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施叔青與李昂小說比較研究--以「臺灣想像」為中心
作者:劉依潔 引用關係
作者(外文):LIU,YI-CHIEH LIU,YI-CHIEH LIU,YI-CHIEH
校院名稱:輔仁大學
系所名稱:中文系
指導教授:張雙英
學位類別:博士
出版日期:2009
主題關鍵詞:施叔青李昂臺灣想像Shi Shu-ChingLee Angthe Imagination of Taiwan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2)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2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760
施叔青、李昂兩姊妹具備近似的成長背景與求學歷程,成長期間不約而同走上創作之路,以臺灣女性的角度創作小說,文壇上各擅一片天。雖然人生際遇不同,筆下各自開展不同的面貌,但「臺灣想像」可說是她們持續創作的主題。
不可否認的,「臺灣」此一想像有其完整性,然施、李在小說裡並非全面性的勾勒完整的臺灣想像,而是片面的;且在同以女性觀點為書寫策略的前提下,兩人在小說裡所呈顯的家國、人物、族群、文化等想像也各有著重,各具特色與意義。很顯然的,兩人經由個人經驗、想像所刻意創作描寫的臺灣想像,實與一般論述裡的臺灣並不相同,全充滿個人主觀的色彩。然而,有許多人誤解小說為真實,為歷史,就連施叔青、李昂也這麼認為。她們兩人常在小說裡將臺灣人格化,賦予其悲情的形象,因而多運用女性主義、後殖民主義理論作為寫作技巧,藉以強調臺灣與其他國家的關係,如同性別關係裡的男女,或是統治者強勢,臺灣相對弱勢等情形,採取普遍男強女弱的觀念來相互比附,訴求「團結在一起的悲情」。然實際上,女人的形象早就脫離柔弱、可憐、受打壓無法自主的形象。
小說與歷史實不相同,小說並不是歷史,小說就是小說,並非真實,而是充滿了想像,具有從較高的層次俯看生活和生命,能夠超越或是轉化實際的困境成為激勵的力量,並不適合政治化、歷史化,也不需跟現實狀況類比。因此,本論文即企圖將施叔青、李昂這對姊妹的小說作品中有關「臺灣想像」的刻畫與描述進行有系統的論述,以凸顯兩人所勾勒的「臺灣想像」既非真實世界裡臺灣的複製品,而是經由創作者想像、重組,進而再現的形象,也是筆者在閱讀、研究後所了解的臺灣想像,希望藉此能呈現出此一研究課題的新面貌。
施叔青、李昂兩姊妹具備近似的成長背景與求學歷程,成長期間不約而同走上創作之路,以臺灣女性的角度創作小說,文壇上各擅一片天。雖然人生際遇不同,筆下各自開展不同的面貌,但「臺灣想像」可說是她們持續創作的主題。
不可否認的,「臺灣」此一想像有其完整性,然施、李在小說裡並非全面性的勾勒完整的臺灣想像,而是片面的;且在同以女性觀點為書寫策略的前提下,兩人在小說裡所呈顯的家國、人物、族群、文化等想像也各有著重,各具特色與意義。很顯然的,兩人經由個人經驗、想像所刻意創作描寫的臺灣想像,實與一般論述裡的臺灣並不相同,全充滿個人主觀的色彩。然而,有許多人誤解小說為真實,為歷史,就連施叔青、李昂也這麼認為。她們兩人常在小說裡將臺灣人格化,賦予其悲情的形象,因而多運用女性主義、後殖民主義理論作為寫作技巧,藉以強調臺灣與其他國家的關係,如同性別關係裡的男女,或是統治者強勢,臺灣相對弱勢等情形,採取普遍男強女弱的觀念來相互比附,訴求「團結在一起的悲情」。然實際上,女人的形象早就脫離柔弱、可憐、受打壓無法自主的形象。
小說與歷史實不相同,小說並不是歷史,小說就是小說,並非真實,而是充滿了想像,具有從較高的層次俯看生活和生命,能夠超越或是轉化實際的困境成為激勵的力量,並不適合政治化、歷史化,也不需跟現實狀況類比。因此,本論文即企圖將施叔青、李昂這對姊妹的小說作品中有關「臺灣想像」的刻畫與描述進行有系統的論述,以凸顯兩人所勾勒的「臺灣想像」既非真實世界裡臺灣的複製品,而是經由創作者想像、重組,進而再現的形象,也是筆者在閱讀、研究後所了解的臺灣想像,希望藉此能呈現出此一研究課題的新面貌。
一、施叔青、李昂著作:
(一)、施叔青著作
《約伯的末裔》,臺北:大林書店,民62年5月。
《拾掇那些日子》,臺北:志文出版,民64年11月。
《牛鈴聲響》,臺北:皇冠出版,民64年7月。
《琉璃瓦》,臺北:時報文化,民65年3月。
《完美的丈夫》,臺北:洪範書店,民74年1月。
《韭菜命的人》,臺北:洪範書店,民77年10月。
《面對當代大陸文學心靈》,臺北:時報出版,民78。
《情探》,臺北:洪範書店,民82年9月四印。
《維多利亞俱樂部》,臺北:聯合文學,2006年3月二版。
《她名叫蝴蝶》,臺北:洪範書店,1993年9月。
《遍山洋紫荊》,臺北:洪範書店,民84年9月。
《寂寞雲園》,臺北:洪範書店,1998年3月四印。
《回家,真好:原鄉的變調》,臺北:皇冠文化,1997年10月。
《耽美手記:施叔靑談畫論藝》,臺北:元尊文化,1998年。
《微醺彩妝》,臺北:麥田出版,1999年12月。
《枯木開花:聖嚴法師傳》,臺北:時報文化,2000年。
《兩個芙烈達.卡蘿》,臺北:時報文化,2001年7月。
《心在何處──追隨聖嚴法師走江湖訪禪寺》,臺北:聯合文學,2004年。
《驅魔》,臺北:聯合文學,2005年8月。
《行過洛津》,臺北:時報文化,2003年12月。
《風前塵埃》,臺北:時報文化,2008年2月。

(二)、李昂著作
《人間世》,臺北:大漢文化,民66年9月三版。
《愛情試驗》,臺北:聯經出版,民82年10月十二印。
《殺夫》,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2005年4月初版26刷。
《她們的眼淚》,臺北:洪範書店,民81年4月十五印。
《花季》,臺北:洪範書店,民83年4月九印。
《暗夜》,臺北:時報文化,1994年12月新版。
《一封未寄的情書》,臺北:洪範書店,民75年2月四版。
《貓咪與情人》,臺北:時報出版,1987年6月。
《年華》,臺北:時報文化,民77年11月。
《甜美生活》,臺北:洪範書店,民80年二月。
《外遇》,臺北:自印,1992年2月。
《施明德前傳》,臺北:前衛出版,1993年2月。
《北港香爐人人插》,臺北:麥田出版,1997年9月。
《迷園》,臺北:自印,1992年7月六版。
《自傳の小說》,臺北:皇冠文化,2000年3月。
《漂流之旅》,臺北:皇冠文化,2000年6月初版三刷。
《禁色的暗夜》,臺北:皇冠文化,2000年4月。
《愛吃鬼》,臺北:一方出版,2002年7月。
《看得見的鬼》,臺北:聯合文學,2004年1月。
《花間迷情》,臺北:大塊文化,2005年3月。
《鴛鴦春膳》,臺北:聯經文化,2007年8月。

二、專著:
(依作者姓氏筆畫排列)

Adam Jukes(亞當.朱克思)著,吳庶任譯:《為何男人憎惡女人》Why men hate women ,臺北:正中書局,民85年。
Albert Mordell(莫達爾)著,鄭秋水譯:《心理分析與文學》,臺北:遠流,1987年8月。
Assoun , Paul-Laurent ‪( ‪亞舜 保羅-羅宏)‬著,楊明敏譯:《佛洛伊德與女性》,臺北:Beauvoir,Simone de(西蒙.波娃)著,郭棲慶譯:〈婦女與創造力〉,收入張京媛:《當代女性主義文學批評》,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4年。
Edward W. Said著(艾德華‧薩依德),單德興譯:《知識份子論》,臺北:麥田,1998年2月。
Freud , Sigmund(佛洛伊德)著,葉頌壽譯:《精神分析引論/精神分析新論》,臺北:志文出版,1993年。
‬Freud , Sigmund(佛洛伊德)著,趙蕾、宋景堂譯:《性欲三論》,北京:國際文化,2000年。
Freud , Sigmund(佛洛伊德)著,滕守堯、姚錦譯,夏光明、王立信主編:《性愛與文明》,合肥:安徽文藝,1996年。‬
Gayle Greene and Coppelia Kahn編,陳引馳譯:《女性主義文學批評》,臺北:駱駝,84年7月。
George Lukàcs(盧卡奇)著,楊恆達編譯:《小說理論》Die Theorie des Romans,臺北:唐山出版,1997年7月。
Greer , Germaine(葛瑞爾)著,吳庶任譯:《女太監》The Female Eunuch,臺北:正中書局,民84。
Herb Goldberg(赫伯.高博格)著,楊月蓀譯:《兩性關係的新觀念》,臺北:書評書目,1996年。
John Tomlinson(湯林森)著,鄭棨元、陳慧慈譯:《文化全球化》,臺北:韋伯文化,2003年。
Julia Kristeva(克莉絲蒂娃)著,彭仁郁譯:《恐怖的力量》Pouvoirs de l'horreur,臺北:桂冠圖書,2003年。
Marvin Allen、Jo Rovinson(馬文.艾倫、喬.羅賓森合著),孫柯譯:《與男性為伍──如何了解身旁男人的內心世界》,臺北:遠流出版,1994年。
Raymond Williams(雷蒙.威廉斯)著,彭淮棟譯:《文化與社會:1780年至1950年英國文化觀念之發展》,臺北:聯經出版,民74年12月。
Riane Eisler(理安.艾斯勒)著,黃覺、黃棣光譯:《神聖的歡愛──性、神話與女性肉體的政治學》Sacred pleasure:sex,myth,and the politics of the body,北京:社會科學文獻,2004年5月。
Roland Barthes(羅蘭.巴特)著,董學文、王葵譯:《符號學美學》,臺北:商鼎文化,1992年。
Toril Moi(托里莫)著,陳潔詩譯:《性別/文本政治:女性主義文學理論》,臺北:駱駝,1995年。
Veblen , Thrstein B.(凡勃倫)著,蔡受百譯:《有閒階級論──關於制度的經濟硏究》The Theory of the Leisure Class:an economic study of institutions eng,北京:商務,1997年。
Watt , Ian(‬瓦特‪)‬著,魯燕萍譯:《小說的興起》,臺北:桂冠,1994年10月。
子宛玉編:《風起雲湧的女性主義批評》,臺北:谷風,1988年11月。
王德威:《如何現代,怎樣文學?──十九、二十世紀中文小說新論》,臺北:麥田出版,1998年10月。
王德威:《眾聲喧嘩以後:點評當代中文小說》,臺北:麥田出版,2001年。‬new window
王德威:《跨世紀風華:當代小說20家》,臺北:麥田出版,2003年8月,初版二刷。new window
王德威:《歷史與怪獸:歷史,暴力,敍事》,臺北:麥田出版,民93年。
伍寶珠:《從反思到反叛──八、九零年代臺灣女性主義小說探究》,臺北:大安出版,2001年9月。new window
朱剛:《二十世紀西方文藝文化批評理論》,臺北:揚智文化,2002年7月。
朱棟霖等編:《文學新思維》,南京:江蘇教育出版社,1996年。
何寄澎主編:《文化、認同、社會變遷:戰後五十年臺灣文學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臺北: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2000年6月。
吳達芸編:《當代小說論評──閱讀與創作之間》,臺北:春暉出版,2003年。
呂正惠:《小說與社會》,臺北:聯經出版,1988年5月。
李仕芬:《女性觀照下的男性》,臺北:聯合文學,2000年5月。
李仕芬:《愛情與婚姻:臺灣當代女作家小說研究》,臺北:文史哲出版,1996年。
李昂:《愛與罪》,臺北:前衛出版,1988年9月五版。
李欣倫:《戰後臺灣疾病書寫研究》,臺北:大安出版社,2004年11月。new window
李喬:《臺灣運動的文化困局與轉機》,臺北:前衛,1989年11月,頁186。
周芬伶:《聖與魔──臺灣戰後小說的心靈想像,1945~2006》,臺北:印刻出版,2007年3月。
周英雄、劉紀蕙編:《書寫臺灣:文學史、後殖民與後現代》,臺北:麥田出版,2000年。
孟悅、戴錦華:《浮出歷史地表:中國現代女性文學研究》,臺北:時報文化,1993年。
林丹婭:《當代中國女性文學史論》,廈門:廈門大學出版社,2003年3月。
林瑞明:《臺灣文學的歷史考察》,臺北:允晨文化,1996年。new window
邱貴芬:《「不同國女人」聒噪──訪談當代臺灣女作家》,臺北:元尊文化,1998年3月。
邱貴芬:《仲介臺灣.女人:後殖民女性觀點的臺灣閱讀》,臺北:元尊文化,1997年9月1日。
邱貴芬:《後殖民及其外》,臺北:麥田出版,2003年9月。new window
封德屏主編:《五十年來臺灣文學硏討會論文集》,臺北:文建會,民85。
施叔青:《對談錄──面對當代大陸文學心靈》,臺北:時報文化,民78年5月。
范銘如:《文學地理:臺灣小說的空間閱讀》,臺北:麥田出版,2008年9月。new window
范銘如:《眾裏尋她──臺灣女性小說縱論》,臺北:麥田出版,2002年3月。
郝譽翔:《情慾世紀末:當代臺灣女性小說論》,臺北:聯合文學,2002年4月。new window
張小虹:《穿衣與不穿衣的城市》,臺北:聯合文學,2007年1月。
張京媛:《當代女性主義文學批評》,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4年。
張誦聖:《文學場域的變遷:當代臺灣小說論》,臺北:聯合文學,2001年。new window
梅家玲:《性別,還是家國?五○與八、九○年代臺灣小說論》,臺北:麥田出版,2004年9月。
梅家玲編:《性別論述與臺灣小說》,臺北:麥田出版,2000年。
理安.艾斯勒:《神聖的歡愛──性、神話與女性肉體的政治學》,北京:社會科學文獻,2004年5月。
莊展鵬主編:《鹿港》,臺北:遠流文化,1992年9月。
許雪姬:《鹿港鎮志:宗教篇》,彰化:彰縣鹿港鎮公所,民89年。
陳芳明:《文化、認同、社會變遷:戰後五十年臺灣文學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臺北:文建會,民89年。
陳芳明:《左翼臺灣:殖民地文學運動史論》,臺北:麥田出版,1998年。
陳芳明:《殖民地臺灣──左翼政治運動史論》,臺北:麥田出版,1998年10月。
陳芳明:《謝雪紅評傳:落土不凋的雨夜花》,臺北:前衛出版,1991年。
陳建忠、應鳳凰等著:《臺灣小說史論》,臺北:麥田出版,2007年3月。
陳義芝主編:《臺灣文學經典研討會論文集》,臺北:聯經出版,1999年6月。
傑梅茵.格里爾著,歐陽昱譯:《完整的女人》,天津:百花文藝,2002年。
彭小妍:《殖民地經驗與臺灣文學》,臺北:遠流出版,2002年2月1日。
彭小妍:《歷史很多漏洞:從張我軍到李昂》,臺北:中研院中國文哲研究所,2000年。
游勝冠:《臺灣文學本土論的興起與發展》,臺北:前衛出版,1996年。new window
黃絢親:《李昂小說中女性意識之研究》,臺北:萬卷樓,2005年1月。
楊照:《文學、社會與歷史想像:戰後文學史散論》,臺北:聯合文學,民84年10月。
楊澤主編:《從四○年代到九○年代:兩岸三邊華文小說研討會論文集》,臺北:時報文化,1994年11月。
葉大沛《鹿港發展史》,彰化:左羊出版,1996年6月。
葉石濤:《臺灣文學史綱》,高雄:文學界雜誌社,民76年。‪
廖炳惠:《另類現代情》,臺北:允晨文化,民90年5月。
廖炳惠:《回顧現代:後現代與後殖民論文集》,臺北:麥田出版,1994年。new window
漢寶德,《鹿港古風貌之研究》,鹿港:鹿港文物維護地方發展促進會,1978年。
劉亮雅:《後現代與後殖民:解嚴以來臺灣小說專論》,臺北:麥田出版,2006年6月。
劉康:《對話的喧聲──巴赫汀文化理論述評》,臺北:麥田出版,2005年7月,二版一刷。new window
劉登翰:《臺灣文學隔海觀:文學香火的傳承與變異》,臺北:風雲時代出版社,1995年3月。
劉紀蕙,《孤兒‧女神‧負面書寫—-文化符號的徵狀式閱讀》,臺北:立緒,2000年。
鄭明娳主編:《當代臺灣女性文學論》,臺北:時報文化,1993年。
鄭明娳主編:《當代臺灣政治文學論》,臺北:時報文化,1994年。
鄭樹森編:《現象學與文學批評》臺北:東大圖書,1988年。
謝肇禎:《群慾亂舞:舞鶴小說中的性政治》,臺北:麥田出版,2003。
鍾怡雯:《亞洲華文散文的中國想像,1949──1999》,臺北:萬卷樓圖書,民90年1月。
鍾慧玲:《女性主義與中國文學》,臺北:里仁書局,1997年。
簡瑛瑛:《何處是女兒家:女性主義與中西比較文學/文化研究》,臺北:聯合文學,1998年。
顧燕翎等編:《女性主義理論與流派》,臺北:女書文化,1999年。new window
龔鵬程:《中國文人階層史論》,臺北:佛光人文社會學院出版,2002年5月。new window

三、報紙、期刊論文篇目:
丁文玲:〈「無可救藥的理想主義者」──文學天才轉向社會底層 〉,《中國時報》,民95年10月16日。
人間副刊編輯:〈性愛與沙豬──李昂.張系國越洋筆談〉,《中國時報》副刊,民76年2月12日。
上野鶴子著,張文薰譯:〈李昂《自傳の小說》書評〉,《文學臺灣》2005年10月第56期。
于治中:〈禁忌的關懷〉,《聯合文學》第83期,民82年9月,頁167~169。
王明珂:〈集體歷史記憶與族群認同〉,《當代》第91期,1993年11月1日,頁6~19。
王浩威:〈解剖《北港香爐人人插》──該來看看李昂的文學成績〉,《中國時報》41版,民86年9月25日。
王德威:〈眼看他起朱樓,眼看他宴賓客,眼看他樓塌了〉,施叔青:《維多利亞俱樂部》,臺北:聯合文學,2006年3月,二版一刷。
王韜:〈向著身體的還原──關於歐陽子與李昂小說中的身體哲學傾向〉,《世界華文文學論壇》2000年4月。
古添洪:〈讀李昂的《殺夫》〉,李昂:《北港香爐人人插》,臺北:麥田出版,1997年9月。
白先勇:《約伯的末裔.序》,臺北:大林,民62年5月30日。
印刻雜誌編輯:〈李昂與謝雪紅──兩個女人誰是誰?〉,《印刻文學生活誌》創刊9號,2004年5月,頁177~188。
印刻雜誌編輯:〈鹿港.香港到紐約港──陳芳明對談施叔青〉,《印刻文學生活誌》4卷2期,2007年10月,頁28~31。
江寶釵:〈民間文學在臺灣當代小說中的呈現〉,《白先勇與當代臺灣文學史的構成》,臺北:駱駝圖書,2004年3月。
羊子喬:〈從性別認同到土地認同──試析施叔青《行過洛津》的文化拚貼〉,《文學臺灣》第62期,2007年4月,頁214~220。
呂正惠:〈《迷園》的兩性關係與臺灣企業主的真貌〉,《聯合文學》第七卷第11期,民80年9月,頁161~165。
呂正惠:〈李昂是如何塑造謝雪紅的?〉,《聯合報》民89年5月8日。
呂正惠:〈隱藏於歷史與鄉土中的自我──李昂《自傳小說》與朱天心《古都》〉,《臺灣文學學報》第二期,2001年2月。new window
李仕芬:〈〈北港香爐人人插〉的嘲弄與顛覆〉,《中國文化月刊》第220期,1998年8月,頁74~78。
李令儀:〈原鄉與自我的追尋──施叔青&李昂談近作〉,《聯合文學》第228期,2003年10月,頁40~43。
李宜芳:〈施叔青的文學疆界〉,《明志學報》第37卷第一期,民94年6月,頁19~32。new window
李昂:〈女性主義限制了我的小說嗎?〉,鄭振偉編:《女性與文學──女性主義文學國際研討會論文集》,香港:嶺南學院現代中文文學研究中心,1996年11月,頁66~67。
李昂:〈文化界自清:建立作家的道德觀〉,《自立早報》副刊,1989年7月15日。
李昂:〈作家不是白痴,答呂正惠評《迷園》〉,《聯合文學》第7卷第12期,1991年10月,頁194~197。
李昂:〈金教授,您錯了──回金恆杰教授談《迷園》〉,《當代》第72期,1992年4月1日,頁144~149。
李昂:〈尋求愛的年代〉,時代話題編輯委員會:《從〈藍與黑〉到〈暗夜〉》,臺北:久大文化,民76年5月。
李昂:〈說明的說明,兼答〈迷園中的花木〉〉,《當代》第74期,1992年6月1日,頁144~149。
李昂記錄:〈我們三個姊妹與張愛玲〉,《中國時報》39版,民84年9月10日。
李東華:〈內陸、海洋和島嶼──大陸中國VS.島嶼臺灣〉,《誠品好讀》22期,2002年6月,頁40~42。
李娜:〈豪爽女人的呼喚:解放情慾書寫──論九○年代臺灣女性情慾小說〉,《世界華文文學論壇》,2000年4月。
李紫琳:〈地理環境的歷史書寫:從地貌及聚落空間解讀《行過洛津》〉,《東華中國文學研究學刊》第四期,2006年9月,頁171~198。new window
李鴻瓊:〈為死亡所籠罩的主體:論《迷園》中的語言、歷史與性〉,《中外文學》第28卷第2期,1999年7月,頁42~79。new window
阮若缺:〈中式「殺夫」,法式詮釋〉,淡江大學中國文學系主編:《中國女性書寫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99年9月,頁401~408。
卓文倩:〈從國宴菜單看我國飲食文化和政治變遷〉,淡江大學、加州州立大學等編:《第一屆美加中漢學會議》,會議時間:2005年2月17~18日
林依潔:〈叛逆與救贖──李昂歸來的訊息〉,李昂:《她們的眼淚》,臺北:洪範書店,1984年,頁203~228。
林芳玫:〈《迷園》解析:性別認同與國族認同的弔詭〉,梅家玲編:《性別論述與臺灣小說》,臺北:麥田出版,2000年,頁92~123。new window
林燿德:〈白玫瑰與洋紫荊〉,《中華日報》14版,民84年12月26日。
邱彥彬:〈「記憶失控錯置的擬相」:李昂《自傳の小說》中的記憶與救贖〉,《中外文學》第30卷第8期,2002年1月,頁183~207。new window
邱春暉:〈男性話語中的掙扎與反抗──略談白先勇短篇小說的「魔性」女性形象〉,《漳州師院學報》第4期,1998年。
邱貴芬:〈〈彩妝血祭〉導讀〉,《文學臺灣》38期,90年4月,頁153~156。
邱貴芬:〈李昂〉,《「(不)同國女人」聒噪──訪談當代女作家》,臺北:元尊文化,1998年3月。
邱貴芬:〈庶民文化、「臺灣性」與異質文化的抗拒空間〉,2003年9月25日清華大學講稿。
邱貴芬:〈殖民經驗與臺灣(女性)小說史學方法初探〉,江自得主編:《第一屆臺杏臺灣文學學術研討會論文集──殖民地經驗與臺灣文學》,2002年2月,頁86~112。new window
金恆杰:〈「性」與「金錢」──名門世家朱影紅的世界:評李昂的《迷園》〉,《聯合文學》第8卷第4期,1992年2月,頁107~110。
金恆杰:〈有關李昂女士〈回響〉的幾點說明〉,《當代》第73期,1992年5月1日,頁132~138。
金恆杰:〈黃金新貴族──包裝與商品之間:再評《迷園》〉,《當代》71期,1992年3月1日,頁130~147。
南方朔:〈序:一個永恆的對話〉,施叔青:《兩個芙烈達.卡蘿》,臺北:時報文化,2001年7月,頁5~9。
南方朔:〈序:透過歷史天使悲傷之眼〉,施叔青:《風前塵埃》,臺北:時報文化,2008年1月,頁8~10。
南方朔:〈走出「遷移文學」的第一步〉,《行過洛津》,臺北:時報文化,2003年12月1日,頁5~10。
南方朔:〈微醺.擬態──紅酒夢〉,《聯合報》,民89年5月1日,48版。
施叔青:〈長篇有如長期抗戰〉,《文訊》247期,2006年5月,頁50~53。
施淑:〈文字迷宮〉,《李昂集》,臺北:前衛出版,1992年4月,頁265~279。
施淑:〈迷園內外〉,《李昂集》,臺北:前衛出版,1992年4月,頁9~12。
施淑:〈論施叔青早期小說的禁錮與顛覆意識〉,施叔青:《微醺彩妝》,臺北:麥田出版,2002年六月二版一刷,頁261~277。
施淑:〈鹽屋──代序〉,《花季》,臺北:洪範書店,民83年4月九印,頁5~18。
施淑端:〈新納蕤思解說:李昂的自剖與自省/施淑端親訪李昂〉,李昂:《暗夜》,臺北:自印,1994年12月,頁155~179。
洪珊慧:〈鹿港小鎮的人事素描──論李昂「鹿城故事」系列小說〉,《臺灣新文學》第16期,民89年9月,頁90~199。
范銘如:〈另眼相看──當代臺灣小說的鬼/地方〉,《臺灣文學研究學報》2006年4月,頁115~130。new window
范銘如:〈當代臺灣小說的「南部」書寫〉,《臺灣文學與跨文化流動:東亞現代中文學國際學報》第三期,臺北:文建會,民96年4月。
唐毓麗〈從殺夫小說〈女陪審團〉與《殺夫》──探勘手刃親夫的隱喻世界〉,《東海中文學報》第15期,2003年7月,頁269~306。new window
奚密〈黑暗之形:談《暗夜》中的象徵〉,李昂:《北港香爐人人插》(臺北:麥田出版,1997年9月),頁249~272。new window
孫震:〈從經濟成長看施叔青的《琉璃瓦》〉,《聯合報》34版,民65年5月18日。
徐秀慧、呂文翠、胡蘊玉記錄整理,李昂、平路、張小虹、南方朔、陳芳明、楊照列席:〈永不消逝的華麗──告別張愛玲座談會〉,《中國時報》39版,民84年9月28日。
徐曉珮:〈人類補完計畫──格適者:朱影紅〉,《中外文學》第28卷第2期,1999年7月,頁21~41。
張小虹:〈祖母臉上的大蝙蝠──從鹿港到香港的施叔青〉,《中國時報》34版,民83年1月1日,
張小虹:〈殖民迷魅──評施叔青《遍山洋紫荊》〉,《中國時報》43版,民85年1月7日。
張小虹:〈魔在心中坐〉,施叔青:《驅魔》,臺北:聯合文學,2005年8月,頁5~10。
張同修:〈我的鄉愁,我的歌〉,《誠品好讀》41期,2004年1月,頁62~63。
張師雙英:〈「文學世界」的深化與開拓──綜論廿西洋文學批評的特色與貢獻〉,淡江大學中國文學系:《文學的社會文化》,第12屆社會文化國際學術研討會會議手冊,民97年5月23日。
張雪媃:〈李昂小說的政治性──從〈人間世〉到《自傳の小說》〉,《當代》第二○二期,2004年6月1日,頁124~143。
張瑞芬:〈行過歷史的紅氍:讀施叔青《行過洛津》〉,《文訊》第219期,2004年1月,頁21~23。
張瑞芬:〈國族.家族.女性──陳玉慧、施叔青、鍾文音近期文本中的國族/家族寓意〉,《逢甲人文社會學報》第10期,2005年6月,頁1~29。new window
張瑞芬:〈遷徒到他方──施叔青《兩個芙烈達.卡蘿》,《明道文藝》308期,民90年11月。
張誦聖:〈當代臺灣文學與文化場域的變遷〉,《中外文學》24卷5期,1995年10月,頁128~132。new window
張靜茹:〈殖民地的浮世繪——施叔青「香港的故事」系列中的人性物化現象〉,《中國現代文學理論季刊》第15期,1999年9月,頁402~426。
曹世耘:〈《行過洛津》小說與戲曲《荔鏡記》的互涉書寫〉,《異同、影響與轉換:文學越界學術研討會》,臺南:國家臺灣文學館,2006年2月,頁69~96。
梅子:〈「騷動不安」的新產物──評施叔青「香港的故事」〉,施叔青:《情探》臺北:洪範出版,民82,頁205~222。
梅家玲:〈以小搏大──對戰後臺灣小說史中女性/性別論述的若干觀察〉,《文訊》167期,1999年8月,頁64~66。
許南村:〈試論施叔青:「香港的故事」系列〉,《自立晚報》10版,民74年2月13日。
許南村:〈試論施叔青:「香港的故事」系列〉,《自立晚報》民74年2月13日,10版。
陳文芬:〈藤井省三:李昂對林麗姿充滿同情〉,《中國時報》23版,1997年9月18日。
陳芳明:〈情慾優伶與歷史幽靈──寫在施叔青《行過洛津》書前〉,施叔青:《行過洛津》,臺北:時報出版,2003年12月1日,頁11~16。
陳芳明:〈現代主義的表妹〉,《印刻文學生活誌》2007年5月,頁124~130。
陳芳明:〈與為臺灣立傳的臺灣女兒對談陳芳明與施叔青〉,施叔青:《風前塵埃》,臺北:時報出版,2008年1月,頁13~16。
陳映湘:〈初論李昂──寫在「人間世」書後〉,李昂:《人間世》,臺北:大漢,民66年9月4日三版。
陳淑純:〈《殺夫》、《暗夜》與《迷園》中的女性身體論述〉,《文學臺灣》19期,1996年3月,頁128~141。
陳雀倩:〈歷史、性別與認同:〈彩妝血祭〉中的政治論述〉,第六屆青年文學會議場刊,民91年11月8日,頁1~16。
陳燕遐:〈書寫香港──王安憶、施叔青、西西的香港故事〉,《現代中文文學學報》第2卷第2期,1999年1月,頁91~117。new window
陳龍:〈女性主義文學批評及其「中國化」〉,朱棟霖主編:《文學新思維》,江蘇:江蘇教育出版社,1996年。
陳瓊如:〈島嶼探訪:愛戀島嶼──人類學者胡臺麗〉,《誠品好讀》22期2002年6月,頁46。
彭小妍:〈《迷園》與臺灣民族論述──記憶、述說與歷史〉,江自得主編:《第一屆臺杏臺灣文學學術研討會論文集──殖民地經驗與臺灣文學》,臺北:遠流出版,2002年2月,頁183~194。
彭小妍:〈女作家的情慾書寫與政治論述──解讀《迷園》〉,《中外文學》第24卷第5期,1995年10月,頁72~92。
游淑珺,〈「迷園」論:一個女性觀點的閱讀〉,《國立臺北商業技術學院學報》,2004年6月,頁199~216。new window
程風:〈我想拔錯了──說《迷園》中的花木〉,《當代》第73期,1992年5月1日,頁139~141。
賀淑瑋:〈性、空間與身分:論李昂小說的政治美學〉,《臺灣文藝》156期,1996年8月,頁35~49。
黃毓秀,〈李昂與女性之謎〉,《從四○年代到九○年代──兩岸三邊華文研討會論文集》,臺北:時報出版,1994年。
黃鳳鈴:〈與施叔青談閱讀與寫作──騷動與沉潛〉,《明道文藝》259期,民86年10月,頁16~20。
楊光:〈我的小說是寫給兩千萬同胞看的──李瑞騰專訪李昂〉,《文訊雜誌》132期,1996年10月。
楊艾俐:〈施叔青:學習寬恕歷史〉,《天下》294期,2004年3月,頁172~177。
楊照:〈小鎮的夢魘與鬼域──施叔青的「約伯的末裔」〉,《自由時報》41版,民87年1月16日。
楊照:〈英雄主義與寫實主義的陷井──小論李昂〉,《中國時報》27版,民86年8月23日。
楊翠:〈她們要唱歌!本世紀臺灣女作家鳥瞰〉,《文訊》第127期,1996年5月,頁47~52。
廖律清:〈行過:訪問施叔青女士〉,《文訊》第225期,2004年7月,頁135~139。
劉介民〈臺灣女性詩歌中的「情慾主題」〉,鄭明娳編:《當代臺灣女性文學論》,臺北:時報文化,1993年。
劉玉華:〈解析《迷園》的政治與性別認同〉,《輔大中研所學刊》第六期,頁417~427。new window
劉亮雅:〈世紀末臺灣小說裡的性別跨界與頹廢:以李昂、朱天文、邱妙津、成英姝為例〉,《中外文學》第28卷第6期,1999年11月,頁109~134。new window
劉毓秀:〈《迷園》裡的性與政治〉,《當代臺灣女性文學論》,臺北:時報出版,1993年,頁307~318。
潘秀宜:〈迷路的導遊──論施叔青《兩個芙烈達.卡蘿》〉,《中國女性文學研究室學刊》第六期,民92年5月,頁68~85。
潘秋文:〈從「名叫蝴蝶」蛻變為「枯木開花」──專訪作家施叔青〉,《康軒教育網》,2000年11月10日。
蔡任貴:〈從結構主義與女性主義看李昂的《迷園》〉,《東方人文學誌》第6卷第1期,2007年3月,頁215~230。new window
蔡淑華:〈旅行到鬼魂的國度──專訪李昂〉,《自由時報》副刊,民90年11月15日。
蔡蕙如:〈民族性與階級性〉──1930年代整理臺灣民間文學的兩種方法論〉,《臺灣文學研究學報》第3期,2006年10月,頁7~32。new window
錢南秀:〈在鹿港發現歷史:施叔青:《行過洛津》讀後〉,《聯合文學》254期,2005年12月,頁141~142。
鍾文音:〈有界無世,藉藝驅魔的旅程──讀施叔青《驅魔》〉,《文訊》243期,2006年1月。
簡素琤:〈二二八小說中的女性、省籍與歷史〉,《中外文學》第27卷第10期,1999年3月,頁31~43。new window
簡瑛瑛:〈女性、主義、創作:李昂訪問錄〉,《中外文學》第17卷第10期,民78年3月,頁184~196。
簡瑛瑛:〈女性心靈的想像:與施叔青對談文學/藝術與宗教〉,《中外文學》第27卷第11期,1999年4月,頁119~136。new window

四、學位論文:

吳婉如:《八十年代臺灣作家小說中女性意識之研究》,私立淡江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論文,1993年6月。
黃絢親:《李昂小說中女性意識之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國文學系碩士論文,民92。
黃恩慈:《女子有行──論施叔青、鍾文音女遊書寫中的旅行結構》,國立成功大學臺灣文學系碩士論文,2006年。
黃于青:《鹿港書寫——李昂小說研究》,國立中央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論文,民94年12月。
王鈺婷:《身體、性別、政治與歷史──以《行道天涯》和《自傳の小說》為考察對象》,國立成功大學臺灣文學系碩士論文,2004年。
翁淑慧:《依違在「現代」與「傳統」之間:臺灣六○年代本省籍現代派小說的「鄉土」想像》,國立清華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論文,民94年6月。
郭侑欣:《憂鬱的亞熱帶:郁永河《裨海紀遊》中的臺灣圖象及其衍異》,私立靜宜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論文,民89年6月。
江寶釵:《論《現代文學》女性小說家:從一個女性經驗的觀點出發》,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學系博士論文,1994年。
洪珊慧:《性.女性.人性——李昂小說研究》,國立清華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論文,1998年6月。
施懿琳:《日據時期鹿港民族正氣詩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論文,民74年6月。
鍾怡雯,《亞洲現代散文的中國圖象(1949──1999)》,國立臺灣師範大學中國文學系博士論文,民88年6月。new window
辛延彥:《兩性角色與殖民論述──「香港三部曲」研究》,私立南華大學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民91年6月。
曾意晶:《族裔女作家文本中的空間經驗──以李昂、朱天心、利格拉樂.阿螐、利玉芳為例》,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學系碩士論文,1999年6月。
曾素雲:《李昂九○年代小說中的主題意識與人物分析》,私立東海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論文,民94年6月。
張琬貽:《臺灣當代女性小說中的鬼魅書寫(1980──2004)》,國立清華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論文,民94年12月。
陳允元:《島都與帝都:二、三○年代臺灣小說的都市圖象(1922──1937)》,國立臺灣大學臺灣文學所碩士論文,民95。
鄭雅文:《戰後臺灣女性塑長小說研究──從反共文學到鄉土文學》,國立中央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論文,2000年6月。
楊翠:《鄉土與記憶──七○年代以來臺灣女性小說的時間意識與空間語境》,國立臺灣大學歷史學系博士論文,2003年6月。
李玉馨:《當代臺灣女性小說七家論》,國立臺灣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論文,1995年7月。
梁金群:《施叔青小說研究》,私立逢甲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論文,1998年。
林慧雅:《性別、族裔與民間信仰:第三世界女作家作品中民間傳說的策略運用》,天主教輔仁大學比較文學研究所博士論文,2002年6月。new window
廖笠耘:《施叔青小說中香港故事研究》,私立南華大學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民94。
莊宜文:《張愛玲的文學投影──臺、港、滬三地張派小說研究》,私立東吳大學中國文學系博士論文,民90年10月。new window
蔡淑芬:《解嚴前後臺灣女性作家的吶喊和救贖──以郭良蕙、聶華苓、李昂、平路作品為例》,國立成功大學歷史學系碩士論文,2003年6月。
蔡明原:《八○年代現代散文中的臺灣圖象──以九歌與前衛年度散文選為研究對象》,臺北教育大學臺灣文學所碩士論文,民95。
蕭義玲:《臺灣當代小說中的世紀末圖象研究──以解嚴後十年(1987-1997)為觀察對象》,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學系博士論文,1998年6月。new window
顏如梅:《施叔青香港時期長篇小說研究──以「香港三部曲」及《維多利亞俱樂部》為中心》,國立中興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論文,民96。
顏利真:《從鹿港到北港:解嚴前後李昂小說研究(1983──1997)》,私立靜宜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論文,2000年6月。
魏文瑜:《施叔青小說研究》,國立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論文,民88年7月。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