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征戰與納降-論明洪武時期的蒙古政策
作者:林堃輝
作者(外文):Lin Kun-Huei
校院名稱:中國文化大學
系所名稱:史學研究所
指導教授:莊吉發
學位類別:博士
出版日期:2002
主題關鍵詞:明代朱元璋洪武蒙古邊疆史邊疆經略軍事史the Ming DynastyZhu YuanzangHong WuMonglohistory of China borderadministration of borderlandhistory of minitary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1) 博士論文(1) 專書(0) 專書論文(1)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1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227
元明更迭之際,明太祖雖欲強征痛殲蒙古而受制於主客觀形勢之約制,非得任意施為,必與時推移,順勢而行,總洪武一朝三十餘年,不管強殲重擊,或歛兵守塞,或遣使通好,一以勢為依歸,可分七期,真不得不屈服客觀形勢之下。然而洪武朝中元長明消,是守,元消明長,是戰,而納降恆為對蒙政策之主軸,總洪武一朝,納入降蒙逾80萬之數,確實縮短與瓦解前朝勢力之反撲,生全多命,居功厥偉。甚至於洪武晚期的強征重擊,移入逾30萬之降蒙,?屬有征無戰,則納降之功效豈可小覬。則回溯納降工作之推動與安置,必然有其精妙妥切之處,遂專闢章節論述,以見洪武時期的對蒙政策,並論述其影響與餘波。
全文共分七章:
第一章緒論。在申明以此為題撰成學位論文之理由,主要在溯尋元末明初明廷對蒙政策之演變,如何征戰與納降並行,乃屬明代民族關係史上空白領域,係一補白之作。
第二章洪武時期北元政策之制定,轉變與定型。分其節次為七:倚勢求存與元交好時期,而持重守邊使之行自澌盡的北伐時期;再而第一次強殲重擊深入朔漠時期,而兵敗塞外歛兵守塞掃蕩清鄉時期,再則名為遣返俘員交好存問,實為撤元羽翼時期,而第二次強殲重擊北入朔漠時期,而總結之以塞王守邊,兵不輕出時期。全章剖析朱氏主掌方面,迄其建國至亡歿,近三十餘年對蒙政策之變化,記其源頭,發展與結果,審析其政策改變之端倪,辨微於政策轉變之要素。
第三章明廷北元政策的限制。元明更迭,明不能如前征服王朝之模式以威制前朝勢力,在於受到主客觀諸多限制,受制於傳統政治理念者一,天命、人心、儒家治國觀念的限制;受制於內政者二,北方的殘破與聚糧不易;受限於軍事者五,馬源的困阨,北元非唯一之敵,用兵備多而力分,朔漠戰爭非明軍所長,明軍內部問題日漸滋繁及守邊諸王的不甚爾爾。總上各為一節敘述,以見洪武時期的對蒙政策真不能隨朱氏主觀意識所轉移。
第四章專論對蒙政策的執行─納降。分節次為五:首述納降政策與各階段之配合,而論述納降乃為洪武朝不變之策;再則由納降詔書的內容分析,納降乃事關洪武承天明命之正,與不以元廷為一整體,能把握各項時機,極盡招降之能事,為明廷創造機會;第三節論述明廷對元裔的保全和優禮,以納降為廣招徠,明廷甚至一改歷代王朝更迭的成例,替代王朝威制前朝皇裔的行事而對元裔優禮保全,是在聳蒙人的聽聞;另對降蒙配合以多方的存恤與優禮,遂使已降者安心,未來者慕義,北方形勢竟因納降政策的成功趨於寧謐,而使明廷能主導元明戰局;第五節則總結以數例以論述納降之功效,其功豈少於征戰。
第五章專論納降的另一工作安置。分其節次有四:第一節即論述洪武一朝安置政策之變化,即由模糊、定制到再轉移的過程。次述後送如何形成模式,係屬純實務性問題,即南移安置途中,如何使之安心順命。第三節安置地域的南移與廣佈及其通則。則從累積的史料中發現安置地域的南移與廣佈係與時局變化相關,越往後則越南移,越廣佈,則知南移安置為常,就地安置為非常,並歸納其通則。第四節錯雜伍與再徵發,以此二者係屬安置之較特殊處,事關防閒。
第六章影響與餘波。分九節敘述,與民族融合有關者一,滇藏兩地的併入轄下;與蒙古有關者一,即北元勢力的重整;與軍事有關者二,一為北方疆界與戰略守勢的確立,另一為促成明代兵學昌明的主因之一;與經濟有關者四,有南北大運河的開通,藩餉的困邊,塞上餉需的耗費和山陝商幫的形成;與政治有關者一,即塞王守邊與靖難之變。本章論述征戰與納降為洪武時期北元政策之主軸,而亙洪武一朝明廷三十餘年之推動,其影響如何深遠且餘波又如何蕩漾
第七章結論。綜述全文,提出總評。
一、官書與典籍
1. 西漢?司馬遷《史記》,一三○卷,台北:鼎文書局,1985年6月第四版。
2. 東漢?班 固《漢書》,一○○卷,台北:鼎文書局,1985年6月第四版。
3. 南朝?范 曄《後漢書》,一二○卷,台北:鼎文書局,1985年6月第四版。
4. 後晉?劉旳等著《舊唐書》,二○○卷,台北:鼎文書局,1985年6月第四版。
5. 北宋?歐陽修、宋祁《新唐書》,二二五卷,台北:鼎文書局,1985年6月第四版。
6. 宋?司馬光《資治通鑑》,二九四卷,台北:?業書局。
7. 金?劉祁《歸潛志》,十四卷,北京,中華書局1997年12月。
8. 元?陶宗儀《南村輟耕錄》,三十卷,北京:中華書局,1997年11月第三次印刷。
9. 元?葉子奇《草木子》,四卷,北京:中華書局,1997年11月第三次印刷。
10. 元?劉佶《北巡私記》,台北,廣文書局,1972年1月初版。
11. 明?于慎行《穀山筆麈》,十八卷,北京:中華書局,1997年11月第二次印刷。
12. 明?王士性《廣志繹》,六卷,北京:中華書局,1997年11月第二次印刷。
13. 明?王錡《寓圃雜記》,十卷,北京:中華書局,1997年11月第二次印刷。
14. 明?王鳴鶴《登壇必究》《中國兵書集成》第20~25冊,北京,解放軍出版社、遼瀋書社,1992年10月1版1刷。
15. 明?尹?《塞語》《中國兵書集成》第40冊,北京,解放軍出版社、遼瀋書社,1992年10月1版1刷。
16. 明?尹?《鄉約》《中國兵書集成》第40冊,北京,解放軍出版社、遼瀋書社,1992年10月1版1刷。
17. 明?史繼偕《皇明兵制考》,三卷,台北:國家圖書館漢學研究中心影印明刊本。
18. 明?朱元璋新定《大明律》,懷效鋒點校,三十卷,瀋陽:遼瀋書社,1990年8月第一次印刷。
19. 明?朱元璋《明太祖集》,二十卷,合肥,黃山書社,1991年11月一版二刷。
20. 明?朱國禎《皇明史概》,一二○卷,揚州:江蘇廣陵古籍刻印社,1992年1月一版一刷。
21. 明?朱國楨《湧幢小品》,北京:文化藝術出版社,1998年1版1刷。
22. 明?何良臣《陣紀》《中國兵書集成》第25冊,北京:解放軍出版社、遼瀋書社,1992年10月1版1刷。
23. 明?何良俊《四友齋叢說》,三十八卷,北京:中華書局,1997年11月第三次印刷。
24. 明?余繼登《典故紀聞》,十八卷,北京:中華書局,1997年12月第二次印刷。
25. 明?宋 濂《元史》,二一○卷,台北:鼎文書局,1985年6月第四版。
26. 明?李東陽等撰,申時行等重修《大明會典》,二二八卷,揚州:江蘇廣陵古籍刻印社,1989年8月第一次印刷。
27. 明?李詡《戒庵老人漫筆》,八卷,北京:中華書局,1997年12月第二次印刷。
28. 明?李賢《大明一統志》,西安:三秦出版社,1990年3月1版1刷。
29. 明?沈德符《萬曆野獲編》,三十卷,補遺四卷,北京:中華書局,1997年11月第三次印刷。
30. 明?吳惟訓、吳鳴球、吳若禮《兵鏡》《中國兵書集成》第38~39冊,北京:解放軍出版社、遼瀋書社,1992年10月1版1刷。
31. 明?《明實錄》,三○四五卷,台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1968年二版。
32. 明?茅元儀《武備志》《中國兵書集成》第27~36冊,北京:解放軍出版社、遼瀋書社,1992年10月1版1刷。
33. 明?徐日久《五邊典則》,二十四卷,北京:中國書店,1985年。
34. 明?徐學聚《國朝典彙》,二○○卷,台北:台灣學生書局,1965年1月,據國家圖書館藏明刊本影印。
35. 明?高岱《鴻猷錄》,卷十六卷,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12月一版一刷。
36. 明?張岱《陶庵夢憶》,成都:四川文藝出版社,1996年11月1版1刷。
37. 明?張鹵校刊《皇明制書》,二○卷,台北:成文出版社,據萬曆年間刻本影印,1969年台一版。
38. 明?張瑄《西園聞見錄》,一○七卷,北京:中華書局,1997年11月第二次印刷。
39. 明?張翰《松窗夢語》,八卷,北京:中華書局,1997年11月第二次印刷。
40. 明?許孚遠、陳子龍、宋徵壁等編《皇明經世文編》,五○八卷,北京:中華書局,1997年6月第三次印刷。
41. 明?陸容《菽園雜記》,十五卷,北京:中華書局,1997年12月第二次印刷。
42. 明?陳仁錫《皇明世法錄》,九十二卷,台北:學生書局,1965年1月。
43. 明?陳邦瞻《元史紀事本末》,二十七卷,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4年7月一版一刷。
44. 明?焦竑《玉堂叢語》,八卷,北京:中華書局,1997年12月第二次印刷。
45. 明?黃宗羲《?洲遺著彙刊》,台北:隆言出版社,1969年10月台初版。
46. 明?葉盛《水東日記》,四十卷,北京:中華書局,1997年12月第二次印刷。
47. 明?葉權《賢博編》,一卷,北京:中華書局,1997年11月第二次印刷。
48. 明?程敏正《皇明文衡》《四庫叢刊初編》集部,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75年6月台3版。
49. 明?鄧士龍輯,許大齡、王天有點校《國朝典故》,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3年4月一版一刷。
50. 明?鄭曉《今言》,四卷,北京:中華書局,1997年11月第二次印刷。
51. 明?鄭曉《皇明北虜考》,台北:廣文書局,1972年1月初版。
52. 明?謝肇淛《五雜俎》,十六卷,台北:偉文出版社,1977年4月初版。
53. 明?顧起元《客座贅語》,十卷,北京:中華書局,1997年11月第二次印刷。
54. 清?王鴻緒《明史稿》,三一○卷,台北:文海出版社,1962年11月。
55. 清?谷應泰《明史紀事本末》,八○卷,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4年10月第一次印刷。
56. 清?夏燮《明通鑑》,九十卷,附編六卷,北京:改革出版社,1995年8月第二次印刷。
57. 清?倪蛻《滇雲歷年傳》昆明,雲南大學出版社,1992年6月1版1刷。
58. 清?屠寄《蒙兀兒史記》,台北,鼎文書局,1987年6月4版。
59. 清?乾隆官修《續文獻通考》,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2000年1月2版1刷。
60. 清?張廷玉《明史》,三三二卷,台北:鼎文書局,1991年5月五版。
61. 清?陳田《明詩記事》,一八七卷,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3年12月一版一刷。
62. 清?趙翼《廿二史劄記》,台北,仁愛書局,1984年9月版。
63. 清?龍文彬《明會典》,八○卷,北京:中華書局,1998年11月第三次印刷。
64. 清?顧炎武《天下郡國利病書》,一二○卷,台北:廣文書局,1979年。
65. 清?顧祖禹《讀史方輿紀要》,一三○卷,台北:樂天出版社,1973年10月初版。
66. 薄音湖、王雄編輯點校《明代蒙古漢籍史料?編》呼和浩特,內蒙古大學出版社1993年3月。
二、專書:
1. 丁永安《明太祖評紀》,台北:今日建設雜誌社,1985年6月初版。
2. 丁易《明代特務政治》,北京:群眾出版社,1983年出版。
3. 于志嘉《明代軍戶世襲制度》,台北:台灣學生書局,1987年4月初版,450頁。
4. 毛佩奇、王莉《中國明代軍事史》,北京: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年4月一版一刷,190頁。
5. 毛佩琦《永樂皇帝大傳》,瀋陽:遼寧教育出版社,1994年8月一版一刷。
6. 內蒙古自治區蒙古族經濟史研究組編《蒙古族經濟發展史研究》第一集,呼和浩特:1987年6月,337頁。
7. 牛建強《明代人口流動與社會變遷》,開封:河南大學出版社,1997年3月第一次印刷。
8. 尹貞粉《明代軍屯之研究》,台北:臺灣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1982年6月。
9. 王天有《明代國家機構研究》,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2年一版一刷。
10. 王天有、許大齡《明朝十六帝》,北京:紫禁城出版社,1991年3月一版一刷。
11. 王明蓀《早期蒙古遊牧社會的結構》,台北:嘉新水泥文化基金會,1976年。
12. 王春南、趙映林《宋濂、方孝儒評傳》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1998年12月一版一刷。
13. 王春瑜《明史論叢》,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7年10月一版一刷。
14. 王振忠《明清徽商與淮揚社會變遷》,北京:三聯書店,1996年4月一版一刷。
15. 王德金《明太祖朱元璋》,西安:陝西人民出版社,1999年2月一版一刷。
16. 王毓銓主編《中國經濟通史?明代經濟卷》,北京,經濟日報出版社,2000年8月一版一刷。
17. 王熹《明帝列傳──建文帝、永樂帝》,長春:吉林文史出版社,1996年一版一刷。
18. 王壽南《中國歷代創業帝王》,台北:嘉新水泥公司文化基金會,1964年8月初版。
19. 王曉衛《中國軍事制度史》〈兵役制度卷〉,鄭州:大象出版社,1997年8月一版一刷。
20. 內蒙古社科院歷史所《蒙古族通史》北京,民族出版社,2001年1月一版一刷。
21. 白鋼主編,杜婉言、方志遠著《中國政治制度通史.第九卷明代》,北京:北京人民出版社,1996年12月一版一刷,495頁。
22. 白翠琴《瓦刺史》,長春:吉林教育出版社,1991年。
23. 白新良、王琳、楊效雷《明帝列傳──正統帝、景泰帝》,長春:吉林文史出版社,1996年一版一刷。
24. 田培棟《明清時代陝西社會經濟史》,北京:首都師範大學出版社,2000年8月一版一刷。
25. 田繼周等《中國歷代民族政策研究》,西寧:青海人海出版社,1993年8月一版一刷。
26. 石碩《西藏文明東向發展史》,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4年3月一版一刷,529頁。
27. 史衛民《都市中的游牧民─元代城市生活長卷》,長沙:湖南出版社,1996年9月一版一刷。
28. 札奇斯欽《蒙古史論叢》,台北:學海出版社,1980年9月初版。
29. 朱紹侯《中國古代治安制度史》,開封:河南大學出版社,1994年12月一版一刷,804頁。
30. 朱鴻《明成祖與永樂政治》台北,台灣師範大學歷史研究所,1988年2月一版一刷。new window
31. 伊偉先《明代藏族史研究》,北京:民族出版社,2000年7月一版一刷。
32. 杜榮坤、白翠琴《西蒙古史研究》烏魯木齊:新疆人民出版社,1986年初版。
33. 呂景琳《洪武皇帝大傳》,瀋陽:遼寧教育出版社,1994年8月一版一刷,519頁。
34. 李大龍《兩漢時期的邊政與邊史》,哈爾濱:黑龍江教育出版社,1998年12月修訂版二刷。
35. 李洵《下學集》,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5年8月第一版。
36. 李新達《中國軍事制度史》〈武官制度卷〉,鄭州:大象出版社,1997年8月一版一刷。
37. 李符桐《李符桐論著全集》,五冊,台北:學生書局,1992年4月初版。
38. 吳唅《朱元璋傳》,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1965年2月第一版,1979年4月北京第三刷。
39. 季德源《中國軍事制度史》〈軍事法制卷〉,鄭州:大象出版社,1997年8月一版一刷。
40. 林徐典編《漢學研究之回顧與前瞻?歷史哲學卷》北京:中華書局,1992年8月一版。
41. 周良霄《皇帝與皇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年4月一版一刷。
42. 48.﹝日﹞,和田清《明代蒙古史論集》,北京:商務印書館,1984年6月一版一刷,823頁。
43. 呼和浩特市蒙古語文歷史學會編《蒙古史論文選集》,第一輯~第五輯,1983年一版。
44. 姜守鵬《明清北方市場研究》長春:東北師範大學出版社,1996年6月一版一刷。
45. 軍事科學院主編《中國軍事通史?明代軍事史》北京:軍事科學出版社,1998年10月一版。
46. 准噶爾史略編寫組《准噶爾史略》,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
47. 唐代劍《王?、丘處機評傳》,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2000年6月一版一刷。
48. 高士榮《西北土司制度研究》,北京:民族出版社,1999年12月一版一刷。
49. 高銳《中國軍事史略》,北京:軍事科學出版社,1992年3月一版,1563頁。
50. 孫金銘《中國兵制史》,台北:國防研究院,1960年1月台初版,216頁。
51. 孫文良《明帝列傳──洪武帝》,長春:吉林文史出版社,1996年一版一刷。
52. 馬大正《 中國邊疆經略史》,鄭州:中州古籍出版社,2000年10月一版一刷。
53. 晁中辰《明成祖傳》,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9月一版一刷。
54. 袁林《西北災荒史》,蘭州:甘肅人民出版社,1994年11月一版一刷,1815頁。
55. 梁方仲《中國歷代戶口田地田賦統計》,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3年1版4刷。
56. 黃惠賢、陳鋒《中國俸祿制度》,武漢:武漢大學出版社,1996年10月一版一刷,637頁。
57. 黃冕堂、劉鋒《朱元璋評傳》,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1996年12月一版一刷。
58. 黃麗生《由軍事征掠到城市貿易:內蒙古歸綏地區的社會經濟變遷》(14世紀中至20世紀初),台北: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歷史研究所,1995年12月一版,525頁。new window
59. 陳高華、錢海皓主編《中國軍事制度史──軍事組織體制編制卷》鄭州:大象出版社,1997年8月一版一刷。
60. 陳梧桐《朱元璋研究》,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3年11月一版一刷。
61. 曹樹基《中國移民史》第五卷〈明時期〉,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97年7月一版一刷。
62. 莊練《中國歷史上最具特色的皇帝》,台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91年五月初版。
63. 童超《中國軍事制度史》〈后勤制度卷〉,鄭州:大象出版社,1997年8月一版一刷。
64. 張治安《明代政治制度研究》,台北:五南圖書出版公長,1999年4月初版。
65. 張奕善《朱明王朝史論文集──太祖、太宗篇》,台北:國立編譯館,1991年9月初版。
66. 張海鵬、張海瀛《中國十大商幫》,合肥:黃山書社,1993年10月一版一刷,511頁。
67. 張國輝《晚清錢莊和票號研究》,北京:中華書局1989年。
68. 張晉藩、懷效鋒《中國法制通史──明代卷》,北京:法律出版社,1999年一月第一版。
69. 張雲《元代吐蕃地方行政體制研究》,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8年7月一版一刷。
70. 張曉天《中國人文社會科學博士碩士文庫?歷史學卷》,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9年12月一版二刷。
71. 張鴻翔《明代各民族人士入仕中原考》,北京:中央民族大學出版社,1999年8月一版一刷。
72. 傅崇蘭《中國運河城市發展史》,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5年一版一刷。
73. 彭雲鶴《明清漕運史》,北京:首都師範大學出版社,1995年9月一版一刷,213頁。
74. 新疆社會科學院民族研究所《新疆簡史》第一冊,烏魯木齊:新疆人民出版社,1997年9月一版三刷,354頁。
75. 楊紹猷、莫俊卿《明代民族史》,成都:四川民族出版社,1996年8月一版一刷,528頁。
76. 楊學琛《清代民族史》,成都:四川民族出版社,1996年8月一版一刷,547頁。
77. 葛劍雄《中國人口史?第四卷明時期》,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00年9月一版一刷。
78. 赫治清《中國軍事制度史》〈軍事教育訓練制度卷〉,鄭州:大象出版社,1997年8月一版一刷。
79. 趙儷生《古代西北屯田開發史》,蘭州:甘肅文化出版社,1997年9月一版一刷。
80. 趙驥《宸衷獨斷─明初皇權及其他》,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2000年10月一版一刷。
81. 葉新民、薄音湖、寶日吉根著《簡明古代蒙古史》,呼和浩特:內蒙古大學出版社,1993年4月二版二刷,221頁。
82. 樊保良《蒙藏關係史研究》,西寧:青海人民出版社,1992年8月一版一刷,273頁。
83. 黎風《山西古代經濟》,太原:山西經濟出版社,1997年7月一版一刷。
84. 劉昭祥《中國軍事制度史》〈軍事組織體制編制卷〉,鄭州:大象出版社,1997年8月一版一刷。
85. 劉淼《明代茶業經濟研究》,汕頭:汕頭大學出版社,1997年7月一版一刷,203頁。
86. 劉淼《明代?業經濟研究》,汕頭:汕頭大學出版社,1996年6月一版一刷,379頁。
87. 劉義棠《中國邊疆民族史》,台北:中華書局,1982年初版。
88. 穆渭生《郭子儀評傳》,西安:三秦出版社,2000年5月一版一刷。
89. 盧明輝等編《蒙古族歷史人物論集》,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81年9月一版一刷。
90. 鮑彥邦《明代漕運研究》,廣州:暨南大學出版社,1996年5月一版一刷,239頁。
91. 鍾少異《中國古代火藥火器史研究》,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5年10月一版一刷。
92. 謝祥皓《中國兵學》,濟南:山東人民出版社,1998年9月一版一刷。
93. 龍詔華《明代司法初考》,?門:?門大學出版社,1998年11月一版一刷,315頁。
94. 鍾侃、陳明猷《寧夏通史古代卷》,銀川:寧夏人民出版社,1998年7月一版二刷,348頁。
95. 薜連璧、張振華《中國軍事教育史》,北京:國防大學出版社,1991年5月一版一刷,424頁。
96. 關文發、顏廣文《明代政治制度研究》,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5年9月一版一刷,343頁。
97. 羅冬陽《明太祖禮法之治研究》,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年11月一版一刷。
98. 羅旺札布、德山、胡泊、博彥、阿木爾門德、趙志奎合著《蒙古族古代戰爭史》,1992年10月一版一刷,522頁。
99. 羅賢佑《元代民族史》,成都:四川民族出版社,1996年8月一版一刷,527頁。
100. 譚天星《明代內閣政治》,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6年6月第一版。
101. 顧祖成《明清治藏史要》,拉薩:西藏人民出版社、齊魯書社,1999年3月第一版。
102. 蘇同炳《明代驛遞制度》,台北:中華叢書編審委員會,1969年6月一版,483頁。new window
103. 龔蔭《中國土司制度》,昆明:雲南民族出版社,1992年6月第一版。
三、論文
1. 于志嘉〈明代軍制史研究的回顧與展望〉,《民國以來國史研究的回顧與展望研討會論文集》,1992年6月。
2. 于志嘉〈衛所的屯田〉,《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六七本三分,1996年9月。
3. 于志嘉〈明武職選簿與衛所武官制的研究〉,《史語所集刊》,六九本一分,1998年3月。
4. 孔東〈明代衛所制度之研究〉,《文史學報》,二期,1976年7月。
5. 王文成〈近代雲南邊疆民族地區改土歸流述論〉,《民族研究》,1993年一期。
6. 王天有〈論明代皇帝〉《第四屆國際明史學術討論會》,1991年8月。
7. 王止峻〈建文遜國與燕王奪位〉,《醒獅》,十三卷七期,1975年7月。
8. 王守稼〈試論明代的宗室人口問題〉,《中國史研究》,1990年1期。
9. 王忠〈評理查遜《西藏簡史》關於明代西藏地方歷史的謬說〉,《歷史研究》,1963年第五期,頁1~10。
10. 王崇武〈明初戶口的流亡和招撫〉,《益世報(天津)讀書週刊》,四三期,1936年4月。
11. 王崇武〈明初的屯田制度導言〉,《華北日報》,1936年6月。
12. 王崇武〈明代的商屯制度〉,《禹貢》,五卷十二期,1936年8月。
13. 王崇武〈明初實施屯田的社會背景〉,《華北日報》,1936年8、9月。
14. 王崇武〈論明太祖對於紅巾態度之轉變〉,《中央日報》,九版,1947年6月16日。
15. 王崇武〈論明太祖與紅巾〉,《東方雜誌》,四三卷一三期,1947年7月。
16. 王崇武〈論皇明祖訓與明成祖繼統〉,《東方雜誌》,四十二卷七期,1947年。
17. 王崇武〈明太祖與方士〉,《社會經濟集刊》,八卷一期,1949年1月。
18. 王崇武〈明初之用兵與寨堡〉,《史語所集刊》,八期,1950年。new window
19. 王崇武〈明代的疆域與明代的國防〉,《現代學報》,一卷二、三期,1958年3月。
20. 王崇武《明靖難史事考證稿》,台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1992年10月景印一版。
21. 王復興〈論明成祖對蒙古的和平爭取政策〉,《齊魯學刊》,1985年四期。
22. 王毓銓〈明代的軍戶〉,《歷史研究》,1959年6期。
23. 王毓銓〈明代的王府莊田〉,《明代社會經濟史論集(二)》,1986年10月。
24. 王殿英〈明代開國皇后──馬后〉,《歷史大觀園》,七期,1986年。
25. 王瑞平〈明代洪武永樂年間的遷民及其影響〉,《中州學刊》,1991年2期。
26. 王熹〈試論朱棣由藩王到君主的矛盾歷程〉,《第一屆兩岸明史學術研討會》,1996年7月。
27. 王樸子〈燕王府與紫禁城〉,《故宮博物院院刊》,1979年1期。
28. 尹章義〈湯和與明初東南海防〉,台北:《國立編譯館館刊》,六卷一期,1977年6月,頁79~85。
29. 方志遠〈明朝軍隊的編制與領導體制〉,《明史研究》,第三輯,1993年7月,貢35~44。
30. 勾利軍、汪潤元〈明初公封藩王的原因及歷史作用〉,《河南師大學報》,1989年2期。
31. 白翠琴〈從經濟交流看瓦刺與中原地區的關係〉,《新疆史論文續編》,新疆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
32. 白翠琴〈明代蒙古與西域關係述略〉,《新疆社會科學》,1983年第3期。
33. 白翠琴〈瓦刺王猛可帖木兒雜考─瓦刺興衰史探究之一〉,《民族研究》,1985年第6期。
34. 白翠琴〈論脫歡、也先與脫脫不花的聯盟─瓦刺興衰史探究之二〉,《中國民族史研究》,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87年版。
35. 白翠琴〈也先之後瓦刺探微─瓦刺興衰史探究之三〉,《民族史論叢》第一輯,中華書局,1987年版。
36. 江應樑〈雲南土司制度之利弊與存廢〉,《邊政公論》,六期,1947年。
37. 江應樑〈明代雲南境內的土官和土司〉,《人文科學雜誌》,1957年一期。
38. 江應樑〈略論雲南土司制度〉,《學術研究(雲南)》,1963年五期。
39. 朱子彥〈從鐵券制、鐵榜文看明初朱元璋和功臣的關係〉,《上海大學學報,社科版》,1989年第五期,頁91~97。
40. 朱鴻〈明太祖誅夷功臣的原因〉,《師大歷史學報》,八期,1980年5月。new window
41. 朱鴻〈赤裸裸的武力奪國──明代君位繼承制度與「靖難」事件〉,《國文天地》,1996年12期。new window
42. 李國華〈明代的宗藩〉,《江西師大學報》,1985年1期。
43. 李學智〈北疆的歷史問題(2)─明代對蒙古滿洲民族之得失〉,《海外學人》,一六九期,1985年。
44. 李學智〈檢討明代對蒙古、滿州(女真)民族的得失〉,《中國邊政》,九八期,1987年。
45. 李濟賢〈明代馬戶述論〉,《明史研究》,三輯,1993年。
46. 李龍潛〈明代民屯制度初探〉,《暨南學報》,1984年一期。
47. 吳?〈明代靖難之役與國都北遷〉,《清華學報》,十卷四期,1935年10月。
48. 吳?〈明代的軍兵〉,《讀史劄記》,1956年2月。
49. 吳?〈明代衛所制度之崩潰〉,《吳?文集第一卷》,1988年。
50. 吳智和《中國史研究指南Ⅵ.明史》,台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1990年5月初版,頁3~74。
51. 吳智和〈明代祖制釋義與功能試論〉,《史學集刊》,1991年第三期,頁20~29。
52. 吳緝華〈論明代宗藩人口〉,《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二一卷三期,1970年9月。new window
53. 吳緝華〈明代皇室中的洽和與對立〉,《明代制度史論叢》,1971年2月。new window
54. 吳緝華〈論明代封藩與軍事職權之轉移〉,《明代制度史論叢》,1971年2月。
55. 吳緝華〈明初東勝的設防與棄防〉,《史語所集刊》,二四期下,1974年12月。new window
56. 吳緝華〈論明代封藩與軍事職權之轉移(上)(下)〉,《大陸雜誌》,三四卷七、八期,1978年4月。
57. 吳緝華〈論明代北方邊防內移及影響〉,《新亞學報》,1980年13期。new window
58. 吳緝華〈論明代封藩與軍事職權之轉移〉,《明代制度史論叢》,1982年2月。
59. 余文豪〈明太祖的民族革命及其對於蒙古色目人之待遇〉,《文史教學》,1941年2期。
60. 余同元〈明太祖北部邊防政策與明代九邊的形成〉,《煙臺師範學院學報?哲社版》,1991年1期。
61. 余興安〈論朱元璋的政治藍圖及其對明朝政治的影響〉,《雲南社會科學》,1994年3期。
62. 辛法春〈明代沐氏雲南之地方建設與衛所屯田〉,《明史研究專刊》,五期,1982年。
63. 林仁川〈論永樂帝〉,《北方論叢》,1982年四期。
64. 林樹惠〈明代之北邊備禦(兵備)〉,《史學年報》,三卷三期,1951年12月。
65. 林麗月〈明代的民族政策與族群關係〉,《歷史月刊》,九九期,1996年。
66. 若亞〈明代諸王府規制述略〉,《明史研究》,三輯,1993年7月。
67. 周積明〈封藩制與初明軍權的轉移〉,《湖北大學學報》,1986年1期。
68. 胡凡〈八十年代明代宗藩研究述略〉,《明代史研究》,二十號,1992年3月。
69. 范沛濰〈略論明代的皇位繼承〉,《史學月刊》,1990年六期。
70. 高士榮〈明代西北推行土司制度原因芻議〉,《西北史地》1993年3月。
71. 梁立文〈明成祖政治中心之北移及南北轉運之建立〉,《輔大史苑》二十五期,1976年1月。
72. 孫竟昊〈朱元璋的君主專制與民本思想〉,《探索與爭鳴》,1992年5期。
73. 晁中辰〈明成祖篡逆綜合症〉,《歷史月刊》,111期,1997年4月。
74. 馬金〈略論歷史上漢藏民族間的茶馬互市〉,《西藏史研究論文選》,拉薩:西藏人民出版社,1985年8月一版一刷,頁354~366。
75. 馬曼麗〈明代瓦刺與西域〉,《西北史地》,1984年第一期。
76. 馬自樹〈明代軍隊由尊到卑的變化〉,《山東師大學報》,1984年4期。
77. 馬楚堅〈近十年來中國研究明代蒙古之回顧〉,《民國以來國史研究的回顧與展望研討會論文集》,1992年6月。
78. 許賢瑤〈明代的勾軍〉,《明史研究專刊》,六期,1983年。
79. 許振興〈論明成祖對北邊蒙古民族的備御政策〉,《西北史地》,1986年2期。
80. 陳文石〈明代衛所的軍〉《明史研究論叢》第二輯,台北,大立出版社,1985年7月版,頁222~262。new window
81. 陳梧桐〈明朝民族事務管理機構述略〉,《西南民族學院學報?哲社版》,1995年四期。
82. 陳寒鳴〈「布衣天子」朱元璋的政治思想〉,《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學報》,1996年二期。
83. 陳新權〈朱元璋分封藩王與靖難之變〉,《上海師大學報》,1990年1月。
84. 郭厚安〈「靖難之役」及其對明代專制主義中央集權的影響〉,《西北師院學報》,1982年一期。
85. 張奕善〈奪國後的明成祖與諸藩王關係考〉,《台大文史哲學報》,三一期,1982年12月。new window
86. 張奕善〈明太祖的沙漠戰爭〉,《國立台灣大學歷史學系學報》,一四期,1988年10月。new window
87. 張奕善〈明成祖的繼承權位風波論〉,《台大歷史學報》,十九期,1996年6月。new window
88. 張德信〈明代諸王與明代軍事〉,《河北學刊》,1989年一期。
89. 張德信〈明代諸王分封制度述論〉,《歷史研究》,1985年五期。
90. 張德信〈明代宗室人口俸祿及對社會經濟的影響〉,《東岳論叢》,1988年1期。
91. 張顯清〈明代親藩由盛到衰的歷史演變〉,《社會科學戰線》,1987年二期。
92. 楊桂珍〈明代封建之鉅深流弊「宗藩祿廩」研究〉,《輔大史苑》,二六期,1987年6月。
93. 楊雪峰〈明律對蒙古人色目人婚姻上的限制〉,《大陸雜誌》,四一卷三期,1970年8月。
94. 單錦珩〈論「靖難之役」〉,《浙江師大學報》,1985年四期。
95. 智夫成〈明代宗室人口的迅猛增加與節制措施〉,《中州學報》,1990年四期。
96. 趙中男〈略論高煦之變明代第二次爭奪皇位的鬥爭〉,《安徽史學》1988年一期。
97. 趙令揚〈朱高熾、高煦兄弟爭位淺議〉,《明清史集刊》,一卷,1985年。
98. 趙全鵬〈明代宗藩對社會經濟的影響〉,《河南師大學報》,1994年五期。
99. 趙毅〈明代宗室人口與宗祿問題〉,《長春師範學院學報》,1986年二期。
100. 趙毅〈明代宗室政策初探〉,《東北師大學報》,1988年一期。
101. 趙毅〈論明代茶馬互市的經營管理〉,《重慶師院學報:哲社版》,1992年4月。
102. 鄭克晟、付同欽〈明代的秦王及其王府莊田〉,《南開史學》,1983年二期。
103. 蔣祖緣〈明代中後期藩王的大土地占有〉,《明史研究論叢》,四輯,1991年5月。
104. 暴鴻昌〈明代宗藩特權的演變〉,《北方論叢》,1984年五期。
105. 暴鴻昌〈高煦之叛變〉,《歷史研究》,1988年二期。
106. 暴鴻昌〈明代藩禁簡論〉,《江漢論壇》,1989年四期。
107. 顧成〈明代的宗室〉,《明清史國際學術討論會論文集》,1982年。
108. 羅冬陽〈中國古代集權主義-明初政治分析〉,《明史研究專刊》第十二期,1998年10月,頁113~138。
109. 羅炳錦〈明太祖的文字統治術〉《明史研究論叢》第二輯,台北,大立出版社,1985年7月1版。頁1~20。
四、外文論著
1. (日)寺田隆信《山西商人 研究》京都,京都大學文學部東洋史研究會,1972年11月一版。
2. (日)谷光隆《明代馬政 研究》京都,京都大學文學部東洋史研究會,1971年11月一版。
3. (日)和田清原著,潘世憲譯,《明代蒙古史論集》(據東洋文庫昭和34年版《東亞史研究「蒙古篇」》譯出),商務印書館,北京,1984。
4. (俄)阿?馬?波茲德涅耶夫原著,張夢玲等譯,《蒙古及蒙古人》,內蒙古人民出版社,呼和浩特,1983。
5. (俄)格列科夫,雅庫博夫斯基著,余大鈞譯,《金帳汗國興衰史》,商務印書館,北京,1985。
6. (俄)符拉基米爾索夫,劉榮峻漢譯本《蒙古社會制度史》,社會科學出版社,1980年初版。
7. (法)Rene Grousset原著,龔鉞譯(據E. De Boccard,Editear,1941版,L'empire Mongol譯出),《蒙古帝國史》,商務印書館,北京,1989年。
8. (伊朗)志費尼原著,何高濟譯,(據J. A. Boyle英譯本),《世界征服者史》,內蒙古人民出版社,呼和浩特,1981年。
9. Morris Rossabi, China,and Inner,Asia: from 1368 to the Present Day, Pica Press, New York, 1975.
10. Owen Lattimore, Inner Asian Frontiers of China, Beacon Press,Boston,1962.
五、工具書
1. 中國社會科學院歷史研究所明史研究室編《中國近八十年明史論著目錄》,鎮江:江蘇人民出版社,1981年2月第一版,449頁。
2. 中國歷史大辭典.明史編纂委員會編《中國歷史大辭典.明史卷》,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1995年一版一刷,545頁。
3. 余太山、陳高華、謝方主編《新疆各族歷史文化詞典》,北京:中華書局,1996年9月一版一刷,505頁。
4. 李小林、李晟文《明史研究備覽》,天津:天津教育出版社,1988年2月一版一刷,494頁。
5. 吳智和〈民國以來的明代史料整理與研究〉,《中華民國史專題論文集第四屆討論會》,台北:國史館,1998年12月初版,頁785~814。
6. 胡凡、宋強剛、景有泉主編《中國歷史研究專題評述》哈爾濱,黑龍江人民出版社,1990年9月一版一刷。
7. 紀大椿《新疆歷史辭典》,烏魯木齊:新疆人民出版社,1996年12月一版二刷,752頁。
8. 范秀傳《中國邊疆古籍題解》,烏魯木齊:新疆人民出版社,1997年3月一版二刷,289頁。
9. 南炳文《20世紀中國明史研究回顧》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1年4月一版一刷。
10. 烏日吉圖主編《內蒙古大事記》,呼和浩特:內蒙古人民出版社,1997年3月一版一刷,1034頁。
11. 張興唐《蒙古參考書目》,台北:中華叢書委員會,1958年7月,278頁。
12. (日)山根幸夫《新編明代史研究文獻目錄─附韓國明代史文獻目錄》,日本東京:汲古書院,1993年11月,313頁。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