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隋唐西域樂部與樂律研究
作者:沈冬 引用關係
作者(外文):SHEN,DONG
校院名稱:國立台灣大學
系所名稱:中國文學研究所
指導教授:曾永義
學位類別:博士
出版日期:1991
主題關鍵詞:隋唐西域樂部樂律隋書禮記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2) 博士論文(4) 專書(2)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1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59
本論文《隋唐西域樂部與樂律之研究》,試圖由史學的角度,運用史籍文獻、壁畫浮
雕、文物、以及外國音樂等資料,以考論隋唐社會中的西域音樂,并進而勾勒出西域
音樂在隋唐演化的脈絡。
文分上、下二編,上編〈樂部律〉探討隋唐的西域樂部。西域音樂是隋唐樂部的主體
,在貞觀十部樂中,除了胡俗交糅的的西涼伎以外,還有天竺、龜玆、高昌、疏勒、
安國、康國等六伎,論聲勢確乎不可小觀,吾人研究西域音樂,官方所設的西域樂部
是首當其衝的研究對象。上編文分三章,第一章具有序說的性質,第一節先論西域的
地理形勢,及由地理形勢衍生而來的文化特色。第二節論西域樂部的由來及傳布,并
縷述樂部以外的西域音樂。第二章深入探析西域樂部的內涵及特質,依地域分為四節
:一、天竺伎;二、新疆諸伎--龜玆、高昌、疏勒;三、西涼伎;四、中亞諸伎-
-安國、康國。第三章專論西域樂部的演化,第一節先論西域樂部的始末盛衰,第二
節則論西域樂部的編立原則及其意義,并從而觸及西域音樂的流行與融合的大勢。
下編〈樂律論〉、《隋書》〈音樂志〉載沛國公鄭譯,從龜玆人祗婆習胡琵琶,并推
演蘇祗婆「五旦七聲」之說而為八十四調,對于《禮記》「旋宮轉調」一法頗有體現
。其說下啟唐宋俗樂二十八調,以及于遼代「大樂」。《遼史》〈樂志〉所載大樂「
四旦二十八調」,非但明白指陳其源出龜玆,并且依舊承襲蘇祗婆七聲之名。論者以
為中國音樂就此全盤胡化,其說關系中國音樂至巨,因此下編以「五旦七調」為主體
,研究隋唐時代的西域樂律。第一章〈隋唐律學的先聲--先秦律學〉,就先秦以來
律學的名稱理論包括三分損益法、旋宮轉調、宮、均、調等加以介紹。第二章、〈開
皇樂議〉,即針對鄭譯在「開皇樂議」時提出的辯難及蘇祗婆理論作一分析比較,第
三章〈燕樂二十八調〉則承襲「五旦七調」之說,以分析唐代流行的俗樂二十八調之
竟階系統。
西域音樂影響中國音樂如何,學者于此有兩極化的爭議,即所謂「用夏變夷」、「用
夷變夏」的不同說法。根據本論文研究所得,樂部的探討雖然顯示胡樂聲勢大張,但
樂律的分析卻足以肯定所謂的胡樂律,其實是以龜玆樂律為表,而以三分損益古法為
里的系統。既然此一龜玆樂律暗合于先秦律學,則隋唐音樂絕無所為謂全盤胡化的疑
慮;更何況隋世的俗樂音階,也依舊綿延不斷,至中唐又浮現而為燕樂二十八調音階
,具體顯示了中國音樂之源還流長,豈是輕易便可全盤胡化呢?由此,本論文對于過
去多數學者信服不疑的隋唐音樂「用夷變夏」之說有所駁正,以作為全書之結論。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