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檔案、記憶與光影認同:論郭強生《惑鄉之人》中的鄉土觀看
作者:廖淑芳
書刊名:流離與歸屬:二戰後港臺文學與其他;游勝冠, 熊秉真 (主編)
頁次:227-255
出版日期:2015
出版項: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
主題關鍵詞:郭強生惑鄉之人鄉土
學門:文學
資料類型:專書論文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1)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1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6
期刊論文
1.林克明(20091200)。檔案夢:從《最好的時光》之〈戀愛夢〉中的一個音樂錯置論德希達的檔案熱。文化研究,9,45-72。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范銘如(20060400)。另眼相看--當代臺灣小說的鬼/地方。臺灣文學研究學報,2,115-130。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會議論文
1.廖淑芳(2012)。由《殺鬼》到《葬禮上的故事》--試論甘耀明的創作及其轉折。兩岸四地文學與文化國際高峰論壇,香港大學、厦門大學、徐州師範大學聯合主辦 (會議日期: 2012年7月2日)。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
1.甘耀明(2009)。殺鬼。臺北:寶瓶文化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Williams, Raymond(1978)。Marxism and Literature。Oxford University Press。  new window
3.Foucault, M.、謝強、馬月(2003)。知識考古學。北京:三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Derrida, Jacques、Prenowitz, Eric(1996)。Archive Fever: a Freudian Impression。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new window
5.陳惠齡(2010)。鄉土性.本土化.在地感:臺灣新鄉土小說書寫風貌。臺北:萬卷樓圖書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郭強生(2012)。惑鄉之人。台北:聯合文學出版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廖淑芳(2011)。鬼魅、文學敘事與在地性--戰後台灣文學研究論集。埔里:普羅文化。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Gordon, Avery F.、Matter, Ghostly(2004)。Haunting and the Sociological Imagination。London:University of Minnesota Press。  new window
其他
1.莊裕安(20121229)。用你天橋走索換我厚冊安枕,http://news.chinatimes.com/Chinatimes/Philology/Philology-Book/0,3427,112012122900112+1105I303+20121229+news,00.html。  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無相關點閱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