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台灣民族主義之研究
作者:陳俐甫
作者(外文):Li-Fu Chen
校院名稱:國立臺灣大學
系所名稱:政治學研究所
指導教授:莊錦農
學位類別:博士
出版日期:2004
主題關鍵詞:民族主義意識型態台灣史民族國家民族運動nationalismnationalist movementideologyTaiwanese historynation state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5) 專書(1)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75
本文主要屬於政治史的研究,由民族主義與近代國家的關係看1920年到1960年之間的台灣民族主義運動。
作者認為日治時期台灣民族主義已經出現。戰後的台灣獨立與託管運動,在228事件以前就已經出現,228事件只是激化民眾對於台灣民族主義的參與。228事件中的自治主張屬於民族運動而非地方自治;作者並以專章解析1945年「815台灣獨立事件」的真相與意義。台灣再解放聯盟在台灣民族主義運動中具有統一戰線性質,即使在謝雪紅退出以後,舊台共的力量仍大,甚至影響到1950年代廖文毅創立「台灣共和國臨時政府」。1950年代左派的「台灣民主自治同盟」、右派的「台灣共和國臨時政府」、島內的黨外民主運動,都是1948年台灣再解放聯盟運動的延續,基於台灣人的主體意識對國民黨政權進行抵抗。台灣民族主義並非1980年代以後才被創造出來的意識型態。早在1950年代,台灣民族主義已經是台灣社會最重要的意識型態。共產主義或中國民族主義,對戰後初期的台灣社會影響很小,遠不如台灣民族主義。中共與台獨勢力,當時都利用台灣民族主義來動員台灣民眾。
ベネディクト—•アンダソン著,白石隆、白石さや訳
1993,《想像の共同体—ナショナリズムの起源と流行》,東京:リプロポト。
大江志乃夫他編
1993,《岩波講座 近代日本と植民地》,1-8巻,東京:岩波書店。
丸山真男
1964,《增補版•現代政治の思想と行動》,東京:未來社。
山内昌之
1993,《民族と国家》,東京:岩波書店。
山内昌之、蓮實重彥編
1994,《いま、なぜ民族か》,東京:東京大学出版会。
山口圭介
1992,《ナショナリズムと現代》,福岡:九州大学出版会。
中川昌郎
1982,〈中国における台湾人組織―その現在的意義について〉,《石川忠雄還曆記念論文集:現代中國と世界》,東京:石川忠雄還曆記念論文集編輯委員會。
1998,《中国と台湾》,東京:中央公論社。
中村平治、桐山昇編
1985,《アジア1945年:「大東亜共栄圏」潰滅のとき》。東京:青木書店。
中野校友會編
1978,《陸軍中野學校》,東京:中野校友會。
井尻秀憲
1993,《台湾経験と冷戦のアジア》,東京:勁草書房。
王甫昌
1993,〈族群通婚的後果:省籍通婚對於族群同化的影響〉,《人文及社會科學集刊》,第六卷第一期,頁231-267,民國82年12月,中央研究院中山人文科學研究所。
1994,〈族群同化與動員〉,《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集刊》,第77期,頁1-34。
1996,《台灣政治學刊》,第一卷第一期,民國八十五年,台灣政治學會。
1998,〈光復後台灣族群意識的形成〉,《歷史月刊》,第131期,1998年12月。
王育德
1964,《苦悶するその歴史》,東京:弘文堂。
中文版時間不詳,(黃國彥譯),《苦悶的台灣》,自由時代系列叢書第9號,台北:鄭南榕發行。此書自立晚報另有中文版。
2002,〈台灣民族論〉,《台灣獨立的歷史波動》,王育德全集,第12卷,台北:前衛。
王育德、宗像隆辛
1990,《新しい台灣:獨立への歷史と未來圖》,東京:弘文堂。
丘念台
1962,《嶺海微飆》,台北:中華日報。
司馬嘯青
1998,《台灣世紀豪門:辜振甫家族》,台北:玉山社。
田中明彥
1991,《日中關係 1945-1990》,東京:東京大學出版會。
可児弘明・国分良成・鈴木正崇・関根政美編著
1998,《民族で読む中国》,東京:朝日新聞社。
古野直也著,雪正L編譯
1994,《台灣近代化秘史》,高雄:第一。
古瑞雲
1990,《台中的風雷》,台北:人間。
台灣會編
1983,《あー台湾軍》,東京:台灣會。
台灣總督府警務局編
1973(1938),《警察沿革誌 第二編領台以後の治安狀況 中卷 台灣社會運動史》,台北:總督府警務局。東京,龍溪書舍,1973年複刻。
矢內原忠雄
1988,《帝国主義下の台湾》,東京:岩波書店。
史明〔施朝暉〕
1980,《台灣人四百年史》,加州:蓬島文化公司。
1992,《民族形成與台灣民族》,東京:Taiwanese Cultural Grassroots Association。
1992,《台灣不是中國的一部份—台灣社會發展四百年史》,台北:前衛。
1993,《台灣民族革命與社會主義》,東京:Taiwanese Cultural Grassroots Association。
2001,《臺灣民族主義與臺灣獨立革命》,台北:前衛。
吉田荘人
1993,《人物で見る台湾百年史》,東京:東方出版。
吉田勝次編
1991,《海図なき航海—一九九年代の台湾》,東京:田畑書店。
朱天順主編
1990,《当代台湾政治研究》,廈門:廈門大學。
朱雲珍
1997,《台灣民族主義:起源與內涵之分析》,台北:東吳大學政治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伊藤金次郎
1948,《台灣,欺かざるの記》,東京:明倫閣。
伊藤金次郎著,日本文教基金會編譯
2000(1948),《台灣不可欺記》,台北:文英堂。
伊藤潔〔劉明修〕
1993,《台湾—四百年の歴史と展望》,東京:中央公論社。
江上波夫
1991,《騎馬民族國家:日本古代史へのアプローチ》,東京:中公新書。
江口朴郎
1991,《帝国主義と民族》,東京:東京大学出版会。
江慕雲
1992,《為台灣說話》,台北:稻鄉。
江宜樺
1998,《自由主義、民族主義與國家認同》,台北:揚智。
江宜樺、李強主編
2003,《華人世界的現代國家結構》,台北:商周。
邱永漢
1994,《わが青春の台灣 わが青春の香港》,東京:中央公論社。
邱貴芬
1995a,〈是後殖民,不是後現代-再談台灣身份/認同政治〉,《中外文學》,第21卷,第2期。
1995b,〈國家認同與文化認同不可混為一談〉,《中外文學》,第24卷。
安藤芳男撰,張良澤譯
1999,〈終戰前後的台灣秘史——未被發表過的台灣內幕(下)〉,《淡水牛津文藝》,第五期。
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
2003,《重建想像共同體—國家、族群、敘述》,「重建想像共同體—國家、族群、敘述國際學術研討會」會議資料。
杉原泰雄
1985,《国民主義の史的展開》,東京:岩波書店。
坂本勉
1996,《トルコ民族主義》,東京:講談社。
李筱峰
1991,《台灣民主運動四十年》,台北:自立晚報。
1995,《台灣,我的選擇!國家認同的轉折》,台北:玉山社。
1996,《林茂生、陳炘和他們的時代》,台北:玉山社。
李登輝
1999,《台灣的主張》,台北:遠流。
李世傑
1988,《台灣共和國臨時政府大統領廖文毅投降始末》,台北:自由時代。
李季樺
1989,〈清代「番兒至老而無妻」原因初探〉,《台灣史研究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台北:中華民國台灣史蹟研究中心。new window
李旺臺
1993,《臺灣反對勢力(一九七六∼一九八六)》,高雄:五千年。
李純青
1994,《台湾問題論集》,廈門:廈門大學。
村田陽一編譯
1981,《コミンテルン資料集(1926~1928)》,コミンテルン資料集 第四巻,東京:大月書店。
1986,《コミンテルンと日本》, 第一巻,東京:大月書店。
吳乃德
1992,〈國家認同和政黨支持:台灣政黨競爭的社會基礎〉,《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期刊》,第74期, 頁33—61。
1996,「自由主義與族群認同:搜尋台灣民族主義的意識型態基礎」,《台灣政治學刊》,第一卷第一期,民國85年,台灣政治學會。
吳主惠
1949,《漢民族の研究》,東京:酣燈社。
吳新榮
1989,《震瀛回憶錄》,台北:前衛。
吳叡人
1996,〈民主化的弔詭與兩難-對於台灣民族主義的再思考〉,游盈隆主編,《民主鞏固或崩潰》,台北:月旦。
吳密察
1990,〈1895 年「台灣民主國」的成立經過〉,氏著:《台灣近代史研究》,台北:稻鄉。
吳密察、張炎憲等著
1993,《建立台灣的國民國家》,台北:前衛。
吳密察、若林正丈著
1989,《台灣對話錄》,台北:自立晚報文化出版部。
吳濁流著,鍾肇政譯
1987,《台灣連翹》,台北:南方。
吳昱輝
時間不詳,《台灣之將來學術論文集》,新台叢書①,高雄:新台政論雜誌社。
何義麟
2003,《二、二八事件:「台灣人」形成のエスノポリティクス》,東京:東京大學出版會。
近藤正己
1996,《総力戦と台湾 日本植民地崩壊の研究》,東京:刀水書房。
河崎真澄
2003,《還ってきた台湾人日本兵》,東京:文藝春秋。
宗像隆幸
1996,《台湾独立運動私記—三十五年の夢》,東京:文藝春秋。
岡倉古志郎
1967,《アジア・アフリカ問題入門》,第二版,東京:岩波書店。
国際労動運動研究所編,国際関係所訳
1971,《コミンテルンと東方》,東京:協同產業出版部。
林 三郎
1951,《太平洋戦争陸戦概史》,東京:岩波書店。
林獻堂先生紀念集編纂委員會編
1974,《林獻堂先生紀念集》,近代中國史料叢刊續編第十輯,台北:文海。
林忠勝
1994a(陳逸松口述),《陳逸松回憶錄》,新台灣文庫25,台北:前衛。
1994b(朱朝陽口述),《朱昭陽回憶錄》,新台灣文庫26,台北:前衛。
林景明
1997,《台灣の「皇民化」教育》,東京:高文研。
林嘉誠
1989,《政治心理形成與政治參與行為》,台北:商務。
林媽利
2001,「從組織抗原推論閩南人及客家人,所謂『台灣人』的來源」,《共和國》,第19期,頁10-16。
林樹枝
1989,《良心犯的血畦v》,出土政治冤案第二集,台北:前衛。
1992,《出土政治冤案》,第一集增訂版,台北:著者自刊。
周婉窈
1989,《日據時代的臺灣議會設置請願運動》,台北:自立報系文化。
花逸文
1991,《國共內戰中的台灣兵:台籍國軍回憶錄》,台北:巴比倫。
服部卓四郎
1953,《大東亞戰爭全史》,東京:鱒書房。
波多野勝
2001,《滿蒙獨立運動》,東京:PHP研究所。
施正鋒
1995,(編)《台灣民族主義》,台北:前衛。
1998,《族群與民族主義:集體認同的政治分析》,台北:前衛。
1999,《台灣政治建構》。台北:前衛。
2000,《台灣人的民族認同》,台北:前衛。
2001,《台中美三角關係—由新現實主義到建構主義》,台北:前衛。
2002,《台灣民主鞏固的擘劃—政權輪替與制度改革》,台北:前衛。
2003,《台灣民族主義》,台北:前衛。
施明雄
1998,《白色恐怖黑暗時代:台灣人受難史》,台北:前衛。
姚源明
1999,《解嚴後台灣國族認同論述的分析》,台大政研所碩士論文。
若槻泰雄
1991,《戰後引揚げの記錄》,東京:時事通信社。
洪鐮德
2003,《民族主義》,台北:一橋。
柯旗化
1992,《台湾監獄島》,東京:イ—スト•プレス。
若林正丈
1983,《台湾抗日運動史研究》,東京:研文出版。
1985,《海峽:台灣政治への視角》,東京:研文出版。1992,《台湾:分裂国家と民主化》,東京:東京大学出版会。
2001,《台湾―変容し躊躇するアイデンティティ》,東京:ちくま書房。
若林正丈、松永正義
1988,《中日會診台灣-轉型期的政治》,台北:故鄉。
高木惣吉
1959,《太平洋海戦史》,東京:岩波書店。
高崎通浩
2002a,《民族対立の世界地図 アジア/中東篇》,東京:中央公論新社。
2002b,《民族対立の世界地図 欧州/北南米篇》,東京:中央公論新社。
海峽評論雜誌社編輯部編
1991,《台灣命運機密檔案》,台北:海峽評論雜誌社。
韋政通
1988,《衝破禁忌—一九八七台灣思想批判》,台北:敦理。
郭正亮
1999,〈新台灣人:從『族群民族主義』到『公民民族主義』〉,《新世紀論壇》,第6期。
郭洪紀
1997,《文化民族主義》,台北:揚智文化。
連溫卿
1988,《台灣政治運動史》,台北:稻鄉。
翁佳音
1986,《台灣漢人武裝抗日史研究(一八九五∼一九○二)》,台北:國立台灣大學出版委員會。
國家安全局編印
1959,《歷年辦理匪案彙編》,第一輯,台北:國家安全局。
時不詳,《歷年辦理匪案彙編》,第二輯,台北:國家安全局。
張正昌
1981,《林獻堂與台灣民族運動》,台北:著者自刊。
張炎憲、李筱峯、莊永明編
1987,《臺灣近代名人誌》,一∼五冊,台北:自立晚報。
張茂桂
1993,(編者)《族群關係與國家認同》,台北:業強。
1996,〈談『身份認同政治』的幾個問題〉,游盈隆主編,《民主鞏固或崩潰》。台北:月旦。
張炎憲、吳密察編
1993,《建立台灣的國民國家》,台北:前衛。
張德水
1992,《激動!台湾の歴史は語りつづける—ある台湾人の自国の認識》,東京:雄山閣。
1993,《當前台灣獨立建國的課題》,台北:前衛。
1996,《台灣種族、地名、政治沿革》,台北:前衛。
張漢裕
1974,〈台灣農民生計之研究〉,《經濟發展與農村經濟》,張漢裕博士文集(一)。台北:張漢裕博士文集出版委員會。
游盈隆編
1996,〈台灣族群認同的政治心理分析〉,《台灣政治學刊》,第一卷第一期,1996年,台灣政治學會。
淺田喬二
1973,《日本帝國主義下の民族革命運動》,東京:未來社。
野@楷
1972,《日本統治下の台灣:抵抗と彈壓》,東京:東京大學出版會。
酗債?
1996,《戰後臺灣史記》,台北:文英堂。
2001,《台灣史記(續)卷四》,台北:文英堂。
釦B埏著,陶榆V主編
1996,《酗�•釦B埏回想錄》,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
陰隡w
1990,《陰隡w回憶錄》,台北:前衛。
陶榆V訪問,曾金蘭紀錄
1995,《藍敏先生訪問紀錄》,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
1997,《柯台山先生訪問紀錄》,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
釧噪t
1992,《戰後台獨意識內涵之解析》,台灣大學三民主義研究所碩士論文。
頃y雄
2000,《台灣建國的理論基礎》,台北:前衛。
陳陽德
1992,《當前台灣三大政治問題》,台北:自立晚報。
陳明通
1995,《派系政治與台灣政治變遷》,台北:月旦。
陳芳明(施敏輝)
1988,《台灣人的歷史與意識》,台北:敦理。
1991,《謝雪紅評傳》,台北:前衛。
1992,《探索台灣史觀》,台北:自立晚報。
1994(編),《台灣意識論戰集》,台北:前衛。
陳浩洋著,江秋玲譯
1992,《臺灣四百年庶民史》,台北:自立晚報。
陳隆志
1993,《台灣的獨立與建國》,台北:月旦。
陳銘城
1992,《海外台獨運動四十年》,台北:自立晚報。
陳俐甫
1990,《禁忌、原罪、悲劇-新生代看二二八事件》。台北:稻鄉。
1996,《日治時期台灣政治運動之研究》。台北:稻鄉。2003,〈菲律賓伊斯蘭民族解放運動初探〉,《「第四屆『宗教與行政』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下冊。台北:真理大學宗教學系暨研究所編印。

陳俐甫編,陳俐甫、夏榮和、林偉盛合譯
1992,《台灣、中國、二二八》。台北:稻鄉。
陳翠蓮
1995,《派系鬥爭與權謀政治──228悲劇的另一面相》,台北:時報。
陳其南
1992,《公民國家意識與台灣政治發展》。台北:允晨文化。
陳璦莉
1999,《台灣地主對戰後土地改革之回應與社會地位變動:個案與類型的分析》,台北:台大三研所碩士論文。
莊錦農
1975,〈台灣主政治心理學研究的新領域-政治意識型態〉,《思與言》,第12卷第6期,頁11-24。
莊嘉農〔蘇新〕
1990,《憤怒的台灣》,台北:前衛。台灣重印版。
黃富三、陳俐甫合編
1991,《近現代台灣口述歷史》,台北:林本源基金會。
黃富三、曹永和主編
1980,《台灣史論叢》,第一輯,台北:眾文圖書。
黃昭堂
1970,《台灣民主國の研究》,東京:東京大學出版會。
1981,《台湾総督府》,東京:教育社。
1984,〈植民地と文化摩擦──台灣における同化をめぐる葛藤──〉,平野健一郎編:《近代日本とアジア:文化の交流と摩擦》,東京:東京大學出版會。
1989,《台灣總督府》,台北:自由時代。
1998,《台灣那想那利斯文》,台北:前衛。
1998,《黃昭堂獨立文集》,台北:前衛。
1996,《台灣淪陷論文集》,台北:財團法人現代文化學術研究基金會。
黃嘉樹
1994,《國民黨在台灣》,台北:大秦。
黃靜嘉
1971,《日據時期之台灣殖民地體制與殖民地法制》,台北:著者自刊。
黃郁琇
1999,《戰後台灣地方派系之研究:以屏東地區為例》,台北:台大政研所碩士論文。
黃紀男口述,黃玲珠執筆
1991,《老牌台獨黃紀男泣血夢迴錄》,台北:獨家。
黃康顯主編
1987,《近代台灣的社會發展與民族意識》,香港:香港大學校外課程部,1987年12月。
葉榮鐘著,李南衡編
1985,《臺灣人物群像》,台北:帕米爾書店。
葉芸芸編
1990,《證言2•28》,台北:人間。
富沢繁
1984,《台湾終戦秘史——日本の植民地時代とその終焉——》,東京:いずみ出版。
傅錫誠
2001,《政治意識型態的解構與重構:「中國民族主義」與「台灣民族主義」之解析》,台北:台大國發所博士論文。
楊云若、楊奎松著
1988,《共產國際與中國革命》,中國革命史叢書,上海:人民。
楊逸舟著,張良澤譯
1990,《受難者》,台北:前衛。
楊基銓
1996,《楊基銓回憶錄》,新台灣文庫33,台北:前衛。
楊肇嘉
1978,《楊肇嘉回憶錄》,台北:三民書局。
董思齊
2001,《不確定的想像共同體》。台北:台大政研所碩士論文。
関曠野
2001,《民族とは何か》,東京:講談社。
蓮実重彦・山内昌之編
1994,《いま、なぜ民族か》,東京:東京大学出版会。
裴可權
1986,《台共叛亂及覆亡經過記實》,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
鄧建邦
1995,《歷史、身份建構、與台灣民族主義-以宜蘭縣及高雄縣鄉土歷史教材為主的分析》,台北:國立台灣大學三民主義研究所碩士論文。
管碧玲
1994,《民族主義與台灣政黨政治》,國立台灣大學政治學研究所博士論文。
鄭欽仁
1988,〈國家認同與民族主義〉,韋政通編:《衝破禁忌:一九八七台灣思想批判》。高雄:敦理。
1990,《歷史文化意識對我國政策之影響》,台北:國家政策中心。
廖文毅
1956,《台灣民本主義》,東京:台灣民報社。
劉進慶
1975,《戰後台灣經濟分析》,東京:東京大學出版會。
劉重義等著
1988,《風起雲湧:海外台灣獨立建國運動》,自由時代系列叢書第18號,台北:鄭南榕發行。
駒込武
1996,《植民地帝国日本の文化統合》,東京:岩波書店。
蔡子民
1991,「台灣人在大陸的政黨」,《海峽評論》,第四期。
蔡培火
1928,《日本本國民に与ぶ》,東京:台灣問題解決會。
蔡培火、林柏壽、陳逢源、吳三連、葉榮鐘著
1987,《台灣民族運動史》,台北:自立晚報。
蔡孟熹
1997,《台灣民眾族群認同、統獨與政黨偏好變遷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政治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蔡佩如
2003,《中華民國中學歷史教科書的後殖民分析-以台灣論述為核心》,國立台灣大學政治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蔡瓊嬅
1997,〈現代國家中的族群文化與族群認同-台灣族群現象的理論分析〉,《台灣觀點》,第三期,學術研討會專刊:族群•認同•多元文化。
篠原 一
1986,《ヨーロッパの政治:歷史政治學試論》,東京:東京大學出版會。
盧修一
1985,《日據時期台灣共產黨史1928-1932》,台北:自由時代。
盧建榮
1999,《分裂的國族認同 1975-1997》,台北:麥田。
謝春木
1931,《台灣人の要求》,台北:台灣新民報社。
謝雪紅口述,楊克煌筆錄
1997,《我的半生記》,台北:楊翠華(家屬)自印。
謝東閔等著
1980,《國民革命運動與台灣》,台北:中央文物供應社。
賴澤涵編
1993,《台灣光復初期歷史》,台北:中研院社科所。
鍾逸人
1995,《辛酸六十年》,台北:前衛。
鍾謙順
時間不詳,《煉獄餘生錄》,自由時代系列叢書第11號,台北:鄭南榕發行。本書有日文版。
簡炯仁
1991,〈日本帝國的殖民統治與台灣意識的興起〉,《蔣渭水台灣史學術研討論文集要》,高雄:高雄縣政府。
1995,《台灣開發與族群》,台北:前衛。
1997,《台灣共產主義運動史》,台北:前衛。
戴國煇
1988,《台湾—人間•歷史•心性—》,東京:岩波書店。
1989(魏廷朝譯),《台灣總體相—人間•歷史•心性—》,台北:遠流。
1989,《もっと知りたい台灣》,東京:弘文堂。
戴國煇、葉芸芸合著
1992,《愛憎二•二八:神話與史實:解開歷史之謎》,台北:遠流。
戴天昭
2002,《台灣國際政治史》。台北:前衛。
蕭友山〔蕭來福〕
1946,《台灣解放運動の回顧》,台北:三民書局。
蕭全政
1995,《臺灣新思維:國民主義》,台北:時英。
蕭高彥
1997,〈國家認同、民族主義與憲政民主〉,《台灣社會研究季刊》,26期。
藍博洲
1991a,《榥馬車之歌》,台北:時報文化。
1991b,《沈屍,流亡,二二八》,台北:時報文化。
1993,《日據時期臺灣學生運動(一九一三∼一九四五年)》,台北:時報文化。
蘇新
1993,《未歸的台共鬥魂—蘇新自傳與文集》,台北:時報文化。
1994,《永遠的望鄉—蘇新文集補遺》,台北:時報文化。
鹽見俊二
1979,《秘錄、終戰直後の台灣:私の終戰日記》,東京:高知新聞社。
Anderson, Benedict
1991,Imagined Communities:Reflections on the Origin and Spread of Nationalism, rev ed., N.Y.:Verso.
Deutsch, Karl W.
1966,Nationalism and Social Communication : An Inquiry into the Foundation of Nationality, Second Edition, M.I.T. Press,
Freeden, Michael
1996,Ideologies and Political Theory: A Conceptual Approach. Oxford: Clarendon Press.
Fukuyama, Francis.
1992,The End of History and the Last Man. New York : Free Press,
Gellner, Ernest
1983,Nations and Nationalism, Ithaca: Cornell University Press.
2000,《國族主義(Nationalism)》,李金梅譯,台北:聯經。
Geoffroy, Claude著,黃發典譯
1997,《台灣獨立運動—起源及1945以後的發展》,台北:前衛。
Gold, Thomas B.(高隸民)
1986, State and Society in Taiwan Miracle. London: M. E. Sharpe, Inc.
Greenfeld, Liah
1992,Nationalism: Five Roads to Modernity,Cambridge, Mass: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Hastings, Adrian
1997,The Construction of Nationhood: Ethnicity, Religion and Nationalism,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Hechter, Michael
2000,Containing nationalism,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Hobsbawm, Eric J.著,李金梅譯
1997,《民族與民族主義(Nations and Nationalism Since 1780)》,台北:城邦。
Huntington, Samuel P.
1968,Political Order in Changing Societies. New Haven: Yale University Press.
Huntington, Samuel P.
1996,The Clash of Civilizations and the Remaking of World Order,New York : Simon & Schuster.
Habermas, Jürgen著,曹衛東譯
2002,《後民族格局:哈伯瑪斯政治論文集(Die postnationale Konstellation: politische Essays)》,台北:聯經。
Kedourie, Elie
1985,Nationalism. 4th rev. ed. London : Hutchinson.
Kellas, James G.
1991,The Politics of Nationalism and Ethnicity, Hong Kong: Macmillan.
Kerr, George H. (柯喬志)著,陳榮成譯
1991(1965),《被出賣的台灣(Formosa Betrayed)》,台北:前衛。
1974,Formosa, Licensed Revolution and the Home Rule Movement, 1894-1945. Honolulu: University of Hawaii Press.
Kohn, Hans
1955,Nationalism: Its Meaning and History, Princeton: Van Nostrand.
Mendel, Douglas
1970,The Politics of Formosan Nationalism, Berkeley: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Nodia, Ghia
1994, “Nationalism and Democracy”, in Larry Diamond and Marc F. Plattner, Nationalism, Ethnic Conflict and Democracy. Baltimore: John Hopkins University Press.
Reijai, Mostafa & Enloe, Cynthia H. 撰,王昭麟譯
1987,〈民族國家與國家民族〉,《中山社會科學譯粹》,第二卷第二期。
Renan, Ernest,
1990(1882),”What is a Nation” in Hommi K. Bhabha ed., Nation and Narration, London: Rougledge.
Smith, Anthony D.
1983,Theories of Nationalism, N.Y.:Holmes & Meier Publishers.
1991,National Identity. Reno: University of Nevada Press.
Snyder, Louis L.
1976,Varieties of Nationalism: A Camparative Study, Illinois:The Dryden Press.
Tien, Hung-Mao
1989,The Great Transition:Political and Social Change in the Republic of China, Stanford:Hoover Institution Press, Stanford University.
Watkins, Frederick M. and Kramnick, Isaac著,張明貴譯
1983,《意識型態的時代》,台北:聯經。
Wallerstein, Immanuel M.
1983,Historical Capitalism, London:Verso.
Wu, Rwei-Ren
2003,The Formosan Ideology: Oriental Colonialism and the Rise of Taiwanese Nationalism, 1895-1945, Illinois: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