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大數據視閾中的文學地理學研究--以《入蜀記》《北行日錄》等行錄筆記為中心
書刊名:文學評論
作者:劉京臣
出版日期:2017
卷期:2017(1)
頁次:159-170
主題關鍵詞:文學地理學行錄筆記資料採擷地理資訊系統虛擬實境數位方志體系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14
  • 點閱點閱:450
大資料(Big Data)對傳統研究產生了極大影響,也為文學地理學學科在更為深廣的領域拓展,提供了技術支援。融文學、史學、地理學、地圖學等諸要素於一身的行錄筆記,是文學地理學學科中特徵最明顯、最易與資訊技術相結合的一類。通過對行錄筆記進行資料採擷(Data mining),將道裡遐邇、郡邑更革以及疆域、建置、名勝、古跡、山川、江河、時事等數位化,既能與其他文獻互證,又能補文獻之缺。與地理資訊系統(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即GIS)結合,在方志與其他相關文獻建立起關聯的基礎上,不但可以增加地圖的標注範圍,依託虛擬實境(Virtual Reality,即VR),還可將城池區劃、佈局、建築等立體呈現。
期刊論文
1.閻文儒(1959)。金中都。文物,1959(9),8-1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楊義(2012)。文學地理學的淵源與視境。文學評論,2012(4)。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梅新林(2015)。文學地理學:基於「空間」之維的理論建構。浙江社會科學,2015(3),122-136。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曾大興(2012)。建設與文學史學科雙峰並峙的文學地理學科--文學地理學的昨天、今天和明天。江西社會科學,2012(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楊義(2012)。文學地理學的三條研究思路。杭州師範大學學報,2012(4)。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梅新林(2012)。文學地理學的學科建構。華中師範大學學報,2012(4)。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陶禮天(2012)。略論文學地理學的過去、現在和未來。文化研究,1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彭民權(2014)。文學地理學的體系建構與理論反思。江西社會科學,2014(3)。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鐘仕倫(2014)。概念、學科與方法:文學地理學略論。文學評論,2014(4)。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劉雙琴(2012)。文學地理學研究的重要收穫與突破--首届中國文學地理學暨宋代文學地理研討會綜述。江西社會科學,2012(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李德輝(2008)。論宋人使蕃行記。華夏文化論壇。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趙克(1993)。范成大〈攬轡錄〉考補。北方論叢,1993(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劉浦江(1993)。范成大〈攬轡錄〉佚文真僞辨析。北方論叢,1993(5)。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周立志(2012)。二卷被忽視的宋金交聘圖文研究。中國歷史地理論叢,4。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5.劉京臣(2015)。大數據時代的古典文學研究--以數據分析、數據挖掘與圖像檢索為中心。文學遺產,2015(3)。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6.魯東明、潘雲鶴、陳任(2002)。敦煌石窟虛擬重現與壁畫修復模擬。測繪學報,2002(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7.徐蘋芳(1989)。南宋人所傳金中都圖--兼辨〈永樂大典〉本唐大安宮圖之誤。文物,1989(9)。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8.岳升陽(2005)。金中都歷史地圖繪製中的幾個問題。北京社會科學,2005(3)。  延伸查詢new window
會議論文
1.陳學霖(1988)。樓鑰使金所見之華北城鎮--〈北行日錄〉史料舉隅。國際宋史研討會。臺北:中國文化大學史學研究所史學系。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學位論文
1.周立志(2010)。南宋與金交聘研究(碩士論文)。河北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黃玲(2011)。宋代使金行記文獻研究(碩士論文)。陜西師範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王皓(2012)。宋代外交行記與語錄研究(博士論文)。四川師範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
1.方國瑜、徐文德、木芹、鄭志惠(2001)。雲南史料叢刊。昆明:雲南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惲毓鼎、史曉風(2004)。惲毓鼎澄齋日記。浙江古籍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陳元靚(1990)。事林廣記。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吳曉萍(2006)。宋代外交制度研究。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永瑢(1965)。四庫全書總目。北京: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孔凡禮(1983)。范成大佚著輯存。北京: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脫脫(1975)。金史。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李輝(2014)。宋金交聘制度研究(1127-1234)。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傅璇琮(1991)。全宋詩。北京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施國祁(1984)。金史詳校。新文豐出版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上海師範大學古籍整理研究所(2012)。全宋筆記。大象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李調元(1985)。童山詩集。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厲鶚、虞萬里(1987)。南宋雜事詩。浙江古籍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蔣擢。磁州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5.舒位(2009)。瓶水齋詩集。上海古籍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6.(1991)。河朔訪古記。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7.(1964)。(嘉靖)彰德府志。上海古籍書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8.陳學霖(19930000)。宋史論集。臺北:東大。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9.歐陽修、李之亮(2007)。歐陽修集編年箋注。巴蜀書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0.脫脫、中華書局編輯部(1985)。宋史。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單篇論文
1.呂肖奐。陸游雙面形象及其詩文形態觀念之複雜性--陸游入蜀詩與〈入蜀記〉對比解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其他
1.莫礪鋒(2005)。讀陸游〈入蜀記〉札記。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復旦大學歷史地理研究中心。CHGIS數據說明,:http://yugong.fudan.edu.cn/views/chgis_data.php。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論文
1.趙永春(1989)。宋金交聘制度述論。遼金史論集。北京:書目文獻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