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客家地域社會組織的變遷─以北台灣「嘗會」為中心的討論
作者:林桂玲
作者(外文):Lin, Kuei-Ling
校院名稱:國立清華大學
系所名稱:歷史研究所
指導教授:陳華
莊英章
學位類別:博士
出版日期:2013
主題關鍵詞:客家嘗會地域社會祭祀公業宗族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4) 博士論文(1) 專書(0) 專書論文(2)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3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250
客家地域社會組織的變遷─以北臺灣「嘗會」為中心的討論
摘 要
  清治時期台灣史是一個漢人移墾的過程。自清治以至日治時期(1683~1945)移民至台灣的漢人如何在此地重新建立基層地域社會?雖然過去的研究指出拓墾、宗教等活動所建立的組織,是地域社會建構的主要因素,但是在這個複雜變動的社會,人與人建立關係網絡必然也具有複雜的多重面向,絕不僅止於拓墾和宗教。本文嘗試以另一個角度檢視清治時期移民至北台灣的客家方言群(Hakka people),他們在重新建構基層地域社會之時,透過成立「嘗會」組織(share-holding worship associations),一方面維繫在異地(台灣)仍能綿延不絕的血緣關係;另一方面重新建立一種「秩序」或者「認同」,以形成一種「地域社會」。換言之,「嘗會」在客家的基層地域社會中,扮演了多重的角色,其間牽涉到宗族、經濟生活、族群認同等相關的面向。
客家人在從事社會活動的時候,經常不是用個人的身分,而是以「嘗會」的形式出現。何謂「嘗會」?筆者的觀點是:原來客家社會中為祭祀祖先而保留的財產稱為「蒸嘗」(Zheng-Chang)。如果以財產持有的角度觀察,這是一種公同共有資產的型態,後來客家人就把類似的、屬於公同共有資產型態的團體稱為「嘗會」(Chang-Hui)。清代在臺灣出現的嘗會有兩種類型:祭祀祖先的「蒸嘗」和祭祀神明的「神明嘗」(Shenming-Chang),兩種類型都包含了祭祀活動。
1895年日本殖民臺灣,將客家方言群的「嘗會」改名為「祭祀公業」。日治時期法學界曾經熱烈討論這種組織的法律定位問題,主要焦點是如何將「民間習慣」下的祭祀公業,納入「國家制定法」。法學界對「祭祀公業」的關注,到了中華民國政府遷台以後仍然方興未艾。1999年臺灣發生的921地震,為臺灣社會帶來極大衝擊,成為這一代臺灣人的共同歷史記憶。在這次巨大影響中,長期存在台灣社會中的「祭祀公業」,因本身性質複雜導致財產歸屬無法定位,再度引起法律界的熱烈討論,也成為政府不得不面對的課題。因此,自2000年至今,10年來祭祀公業又再度成為政府與社會大眾面臨的重大議題。
嘗會(祭祀公業)在近兩百五十年的臺灣社會中,與許多臺灣人息息相關。它曾經是經濟生活的一部分,是人際網絡的一部分,也是一個新的地域社會建構的一部分。時至今日,它依然是社會熱烈討論的話題之一。客家方言群將嘗會當作投資土地的組織;融通資金的商品;劃定宗族「邊界」的場域;甚至是建立地域認同、族群認同的重要媒介。嘗會,或者說祭祀公業所以如此難解,正是因為它特殊而複雜的性質。
關鍵字:客家、嘗會、地域社會、祭祀公業、宗族
The Transformation of Hakka Local Organizations: A Case Study of “Share-holding Worship Associations” (嘗會) in Northern Taiwan
Abstract
One key trend of Taiwanese history under Qing rule (1683-1895) was the island’s settlement by Han Chinese people, as well as their efforts to establish (or “re”-establish) local communities. While previous research has indicated the importance of some settlement and religious organizations, this thesis attempts to enhance our understanding of these phenomena by exploring the roles played by “share-holding worship associations” (changhui 嘗會) that were set up by Hakka migrants in northern Taiwan. On the one hand, such associations served as a means to maintain blood relationships among families; on the other hand, they helped establish a new “order” or “identity” that contributed to the growth of local society. In other words, share-holding worship associations exerted profound influence on Hakka communal life, and were intertwined with facets of lineage growth,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ethnic identity.
When Hakka people were engaged in social activities, they tended to do so via changhui. What exactly does the term changhui mean? In general, changhui are organizations devoted to ancestor or deity worship that possess common property that is managed by the association’s membership. Two types of changhui existed in Taiwan during the Qing dynasty: those for ancestor worship (zhengchang 蒸嘗) and those for deity worship (shenmingchang 神明嘗). Both types centered on the practice of making sacrificial rites, but the object of these offerings differed.
After the Japanese established colonial rule over Taiwan in 1895, the authorities changed the term “share-holding worship associations” to “common property organizations for ancestor worship” (jise gongye 祭祀公業). Moreover, during the Japanese colonial era, legal experts engaged in a heated debate over the future status of these organizations, particularly in terms of conforming to new laws that had been enacted by the state. Such concerns persisted even after the ROC government established its rule over Taiwan in 1945. As recently as 1999, after the devastating 921 Earthquake, the importance of common property organizations for ancestor worship continued to attract the government’s attention and has remained a serious matter of public debate.
Changhui have played a crucial role in the lives of many Taiwanese people during the past 250 years, especially in terms of economic life, social networks, and personal relations, and their importance has persisted to the present day. For nearly three centuries, the Hakka people have utilized changhui to raise capital for investments (especially real estate), to mark territorial boundaries, and to establish social and ethnic identities. Their unique and intricate properties of can be difficult to comprehend, but their significance merits further scholarly attention.
keyword:Hakka, share-holding worship associations, local society, common property organizations for ancestor worship, lineage
參考書目
史料
(一) 一般史料 (依筆畫順序)
《大清高宗純(乾隆)皇帝實錄》,臺北:華文書局印行,1964。
大溪鎮蓮座山觀音寺「蓮座山序」碑文。
六張犁林家,道光貳拾玖年「分管合約字」。六張犁林家古文書,莊英章提供(以下六張犁林家古文書提供者皆同)。
北周盧辯注,《大戴禮記》卷五。無錫孫氏小綠天藏明袁氏嘉趣堂刊本。
光緒20年《新觀音祀》會份簿。
光緒5年〈古阿日、古乾和仝立分鬮字〉。
光緒5年《廣慶嘗》會份簿「元字號」、「亨字號」、「利字號」、「貞字號」。
光緒元年「立盡根歸管祀份抵還債項字」,六張犁林家古文書。
光緒元年乙亥歲三月,立盡根歸管祀份抵還債項字,六張犁林家古文書。
同治10年「杜賣盡根圳契字」,六張犁林家古文書。
同治11年《讚昌嘗會份簿》。
《同治乙丑四年端月吉日抄錄契約簿》,義民廟藏。
同治元年「抵利剩租對還凴約字」,六張犁林家古文書。
余文儀,《續修臺灣府志》,臺北,文化建設委員會,2007。
谷應泰,〈沿海倭亂〉《明史紀事本末》,臺北:三民書局,1956年。
《明太祖實錄》,北京:線裝書局,2005。
《明實錄》,臺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1962年。
林五十九公嘗會份簿,六張犁林家古文書。
《林先坤祭祀公業會份簿》,昭和3年(1924)。
林時對,〈荷牐叢談〉收入《明清史料彙編》第6集,臺北:文海出版社,1967。
林畴(壽田),《潮州饒平林氏大宗譜諜》,昭和19年(1943),莊英章提供。姚雨薌纂,胡仰山增輯,《大清律例會通新纂》,臺北:文海出版社,1964。
咸豐3年「定嘗業永為祀典合約字」,六張犁林家古文書
咸豐3年「歸管嘗田字」,六張犁林家古文書。
咸豐5年「仝立分管嘗田合約字」,六張犁林家古文書。
昭和3年《先坤公嘗》會份簿,六張犁林家古文書。
《桃園縣大溪鎮寺廟台帳》,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藏,出版資料不詳。
〈神明會觀音祀沿革〉昭和11年(1936),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藏《猶他家譜學會微縮影片檔案》。
乾隆17年〈業主潘王春給批〉,六張犁林家古文書。
乾隆50年「給佃批」,六張犁林家古文書。
乾隆朝宮中檔》臺北:台北故宮博物院,2001。
《張氏族譜》,1956年。
《淡新檔案》,12606號。
《淡新檔案》,14312號。
《淡新檔案》,15413號。
《淡新檔案》,17333號。
《淡新檔案》,22521號。
《淡新檔案》,22706號。
《淡新檔案》,23402號。
《淡新檔案》,23402號。
【清】仁合琴川居士編,《皇清奏議》,臺北:文海出版社,1967。
《清聖祖實錄》,收入《清實錄臺灣史資料專輯》,福州:福州人民出版社,1993。
「新瓦屋族譜」,莊英章提供。
新埔《玉成嘗》會份簿。
《新舊對照管轄便覽》臺北:臺灣日日新報,1921。
《義民總嘗簿》,義民廟藏。
道光20年《廣慶嘗》會份簿。
道光29年拱寰公嘗「分管合約字」,六張犁林家古文書。
道光30年「胎典嘗祀字」,六張犁林家古文書。
道光8年〈立質當嘗份字〉,六張犁林家古文書。
嘉靖《廣東通志初稿》,北京:北京圖書館古籍出版編輯部,1988。
嘉慶19年分鬮書,六張犁林家古文書。
廖希珍,《大嵙崁沿革誌》,1909。出版地及出版者不詳。
漢何休著,《春秋公羊經傳解詁》,常熟瞿氏鐵琴銅劍樓藏宋建安餘氏刊本。
《臺灣在籍漢民族鄉貫別調查》,臺灣總督府官防調查課,1928。
臺灣總督府,《臺灣氣象累計》,出版年不詳。
《臺灣總督府,《台灣列紳傳》,大正五年(1916)。
臺灣總督府官房法務課,《祭祀公業調》,1936。
臺灣總督府官房臨時戶口調查部,《臨時台灣戶口調查概覽表》,1915。
劉氏《瑞閣家乘》族譜。年代不詳。
臨時台灣土地調查局,《宜蘭廳管內埤圳調查書》上卷。1905。
臨時臺灣土地調查局,《土地申告書》。
薛允升著,黃靜嘉編校,《讀例存疑重刊本》,臺北:美國亞洲學會中文研究資料中心,1970。

(二) 臺灣文獻叢刊 (依叢刊編號)
黃叔璥,《臺海使槎錄》台灣文獻叢刊第4種,台北:大通書局,1984。
藍鼎元,〈覆制軍臺疆經理書〉收入《東征集》台灣文獻叢刊第12種。台北:大通書局,1987。
《靖海紀事》臺灣文獻叢刊13種,台北:大通書局,1987。
藍鼎元,〈與吳觀察論治臺灣事宜書〉收入《治臺必告錄》台灣文獻叢刊第17種。台北:大通書局,1984。
夏獻綸,《臺灣輿圖》台灣文獻叢刊第45種。台北:大通書局,1987。new window
陳第,〈東番記〉收入《閩海贈言》,臺灣文獻叢刊56種,台北:台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1959。
鄭鵬雲、曾逢辰,《新竹縣志初稿》台灣文獻叢刊61種,台北:台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59【1898】
吳士功,〈重纂福建通志〉收入《福建通志臺灣府》臺灣文獻叢刊84種,台北:大通書局,1984。
劉良璧,《重修臺灣府志》台灣文獻叢刊第105種。南投:臺灣省文獻會,1977。
連雅堂,《臺灣通史》臺灣文獻叢刊128種,南投:臺灣省文獻會,1992。
《臺灣通志》臺灣文獻叢刊130種,台北:台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1984。
陳夢琳,《諸羅縣志》台灣文獻叢刊第141種,台北:台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1958。
陳朝龍,《合足校本新竹縣采訪冊》臺灣文獻叢刊第145種(南投:臺灣省文獻委員會,1999),頁372。
《臺灣私法物權編》台灣文獻叢刊第150種。台北:大通書局,1987。
《清代臺灣大租調查書》臺灣文獻叢刊第152種,台北:大通書局,1984。
陳淑均,《噶瑪蘭廳志》臺灣文獻叢刊第160種,台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2【1852】。

陳培桂,《淡水廳志》,台灣文獻叢刊第172種。台北:台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3【1871】。
《臺案彙編己集》台灣文獻叢刊第191種,台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0。
《臺案彙錄庚集》台灣文獻叢刊第200種,台北:台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1964。
《清會典臺灣事例》台灣文獻叢刊第226種,台北:台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1966。
吳士功,〈請准臺民搬眷並嚴偷渡疏,〉收入《清奏疏選彙》台灣文獻叢刊第256種,台北:大通書局, 1984。
沈光文,《臺灣詩鈔》臺灣文獻叢刊第280種,台北:台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87。
《雍正硃批奏摺選輯》台灣文獻叢刊第300種,台北:大通書局,1984。


專書 (依作者姓氏筆劃)
Freedman, Maurice. Lineage Organization in Southeastern China. London: The Athlone Press. 1965 (1958).
Leong Sow Theng. Migration and Ethnicity in Chinese History: Hakka, Pengmin, and their Neighbors. 臺北:南天書局,1998.
Rawski, Evelyn. Agricultural Change and the Peasant Economy of South China. Cambridge: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72.
卜正民(Timothy Brook),《縱樂的困惑─明朝的商業與文化》,臺北:聯經出版社,2004。
不著撰者,《台灣北部碑文集》,臺北:臺北市文獻委員會,1986。
方豪,《臺灣早期史綱》,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94。
王世慶,《淡水河流域河港水運史》,臺北:中央研究院中山人文社會課學研究院,1996。
王泰升,《臺灣日治時期的法律改革》,臺北:聯經出版社,1999。new window
矢內原忠雄著,林明德譯,《日本帝國主義下之臺灣》,臺北:吳三連臺灣史料基金會,2004。
艾馬克(Mark A. Allee)著,王興安譯,《十九世紀的北部臺灣─晚清中國的法律與地方社會》,臺北:播種者文化,2003。
伊能嘉矩,《臺灣文化志》,南投:臺灣省文獻會,1986。
江樹生,《荷蘭聯和東印度公司臺灣長官致巴達維亞總督書信集(Ι1622-1626)》,南投:國史館台灣文獻館,2010。
何明星,《清代新埔陳朝綱家族之研究》,新竹:新竹師範學院社會科教育學系碩士論文,2004。
何炳棣,《明初以降人口及其相關問題》,北京:三聯書店,2000。
吳承洛,《中國度量衡史》,上海:上海書店,1984【1937】。
吳振漢主編,《大溪鎮志》歷史篇,桃園:桃園縣大溪鎮公所,2004。
吳慶杰,《竹中鄉土誌》,新竹:金山面文史工作室,2001。
吳學明,《金廣福墾隘研究》,新竹:新竹縣文化局,2000。new window
吳學明,《頭前溪中上游開墾史暨史料彙編》,新竹:新竹縣文化局,1998。
坂義彥,《祭祀公業的基本問題》,臺台北帝國大學政學科研究年報第三輯第一部,1936。
李文良,《日治時期台灣林野整理事業之研究─以桃園大溪地區為中心》,臺北:台灣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1996。
李文良,《清代南臺灣的移墾與「客家」社會》,台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2011。
李汝和主修,《增修臺灣省通志稿土地志》,南投:臺灣省文獻會,1964。
李學勤主編,《禮記正義》,臺北:台灣古籍出版有限公司,2001。
杜贊奇,《文化、權力與國家─1900~1942年的華北農村》,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2004。
周宗賢,《台灣的民間組織》,臺北:幼獅出版社,1983。
姉齒松平,《祭祀公業與台灣特殊法律之研究》,臺北:眾文圖書公司,1991。
林明德,《桃園大溪鎮蓮座山觀音寺、齋明寺匾聯文化調查研究》,桃園:桃園縣文化局,1999。
林保萱,《西河林氏六屋族譜》,南投:臺灣省文獻會,1982。
林柏燕,《新埔鎮誌》,新埔:新埔鎮公所,1997。
林桂玲,《家族與寺廟-以竹北林家與枋寮義民廟為例(1749-1895)》,新竹:新竹縣文化局,2005。
林滿紅,《四百年來的兩岸分合─一個經貿史的回顧》,臺北:自立晚報出版社,1994。
林滿紅,《茶、糖、樟腦業與台灣之社會經濟變遷(1860~1895)》,臺北:聯經出版社,1997。new window
施堅雅(G. William Skinner)著,史建云、徐秀丽譯,《中國農村的市場和社會結構》,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8。

施添福,《清代在臺漢人的祖籍分佈和原鄉生活方式》,臺北:臺灣師範大學地理系,1987。new window
施添福,《清代臺灣的地域社會─竹塹地區的歷史地理研究》,新竹:新竹縣文化局,2001。new window
柯志明,《米糖相剋─日本殖民主義下台灣的發展與從屬》,台北:群學出版社,2003。
柯志明,《番頭家─清代台灣族群政治與熟番地權》,臺北:中央研院院社會學研究所,2001。new window
科大衛,《皇帝與祖先》,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2009。
徐裕健主持,《桃園縣三級古蹟大溪蓮座山觀音寺工作報告書暨施工記錄》,桃園:桃園縣政府,2002。
涂照彥,《日本帝國主義下的台灣》中譯本,臺北:人間出版社,2004。new window
張炎憲、曾品滄,《楊雲萍藏臺灣古文書》,台北:國史館,2003。
張炎憲、王世慶、李季樺,《台灣平埔族文獻資料選集─竹塹社》上冊,臺北:中央研究院台灣史田野研究室,1993。
莊英章,《家族與婚姻─臺灣北部兩個閩客村落之研究》,臺北: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專刊,1994。new window
許美玲,《終戰前北台灣轉運河港之研究─以桃園縣龍潭鄉三坑仔為例》,桃園:中央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2010。
許雪姬,《滿大人最後的二十年─洋務運動與建省》,臺北:自立晚報出版,1993。new window
陳志豪,《清帝國的邊疆治理及其土地制度:以新竹頭前溪中上游地區為例(1790~1895)》,台北:國立台灣大學歷史研究所博士論文,2012。new window
陳其南,《臺灣的傳統中國社會》,臺北:允晨出版社,1991。new window
陳怡芹,《日治時期臺灣郵政事業之研究(1895-1945)》,桃園:中央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2008。
陳建宏,《公廟與地方社會─以大溪鎮普濟堂為例》,桃園:國立中央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2004。
陳秋坤,《清代台灣土著地權─官僚、漢佃與岸裡社人的土地變遷1700-1895》,臺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1994。new window
曾文亮,《臺灣法律史上的祭祀公業》,臺北:臺灣大學法律研究所碩士論文,1999。
華德英(Barbara E. Ward)著,馮承聰等編譯,《從人類學看香港社會:華德英教授論文集》,香港:香港大學出版社,1985。
黃秀政等,《臺灣史》,臺北:五南出版社,2002。new window
楊彥杰,《閩西客家宗族社會研究》,香港:法國遠東學院、國際客家學會海外華人研究社,1996。
詹素娟、張素玢《平埔族史篇(北)素北台灣平埔族群史》,南投:臺灣省文獻委員會,2001。
劉志偉,《在國家與社會之間─明清廣東里甲賦役制度研究》,廣州:中山大學出版社,1997。
劉妮玲,《清代臺灣民變研究》,臺北:台灣師範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1983。new window
劉枝萬,《淡水廳築城案卷》,臺中:臺灣省文獻委員會,1997。
鄭政誠,《臺灣大調查 : 臨時臺灣舊慣調查會之研究》,臺北:博揚文化,2005。
鄭惟中,《製作福爾摩沙─追尋西洋古書中的臺灣身影》,臺北:如果出版社,2006。
賴玉玲,《國家與邊疆社會的治理:以中北部台灣金廣福、廣泰成墾號為考察中心》(1834~1920),臺北:台灣大學歷史研究所博士論文,2011。new window
賴玉玲,《新埔枋寮義民爺信仰與地方社會的發展─以楊梅地區為例》(桃園:中央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2001)
戴炎輝,《清代台灣的鄉治》,臺北:聯經出版社,1979。
羅香林,《客家研究導論》,臺北:南天書局,1992。new window
羅烈師,《臺灣客家之形成:以竹塹地區為核心的觀察》,新竹:清華大學人類學研究所博士論文,2006。new window

論文(依作者姓氏筆劃)
Cohen, Myron L. “Land, Corporations, Community and Religion among the South Taiwan Hakka during the Ch’ing.” 收於陳秋坤等編,《臺灣歷史上的土地問題》,臺北: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田野研究室,1992,頁176-186。
Lamley, Harry J. “The Formation of Cities: Initiative and Motivation in Building Three Walled Cities in Taiwan.” In G. William Skinner, ed. The City in Late Imperial China. Stanford: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1977, pp.155-209.
Watson, James L. “Standardizing the Gods: The Promotion of T’ien Hou (‘Empress of Heaven’) Along the South Chinese Coast, 960-1960.” In David Johnson, et. al., eds., Popular Culture in Late Imperial China.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1985, pp. 292-324.
Wolf, Arthur P.著,張珣譯,〈神、鬼和祖先〉《思與言》35(3)(臺北:思與言雜誌社,1997),頁233-29273。new window
山田賢著,太城佑子譯,〈中國明清時代「地域社會論」研究的現狀與課題〉《暨南史學》第二號(南投:暨南大學歷史系,1999),頁39-57。new window
干志士著,葉春榮譯註,〈荷據初期的西拉雅平埔族〉《臺灣風物》44(3)(臺北:臺灣風物雜誌社設,1999),頁193-228。new window
尹章義,〈閩粵移民的協和與對立─客屬潮州人開發臺北與新莊三山國王廟的興衰史〉《臺灣開發史研究》(臺北:聯經出版社,1989),頁349-380。new window
王世慶,〈十九世紀中葉台灣北部農村金融之研究〉《臺灣史論文精選》上冊(台北:玉山出版社,1996),頁357~423。
王世慶,〈民間信仰在不同祖籍移民的鄉村歷史〉《清代臺灣社會經濟》(臺北:聯經出版社,1994),頁295-372。new window
王世慶,〈清代臺灣的米產與外銷〉《清代臺灣社會經濟》(臺北:聯經出版社,1994),頁93-130。new window
交通大學「臺灣客家族群的聚落、歷史與社會變遷」(四溪計畫)子計畫13「客家族群的嘗會與地方社會的發展─以鳳山、頭前兩溪流域為例」。
李力庸,〈日本帝國殖民地的戰時糧食統制體制─臺灣與朝鮮的比較研究(1937-1945)〉《臺灣史研究》16(2)(臺北: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2009),頁63-104。new window
李鹿苹,〈鳳山溪及頭前溪河谷地區聚落分佈的地理基礎〉《臺灣小區域地理研究集》(臺北:國立編譯館,1984),頁265-318。
李鹿苹,<鳳山溪及頭前溪河谷地區聚落分布的地理基礎>《台灣小區域地理研究集》(台北:國立編譯館,1984),頁265-318。
周婉窈,〈陳第〈東番記〉──十七世紀臺灣西南平原的實地調查報告〉《海洋與殖民地臺灣論文集》(臺北:聯經出版社,2012),頁107-150。new window
岸本美緒,〈モラル•エコノミー論と中國社會研究〉《思想》第792号(京都:日本思想史学会事務局,1990),頁213-227。
林美容,〈由祭祀圈到信仰圈〉《臺灣史論文精選》上冊(臺北:玉山社出版,1996),頁289-320。
林偉盛,〈清代台灣分類械鬥發生的原因〉《台灣史論文精選》上冊(臺北:玉山社出版,1996),頁263-288。
林端,〈「國家制定法」與「民間習慣」:台灣「祭祀公業」的歷史社會學分析〉(I)《法制史研究》創刊號(台北:中國法制史學會,2000),頁117-151。new window
林端,〈「國家制定法」與「民間慣習」:臺灣「祭祀公業」的歷史社會學分析〉(II)《法制史研究》2期(臺北:中國法制史學會,2001),頁183-206。new window
邱彥貴,〈粵籍客家的入墾與去留〉《發現客家─宜蘭地區客家移民的研究》(臺北:行政院客委會、國史館台灣文獻館,2006),頁155-210。
李翹宏、莊英章:〈清代鳳山溪流域粵籍家族的地權與嘗會初探─—以土地申告書中所見為例〉。2010「四溪計劃期末研討會」會議論文。
施添福,〈社會史、區域史與地域社會─以清代台灣北部內山的研究方法論為中心〉,2006年6月臺東東華大學臺灣文化學系暨研究所演講稿。new window
施添福,〈清代台灣竹塹地區的土牛溝和區域發展〉《清代臺灣的地域社會─竹塹地區的歷史地理研究》(新竹:新竹縣文化局,2001),頁65-116。new window
施添福,〈清代臺灣北部內山地域社會(一)--以罩蘭埔為例〉,《臺灣文獻》55(4)(臺中:臺灣文獻委員會,2004),頁144-201。new window
施添福,〈臺灣歷史地理研究劄記(二)─竹塹、竹塹埔和「鹿場半被流民開」〉《清代臺灣的地域社會─竹塹地區的歷史地理研究》(新竹:新竹縣文化局,2001),頁233-240。new window
施添福,〈國家、賦役與地域社群:以清代臺灣北部後壠社群為例〉(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專題演講稿,2008),未刊稿。
科大衛,〈告別華南研究〉,《學步與超越:華南研究會論文集》(香港:文化創造出版社,2004),頁9-3013。
科大衛,〈祠堂與家廟─從宋末到明中葉宗族禮儀的演變〉《歷史人類學學刊》1(2)(香港:香港科技大學,2003),頁1-20。
康豹,〈中華帝制晚期以降寺廟儀式在地方社會的功能〉,收入林富士編,《中國史新論‧宗教分冊》(台北:聯經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11),頁439-476。
黃紹恆,〈客家族群與臺灣的樟腦業史〉,《臺灣客家族群史》產經篇(南投:臺灣省文獻會,2000),頁51-85。
張素玢,〈龍潭十股寮蕭家─一個霄裏社家族的研究〉收入潘英海、詹素娟主編《平埔研究論文集》(南港: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籌備處,1995),頁99-126。
張德南,<淡水廳築城時期的文治社會>《竹塹城學術研討會會議手冊》(新竹:新竹市政府,1999),頁56-68。
曹永和,〈十七世紀作為東亞轉運站的臺灣〉《臺灣早期歷史研究續集》(臺北:聯經出版社,2000),頁113-148。new window

曹永和,〈環中國海域交流史上的臺灣和日本〉《臺灣史論文精選集》上冊(臺北:玉山社出版社,1996),頁103-134。new window
盛清沂,〈新竹、桃園、苗栗三縣地區開闢史(上)(下)〉,《台灣文獻》,31(4)、32(1),(台中:台灣省文獻委員會,1980)。new window
莊英章,〈日據時期「土地申告書」檔案資料評介〉《台灣風物》35(1)(臺北:台灣風物雜誌社,1984),頁91-104。new window
莊英章、周靈芝,〈唐山到台灣----一個客家宗族移民的研究〉。《中國海洋發展史論文集》(台北:中央研究院三民主義研究所,1984),頁297~333。new window
莊英章、林桂玲,〈清代竹塹山區一個客家地域社會的形成(1839-1878):以汶水坑為例〉收入莊英章、簡美玲編《客家的形成與變遷》(新竹:交通大學出版社,2010),頁3-35。new window
莊英章、陳運棟〈清代頭份的宗族與社會發展史〉,收入第一屆歷史與中國社會變遷(中國社會史)研討會論文集(臺北:中央研究院三民主義研究所,1981),頁333-370。new window
許達然,〈十八及十九世紀台灣民變和社會結構〉《第三屆台灣歷史與文化研討會會議資料》(台中:台灣省文獻委員會,2000),頁58。new window
許達然,〈械鬥和清朝臺灣械鬥〉《臺灣史探索》(臺北:學生書局,1996),頁3-4。
陳春聲,〈三山國王信仰與臺灣移民社會〉《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集刊》80期(臺北: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1995),頁61-114。
陳秋坤,〈清代台灣地權分配與客家產權─以屏東平原為例(1700-1900)〉《歷史人類學學刊》2(2)(香港:香港科技大學,2004),頁1-26。new window
森正夫,〈中國近前代史研究における地域社會の視點─中國史ツンポヅウム「地域社會の視點─地域社會とリーターー」基調報告〉《名古屋大學文學部研究論集》,史學,28(名古屋:名古屋大學,1982)。
森正夫,〈民眾叛亂、社會秩序與地域社會觀點─兼論日本近四十年的明清史研究〉《歷史人類學學刊》5(2)期(香港:香港科技大學華南研究中心,2007),頁151~178。new window
溫振華,〈清代臺灣漢人的企業精神〉《臺灣史論文精選》上冊(臺北:玉山社出版社,1996),頁3219-356。new window
劉夏如,<法.近代.民族主義-1920年代台灣祭祀公業改廢論爭>《台灣風物》52卷2期)(臺北:臺台灣風物雜誌社,2000),頁17-70。new window


蔡慧玉,〈一九三○年代臺灣基層行政的空間結構分析──以「農事實行組合」為例〉《臺灣史研究》5(2)(臺北: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籌備處,1998),頁55-100。new window
戴炎輝,〈清代新竹城郊金山面地方之墾隘〉《清代台灣的鄉治》附錄 (臺北:聯經出版社,1979),頁805-828。new window
戴炎輝、張勝彥,〈清代台灣漢人社會的土地關係〉《歷史文化與臺灣》上冊(臺北:臺灣風物,1988),頁265-268。new window

電子資源
中央研究院,《臺灣歷史文化地圖系統》第一版(臺北:中央研究院,2003年9月)。參考網址:http://thcts.sinica.edu.tw/themes/rc10.php。
國立台灣大學,台灣歷史數位圖書館,檔名:ntul-od-bk_isbn9789570000019_0037800379.txt
國立台灣大學,台灣歷史數位圖書館,檔名:cca110001-od-tcly0067_a067-0001-u.txt
國立台灣大學,台灣歷史數位圖書館,檔名:cca100003-od-bk_isbn9576711428_w008_004_148-0001-u.xml〉
國立台灣大學,臺灣歷史數位圖書館,檔名:cca100003-od-bk_isbn9576711436_l3041_0101-0002-u.xml
國立臺灣大學,臺灣歷史數位圖書館,檔名:cca100003-od-ta_01516_000231-0001-u.xml。
臺灣大學經濟系「臺灣長期經濟發展統計與文獻」網站http://homepage.ntu.edu.tw/~ntut019/ltes/ltes.html 。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