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文革記憶的眾聲喧嘩:論戴厚英《人啊!人》之論述表現
書刊名:國際文化研究
作者:蔡知臻
作者(外文):Tsai, Chih-chen
出版日期:2020
卷期:16:1
頁次:頁1-17
主題關鍵詞:戴厚英文革中國當代小說眾聲喧嘩論述表現Dai HouyingCultural revolutionChina's contemporary novelsHeteroglossiaOn performance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6
  • 點閱點閱:5
期刊論文
1.王明珂(19931100)。集體歷史記憶與族群認同。當代,91,6-19。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朱菊香、方維保(2010)。論戴厚英的小說創作。海南師範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3(4),26-29。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陳思齊(2019)。重新拼湊的「人」。儒學研究論叢,10,43-54。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黃裳裳(1998)。人性的自省--戴厚英論。文藝理論研究,1998(6),19-23+85。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楊增宏(2003)。戴厚英小說語言風格。阜陽師範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3(3),57-58。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劉晰(2016)。迷失中的不同軌跡--評戴厚英《人啊!人》中的知識份子形象。廣西民族師範學院學報,33(1),112-114。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劉霞雲(2015)。戴厚英《人啊!人》的文體選擇與文學反思。南京師範大學文學院學報,2015(3),7-14。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學位論文
1.簡瑩萱(2014)。崩毀與重建─戴厚英小說的創傷書寫(碩士論文)。元智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
1.石曉楓(20120000)。文革小說中的身體書寫:狂歡之聲與冷酷之眼。臺北:里仁。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Selden, Raman、Widdowson, Peter、Brooker, Peter、林志忠(2005)。當代文學理論導讀。臺北:巨流。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程正民(2017)。巴赫金的文化詩學研究。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戴厚英(1985)。人啊,人!。香江。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