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蒙元統治下的士人及其經學發展
作者:涂雲清
作者(外文):Yun-Ching Tu
校院名稱:臺灣大學
系所名稱:中國文學研究所
指導教授:何澤恆
學位類別:博士
出版日期:2009
主題關鍵詞:蒙元元代元代士人出處進退元代經學Meng-Yuanthe Yuan Dynastythe scholars in the Yuan Dynastythe dilemma of outlook on lifethe Study of Confucian Classics in the Yuan Dynasty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1) 博士論文(1) 專書(1)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1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111
多元與變異是元代政治、文化的特色,因而型塑了一個迥異於歷代王朝的時代。元代士人所處的政治環境,比中國史上任何一個王朝都來得複雜,觀察元代士人的出處,有其重要的時代意義。其次,部分學者主張元代是一個經學衰微的時代,因此缺乏研究的價值;但這些意見卻往往流於主觀籠統,甚至有誤導學者的可能。揭示代元經學的實況,及重新評價其成就,是本文研究的另一重心。
本篇論文,內容共分五章。以元代的士人與經學為兩大主軸,前兩章是針對元代士人出處方面的研究,重點放在觀察他們當時所遭逢的客觀環境,以及他們面對新環境時,所產生的主觀心理反應與行為上的抉擇。第三章至第五章,則主要聚焦於元代經學的層面來研究,詳論元代經學的發展與分布概況,並指出元代經學的特色,研究內容分述如下。
第一章「宋金元之際士人的時代思維及其作為」
宋金元之際的士人,面對改朝換代的局面,他們在心態上到底產生了什麼樣的變化?在現實上,他們又各有什麼樣的積極作為,來回應這個新的時代課題?這是本章所要探討的重點。內容共分三節,首先,析論金元之際,北中國在「戰爭陰影下的時代背景」,藉此來凸顯金元之際北方士人,在生死存亡的威脅下,所面臨的艱難處境。其次,則評述北方士人在此困境下,為了民族文化的延續,自覺地從事於「保種存文」的各項積極作為。再者,論述「金元之際」、「宋元之際」以及「元明之際」,南北兩地士人在新朝統治下,傳統華夷思想出現轉變的概況。此外,觀察正統思想對蒙元一代士人出處所產生的影響,也是本章討論的重點。
第二章「蒙元統一後士人的出處進退」
本章是透過對蒙元統一後士人出處群相的觀察,嘗試論述士人種種抉擇背後的可能動機。內容共分三節,將元代的士人約略分為「出仕元廷之士人」、「絕意仕進之士人」、「游移仕隱之士人」等三個族群,分別探討元代士人或仕、或隱乃至游移於仕隱之間的種種原因,並觀察他們作此抉擇的相應生命情懷。透過這樣的研究,可以看出蒙元一代士人與歷代士人在出處抉擇上的若干異同之處。
第三章「元代官方政策對經學的影響」
本章論述的重點是,從元代官方的相關政策,來分析這些措施,對元代經學發展,所可能產生的影響。內容分為三節,首先,藉著對蒙元諸帝的崇尚儒術等諸多面向的觀察,可以看出,透過各項政策的施行,對蒙元一代的經學發展,產生了積極正面的影響。其次,從蒙元朝廷的科舉制度層面,來觀察對經學所產生的影響。藉由元代科舉取士,確立以「經學」為考試內容的歷史轉向,論證元代科舉取士制度,對經學風氣所產生的正面影響。再者,論述蒙元時期,從中央國學到地方各級官學的設置情形,以及各地書院興立的概況,同時也針對各級學校及書院的教學內容進行研究,由此可以推知,學校教育對經學所產生的影響。再者,邊遠地區的儒學傳播,也是本章討論重點之一,藉此來彰顯元代儒學發展的特色。
第四章「元代經學的發展與分布」
本章分別自時間及空間的角度,探討蒙元一代經學的發展歷程,以及地域分布的概況,並詳述影響經學分布的各項因素。首先,以時間為主軸,約略將蒙元時期的經學分為三期,析論各期經學的發展概況。其次,蒙元統一中國之後,原本各自發展的南北兩地學術,開始大量地交流,本文著重在觀察南學之北來,對於南北兩地經學合流,所產生的影響。再者,則以空間為主軸,以蒙元十二大行政區域為單位,分別統計各行政區域內的經學家人數,以及經學著作數量,據此來比較各地經學的盛衰。另外一個討論重點,則在「學術重心南移」這個議題上,旨在探討中國學術重心,由黃河流域逐漸向江南地帶遷移的歷史發展軌跡。最後,分別自戰爭、政治、經濟、人口、書院、學術風氣、刻書事業以及交通等因素,探討它們對元代經學地理分布所產生的影響。
第五章「元代經學綜述」
本章針對元代經學中的部分層面,來觀察及凸顯元代經學,有異於其他朝代的特色。首先,從中國經學發展的角度,來觀察《五經》與《四書》學術地位的變化趨勢;另外,又分別自宋、元、明三代的科舉考試內容,以及元代學者的治學取向等兩方面,分析元代《四書》地位,正式凌越《五經》的過程。其次,則從學術史的角度,論述程朱之學,從兩宋學禁的主角,最終發展成為官方主流學術的過程。再者,本文透過「元代陸學的流傳」這一論述,揭示元代學術發展的另一面向,同時也呈顯元儒兼重「尊德性」與「道問學」的治學趨向。再者,論述元儒承宋儒之學風,並在蒙古人「重實用」文化傳統的影響下,提倡躬行實踐,在治學上以「學貴有用」為宗旨的學術風氣。另外,則從政治及社會背景等兩方面,探討元代實學思想的興起與發展的始末,以呈顯元代統治者「重經學」而「輕詩賦」的價值取向,及其對元代經學發展所產生的促進作用。
透過本文的研究可以發現,在異族入主的時代背景下,由於統治者的刻意操控與分化,造成士人的地位相對低落,也牽動了士人的出處進退,他們的若干人生抉擇,凸顯了特殊的時代意義,更示現了獨特的生命情懷。前人對元代士人出處的若干批評,忽略了「元代」這個特殊時空背景的因素,似乎缺乏同情的了解。
其次,在研究的過程中可以得知,雖然元代經學的發展存在著一些不利的因素,的確使得元代的學術無法獲得在上位者的大力支持與提倡;然而,蒙元朝廷也相對提供了一個開放的學術環境,終元一代,沒有嚴酷的學禁或文字迫害的事件發生,士人可以在自由的環境中,承繼學術命脈於不絕。另外,更不容忽視的是,蒙元統治時期,學校教育與書院教育都極為發達,而且它們的教學內容又以儒家經學為主,透過學校與書院的教學,使得蒙元時期的經學教育達到空前的盛況,經學分布的範圍更是超越了前代。再者,蒙元科舉考試的內容主要以經學為主,扭轉了自唐、宋、金以來偏重詩詞歌賦的傳統,這種科舉考試內容主流的轉向,帶動了士子們的學習重心及方向,因此,如果以經學學習的普遍性而言,蒙元統治時期,中國境內的習經風氣,足堪比肩於其他王朝。凡此種種,都足以證明蒙元時期的學術環境,對經學的發展,無疑具有促進的作用。
此外,經由本文的研究可以看出,元儒的經學著作相當豐富,而且有其可取之處,無論是從「量」或「質」的角度作觀察,元代為「經學積衰時代」的論點,並不反映事實,元代經學的歷史定位,可以藉由新的研究證據,重新加以評估。其次,元代經學在中國經學史上,其承前啟後的學術地位,實不容抹煞,明、清時期,許多的學術風氣若溯其源頭,元代實不乏開啟之功,例如:考據之學、輯佚之學等,都是彰明較著的例子。再者,清儒在中國經學史上,有兩項重要貢獻,即對《周易》圖書之學的辨明,以及偽《古文尚書》,與偽孔《傳》的考定,而這兩項學術成就,論其淵源,元儒都有一定的貢獻。再者,元儒在治學上,除了繼承宋學中的義理之學以外,又從漢、唐經學傳統中,汲取名物訓詁及典章制度之學,兼采漢、宋學之長,成為元儒經學的特色之一,這種學風,直接影響了清初由顧炎武、黃宗羲、王夫之三大家所倡導「漢、宋兼采」的學風。綜合以上所論可知,元代經學並非一無可取,在中國經學史上,應該有其一定的地位。
Multicultural and political variations were the main characteristics of the Yuan Dynasty in Chinese history. As a result of such socio-political situation, the Yuan Dynasty saw a unique epoch. The socio-political situation that scholars experienced during this dynasty was more complicated than any other dynasties in Chinese history. For that reason, it is of epoch-making significance to conduct a study of these scholars’ outlook on life and their alternative lifestyle during the Yuan Dynasty. Meanwhile, some current researchers argue that the Study of Confucian Classics (經學) was at a low ebb during the Yuan Dynasty, and accordingly, it is not worth conducting much research on the literature of this period. Nevertheless, such points of view seem to be too subjective and arbitrary, possibly misleading other scholars. It is the writer’s intention to find out the true state of affairs concerning the Study of Confucian Classics during the Yuan Dynasty and reevaluate the remarkable achievements of the literature of that time.
The thesis consists of five chapters, closely related to two aspects: scholars’ outlook on life and their Study of Confucian Classics in the Yuan Dynasty. The first two chapters are focused on the studies of what kind of outlook on life that the scholars held and how they reacted accordingly when they faced a new socio-political situation during the Yuan Dynasty. Chapters Three to Five are closely related to the Study of Confucian Classics in the Yuan Dynasty, providing thorough analysis of how the study was carried out, achievement, distinctive features, and various schools of the study in the Yuan society. The following is the description of each chapter.
-Chapter One-
The Thoughts and Reactions of the Scholars
During the Song, Jin and Yuan Dynasties
Facing the dynastic changes, psychologically, what outlook on life did scholars really have in the Song, Jin and Yuan dynasties? On the other hand, in reality, what kind of appropriate and positive actions did they take when they had to respond to the new socioeconomic challenge? These are the main issues that the writer will discuss in detail in this chapter which contains three sections. The first section analyzes the socioeconomic background of northern China which was in a state of war between the Jin and Yuan dynasties. The analysis shows what sort of difficulties that scholars had to face under the threat of life or death at that time. The next section discusses what voluntary and active actions the scholars in northern China took so as to preserve the literature of Confucian Classics and its cultural characteristics (保種存文). Then, the following discussion covers how the scholars in northern and southern China, who were under the control of the new dynasties, i.e. the Jin-Yuan, Song-Yuan, and Yuan-Ming dynasties, gradually changed their thoughts about the traditional orthodox ideas of the Han Chinese against the barbarian culture. In addition, it is also an important point in this section examining how Chinese orthodox thought affected the scholars’ outlook on life and their alternative lifestyle during the Meng-Yuan ages.
-Chapter Two-
Scholars’ Dilemma After the Meng-Yuan Unification of China
This chapter, based on analysis of large data, examines various motivations and choices the scholars had regarding their willingness of serving as officials for the new dynasty after the Meng-Yuan unification of China. There are three sections in this chapter, examining three types of scholars respectively: scholars who were willing to become officials for the new dynasty (出仕元廷之士人), scholars who refused to take up the post of officials for the new dynasty (絕意仕進之士人), and scholars who preferred to remain recluses (游移仕隱之士人). This chapter discusses all kinds of reasons that caused these scholars to make their own decisions. Through such analysis, it reveals the similarities and differences of attitude towards life between scholars in the Meng-Yuan Dynasty and those in other dynasties.
-Chapter Three-
The Influence of Official Policies in the Yuan Dynasty
Toward Study of Confucian Classics
The highlight of this chapter is the analysis of the relevant measures adopted by official policy in the Yuan Dynasty so as to find out the possible policy effects on the development of the Study of Confucian Classics at that time. The three sections in this chapter first examined the fact that all emperors of the Yuan Dynasty advocated Confucianism. As a result, the implementation of various relevant policies played a positive role in the development of the Study of Confucian Classics. Secondly, the influence of the imperial official policies can be viewed from the imperial examination system in the Meng-Yuan Dynasty. The writer demonstrated the fact that the Study of Confucian Classics was set as an important component in the imperial examination system during the Yuan Dynasty, which was a turning point in the imperial procedure of employing officials. Consequently, the strong washback effect of the imperial examination system played a very positive role in the spread of the Study of Confucian Classics. Furthermore, this chapter discussed the institutional establishment of the Study of Confucian Classics in educational curricula at both national and local levels, the development of various academies of classical learning, and the teaching contents of such academies of classical learning at different places. All these show that school education had a strong influence on the Study of Confucian Classics. Finally, this chapter also demonstrated the spread of Confucianism in outlying areas, which is one of the features of the development of the Study of Confucian Classics in the Yuan Dynasty.
-Chapter Four-
The Development and Distribution of
the Study of Confucian Classics in the Yuan Dynasty
This chapter discusses in detail the progress of “Study of Confucian Classics” both chronically and synchronically in the Meng-Yuan Dynasty, showing how the study of the classics was developed at different places and at different times. First of all, chronically, the Study of Confucian Classics during this dynasty could be divided into three periods for the purpose of this thesis. Then, the writer demonstrated when Meng-Yuan had unified China, different academia from both northern and southern China, which had originally developed on their own, started to have academic exchanges on a large scale. The focus of this thesis is on the academic influence from southern China on the development of the Confucian classics in northern China. Furthermore, synchronically, the writer has presented a statistical analysis of the number of scholars of Confucian classics and amount academic works they produced in the twelve main administrative provinces during the Meng-Yuan Dynasty, which provided empirical evidence of the rise and fall of the Study of Confucian Classics. Another key point of this chapter is focused on the phenomenon that “the major academic achievement of the Study of Confucian Classics was shifted from northern China to the South,” revealing the historical background of China’s academic change from the Yellow River valley to the lower Yangtze River valley. Finally, this chapter analyzes the influence of various possible causal factors such as war, politics, economy, population, schools, academic atmosphere, book carving business and traffic, etc. in the geographic distribution of the Study of Confucian Classics in the Yuan Dynasty.
-Chapter Five-
Summary of the “Study of Confucian Classics” in the Yuan Dynasty
This chapter examines the development of the Study of Confucian Classics during the Yuan Dynasty from certain aspects so as to demonstrate how the study was different from that in any other dynasties in Chinese history. First of all, the Study of Confucian Classics could be examined along with the changing position of the “Five Classics (五經)” and the “Four Books (四書)” during that historical period. Next, the position of the “Four Books” was evaluated in terms of its position in the imperial examination systems of the Song, Yuan and Ming Dynasties, and in terms of the main research interest of scholars at that time. This part shows the process of how the “Four Books” surpassed the “Five Classics”. Then, viewed from the angle of academic history, this chapter analyzes the change of how the ban of the School of Cheng-Zhu (程朱) in the Song Dynasty was lifted in the Yuan Dynasty, and how the School of Cheng-Zhu (程朱) became the mainstream of the official school in the Yuan Dynasty. Moreover, another feature of academic development in this period was discussed according to the review of “the Spread of the Study of Lu in Yuan (元代陸學的流傳)”, which shows that the educational tendency of the Confucian started to pay much more attention to both “Zun De Xin”(尊德性) and “Dau Wen Xue”(道問學) in the Yuan Dynasty. However, the study style of the Confucianism since the Song Dynasty also changed under the influence of the pragmatism from Mongolian culture, which emphasized the combination of theory and practice, and the study style of practicability. Finally, viewed from the sociopolitical aspect, this chapter analyzed the development of the study style of practicability in the Yuan dynasty, and examined the phenomenon that the authority in the Yuan stressed the importance of “the Study of Confucian Classics” and regarded poetry and prose-poetry with disdain.
This thesis reveals that the social status of the scholars in the Yuan Dynasty was made relatively inferior under the control of the alien tribe whose deliberate manipulation and differentiation considerably affected the scholars’ outlook on life and their decisions in politics. Their outlook on life and lifestyle preference should be closely linked with the historical context and times, which had its own historical significance in respect of those scholars’ outlook on life. In this sense, some researchers’ criticism to these scholars in the Yuan Dynasty seemed to lack sympathy as these critics overlooked the unique sociopolitical conditions in the Yuan Dynasty.
This study shows that although there were various unfavorable factors in the development of “the Study of Confucian Classics” during the Yuan Dynasty due to the fact that its rulers did not support it whole-heartedly, it was a time when scholars had a relatively free environment to pursue their studies according to their own academic interest. The rulers of the whole Yuan Dynasty did not impose any academic ban like what was done by rulers of other dynasties. Thus, it was possible for scholars to keep “the Study of Confucian Classics” and continue their research in that sociopolitical context. In addition, it should never be ignored that school education and academies of classical learning were quite popular in the Yuan Dynasty, and the main teaching content was the Confucian classics. Hence, the Study of Confucian Classics developed at an unprecedented rate, and its study scope outshined that of any other previous dynasties. Still, the “Study of Confucian Classics” became to be the principal test content of the imperial examination system during the Meng-Yuan Dynasty, which reversed the tradition of emphasizing poetry and prose-poetry as the main test content since the Tang, Song and Jin Dynasties. The strong washback effect of the imperial examination policy brought about a change in the focus of learning in the Yuan Dynasty. Therefore, judging from the popularity of the Study of Confucian Classics, the Yuan Dynasty should not be ranged lower than any other dynasties in Chinese history. All in all, there is much evidence to support that the academic environment in the Ming and Meng-Yuan epoch certainly promoted the development of the Study of Confucian Classics.
In the final analysis, it shows that the works written by scholars in the Yuan Dynasty was both quite abundant and valuable. No matter whether the issue was studied quantitatively or qualitatively, it is incorrect to make a claim that the Study of Confucian Classics experienced a sharp decline at that time. With new research data, it is worthwhile to re-evaluate historically the Study of Confucian Classics of the Yuan Dynasty. What is more, in the history of Study of Confucian Classics, the Yuan Dynasty played a remarkable role in inheriting the previous knowledge and passing the enlightenment to the following generations. It can not be denied that the origins of the study styles in the Ming-Qing period were based on the Yuan Dynasty. There are many well-known instances to support this fact, such as: Textual Criticism (考據之學) and the Compilation of Unpublished Works (考據之學), which were of concrete proof. Furthermore, the Confucians in the Qing Dynasty had two pieces of great contribution to the Study of Confucian Classics. One is to have made a clear distinction of the definition of “Zhou Yi”(周易) and the other is the examination and correction of “Guwen Shangshu” (古文尚書) and of the fake “Kong Legend” (傳). The origin of these two academic achievements could certainly be linked with the contribution made by the scholars of the Yuan Dynasty. In addition, the Confucian scholars in the Yuan Dynasty not only inherited the Study of Argumentation (Yi Li) from the study style in Song, but also learned and developed the classic tradition of Exegesis and Laws and Rules from the Study of Confucian Classics in the Han-Tang Dynasty. They collected the merits of Studies of the Classics in both Han and Song, and then gathered them to form their own study style in the Yuan Dynasty. This kind of style of study directly inspired the style proposed by the scholars of early Qing Dynasty: Gu Yanwu, Huang Zongxi and Wang Fuzhi who advocated the style of adopting both the merits of the Han and Song (漢、宋兼采). According to all the analysis in this thesis, it can be concluded that the Study of Confucian Classics in the Yuan Dynasty cannot be described without a saving grace, but instead, it should hold a certain status in the Study of Confucian Classics in Chinese history.
參 考 書 目
一、【經部典籍】(依《四庫全書總目.經部》次序排列)
(《四庫全書總目.經部》未收,而屬古籍「經部」者,則歸以「其他類」,置於其後。又元儒經學著作,可參見本文〈附錄一〉之〈元代經學著作簡表〉,此處不詳列。)
易類:
《大易輯說》 元.王申子撰,清.徐乾學等輯、納蘭成德校訂《通志堂經解》本(臺北:大通書局,1969年10月)
《易圖通變》 元.雷思齊撰,清.徐乾學等輯、納蘭成德校訂《通志堂經解》本
(臺北:大通書局,1969年10月)
書類:
《十三經注疏.尚書正義》 舊題漢.孔安國傳、唐.孔穎達等正義
(臺北:藝文印書館,1993年9月)
《書纂言》 元.吳澄撰,清.徐乾學輯、納蘭成德校訂《通志堂經解》本
(臺北:大通書局,1969年10月)
詩類:
《十三經注疏.毛詩正義》 漢.毛亨傳、漢.鄭玄箋、唐.孔穎達等正義
(臺北:藝文印書館,1993年9月)
禮類:
《十三經注疏.禮記正義》 漢.鄭玄注、唐.孔穎達等正義
(臺北:藝文印書館,1993年9月)
春秋類:
《十三經注疏.春秋左傳正義》 晉.杜預注、唐.孔穎達等正義
(臺北:藝文印書館,1993年9月)
《十三經注疏.春秋公羊注疏》漢.何休解詁、唐.徐彥疏
(臺北:藝文印書館,1993年9月)
《春秋繁露》 漢.董仲舒撰 (臺北:臺灣中華書局,1984年5月)
四書類:
《四書章句集注》 宋.朱熹撰(臺北:大安出版社,1996年11月)
其他類:
《管窺外編》 元.史伯璿撰 (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影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珍本.八集》第131冊,1978年)
《經學歷史》 清.皮錫瑞撰(臺北:漢京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1983年9月)

二、【史部典籍】(依《四庫全書總目.史部》次序排列)
(《四庫全書總目.史部》未收,而屬古籍「史部」者,則依《續修四庫全書.史部》之著錄,置於各類之後。)
正史類:
《史記會注考證》 漢.司馬遷撰,〔日本〕瀧川資言考證
(臺北:天工書局,1989年9月)
《漢書》 漢.班固撰(臺北:鼎文書局,1995年1月)
《後漢書》 南朝宋.范曄撰(臺北:鼎文書局,1996年11月)
《三國志》 晉.陳壽撰(臺北:鼎文書局,1995年6月)
《晉書》 唐.房玄齡等奉敕撰(臺北:鼎文書局,1995年6月)
《宋書》 南朝梁.沈約撰(臺北:鼎文書局,1996年11月)
《隋書》 唐.魏徵等奉敕撰(臺北:鼎文書局,1996年11月)
《北史》 唐.李延壽撰(臺北:鼎文書局,1994年9月)
《舊唐書》 後晉.劉昫等奉敕撰(臺北:鼎文書局,出版年月不詳)
《宋史》 元.脫脫等奉敕撰(臺北:鼎文書局,1994年6月)
《遼史》 元.脫脫等奉敕撰(臺北:鼎文書局,1994年7月)
《金史》 元.脫脫等奉敕撰(臺北:鼎文書局,1995年4月)
《元史》 明.宋濂、王褘等奉敕撰(臺北:鼎文書局,1995年8月)
《明史》 清.張廷玉等奉敕撰(臺北:鼎文書局,1998年8月)
《新元史》 清.柯劭忞撰(臺北:藝文印書館,出版年月不詳)
《宋史翼》 清.陸心源輯(臺北:鼎文書局,1994年6月)


編年類:
《資治通鑑》 宋.司馬光著,元.胡三省注(臺北:天工書局,1988年9月)
《續資治通鑑長編》 宋.李燾撰(北京:中華書局,2004年9月)
《九朝編年備要》 宋.陳均撰 (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影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第328冊,1983年)
《通鑑續編》 元.陳桱撰 (臺北:國立中央圖書館縮影室,
據元至正21年松江刊本製作微捲資料,1981年)
《續資治通鑑》 清.畢沅撰(北京:中華書局,1999年8月)
《續資治通鑑長編拾補》 清.黃以周等輯注(北京:中華書局,2004年1月)
《明實錄》 (臺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校印,
據國立北平圖書館紅格鈔本微捲影印,1966年)
紀事本末類:
《宋史紀事本末》 明.陳邦瞻撰 《歷代紀事本末》第二冊
(北京:中華書局,1997年11月)
《元史紀事本末》 明.陳邦瞻撰(臺北:三民書局,1989年8月)
別史類:
《續後漢書》 元.郝經撰(上海:上海商務印書館,1937年)
《蜀漢本末》 元.趙居信撰 (臺南:莊嚴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影印《四庫全書存目叢書.史部.別史類》第19冊,1996年8月)
《明書》 清.傅維鱗撰 《四庫全書存目叢書.史部.別史類》第38冊
(臺南:莊嚴文化事業有限公司,1996年)
雜史類:
《庚申外史》 明.權衡撰 《豫章叢書.史部一》
(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2000年7月)
傳記類:
《道命錄》 宋.李心傳撰(臺北:文海出版社,1981年6月)
《紫陽文公先生年譜》 宋.李方子撰 《宋明理學家年譜》
(北京:北京圖書館出版社,2005年4月)
《元朝名臣事略》 元.蘇天爵撰(北京:中華書局,1996年3月)
《宋元學案》 明.黃宗羲撰、清.全祖望續修、清.王梓材校補
《黃宗羲全集》第六冊 (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2005年1月)
《明儒學案》 明.黃宗羲撰(臺北:臺灣中華書局,1966年3月)
《明儒學案》 明.黃宗羲撰 《黃宗羲全集》第七冊
(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2005年1月)
《宋季忠義錄》 清.萬斯同撰 (北京:北京圖書館出版社,
《宋代傳記資料叢刊》第28、29冊,《宋元明清傳記資料叢刊系列》,2006年)
地理類:
《寶慶四明志》 宋.羅濬等撰 (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影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第487冊,1983年)
《莆陽比事》 宋.李俊甫撰 (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宛委別藏》本,1981年)
《畿輔通志》 清.李衛等監修 (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影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第506冊,1983年)
《安徽通志》 清.何紹基等撰(臺北:京華出版社,1967年8月)
政書類:
《通典》 唐.杜佑撰(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2000年1月)
《建炎以來朝野雜記》 宋.李心傳撰(北京:中華書局,2000年7月)
《宋會要》 清.徐松輯 《續修四庫全書》第781冊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年)
《大金德運圖說》 金.尚書省會官集議 (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影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珍本.四集》第121冊,1973年)
《廟學典禮》 撰者不詳 (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影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第648冊,1983年)
《大元聖政國朝典章》 撰者不詳 《四庫全書存目叢書.史部.政書類》第263冊
(臺南:莊嚴文化事業有限公司,1996年8月)
《大元通制條格》 撰者不詳 郭成偉點校
(北京:北京法律出版社,2000年1月)
《文獻通考》 元.馬端臨撰(北京:中華書局,2003年12月)
《續文獻通考》 明.王圻撰(臺北:新興書局,1965年)
《續文獻通考》 清.乾隆官修(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2000年1月)
目錄類:
《直齋書錄解題》 宋.陳振孫撰 《百部叢書集成》第335冊,《聚珍版叢書》
第73冊(臺北:藝文印書館,1969年)
《經義考》 清.朱彝尊撰(臺北:中央研究院文哲所籌備處,1997年)
《四庫全書總目提要》 清.紀昀等纂(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5年5月)
史評類:
《史通通釋》 唐.劉知幾撰,浦起龍釋(臺北;藝文印書館,1978年4月)
《歷代通略》 元.陳櫟撰 (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影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珍本.三集》第652冊,1972年)
《十七史纂古今通要.論蜀漢》 元.胡一桂撰 (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影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珍本.四集》第124冊,1973年)
《宋論》 明.王夫之撰(臺北:臺灣中華書局,1980年11月)
《讀通鑑論》 明.王夫之撰(臺北:臺灣中華書局,1980年11月)
《二十二史劄記》 清.趙翼撰(臺北:世界書局,1997年,4月)
《文史通義》 清.章學誠撰(臺北:臺灣中華書局,1979年7月)

三、【子部典籍】(依《四庫全書總目.子部》次序排列)
(《四庫全書總目.子部》未收,而屬古籍「子部」者,則依《續修四庫全書.子部》之著錄,置於各類之後。)
儒家類:
《文中子中說注》 隋.王通著,宋.阮逸注
(臺北:世界書局,影印《四部備要》本,1959年12月)
《二程全書》 宋.程顥、程頤撰(臺北:臺灣中華書局,1986年8月)
《朱子語類》 宋.黎靖德編(臺北:文津出版社,1986年12月)
《程氏家塾讀書分年日程》 元.程端禮撰 影印《四部叢刊.正編》第26冊
(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1年2月)
《傳習錄》 明.王陽明撰(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94年1月)
《續讀書錄》 明.薛瑄撰 《和刻影印近世漢籍叢刊》
(臺北:廣文書局,1975年5月)
《存學編》 清.顏元撰 《續修四庫全書》第946冊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年)
《漢學師承記》 清.江藩撰(香港:三聯書店,1998年7月)
雜家類:
《論衡集解》 漢.王充撰,劉盼遂集解(臺北:世界書局,1990年11月)
《容齋隨筆》 宋.洪邁撰(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年3月)
《文昌雜錄》 宋.龐元英撰 (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影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第862冊,1983年)
《草木子》 明.葉子奇撰(北京:中華書局,1997年,11月)
《日知錄》 明.顧炎武撰(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79年4月)
《春明夢餘錄》 清.孫承澤撰(臺北:大立出版社,1980年10月)
類書類:
《初學記》 唐.徐堅等撰(北京:中華書局,2005年1月)
《玉海》 宋.王應麟撰(上海:江蘇古籍出版社,1990年3月)
小說家類:
《大唐新語》 唐.劉肅撰 《唐五代筆記小說大觀》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3月)
《唐摭言》 五代.王定保撰 《唐五代筆記小說大觀》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3月)
《鶴林玉露》 宋.羅大經撰 《宋元筆記小說大觀》第五冊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12月)
《癸辛雜識》 宋.周密撰 《宋元筆記小說大觀》第六冊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12月)
《歸潛志》 元.劉祁撰 《宋元筆記小說大觀》第六冊
(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12月)
《南村輟耕錄》 元.陶宗儀撰 《宋元筆記小說大觀》第六冊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12月)
《至正直記》 元.孔齊撰 《宋元筆記小說大觀》第六冊
(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12月)
《樂郊私語》 元.姚桐壽撰 《宋元筆記小說大觀》第六冊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12月)
《雲自在龕隨筆》 清.繆荃孫撰 《讀書劄記第二集》第38冊,
《雲自在龕隨筆三種》(臺北:世界書局,1963年4月)
道家類:
《莊子集釋》 清.郭慶藩輯(臺北:華正書局,1989年8月)

四、【集部典籍】(依《四庫全書總目.集部》次序排列)
(《四庫全書總目.集部》未收,而屬古籍「集部」者,則置於「集部」分類之後。)
別集類:
《韓愈全集校注》 唐.韓愈撰(成都:四川大學出版社,1996年7月)
《旴江集》 宋.李覯撰 (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影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第1095冊,1983年)
《樂全集》 宋.張方平撰 (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影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第1104冊,1983年)
《蘇東坡全集》 宋.蘇軾撰(臺北:世界書局,1998年6月)
《朱熹集》 宋.朱熹撰(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1996年10月)
《象山全集》 宋.陸九淵撰(臺北:臺灣中華書局,1987年2月)
《南軒集》 宋.張栻撰 (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影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第1167冊,1983年)
《勉齋集》 宋.黃榦撰 (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影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第1168冊,1983年)
《鶴山先生大全文集》 宋.魏了翁撰 (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影印《四部叢刊.正編》第60冊,1979年)
《蛟峰文集》 宋.方逢辰撰 (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影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第1187冊,1983年)
《鐵函心史》 宋.鄭思肖撰 《四庫全書禁燬書叢刊.集部》第30冊
(北京:北京出版社,2000年1月)
《謝疊山集》 宋.謝枋得撰 (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叢書集成.簡編》,1965年)
《遺山先生文集》 元.元好問撰 (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影印《四部叢刊.正編》第65冊,1979年)
《湛然居士集》 元.耶律楚材撰 (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影印《四庫叢刊.正編》第65冊,1979年)
《陵川集》 元.郝經撰 (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影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第1192冊,1983年)
《稼村類槀》 元.王義山撰 (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影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珍本.初集》第335冊,1969-1970年)
《熊勿軒先生文集》 元.熊禾撰 《原刊影印百部叢書集成.正誼堂全書》
第243冊(臺北:藝文印書館,1968年)
《剡源戴先生文集》 元.戴表元撰 (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影印《四部叢刊.正編》第67冊,1979年)
《牆東類稿》 元.陸文圭撰 (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影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第1194冊,1983年)
《紫山大全集》 元.胡祗遹撰 (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影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珍本.四集》第292冊,1973年)
《松雪齋文集》 元.趙孟頫撰 (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影印《四部叢刊.正編》第67冊,1979年)
《吳文正集》 元.吳澄撰 (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影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第1197冊,1983年)
《金淵集》 元.仇遠撰 (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影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第1198冊,1983年)
《還山遺稿》 元.楊奐撰《適園叢書》35冊(臺北:藝文印書館,1973年)
《魯齋遺書》 元.許衡撰 (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影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珍本.四集》第297冊,1973年)
《靜修文集》 元.劉因撰 (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影印《四部叢刊.正編》第67冊,1979年)

《劉文靖公文集》 元.劉因撰 《北京圖書館珍本叢刊.集部》
(北京:書目文獻社,1988年)
《青崖集》 元.魏初撰(臺北:藝文印書館,1964年)
《清河集》 元.元明善撰 《續修四庫全書.集部.別集類》第1323冊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
《畏齋集》 元.程端禮撰 《叢書集成續編.集部》第109冊,
(上海:上海書店,1994年)
《秋澗先生大全文集》 元.王惲撰 (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影印《四部叢刊.正編》第66冊,1979年)
《牧庵集》 元.姚燧撰 (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影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第1201冊,1983年)
《知常先生雲山集》 元.姬志真撰 北京圖書館《古籍珍本叢刊》第91冊
(北京:書目文獻出版社,1988年)
《清容居士集》 元.袁桷撰 (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影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第1203冊,1983年)
《申齋劉先生文集》 元.劉岳申撰 (臺北:國立中央圖書館,
《元代珍本文集彙刊》本,1970年3月)
《四如集》 元.黃仲元撰 (北京:商務印書館,
影印文津閣《四庫全書》第1192冊,2006年)
《西巖集》 元.張之翰撰 (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影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第1204冊,1983年)
《中庵集》 元.劉敏中撰 (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影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第1206冊,1983年)
《石田文集》 元.馬祖常撰 (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影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第1206冊,1983年)

《存復齋文集》 元.朱德潤撰 《四庫存目叢書.集部.別集類》第22冊
(臺南:莊嚴文化事業有限公司,1996年)
《道園學古錄》 元.虞集撰 (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影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第1207冊,1983年)
《文安集》 元.揭傒斯撰 (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影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第1208冊,1983年)
《金華黃先生文集》 元.黃溍撰 《續金華叢書.方域類》第16冊
(臺北:藝文印書館,1972年)
《圭齋文集》 元.歐陽玄撰 (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影印《四部叢刊.正編》第70冊,1979年)
《至正集》 元.許有壬撰 (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影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第1211冊,1983年)
《圭塘小稿》 元.許有壬撰 (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影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第1211冊,1983年)
《吳禮部集》 元.吳師道撰 《續金華叢書.方域類》第22冊
(臺北:藝文印書館,1972年)
《滋溪文稿》 元.蘇天爵撰(北京:中華書局,1997年1月)
《九靈山房集》 元.戴良撰 (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影印《四部叢刊.正編》第70冊,1979年)
《師山文集》 元.鄭玉撰 (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影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第1217冊,1983年)
《東山存稿》 元.趙汸撰 (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影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第1221冊,1983年)
《王忠文集》 元.王褘撰 (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影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第1226冊,1983年)
《清江貝先生文集》 元.貝瓊撰 (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影印《四部叢刊.正編》第72冊,1979年)
《清江貝先生詩集》 元.貝瓊撰 (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影印《四部叢刊.正編》第72冊,1979年)
《宋濂全集》 明.宋濂撰(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99年12月)
《誠意伯文集》 明.劉基撰 (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影印《四部叢刊.正編》第72冊,1979年)
《西隱集》 明.宋訥撰 (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影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珍本.三集》第1109-1112冊,1972年)
《胡仲子集》 明.胡翰撰 《百部叢書集成》第1565冊,
《金華叢書》第67冊(臺北:藝文印書館,1968年)
《高青邱詩集注》 明.高啟撰 (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圖書館藏清竹素園刊
本,1999年)
《遜志齋集》 明.方孝孺撰,清.潘錫恩輯 《乾坤正氣集》第12冊
(臺北:環球出版社,1966年)
《重編瓊臺藁》 明.邱濬撰 (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影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第1248冊,1983年)
《弇州山人續稿》 明.王世貞撰(臺北:文海出版社,1970年)
《高子遺書》 明.高攀龍撰 (北京:商務印書館,
影印文津閣《四庫全書》第1297冊,2006年)
《王龍溪全集》 明.王畿撰(臺北:華文書局,1970年5月)
《王氏家藏集》 明.王廷相撰(臺北:偉文出版社,1976年5月)
《元遺山詩集箋註》 清.施國祁撰 (據國立臺灣大學圖書館藏
清道光丁亥年校刻苕溪吳氏醉六堂藏板影印,1999年,出版社不詳)
清人別集類:
《亭林詩文集》 明.顧炎武撰(臺北:臺灣中華書局,1982年4月)
《鮚埼亭集》 清.全祖望撰(臺北:華世出版社,1977年3月)
《定盦全集》 清.龔自珍撰(臺北:臺灣中華書局,1970年6月)
《王國維遺書》 清.王國維撰 (上海:上海書店,1996年8月)
《在陸草堂文集》 清.儲同人撰 《近代中國史料叢刊》第376冊
(臺北:文海出版社,1969年7月)
總集類:
《國朝文類》 元.蘇天爵編 (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影印《四部叢刊.正編》第97冊,1979年)
《明經世文編》 明.陳子龍等編(北京:中華書局,1962年)

《四六法海》 明.王志堅編 (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影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第1394冊,1983年)
《元詩選》 清.顧嗣立編(北京:中華書局,2002年11月)
《全元文》 李修生主編 〔南京:江蘇古籍出版社,
第1冊(1999年9月);第2-5冊(1998年9月);
第6-10冊(1998年12月);第11-15冊(1999年10月);
第16-20冊(2000年12月);第21-25冊(2002年10月)〕
《全元文》 李修生主編 〔南京:鳳凰出版社(原江蘇古籍出版社),
第26-60冊(2004年12月);索引(2005年12月)〕
《元八百遺民詩詠》 張其淦撰,祁正注,周駿富輯
《明代傳記叢刊》第71冊(臺北:明文書局,1991年)

五、【近人著作.專書】(依作者姓氏筆畫順序排列)
(筆畫相同者,則依著作年代排序;作者相同之著作則並置,並依其著作年代排序。)
么書儀撰 《元代文人心態》(北京:文化藝術出版社,1993年10月)
王靜芝撰 《經學通論》 (臺北:國立編譯館,1982年2月)
《中華文明史》編纂委員會主編 《中華文明史.元代卷》
(石家莊:河北教育出版,1994年6月)
方彥壽撰 《朱熹書院與門人考》 (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2000年)
甘鵬雲撰 《經學源流考》 (臺北:廣文書局,1977年1月)
札奇斯欽撰 《蒙古文化概說》 (臺北:中央文物供應社,1986年2月)
本田成之撰 《中國經學史》 (臺北:廣文書局,2001年10月)
安井小太郎等講述,林慶彰、連清吉譯 《經學史》
(臺北:萬卷樓圖書公司,1996年10月)
余嘉錫撰 《余嘉錫論學雜著》 (臺北:河洛圖書出版社,1976年3月)
何澤恆撰 《歐陽修之經史學》 (臺北:國立臺灣大學文學院,1980年)
何冠彪撰 《生與死:明季士大夫的抉擇》
(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1997年10月)
吳萬居撰 《宋代書院與宋代學術之關係》 (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91年9月)
吳松弟撰 《中國人口史》 (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00年12月)
吳雁南、秦學頎、李禹階主編 《中國經學史》
(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1年9月)
李則芬撰 《世界戰爭全史》 (臺北:黎明文化出版公司,1985年11月)
李國鈞等撰 《中國書院史》 (長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4年6月)
李憑、全根先等合撰 《中國文明史》第七卷《元代》
(臺北:地球出版社,1994年2月)
李樹撰 《中國科舉史話》 (濟南:齊魯書社,2004年1月)
李治安等撰 《元代華北地區研究》 (天津:南開大學出版社,2008年9月)
李兵撰 《元代書院教育與科舉關係研究》 (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
2005年4月)
步近智、張安奇撰 《顧憲成、高攀龍評傳》 (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1998年12月)
束景南撰 《朱熹年譜長編》 (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2001年9月)
屈萬里撰 《尚書釋義》 (臺北:中國文化大學出版部,1984年11月)
屈萬里、昌彼得撰,潘美月增訂 《圖書板本學要略》
(臺北:中國文化大學出版部,1986年10月)
周予同撰《群經概論》 (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78年10月)
周祖謨撰 《語言文史論集》 (臺北:五南圖書出版公司,1992年11月)
周志文撰 《晚明學術與知識分子論叢》 臺北:大安出版社,1999年3月)
周良霄、顧菊英撰 《元史》 (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4月)
林慶彰主編 《經學研究論著目錄》(1912—1987)
(臺北:漢學研究中心,1994年4月)
林慶彰主編 《經學研究論著目錄》(1988—1992)
(臺北:漢學研究中心,1999年5月)
林慶彰主編 《經學研究論著目錄》(1993—1997)
(臺北:漢學研究中心,2002年4月)
林慶彰主編 《日本研究經學論著目錄》(1900—1992)
(臺北: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籌備處,1993年10月)
林慶彰撰 《明代經學研究論集》 (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94年5月)
林慶彰撰 《明代考據學研究》 (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86年10月)
姚從吾編撰 《東北史論叢》 (臺北:正中書局,1959年5月)
姚從吾撰 《姚從吾先生全集》 (臺北:正中書局,1971年9月)
柳詒徵撰 《中國文化史》 (上海:上海書店,1990年)
苗書梅撰 《宋代官員選任和管理制度》 (開封:河南大學出版社, 1996年6月)
苗潤田撰 《儒學與實學》 (北京:中華書局,2003年12月)
侯外廬、邱漢生、張豈之主編 《宋明理學史》 北京:人民出版社,1997年10月)
孫克寬撰 《蒙古漢軍及漢文化研究》 (臺北:文星書店,1958年10月)
孫克寬撰 《元代漢文化之活動》 (臺北:臺灣中華書局,1968年9月)
孫克寬撰 《元代金華學述》 (臺中:私立東海大學,1975年6月)
孫克寬撰 《寒原道論》 (臺北:聯經出版公司,1977年12月)
夏長樸撰 《兩漢儒學研究》 (臺北:國立臺灣大學文學院,1977年2月)
夏傳才撰 《詩經研究史概要》 (臺北:萬卷樓圖書公司,1993年7月)
夏傳才撰 《十三經概論》 (臺北:萬卷樓圖書公司,1996年6月)
馬宗霍撰 《中國經學史》 (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92年11月)
徐梓撰 《元代書院研究》 (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0年1月)
徐子方撰 《挑戰與抉擇——元代文人心態史》
(石家莊:河北教育出版社,2001年11月)
梁啟超撰 《清代學術概論》 (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94年1月)
陳奇猷撰 《韓非子集釋》 (臺北:華正書局,1987年8月)
陳登原撰 《國史舊聞》 (臺北:明文書局,1984年3月)
陳垣撰 《南宋初河北新道教考》 (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1977年)
陳垣撰 《元西域人華化考》(臺北:世界書局,1989年4月)
陳榮捷撰 《朱學論集》 (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88年4月)
陳學霖撰 《宋史論集》 (臺北:東大圖書公司,1993年1月)
陳高華撰 《元史研究論稿》 (北京:中華書局,1991年12月)
陳高華撰 《元史研究新論》 (上海:上海社會科學院出版社,2005年6月)
陳高華、史衛民合撰 《中國經濟通史.元代經濟卷》
(北京:經濟日報出版社,2000年2月)
陳得芝、邱樹森、何兆吉等輯點 《元代奏議集錄》
(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98年9月)
陳寅恪撰 《金明館叢稿二編》 (北京:三聯書店,2001年)
陳教友撰 《長春道教源流考》 《中國宗教歷史文獻集成》第46冊
(合肥:黃山書社,2005年)
張蓓蓓等撰 《國學導讀》 (臺北:巨流圖書公司,1990年1月)
章權才撰 《宋明經學史》 (廣州:廣東人民版社,1999年9月)
郭齊家、王炳照主編 《中國教育史研究》宋元分卷
(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2000年3月)
勞思光撰 《中國哲學史》 (臺北:三民書局,1991年1月)
馮友蘭撰 《中國哲學史新編》
(臺北:藍燈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1991年12月)
程民生撰 《宋代地域文化》 (開封:河南大學出版社,1997年8月)
程民生撰 《宋代地域經濟》 (開封:河南大學出版社,1999年2月)
馮天瑜、黃長義撰 《晚清經世實學》 (上海:上海社會科學院出版社,
2002年12月)
彭永捷撰 《朱陸之辯—朱熹陸九淵哲學比較研究》
(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年5月)
楊家駱主編 《遼金元藝文志》 (臺北:世界書局,1976年2月)
楊孚成撰 《經學概論》 (天津:南開大學出版社,1994年5月)
葛劍雄撰 《中國人口發展史》 (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91年)
葛榮晉主編 《中國實學思想史》 (北京:首都師範大學出版社,1994年9月)
葉德輝撰 《書林清話》 (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88年4月)
葉國良撰 《宋人疑經改經考》 (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委員會,1980年6月)
葉國良、夏長樸、李隆獻合撰 《經學通論》
(臺北:國立空中大學,1997年8月)
楊晉龍主編 《元代經學國際研討會論文集》
(臺北:中央研究院中國哲研究所籌備處,2002年12月)
裴普賢撰 《經學概述》 (臺北:臺灣開明書店,1969年)
趙令揚撰 《關於歷代正統問題之爭論》 (香港:學津出版社,1976年5月)
趙琦撰 《金元之際的儒士與漢文化》 (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年9月)
蒙思明撰 《元代社會階級制度》 (北京:中華書局,1980年8月)
雒竹筠遺稿,李新乾編補 《元史藝文志輯本》
(北京:北京燕山出版社,1999年10月)
蔣伯潛撰 《經與經學》 (臺北:世界書局,1975年6月)
臧雲浦、朱崇業、王雲度等撰 《歷代官制.兵制.科舉制表釋》
(南京:江蘇古籍出版社,1997年4月)
歐陽光撰 《宋元詩社研究叢稿》 (廣州:廣東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年8月)
劉伯驥撰 《宋代政教史》(臺北:臺灣中華書局,1971年12月)
劉海峰、李兵撰 《中國科舉史》 (上海:東方出版中心,2004年6月)
蔡方鹿撰 《朱熹經學與中國經學》(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年4月)
鄧洪波撰 《中國書院史》 (臺北:臺大出版中心,2005年6月)
錢穆撰 《中國思想史》 (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83年)
錢穆撰 《中國學術思想史論叢》(六)(臺北:東大圖書公司,1985年5月)
錢穆撰 《中國學術通義》 (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88年2月)
蕭啟慶撰 《元代史新探》 (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1983年6月)
蕭啟慶撰 《蒙元史新研》 (臺北:允晨文化實業股份有限公司,1994年9月)
蕭啟慶撰 《元朝史新論》 (臺北:允晨文化實業股份有限公司,1999年5月)
蕭啟慶主編 《蒙元的歷史與文化——蒙元史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臺北:臺灣學生書局,2001年2月)
蕭麗華撰 《元詩之社會性與藝術性研究》 (臺北:國家出版社, 1998年10月)
簡福興撰 《趙汸與其春秋學》 (高雄:新雅出版社,1999年4月)
韓鍾文撰 《中國儒學史.宋元卷》 (廣州:廣東教育出版社,1998年)
謝明陽撰 《明遺民的莊子定位論題》
(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委員會,2001年10月)
饒宗頤撰 《中國史學上之正統論》 (香港:龍門書店,1976年8月)


六、【期刊論文】(依作者姓氏筆畫順序排列)
(筆畫相同者,則依著作年代排序;作者相同之著作則並置,並依其著作年代排序。)
丁崑健撰 〈元世祖時代的儒學教育(上)〉 《華學月刊》第136期
(1983年4月)
丁崑健撰 〈元世祖時代的儒學教育(下)〉 《華學月刊》第137期
(1983年5月)
王明蓀撰 〈略述元代朱學之盛〉 《中華文化復興月刊》第16卷第12期
(1975年12月)
王頲撰 〈元代書院考略〉 《中國史研究》1984年第1期(1984年2月)
王風雷撰 〈元代的蒙古國子學和蒙古國子監〉 《內蒙古師大學報》,
1993年第2期
王曉清撰 〈元代關學探頤〉 《內蒙古社會科學》(文史哲版),
1995年第4期(1995年7月)
王杰撰 〈中國實學思想研究隨感〉 《理論前沿》2000年第17期
〔美〕田浩著,黃振華譯 〈金代的儒教---道學在北部中國的印跡〉
《中國哲學》第14輯(1988年1月)
牟潤孫撰 〈兩宋春秋學之主流〉 《大陸雜誌》第5卷第4期(1941年8月)
何佑森撰〈兩宋學風的地理分佈〉 《新亞學報》第1卷第1期(1955年8月)
何佑森撰〈元代學術之地理分佈〉 《新亞學報》第1卷第2期(1956年2月)
何佑森撰 〈元代書院之地理分布〉 《新亞學報》第2卷第1期(1956年8月)
何佑森撰 〈元史藝文志補注〉 《新亞學報》第2卷第2期(1957年2月)
吳濤撰 〈試論儒士在蒙古汗國中的作用〉 中國蒙古史學會編:
《中國蒙古史學會論文選集》1983年
杜維明撰 〈論陸象山的實學〉 《中國哲學史研究》1988年第3期(1988年7月)
杜維運撰 〈歷史的兩個境界——淑世與致用〉 陳捷先主編:
《慶祝札奇斯欽教授八十壽辰學術論文集》
(臺北:聯合報文化基金會國學文獻館,1995年3月)
呂達撰 〈元、明、清三代的社學考略〉 《上海師範大學學報》1986年第3期
李元慶撰 〈論明清實學思潮與理學〉 《孔子研究》1990年第4期

李淑華撰 〈元代史學領域的「華夷」、「正統」觀念〉 《蘭州大學學報》
(社會科學版)第32卷第6期(2004年11月)
李治安撰 〈華夷正統觀念的演進與元初漢文人仕蒙〉
《元代華北地區研究——兼論漢人的華夷觀念》
(天津:南開大學出版社,2008年9月)(1990年12月)
林慶彰撰 〈經學史的基本認識〉 林慶彰編:《中國經學史論文選集》上冊
(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93年3月)
孫克寬撰 〈元代北方之儒〉《孔孟學報》第8期(1964年9月)
孫克寬撰 〈元代漢人之保種存文活動〉 《東海學報》第12卷(1971年6月)
孫克寬撰 〈元初南宋遺民初述〉 《東海學報》第15卷(1973年6月)
特格舍撰 〈元代國子學和國子監初探——兼評《辭海教育》
心理分冊對它的解釋〉 《內蒙古社會科學》1981年第3期
唐宇元撰 〈元代的朱陸合流與元代的理學〉 《文史哲》1982年第3期
(1982年5月)
夏長樸撰 〈孔子的實學〉 姜廣輝編:《中國哲學》第16輯
(長沙:岳麓書社,1993年9月)
韋政通撰 〈「慶元學禁」中的朱熹〉 鍾彩鈞編:《國際朱子學會議論文集》
(臺北:中央研究院文哲研究所籌備處,1997年5月)
曹松葉撰 〈元代書院概況〉 《中山大學語言歷史研究所周刊》第10集
第112期(1930年1月)
陳芳明撰 〈宋代正統論的形成背景及其內容〉 《食貨月刊》第1卷第8期
(1971年11月)
陳芳明撰 〈宋遼金史的纂修與正統之爭〉 《食貨月刊》第2卷第8期
(1972年11月)
陳朝暉撰 〈論道探源辨實學 厚生利用識儒真——第二屆東方實學學術
研討會紀要〉《清史研究》1993年第1期(1993年3月)
張志哲撰 〈中國經學史分期意見述評〉 林慶彰編:《中國經學史論文選集》上冊
(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93年3月)
傅樂成撰 〈唐代夷夏觀念的轉變〉 《大陸雜誌》第25卷第8期
(1962年10月)
馮家昇撰 〈遼金宋正統辨非謝端作〉 《遼史證誤三種.遼史源流考.附錄八》
(北京:中華書局,1964年3月)
黃智信撰 〈元代經學研論著目錄〉 《中國文哲研究通訊》第7卷第2期
(臺北: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1997年6月)
勞延煊撰 〈元明之際詩中的評論〉 《食貨月刊》編輯委員會論文作者史學及
法學家二十三位主編:《陶希聖先生八秩榮慶論文》
(臺北:食貨出版社,1979年12月)
勞延煊撰 〈元初南方知識份子—詩中所反映出的片面〉
《中國文化研究所學報》第10期(香港: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1979年)
程元敏撰 〈程敬叔的讀經法〉 《孔孟月刊》第8卷第5期(1970年1月)
舒振邦撰 〈成吉思汗南征的性質和作用〉 中國蒙古史學會編:《中國蒙古史學會
論文選集》1980年度(呼和浩特:內蒙古人民出版社,1981年6月)
楊國勇撰 〈元代教育的幾個特點〉 《山西大學學報》(哲社版),
1985年第1期(1985年1月)
趙秉昆、李桂枝撰 〈試論成吉思汗〉 《中國蒙古史學會論文選集》1980年度
趙華富撰 〈忽必烈以農為本的經濟方針〉 中國蒙古史學會編:《中國蒙古史學會論文選集》1983年度(呼和浩特:內蒙古人民出版社,1987年9月)
羅熾撰 〈論中國實學範疇內涵的歷史演變〉 《湖北大學學報》
1996年第4期(1996年7月)
龔道運撰 〈元儒許衡之朱子學〉 《國立編譯館館刊》第8卷第2期
(1979年11月)

七、【學位論文】(依作者姓氏筆畫順序排列)
(筆畫相同者,則依著作年代排序。)
何淑貞撰 《金履祥的生平及經學》
(臺北:國立臺灣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博士論文,1975年6月)
何澤恆撰 《王應麟之經史學》
(臺北:國立臺灣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博士論文,1981年6月)
林欣慧撰 《蒙元時代關中士人的仕宦與社會生活》
(新竹:國立清華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2000年)
唐惠美撰 《元明之際士人出處之研究--以宋濂為例》
(新竹:國立清華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1999年6月)
陳芳明撰 《北宋史學的忠君觀念》
(臺北:國立臺灣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1973年6月)
張斐怡撰 《元代江南書院的發展》
(新竹:國立清華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1997年6月)
許佩玉撰 《元代初期南北方漢族文學集團的文學表現與處世態度》
(臺北:私立淡江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1年6月)
許暉林撰 《蒙元士人論述探究--蒙漢文化接觸中的士人主體形塑》
(新竹:國立清華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1年6月)
傅鏡暉撰 《中國歷代正統論研究—依據春秋公羊傳精神的正統論著分析》
(臺北:國立政治大學政治研究所碩士論文,1994年6月)
黃秋月撰 《從程端禮「讀書分年日程」探究傳統書院學習計畫》
(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1999年6月)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