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中國早期“神明”觀演變脈絡探源
書刊名:世界宗教研究
作者:翟奎鳳
出版日期:2018
卷期:2018(3)
頁次:44-52
主題關鍵詞:明神天地神明神明之德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3
從《詩經》、《左傳》、《國語》來看,"神明"一詞在春秋晚期開始流行,在此之前人們更多使用"明神"一詞,可以推斷,"神明"有可能由"明神"一詞轉化而來。"明神"的情感意志性比較強,"神明"則強調的是一種普遍化的超乎人們想象的功能與境界。《禮記》所述祭祀時"與神明交"中的神明有泛化為普遍性神明的傾向,祭祀實際上也是一種身心修煉的過程。在《禮記》、《管子》、《易傳》等經典中,"天地"與"神明"、"神明之德"密切關聯在一起,"神明"成為存在整體的統一性乃至變化主宰性所在,能"通達神明之德"是一種最高的生命境界。在《莊子》、《楚辭》、《黃帝內經》等書中,神明與心一體化。在神明與道、德的先后問題上,《淮南子》認為神明高于道德,《老子指歸》則認為道德高于神明。神明是整體的一,神明不應拆分為并列的神與明,"神由天降,明由地出"這種破碎神明的主張在先秦經典中并無直接根據。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書籍
 
無相關著作
 
無相關點閱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