主義與近代中日關係:「民族國家」、「邊疆」與歷史認識。 香港:香港中文大學。
王曉平(主編)(2009)。東亞詩學與文化互讀:川本皓嗣先生古稀紀念論文集。 北京: 中華書局。
王耀庭等(1994)。時代的形象:臺灣地區繪畫發展回顧。 高雄:高市美術館。
以賽亞‧伯林(Isaiah Berlin)(2008)。浪漫主義的根源(The Roots of Romanticsim)。 南京:譯林出版社。(原作1999年出版)
台北市立美術館展覽組(主編)(2000)。台灣東洋畫探源。 台北: 北市美術館。
台灣創價學會藝文中心執行委員會(主編)(2010)。日治時期台灣官辦美展(1927-1943)圖錄與論文集。 台北: 勤宣文教基金會。
史書美(Shu-mei Shih)(2007)。現代的誘惑:書寫半殖民地中國的現代主義(1917-1937)(The Lure of the Modern: Writing Modernism in Semicolonial China, 1917-1937)(何怡譯)。 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原作2001年出版)
───(2017)。反離散:華語語系研究論(Against Diaspora: Discourses on Sinophone Studies)。 臺北:聯經。
史書美(主編)(2019)。台灣理論關鍵詞。 新北市: 聯經。
尼采(Friedrich Nietzsche)(2009)。悲劇的誕生(Die Geburt der Tragödie)。 南京:譯林出版社。
布赫迪厄(Pierre Bourdieu)(2015)。區分:判斷力的社會批判(共兩冊)(la distinction: critique sociale du jugement)。 北京:商務印書館。(原作1979年出版)
───(2016)。藝術的法則:文學場域的生成與結構(Les règles de l'art : Genèse et structure du champ littéraire)。 臺北:典藏藝術家庭。(原作1992, 1998年出版)
平野聰(Satoshi HIRANO)(2018)。大清帝國與中華的混迷:現代東亞如何處理內雅帝國的遺產(大清帝国と中華の混迷)(林琪禎譯)。 新北:八旗文化。
弗朗茲‧法農(Frantz Fanon)(2005)。黑皮膚,白面具(Peau Naire, Masques Blancs)。 臺北:心靈工坊。(原作1971年出版)
弗雷德里克‧詹姆遜(Fredric R. Jameson)(2004)。詹姆遜文集 第4卷 現代性、後現代性和全球化(王逢振譯)。 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2018)。政治無意識(The Political Unconscious: Narrative as a Socially Symbolic Act)(王逢振,陳永國譯)。 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原作1981年出版)
白永瑞(2009)。思想東亞:韓半島的歷史與實踐。 臺北:唐山。
───(2016)。橫觀東亞:從核心現場重思東亞歷史。 臺北:聯經。
矢內原忠雄(1999)。日本帝國主義下之臺灣(周憲文譯)。 台北:海峽學術出版社。
石守謙(2010)。從風格到畫意-反思中國美術史。 臺北:石頭。
───(2018)。風格與世變:中國繪畫十論。 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石守謙, 廖肇亨(主編)(2011)。東亞文化意象之型塑。 臺北: 允晨文化。
列夫‧尼可拉萊維奇‧托爾斯泰(2013)。托爾斯泰藝術論(古曉梅譯)。 臺北:遠流。(原作1909年出版)
吉川幸次郎(Atsuo YOSHIKAWA)(2012)。元明詩概說。 臺北:聯經。(原作1963年出版)
吉見俊哉(Shinya YOSHIMI)(2010)。博覽會的政治學:視線之現代(博覧会の政治学――まなざしの近代)(蘇碩斌, 李衣雲, 林文凱, 陳韻如譯)。 臺北:群學。(原作1992年出版)
米歇爾(W. J. T. Mitchell)(2006)。圖像理論(Picture Theory: Essays on Verbal and Visual Representation)(陳永國,胡文征譯)。 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原作1994年出版)
艾瑞克‧霍布斯邦(Eric J. Hobsbawn)(1997)。帝國的年代:1875-1914(The Age of Empire 1875-1914)(賈士蘅等譯)。 臺北:麥田出版。(原作1987年出版)
西佛曼, 葛里福(Marilyn Silverman,P. H. Gulliver)(1999)。走進歷史田野──歷史人類學的愛爾蘭個案研究(Approaching the Past:historical anthropology throught Irish case studies)(賈士蘅譯)。 台北:麥田出版。(原作1992年出版)
西美爾(Georg Simmel)(2009)。叔本華與尼采(Schopenhauer und Nietzsche)。 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原作1907年出版)
何炳棣(2013)。明清社會史論(The Ladder of Success in Imperial China: Aspect of Social Mobility, 1368-1911)(徐泓譯)。 臺北:聯經。(原作1962年出版)
余光中(1973)。掌上雨。 臺北:大林出版社。
余英時(2004)。中國近世宗教倫理與商人(2)。 臺北:聯經。
克利弗德‧紀爾茲(Clifford Geertz)(2007)。地方知識:詮釋人類學論文集(Local Knowledge: Further Essays in Interpretive Anthropology)。 臺北:麥田出版。(原作1983年出版)
───(2014)。文化的解釋(The interpretation of Cultrues)(韓莉譯)。 南京:譯林出版社。(原作1973年出版)
吳三連, 蔡培火等(1987)。台灣民族運動史。 台北:自立晚報。
吳偉民(主編)(2013)。在日本尋找中國:現代性及身分認同中的中日互動。 香港: 中文大學出版社。
吳慧芳(主編)(2017)。水墨曼陀羅。 高雄: 高市美術館。
呂紹理(2011)。展示台灣:權力、空間與殖民統治的形象表述。 臺北:麥田。
李孝悌(主編)(2005)。中國的城市生活。 臺北: 聯經。
李怡(2005)。日本體驗與中國現代文學的發生。 臺北:秀威資訊。
李怡, 張堂錡(主編)(2016)。民國文學與文化研究 第三輯「國民黨文藝政策與民國文學」專題。 臺北: 秀威經典。
李南衡(主編)(1979)。日據下台灣新文學 明集5:文獻資料選集。 台北: 明潭出版社。
李偉銘(2015)。傳統與變革:中國近代美術史事考論。 北京:商務印書館。
李淑珠(2012)。表現出時代的Something:陳澄波繪畫考(李淑珠,黃雯瑜譯)。 台北:典藏藝術家庭。
叔本華(Arthur Schopenhauer)(1974)。意志與表象的世界(Die Welt als Wille und Vorstellung)。 臺北:志文。(原作1818年出版)
周婉窈(2009)。臺灣歷史圖說。 臺北:聯經。
周策縱(1999)。五四運動史(The May Fourth Movement: Intellectual Revolution in Modern China)(陳永明等譯)。 長沙:岳麓書社。(原作1960, 1967年出版)
尚保羅‧沙特(Jean-Paul Sartre)(2016)。何謂主體性?:沙特談馬克思主義與主體性(Qu'est-ce que la subjectivité?)(林敏惠譯)。 臺北:遠流出版。
岡倉天心(2006)。茶之書(鄭夙恩譯)。 台北:典藏藝術家庭。
───(2016)。理想之書(劉仲敬譯)。 成都:四川文藝出版社。
林明賢(主編)(2008)。台灣美術研究論文選集. 1. 閩習台風:明清時期台灣美術之研究。 台中: 台灣美術館。
林果顯(2005)。中華文化復興運動推行委員會之研究(1966-1975)──統治正當性的建立與轉變。 臺北:國立編譯館。
林柏亭(1995)。嘉義地區繪畫之研究。 台北:國立歷史博物館。
林美容(2014)。台灣民俗的人類學視野。 臺北:翰蘆圖書。
林惺嶽(1987)。台灣美術風雲四十年。 臺北:自立。
阿里夫.德里克(Arif Dirlik)(2018)。殖民之後?:臺灣困境、「中國」霸權與全球化(After Colonialism?: Taiwan's Predicament, "China"'s Hegemony and Globalization)(馮奕達譯)。 新北:衛城出版。
柯律格(Craig Clunas)(2011)。明代的圖像與視覺性(Pictrues and Visuality in Early Modern China)。 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原作1997年出版)
───(2015)。藩屏:明代中國的皇家藝術與權力(Screen of King: Royal Art and Power in Ming China)(黃曉鹃譯)。 鄭州:河南大學出版社。(原作2013年出版)
柳書琴(2009)。荊棘之道:臺灣旅日青年的文學活動與文化抗爭。 台北:聯經出版。
柳書琴, 邱貴芬(主編)(2006)。後殖民的東亞在地思考:臺灣文學場域。 臺南: 國家臺灣文學館籌備處。
胡曉真, 王鴻泰(主編)(2011)。日常生活的論述與實踐。 臺北: 允晨。
若林正丈, 吳密察(主編)(2004)。跨界的臺灣史研究──與東亞史的交錯。 臺北: 播種者文化。
宮崎正勝(Masakatsu MIYAZAKI)(2019)。從空間解讀的世界史:馬、航海、資本、電子資訊的空間革命(「空間」から読み解く世界史: 馬・航海・資本・電子)(蔡蕙光,吳心尹譯)。 新北:遠足文化。(原作2015年出版)
徐小虎(2017)。南畫的形成:中國文人畫東傳日本初期研究。 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
徐復觀(1966)。中國藝術精神。 臺北:臺灣學生書局。
徐聖心(2010)。青天無處不同霞:明末清初三教會通管窺。 台北:台大出版中心。
海倫‧威斯格茲(Helen Westgeest)(2007)。禪與現代美術—現代東西方藝術互動史(ZEN in the fifties-interaction in art between east and west)(曾長生,郭書瑄譯)。 臺北:典藏藝術家庭。(原作1998年出版)
班宗華(Richard M. Barnhart)(2018)。行到水窮處:班宗華畫史論集(劉晞儀等譯)。 北京:三聯書局。
神林恆道(Tsunemichi KAMBAYASHI)(2007)。東亞美學前史-重尋日本近代審美意識(美学事始 芸術学の日本近代)(龔詩文譯)。 臺北:典藏藝術家庭。(原作2002年出版)
荊子馨(Leo T. S. Ching)(2006)。成為「日本人」:殖民地台灣與認同政治(Becoming "Japanese": Colonial Taiwan and the Politics of Identity Formation)(鄭力軒譯)。 臺北:麥田出版。(原作2001年出版)
貢巴尼翁(Antoine Compagnon)(2013)。現代性的五個悖論(Les Cinq Paradoxes de la modernité)(許鈞譯)。 北京:商務印書館。(原作1990年出版)
貢布里希(E. H. Gombrich)(2000)。藝術與錯覺-圖畫再現的心理學研究(Art and Illusion: A Study in the Psychology of Pictorial Representation)(林夕, 李本正, 范景中譯)。 長沙:湖南科學技術出版社。(原作1959, 1977年出版)
───(2016a)。偏愛原始性──西方藝術和文學中的趣味史(The Preference for Primitive: Episodes in the History of Western Tsate and Art)(楊小京譯)。 南寧:廣西美術出版社。(原作2004年出版)
───(2016b)。圖像與眼睛──圖像再現心理學的再研究(The Image and The Eye: Further studies in the psychology of pictorial representation)(范景中, 楊思梁, 徐一維, 勞誠烈譯)(2)。 南寧:廣西美術出版社。(原作1982年出版)
馬丁‧海德格爾(Martin Heidegger)(2004)。林中路(Holzwege)(孫周興譯)。 上海:上海譯文出版社。(原作1950, 1994年出版)
高居翰(James Cahill)(2012a)。畫家生涯:傳統中國畫家的生活與工作(The Painter's Practice: How Artists Lived and Worked in Traditional China)。 北京:三聯書店。(原作1994年出版)
───(2012b)。詩之旅:中國與日本的詩意繪畫(The Lyric Journey: Poetic Painting in China and Japan)。 北京:三聯書店。(原作1996年出版)
───(2013)。江岸送別:明代初期與中國繪畫(1368-1580)(Parting at the Shore: Chinese Painting of the Early and Middle Ming Dynasty)(2)。 臺北:石頭。(原作1978年出版)
國史館臺灣文獻館(主編)(1992)。重修臺灣省通志‧卷三-住民志、宗教篇(第一冊)。 南投: 國史館臺灣文獻館。
國立臺灣大學歷史學系(主編)(1992)。民國以來國史研究的回顧與展望研討會論文集。 臺北: 國立臺灣大學出版組。
張勝彥, 顏娟英, 宋光宇, 吳興文, 王震邦, 胡偉姣(1997)。台灣近代史 文化篇。 南投:台灣省文獻委員會。
張灝(1988)。危機中的中國知識分子—尋求秩序與意義(1895-1911)(Chinese Intellectuals in Crisis, Search for Order and Meaning, 1890-1911)(高力克, 王躍, 許殿才譯)。 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原作1987年出版)
梁桂元(1999)。閩畫史稿。 天津:天津人民美術出版社。
清水正之(SHIMIZU Mashayuki)(2018)。日本思想全史(田世民譯)。 新北市:聯經。
莫里斯‧梅洛-龐蒂(Maurice Merleau-Ponty)(2005)。世界的散文(La prose du monde)(楊大春譯)。 北京:商務印書館。(原作1969年出版)
莫渝(2008)。王白淵 荊棘之道。 台北:晨星。
郭繼生編(1982)。美感與造形。 臺北:聯經。
───(1995)。臺灣視覺文化—藝術家二十年文集。 臺北: 藝術家。
陳世驤(1998)。陳世驤文存。 瀋陽:遼寧教育出版社。
陳芳明(2011)。台灣新文學史(上)(2)。 新北:聯經。
───(2017)。殖民地摩登──現代性與臺灣史觀(3)。 臺北:麥田出版。
陳培豐(2013)。想像和界限──台灣語言文體的混生。 新北市:群學。
陳康芬(2012)。斷裂與生成──台灣50年代的反共∕戰鬥文藝。 台南:國立台灣文學館。
陳階晉, 賴毓芝(主編)(2008)。追索浙派。 台北: 故宮。
陳翠蓮(2013)。百年追求:臺灣民主運動的故事 卷一 自治的夢想。 台北:衛城出版。
陳獨秀(2013)。陳獨秀文存 卷一。 北京:人民出版社。
傅柯(Michel Foucault)(1993)。知識的考掘(L'Archéologie du savoir)(王德威譯)。 臺北:麥田出版。(原作1969年出版)
彭小妍(2012)。浪蕩子美學與跨文化現代性:一九三○年代上海、東京及巴黎的浪蕩子、漫遊者與譯者。 臺北:聯經。
───(2019)。唯情與理性的辯證:五四的反啟蒙。 新北市:聯經。
普實克(Jaroslav Průšek)(1987)。普實克中國現代文學論文集(李燕喬等譯)。 長沙:湖南文藝出版社。
曾布川寬等(2015)。中國書畫‧日本收藏:關西百年收藏紀事。 臺北:典藏藝術家庭。
費正清(主編)(2006)。劍橋中國晚清史(1800-1911)。 北京: 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黃才郎(主編)(1984)。明清時期台灣書畫。 台北: 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
黃英哲(2017)。「去日本化」「在中國化」:戰後台灣文化重建(1945-1947)(3)。 臺北:麥田, 城邦文化。
黃紹恆(2019)。砂糖之島:日治初期的臺灣糖業史1895-1911。 新竹:交大出版社。
黃錦樹(2016)。論嘗試文。 臺北:麥田。
黑格爾(G. W. Hegel)(1996)。美學(第一卷)(朱光潛譯)。 北京:商務印書館。
愛德華‧薩伊德(Edward W. Said)(1999)。東方主義(Orientalism)(王淑燕等譯)(2)。 新北:立緒文化。(原作1978年出版)
───(2001)。文化與帝國主義(Culture and Imperialism)(蔡源林譯)。 新北:立緒文化。(原作1993年出版)
楊孟哲(2013)。日帝殖民下台灣近代美術之發展。 臺北:五南。
葉朗(2011)。意象照亮人生:葉朗自選集。 北京:首都師範大學出版社。
葉維廉(2008)。龐德與瀟湘八景(Pound and the Eight Views of Xiao Xiang)。 臺北:臺大出版中心。
───(2014)。中國詩學。 臺北:臺大出版中心。
葛哈特‧舒爾慈(Gerhard Schulz)(2007)。浪漫主義:歐洲浪漫主義的源流、概念與發展(Romantik: Geschichte und Begriff)。 臺中:星辰。(原作2002年出版)
廖炳惠(主編)(2003)。關鍵詞 200:文學與批評研究的通用辭彙編。 臺北: 麥田出版。
廖新田(2010)。藝術的張力:台灣美術與文化政治學。 臺北:典藏藝術家庭。
廖瑾瑗(2005)。背離的視線──台灣美術史的展望。 台北:雄獅。
瑪麗‧路易斯‧普拉特(Mary Louise Pratt)(2017)。帝國之眼:旅行書寫與文化互化(Imperial Eyes: Travel Writing and Transculturation)(方杰,方宸譯)。 南京:譯林出版社。(原作1992年出版)
臺北市文獻委員會(主編)(1983)。臺北文物(三)彙編重印版。 臺北: 成文出版社。
趙毅衡(1985)。遠遊的詩神:中國古典詩歌對美國新詩運動的影響。 四川:四川人民出版社。
劉禾(Lydia H. Liu)(2014)。跨語際實踐:文學、民族文化與被譯介的現代性(中國:1900~1937)(Translingual Practice: Literature, National Culture, and Translated Modernity - China, 1900 - 1937)(宋偉杰譯)(3)。 北京:三聯書店。(原作1995年出版)
劉紀蕙(2003)。心的翻譯:中國/台灣現代性的實體化論述。「文學與傳播科際整合:文學的傳播與接受國際學術研討會」發表之論文, 國立東華大學中國語文學系。
───(2005)。孤兒‧女人‧負面書寫。 臺北:立緒出版社。
劉益昌, 高業榮, 傅朝卿, 蕭瓊瑞(2007)。台灣美術史綱。 臺北:藝術家出版社。
德希達(Jacques Derrida)(2004)。書寫與差異(L'écriture et la différence)(張寧譯)。 台北:麥田出版。(原作1967年出版)
蔣中正(1954)。民生主義育樂兩篇補述。 臺北:中央文物供應社。
鄧津華(Emma Jinhua Teng)(2018)。臺灣的想像地理:中國殖民書寫與圖像(1683-1895)(Taiwan's Imagined Geography: Chinese Colonial Travel Writing and Pictures, 1683-1895)(楊雅婷譯)。 台北:台大出版中心。(原作2004年出版)
鄭工(2002)。演進與運動:中國美術的現代化(1875–1976)。 南寧:廣西美術出版社。
鄭明河(Trinh T. Minh-ha)(2013)。他方,在此處:遷居、逃離與邊界記事(Elsewhere, within here: Immigration, refugeeism and the boundary event)(黃宛瑜譯)。 臺北:田園城市。(原作2010年出版)
鄭毓瑜(2017)。姿與言:詩國革命新論。 臺北:麥田。
盧輔聖(主編)(2010)。中國書畫全書(第2冊)。 上海: 上海書畫出板社。
蕭瓊瑞(1991)。五月與東方:中國美術現代化運動在戰後台灣之發展(1945-1970)。 臺北:東大出版。
───(2011)。水墨巨靈—劉國松。 新北:遠景。
錢兆明(2016)。東方主義與現代主義:龐德和威廉斯詩歌中的華夏遺產。 杭州:浙江大學出版社。(原作1995年出版)
謝世英(2014)。日本殖民主義下的臺灣美術:1895–1945。 臺北:史博館。
謝里法(1997)。探索臺灣美術的歷史視野(Exploring the historical insight of Taiwan art)。 臺北:臺北市立美術館。
───(2017)。日據時期台灣美術運動史(5)。 台北:藝術家出版社。
顏娟英(1998)。台灣近代美術大事年表。 台北:雄獅。
───(2001)。風景心境:臺灣近代美術文獻導讀(上冊)。 台北:雄獅美術。
魏月萍(2016)。君師道合:晚明儒者的三教合一論述。 台北:聯經。
瓊-呂克‧夏呂姆(Jean-Luc Chalumeau)(2007)。藝術原理:柏拉圖至今日的藝術哲學、批評和歷史(Les théories de l'art : Philosophie, critique et histoire de l'art de Platon à nos jours)。 臺北:藝術家出版社。(原作1994年出版)
羅志田(2009)。裂變與傳承:20世紀前期的中國文化與學術(2)。 北京:中華書局。
───(2011)。民族主義與近代中國思想(2)。 臺北:三民。
羅秀芝(1999)。臺灣美術評論全集:王白淵卷。 台北:藝術家。
羅傑‧弗萊(Roger Fry)(2016)。塞尚及其畫風的發展(Cézanne: a study of his development)(沈語冰譯)。 南寧:廣西美術出版社。(原作1927年出版)

日文
九鬼周造(2016)。時間論 他二篇。 東京:岩波書店。
小室翠雲(1921)。南畫新論。 東京:實業之日本社。
文美士, 末木(主編)(2013)。儀礼と創造――美と芸術の原初 (岩波講座 日本の思想 第七巻) 。 東京: 岩波書店。
北澤憲昭(2000)。境界の美術史――「美術」形成史ノート。 東京:ブリュッケ。
───(2003)。「日本画」の転位。 東京:ブリュッケ。
───(2015)。〈列島〉の絵画―「日本画」のレイト・スタイル。 東京:ブリュッケ。
色川大吉(Daikichi IROKAWA)(1978)。柳田國男の常民文化論。 東京:講談社。
佐藤道信(1996)。<日本美術>誕生 近代日本の「ことば」と戦略。 東京:講談社。
武田光一(2000)。日本の南画。 東京:東信堂。
青木茂, 小林宏光(主編)(1995)。『中国の洋風画』展 明末から清時代の絵画・版画・挿絵本。 町田市: 国際版画美術館。
梅沢和軒(1922)。南畫史要。 東京:國史講習會。
───(1924)。南畫の見方:南画研究。 東京:雄山閣。
鈴木敬(1995)。中国絵画史 下。 東京:吉川弘文館。
稻賀繁美(Sigemi INAGA)(1999)。絵画の東方 オリエンタリズムからジャポニスムへ。 名古屋:名古屋大学出版会。
───(Sigemi INAGA)(2014)。絵画の臨界 近代東アジア美術史の桎梏と命運(Images on the Edge: A Historical Survey of East Asian Cross-Cultural Modernities)。 名古屋:名古屋大学出版会。
───(Sigemi INAGA)(2017)。海賊史観からみた世界史の再構築―交易と情報流通の現在を問い直す―(In Search of the Haptic Plasticity: Souls touching each other, forms interwoven)。 京都:思文閣出版。
───(2018)。日本美術史の近代とその外部。 東京:放送大学教育振興会。
橋本関雪(1926)。石濤。 東京:中央美術社。
瀧精一(1922)。文人画概論。 東京:改造社。

西文
Barlow, Tani E. (Ed.). (1997). Formations of Colonial Modernity in East Asia. NC: Duke University Press.
Bayly, C. A. (2003). The Birth of the Modern World, 1780-1914. NJ: Wiley-Blackwell.
Berlin, Isaiah. (1965, 1999). The Roots of Romanticism. NJ: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Berry, Paul, Morioka, Michiyo. (2008). Literati Modern_Bunjinga from Late Edo to Twentieth-Century Japan. Honolulu: Honolulu Academy Arts.
Bhabha, Homi K. (1994). The Location of Culture. London: Routledge.
Bush, Murck (Eds.). (1983). Theories of Arts in China. Princeton: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Chatterjee, Partha. (1993). The Nation and Its Fragments: Colonial and Postcolonial Histories. NJ: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Damisch, Hubert. (1994). The origin of perspective (John Goodman, Trans.). Cambridge, Mass.: MIT Press.
Fenollosa, Ernest F. (2007). Epochs of Chinese and Japanese Art_ An Outline History of East Asiatic Design. CA: Stone Bridge.
Hall, Stuart. (1997). Representation: Cultural representations and signifying practices. London: Sage in association with the Open University.
Honour, Hugh. (1979). Romanticism. NY: Harper & Row.
Levenson, Joseph R. (1958, 1964, 1965). Confucian China and its Modern Fate. California: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Lionnet, Françoise, Shih, Shu-mei. (2011). The Creolization of Theory. Durham: Duke University Press.
Marx, Karl. (1919). The Eighteenth Brumaire of Louis Bonaparte (Daniel De Leon, Trans.). Chicago: C. H. Kerr.
Merleau-Ponty, Maurice. (1964). Sense and Non-Sense (Hubert L. Dreyfus,Partricia Allen Dreyfus, Trans.). Evanston, Illinois: Northwestern University Press.
Minh-ha, Trinh T. (2010). Elsewhere, Within Here: Immigration, Refugeeism and the Boundary Event. London: Routledge.
Mitchell, W. J. T. (1986). Iconology: Image, Text, Ideology. Chicago: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Morley, Dave, Hall, Styart, Chen, Kuan-Hsing. (1996). Critical Dialogues in Cultural Studies. London: Routledge.
Nietzsche, Friedrich. (1968). Basic writing of Nietzsche (Walter Kaufmann, Trans.). New York: Random House.
Owen, Roger, Sutcliffe, Robert B. (1972). Studies in the theory of imperialism. London: Longman.
Panofsky, Erwin. (1991). Perspective as symbolic form (Christopher S. Wood, Trans.). NY: Zone Books.
Pratt, Mary Louise. (2007). Imperial Eyes: Travel Writing and Transculturation (2 ed.). London: Routledge.
Richard, Naomi Noble, Brix, Donald E. (Eds.). (2008). The History of Painting in East Asia: Essays on Scholarly Method. Taipei: Rock Publishing International.
Screech, Timon. (1996). The Western Scientific Gaze and Popular Imagery in Later Edo Japan.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Shin, Gi-Wook, Robinson, Michael (Eds.). (1999). Colonial Modernity in Korea. Cambridge: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Spitta, Silvia. (1995). Between Two Waters: Narratives of Transculturation in Latin America Houston TX: Rice University Press.
Wagner, Peter. (1995). Reading Iconotexts: From Swift to the French Revolution. London: Reaktion Books.
Wong, Aida Yuen. (2006). Parting the Mists: Discovering Japan and the Rise of National-Style Painting in Modern China. Honolulu: University of Hawai'i Press.
Young, Robert J. C. (2016). Postcolonialism: An Historical Introduction. MA: Wiley-Blackwell.

中文期刊
文貞姬(2001)。對於近代水墨畫的再認識。朵雲(54),頁 144-163。
王耀庭(1991)。李霞的生平與藝事──兼記「閩習」在台灣畫史上的一頁。台灣美術(13),頁 42-50。
古原宏伸(1994)。日本的中國畫收藏與研究。朵雲(40),頁 140。
史書美(2015)。關係的比較學(Comparison as Relation)。中山人文學報(39),頁 1-19。
石守謙(1986)。浙派畫風與貴族品味。東吳大學中國藝術史集刊(15),頁 307-342。
───(1995)。神幻變化:由福建畫家陳子和看明代道教水墨畫之發展。美術史研究集刊(2),頁 47-74。
朱芳玲(2009)。回頭的浪子,「靈視」下的「東方」──論余光中「東方自覺」說與「中國現代畫」論述的建構。東海中文學報(21),頁 231-262。
吳叡人(2006)。福爾摩沙意識型態──試論日本殖民統治下臺灣民族運動“民族文化”論述的形成 (1919-1937)。新史學, 17(2),頁 127-218。
宋灝(2015)。華語思維與文字動勢。漢學研究, 33(2),頁 103-132。
───(2016)。梅洛龐蒂論「世界的肉」與「圖畫手勢」:藝術創作與身體模擬。現象學與人文科學(6),頁 109-150。
邱德亮(2009)。嗜癖文化:論晚明文人詭態的美學形象。文化研究(8),頁 61-100。
酒井直樹(1998)。現代性與其批判:普遍主義與特殊主義的問題。台灣社會研究季刊(30),頁 205-236。
許雪姬(2010)。台灣史研究三部曲:由鮮學經顯學到險學。思想(16),頁 71-100。
陳建忠(2012)。「美新處」(USIS)與台灣文學史重寫:以美援文藝體制下的台、港雜誌出版為考察中心。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學系國文學報(52),頁 211-242。
陳曼華(2017a)。臺灣現代藝術中的西方影響:以1950-1960年代與美洲交流為中心的探討。臺灣史研究, 24(2),頁 115-178。
───(2017b)。臺灣藝術史的戰後書寫與對話。國史通訊(12),頁 110-117。
陳瓊花(1992)。台灣光復以前支傳統繪畫(一)。台灣美術(15),頁 72-78。
森正夫(2007)。從明末清初中國的“文人畫"到江戸時代日本的“南畫"─關於它的時間間隔─。成大歷史學報(33),頁 1-74。
須文蔚(2015)。1960-70年代臺港重返古典的詩畫互文文藝場域──以余光中與劉國松推動之現代主義理論為例。東華漢學(21),頁 145-174。
葉碧苓(2015)。日治時期台灣出版之書畫圖錄。台灣學研究(18),頁 17-52。
廖瑾瑗(1996)。木下靜涯與台灣近代畫壇。藝術家(253),頁 320-334。
談晟廣(2018)。20世紀初日本學者對中國古代繪畫傳統的再發現。美術觀察(5),頁 103-111。
鄭工(2000)。「閩習」與「閩派」之辨。藝術史研究(98),頁 31-39。
蕭瓊瑞(2007)。「閩習」與「台風」──對明清台灣書畫美學的再思考。台灣美術(67),頁 92-105。
賴國生(2007)。十八世紀至十九世紀中葉台灣「閩習」水墨畫風格之源流。成大歷史學報(32),頁 81-138。
賴毓芝(2009)。從《墨林今話》的編輯看明治初年中日書畫圈的往來。美術史研究集刊, 27,頁 30。
顏娟英(1993)。殿堂中的美術:臺灣早期現代美術與文化啟蒙。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 64(2),頁 469-610。
───(2000)。近代台灣風景觀的建構。美術史研究集刊(9),頁 179-206。
───(2004)。日治時期地方色彩與台灣意識問題。新史學, 15(2),頁 115-143。

外文期刊
Anderson, Warwick. (2002). Introduction: Postcolonial Technoscience. Social Studies of Science, 32(5-6), 643-658.
Dirlik, Arif. (1994). The Postcolonial Aura: Third World Criticism in the Age of Global Capitalism. Critical Inquiry, 20(2), 328-356.
INAGA, Shigemi. (2003). The Making of Hokusai's Reputation in the Context of Japonisme. Japan Review(15), 77-100.
Wong, Aida-Yuen. (1999). The East, Nationalism, and Taisho Democracy: Naito Konan's History of Chinese Painting. Sino-Japanese Studies, 11(2), 3-23.
─── (2000). A New Life for Literati Painting in the Twentieth Century: Eastern Art and Modernity, A Transcultural Narrative? Artibus Asiae, 60(2), 297-326.
文貞姬(2013)。石濤、近代における「個性」という評価の視線。美術研究(405),頁 82-102。
佐藤道信(1989a)。水墨の変容--フェノロサ・ビゲロ-旧蔵2作を中心に。美術研究(344),頁 127-138。
───(1989b)。水墨の変容-承前- 。美術研究(345),頁 174-186。
吳衛峰(2008)。内藤湖南の南画(文人画)論への一考察 明治・大正の時代背景との関連を中心に。東北公益文科大学総合研究論集, 21(14),頁 a1-a26。
稻賀繁美(2015)。表現主義と氣韻生動—北清事変から大正末年に至る橋本関雪の軌跡と京都支那学の周边—。日本研究(51),頁 97-125。

學位論文
Lai, Yu-chih. (2005). Surreptitious appropriation_Ren Bonian and Japanese culture in Shanghai 1842-1895. (PhD Doctoral Degree), Yale University.
李美玲(2005)。日治時期知識分子文化認同的轉變──繪畫與文學的認同關係。碩士論文,東海大學美術學系,台中。
許德發(2006)。近代中國之文化國家化與國家意識的形成(1890—1928)。博士論文,新加坡國立大學。
陳政彥(2007)。戰後臺灣現代詩論戰史研究。博士論文,國立中央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桃園。
陳曼華(2016)。藝術與政治文化:戰後台灣藝術的主體形構。博士論文,國立交通大學社會與文化研究所,新竹。
蔡尚政(2013)。從現象學身體意涵談中國古代詩畫理論中的境遇。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美術系碩士班理論組,高雄。

報刊文獻
立石鐵臣(1939年,5月29日)。地方色彩,台灣日日新報。
幣原坦(1929年,10月13日)。第三回台展畫の審查成る──新鄉土藝術の創造如何,台灣日日新報。
歐亭生(1931年,10月31日)。台展評論,台灣日日新報。
藤島武二(1935年,2月3日)。映入眼中的台灣風物詩──藤島畫伯談繪畫之旅,台灣新聞。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