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民族主義的近代中國化:過程、特征與類型分析
書刊名:西南民族大學學報(人文社科版)
作者:郭建民
出版日期:2015
卷期:2015(4)
頁次:16-19
主題關鍵詞:民族民族主義中國化中華民族民族國家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17
現代人們所說的"民族"與"民族主義"概念是西方歷史發展的產物,在歐洲民族國家建構與資本主義發展過程中發揮過重要作用。學者們對二者之間的關系研究也存在著三類不同的認知取向。民族主義思想在近代被引介入中國之後,也產生了"統一歷史主體"的作用,其本身在吸收與熔融、繼承與改造的過程中逐步實現了中國化。比較近代中國各社會群體不同類型與內容的民族主義態度與傾向,可以從一個側面映射近代中國的思想圖景,以及民族主義與中華民族之間互為建構的關系。
圖書
1.馮桂芬、陳正青(2002)。校邠廬抗議。上海:上海書店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Stalin, Joseph(1945)。Marxism and the National Question, 1913。Foreign Language Publishing House。  new window
3.北京師範大學歷史系中國近代史組(1977)。中國近代史資料選編•洋務運動。北京: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李書源(2008)。籌辦夷務始末。北京: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Hobsbawn, Eric J.、李金梅(2006)。民族與民族主義。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論文
1.梁啟超(1960)。論專制政體有百害于君主而無一利。辛亥革命前十年間時論選集。北京:三聯書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康有為(1960)。公民自治篇。辛亥革命前十年間時論選集。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