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我國文化產業集聚的動力機制分析--基於空間經濟學TP模型的方法
書刊名:西南民族大學學報(人文社科版)
作者:趙星劉軍輝馬驥
出版日期:2016
卷期:2016(4)
頁次:106-115
主題關鍵詞:文化產業集聚知識溢出貿易自由度核心邊緣結構知識創新效率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1)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1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26
在壟斷競爭和規模收益遞增的一般均衡分析框架下,本文引入文化知識創新與傳遞因素,考察了兩地區三部門之間的經濟關聯和知識關聯,用數理模型清晰論述了我國文化產業集聚的動力機制。研究表明,當區域之間文化知識傳遞強度一定時,文藝人士區域對稱分布狀態下,文化知識創新效率最低;核心邊緣分布狀態下,文化知識創新效率最高。東部(或西部)文化產品生產企業的份額與東部(或西部)地區支出份額呈正相關關系,並存在本地市場放大效應。貿易自由度的提高,有利於促進文化產業的空間集聚。消費者多樣化偏好程度的增強,也有利於文化產業的空間聚集。
期刊論文
1.高雲球、王巨川(2012)。論文化產業的理論基礎與社會動力機制。杭州師範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2(1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黃煒(2014)。武陵山片區民族文化產業發展的動力機制研究。湖北民族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4(1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薛東前、張志杰(2015)。西安市文化產業集聚特徵及機制分析。經濟地理,2015(5)。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晏雄(2015)。麗江民族文化產業集群產生的動力機制研究。中國文化產業評論,2015(10)。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Fujita, M.(2007)。Towards the new economic geography in the brainpower society。Regional Science and Urban Economics,37。  new window
6.何雄浪、鄭長德(2011)。土地成本、規模報酬與產業空間流動。財貿研究,2011(5)。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馬驥(2009)。基於知識創新的區域經濟增長研究。西南民族大學學報(人文社科版),2009(6)。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王認真(2009)。基於貿易自由度的國際貿易投資一體化分析。重慶工商大學學報(西部論壇),2009(5)。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研究報告
1.Berliant, M.、Fujita, M.(2007)。Dynamics of knowledge creation and transfer: The two person case。  new window
圖書
1.安虎森(2009)。新經濟地理學原理。北京:經濟科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其他
1.呂慶華(20050914)。文化產業興起和發展的動力機制論略。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