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征服王朝下的士人──金代漢族士人的政治、社會、文化論析
作者:陳昭揚 引用關係
校院名稱:國立清華大學
系所名稱:歷史研究所
指導教授:蕭啟慶
學位類別:博士
出版日期:2007
主題關鍵詞:金代漢族士人政治文化科舉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7) 博士論文(1) 專書(2) 專書論文(2)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4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111
在金代,漢族士人面臨著與過往不同的環境。本文討論,首先將觀察這些環境條件,與過往漢人政權相較下的異與同。再者,這些異同與金朝的統治有何關係?第三,面對這些環境條件與金朝的統治,在政治活動的場域中,漢族士人將如何因應?
金代漢族士人所面臨的各種環境,都將影響他們的參政行為型態。在諸多環境條件中,可以注意到,最重要的將會是科舉制度的施行。科舉不但創造了兩宋以降官僚組織運作的基本動力,它提供了組織運作的人力,也形塑其基本風格;同時,科舉也開啟了科第社會形成的契機,影響了漢人社會的結構與文化。因此本文第二章,首先要整理金代科舉制度的內容,及其運作的影響。整體而言,金朝科舉執行的規模雖然不如兩宋,但已遠過同為征服王朝的遼、元,而此執行已經足使當代的漢人社會維持北宋科第社會的結構與文化,也繼續在漢人的仕進過程中保持強大影響力。進而這些影響力,既使漢族士人能夠快速並高度認同金朝,也轉化成推進漢士與女真政權緊密黏附的關鍵因素。對漢士而言,進士及第乃是開展前途的最佳入仕管道;對女真政權而言,科舉能夠吸引高素質的漢士參與政治並使官僚組織順利運作。
科舉的施行使漢士熱衷參政。在參政過程中,金朝的政治環境與遷轉設計催生了漢士的從政風格,此為本文第三章所要討論。因為是由女真人所創建,金朝的基本運作機制將是少數統治。又因漢制的引取,金朝也在熙宗以後轉型為以漢制為本的君主專制中央集權政體。雖然這兩種機制的最初內在本質彼此矛盾,但在調和後,最終融合成為以君主專制為首要機制,少數統治為次要機制的政體。這兩種機制,均壓制了漢士的參政。少數統治使女真統治階層分別內外,漢士雖是國家子民,卻也是政權的潛在威脅者,當統治基礎動搖,漢士極易被迅速排除至主政者的信任圈以外。君主專制雖然能使漢士官員突破少數統治機制,提供了較為平等的參政機會,但因金朝皇權有著異乎兩宋等漢人王朝的高漲勢態,漢士官員的參政空間最終仍被大量壓縮。
在政治環境的干預下,漢士參政受到牽制,進而金朝的遷轉制度也深化了牽制的層面,不僅有外在的從政行為,亦含政治文化。理論上,參政的根本目標在為攫取高官,因此官員便需謹慎思考各種影響升遷的因素。排除人事操作與機運,當遷轉制度有利於某些特殊的客觀條件時,不但擁有這些條件的官員能夠獲得較多的升遷機會,也會推進原無這些條件的官員去極力培養這些條件。在金代,省令史乃是遷轉中一處極為重要的職位,其政治地位有限,卻是漢士遷轉至中高級官員的樞紐職務。任職省令史的官員,通常需要具備謹慎細密、熟習簿書的能力,這種能力不但為有心爭取此職的下級官員所須努力培養,也殘存於由此職進階為高官的漢士身上。進而能力的普遍及其地位的崇高也影響了漢士從政的整體風氣,一種謹慎忠實的參政文化開始蔓延。對此,本文轉襲金士劉祁之言,稱之為「吏風」。同時,此風繼續延伸影響,它令漢士在政務處理時更能配合統治者的意旨,於是當金代諸帝施政的主要手段多有「殘暴化」傾向時,漢官亦轉化出一種「苛刻」的治民風格以為因應。
風格的產生之所以與漢士及女真政權的緊密互動有關,科第社會結構是重要因素。在此結構中,從政將是漢士取得名利的最主要途徑,他們難以放棄此途另闢蹊徑安養自身。第四章便將討論作為漢士從政基礎的社會氛圍。基本上,雖然統治者已經轉換,金代漢人社會卻仍保持科第社會的運作型態,鼓勵子弟學習舉業、視從政為續保家族發展的重要手段、社會流動依舊頻繁等現象繼續存在。不過,也能注意到金朝統治也調整了華北漢人社會部分的運作內容,尤其展現在國家力量過份干預民間活動的範疇。這種舉動除了造成社會動盪,也迫使漢人必須更為努力獲取政治力量以為阻止干預的屏障。
學術領域本是士人用以抗衡政治力量的基本資源,但在金代,因為政治環境的惡劣,當漢士努力順應國家要求時,政治力量也有滲入學術活動的跡象。在第五章對金代學術發展與政治之關係的整理中,可以注意到在古學運動之前,漢士熱衷的學問能被分為緊密依附政治需求與高度疏離政治議題等兩種,而且政治力量也能影響學術發展的方向。這種結果,雖然是得自漢士與環境的調和,但也逐漸侵蝕了學術本身的自主活動空間及漢士自立的根本,士風開始萎糜。終在蒙古入侵、金朝國勢急轉直下之際,藉由危機的刺激,漢士開始反省,古學運動出現。古學運動的產生乃是源於科舉制度改革,後來轉入了學術領域而有一定的成就。雖然為時已晚,士人之學重新振作。
一、史料
不著撰人《大金集禮》(叢書集成初編)
元好問《遺山集》(「九金人集」石蓮盦彙刻本,台北:成文出版社,1967年)
元好問《續夷堅志》(常振國點校,北京:中華書局,1986年)
元好問著,姚奠中主編《元好問全集》(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90年)。
元好問編撰《中州集》(汲古閣本,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73年)
王定保《唐摭言》(百部叢書集成)
王明清《揮麈錄•前錄》(歷代筆記叢刊,上海:上海書店出版社,2001年)
王若虛《滹南集》(「九金人集」石蓮盦彙刻本,台北:成文出版社,1967年)
王若虛《滹南遺老集》(四部叢刊)
王若虛《滹南遺老集》(畿輔叢書)
王軒等撰《山西通志》(中國省志彙編)
王寂《拙軒集》(「九金人集」石蓮盦彙刻本,台北:成文出版社,1967年)
王惲《秋澗先生大全集》(四部叢刊)
王嘉猷修,嚴綏之纂《民國莘縣志》(中國方志叢書)
司馬光《溫國文正司馬公集》(四部叢刊)
田文鏡、王士俊修《河南通志》(中國省志彙編)
全祖望《宋元學案》(台北:廣文書局,1971年)
宇文懋昭撰,崔文印校證《大金國志校證》(北京:中華書局,1986年)
朱熹《朱文公文集》(四部叢刊)
宋濂等撰《元史》(點校本,北京:中華書局,1976年)
李心傳《建炎以來繫年要錄》(標點本,北京:中華書局,1988年)
李林甫等撰《唐六典》(陳仲夫點校,北京:中華書局,1992年)
李俊民《莊靖集》(「九金人集」石蓮盦彙刻本,台北:成文出版社,1967年)
李修生主編《全元文》(南京:江蘇古籍出版社,1998年)
李庭《寓庵集》(續修四庫叢書)
李純甫《鳴道集說》(享保四年刻本,東京:中文出版社,1977年)
李道謙輯《終南山祖庭仙真內傳》(四庫全書存目叢書)
李澍田主編《金史輯佚》(長春:吉林文史出版社,1990年)
沈作喆《寓簡》(四庫全書)
侯安瀾等修、王樹枬纂《新城縣志》(中國方志叢書)
姚燧《牧庵集》(四部叢刊)
施國祁《元遺山詩集箋註》(台北:廣文書局,1973年)
段克己、段成己《二妙集》(「九金人集」石蓮盦彙刻本,台北:成文出版社,1967年)
洪皓《松漠紀聞》(翟立偉標注,長春:吉林文史出版社,1995年)
洪邁《容齋隨筆》(上海師範大學古籍整理組點校,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年)
紀昀等撰《欽定四庫全書總目提要》(武英殿本)
耶律楚材《湛然居士文集》(謝方點校,北京:中華書局,1985年)
胡祗遹《紫山大全集》(四庫全書)
胡聘之編《山右石刻叢編》(歷代石刻史料彙編)
范鎮《東齋紀事》(汝沛點校,北京:中華書局,1980年)
倪樸《倪石陵書》(叢書集成三編)
唐圭璋編《全金元詞》(北京:中華書局,1992年)
夏文彥《圖繪寶鑑》(畫史叢書)
孫進己等主編《中國考古集成東北卷》(北京:北京出版社,1997年)
孫進己等主編《中國考古集成華北卷:北京市、天津市、河北省、山西省》(瀋陽:哈爾濱出版社,1994年)
孫葆田等撰《山東通志》(中國省志彙編)
徐度《卻掃編》(「中國野史集成」第9冊,成都:巴蜀書社,1993年)
徐夢莘《三朝北盟會編》(光緒三十四年許涵度本,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
翁方綱《石洲詩話》(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98年)
袁桷《清容居士集》(四部叢刊)
郝經《郝文忠公陵川文集》(北京圖書館古籍珍本叢刊)
馬祖常《馬石田文集》(元人文集珍本叢刊)
馬端臨《文獻通考》(萬有文庫十通本,北京:中華書局,1986年)
張之翰《西巖集》(四庫全書)
張行簡《人倫大統賦》(四庫全書)
張金吾輯《金文最》(點校本,北京:中華書局,1990年)
張養浩《歸田類稿》(四庫全書)
脫脫《宋史》(點校本,北京:中華書局,1990年)
脫脫《金史》(點校本,北京:中華書局,1975年)
莊仲方輯《金文雅》(江蘇書局本,台北:成文出版社,1967年)
許有壬《圭塘小稿》(四庫全書)
陶宗儀《南村輟耕錄》(點校本,北京:中華書局,1959年)
陶宗儀《書史會要》(武進陶氏景刊明洪武本,上海:上海書店,1984年)
程鉅夫《雪樓集》(四庫全書)
程端禮《畏齋集》(叢書集成續編)
黃彭年等纂《畿輔通志》(中國省志彙編)
楊世瑛等修,王錫禎、宋思本等纂《民國安澤縣志》(中國方志叢書)
楊弘道《小亨集》(四庫全書)
楊奐《還山遺稿》(百部叢書集成)
楊慎《墨池璅錄》(四庫全書)
楊萬里《誠齋集》(四部叢刊)
虞集《道園學古錄》(四部叢刊)
賈恩紱等修纂《民國定縣志》(中國方志叢書)
趙孟頫《松雪齋文集》(四部叢刊)
趙秉文《滏水集》(「九金人集」石蓮盦彙刻本,台北:成文出版社,1967年)
趙翼《廿二史劄記校證》(點校本,台北:仁愛書局,1984年)
趙翼《陔餘叢考》(欒保群、呂宗力校點,石家莊:河北人民出版社,1990年)
劉因《劉文靖公文集》(北京圖書館古籍珍本叢刊)
劉昌編《中州名賢文表》(北京圖書館古籍珍本叢刊)
劉祁《歸潛志》(崔文印點校,北京:中華書局,1997年)
劉俊文《唐律疏議箋解》(北京:中華書局,1996年)
劉敏中《中庵先生劉文簡公全集》(北京圖書館古籍珍本叢刊)
鄭元祐《僑吳集》(北京圖書館藏古籍珍本叢刊)
閻鳳梧主編《全遼金文》(太原:山西古籍出版社,2002年)
儲大文《山西通志》(中國省志彙編)
薛瑞兆、郭明志編纂《全金詩》(天津:南開大學出版社,1995年)
魏初《青崖集》(四庫全書)
蘇天爵《元朝名臣事略》(姚景安點校,北京:中華書局,1996年)
蘇天爵《滋溪文稿》(陳高華、孟繁清點校,北京:中華書局,1997年)
蘇天爵編《國朝文類》(四部叢刊)
顧炎武《原抄本顧亭林日知錄》(徐文珊標點,台北:文史哲出版社,1979年)

二、近人研究
(一)中文專著
尹鈞科《北京郊區村落發展史》(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1年)
尹達主編《中國史學發展史》(台北:天山出版社,出版年月不詳)
孔東《宋代東萊呂氏之族望及其貢獻》(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88年)new window
毛禮銳、沈灌群主編《中國教育通史》第三卷(濟南:山東教育出版社,1987年)
王承禮《中國東北的渤海國與東北亞》(長春:吉林文史出版社,2000年)
王明蓀《元代的士人與政治》(台北:台灣學生書局,1992年)new window
王明蓀《宋遼金史論文稿》(台北:明文書局,1981年)new window
王明蓀《遼金元史論文集》(永和:槐下書肆,2005年)
王炳照、徐勇主編《中國科舉制度研究》(石家莊:河北人民出版社,2002年)
王曾瑜《金代兵制》(保定:河北大學出版社,1996年)
王善軍《宋代宗族與宗族制度研究》(石家莊:河北教育出版社,2000年)
王德朋《金代漢族士人研究》(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6年)
包偉民主編《宋代制度史研究百年(1900-2000)》(北京:商務印書館,2004年),
全漢昇《中國經濟史論叢》(台北:稻香出版社,1996年)
朱伯崑《易學哲學史》(台北:藍燈文化事業,1991年)
何懷宏《選舉社會及其終結 —— 秦漢至晚清歷史的一種社會學解釋》(北京:三聯書店,1998年)
余英時《中國知識階層史論:古代篇》(台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1980年)
余英時《朱熹的歷史世界 —— 宋代士大夫政治文化的研究》(台北:允晨文化,2003年)
余英時《歷史與思想》(台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1976年)
吳松弟《中國人口史》第三卷「遼宋金元時期」(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00年)
吳松弟《北方移民與南宋社會變遷》(台北:文津出版社,1993年)
宋德金、史金波《中國風俗通史:遼金西夏卷》(上海:上海文藝出版社,2001年)
宋德金《遼金論稿》(武漢:湖北教育出版社,2005年)。
李弘祺《宋代官學教育與科舉》(台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1994年)new window
李弘祺《宋代教育散論》(台北:東昇出版事業,1980年)
李治安、杜家驥《中國古代官僚政治 —— 古代行政管理及官僚病剖析》(北京:書目文獻出版社,1994年)
李治安《元代政治制度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年)
李修生、查洪德主編《遼金元文學研究》(北京:北京出版社,2003年)
李國鈞主編《中國書院史》(長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4年)
李劍農《中國古代經濟史稿》第三卷「宋元明部分」(武漢:武漢大學出版社,2005年)
李錫厚、白濱《中國政治制度通史》第七卷「遼金西夏」(北京:人民出版社,1996年)
李鐵《中國文官制度》(北京: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1989年)
沈星棣、沈鳳舞《中國古代官員退休制度》(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1992年)
汪榮祖、林冠群主編《民族認同與文化融合》(嘉義:國立中正大學台灣人文研究中心,2006年)
汪榮祖、林冠群主編《胡人漢化與漢人胡化》(嘉義:國立中正大學台灣人文研究中心,2006年)
狄寶心《元好問年譜新編》(北京:中國文聯出版社,2000年)
邢鐵《宋代家庭研究》(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
周良霄、顧菊英《元代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3年)
周良霄《皇帝與皇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年)
周惠泉《金代文學研究》(台北:文津出版社,2000年)new window
周惠泉《金代文學論》(長春:東北師範大學出版社,1997年)
周愚文《宋代的州縣學》(台北:國立編譯館,1996年)。
周臘生《遼金元狀元奇談˙遼金元狀元譜》(北京:紫禁城出版社,2000年)
孟繁清《金元時期的燕趙文化人》(石家莊:河北人民出版社,2004年)
金毓黻《中國史學史》(台北:鼎文書局,1986年)
侯外廬等主編《宋明理學史》(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年)
苗春德主編《宋代教育》(開封:河南大學出版社,1992年)
苗書梅《宋代官員選任和管理制度》(開封:河南大學出版社,1996年)
孫立群、馬寬亮、劉澤華撰《士人與社會:秦漢魏晉南北朝卷》(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2年)
孫國棟《唐代中央重要文官遷轉途徑研究》(香港:龍門書店,1978年)
徐復觀《中國人性論史:先秦篇》(台中:東海大學,1963年)
徐遠和《理學與元代社會》(北京:人民出版社,1992年)
祝尚書《宋代科舉與文學考論》(鄭州:大象出版社,2006年)
高偉《金元醫學人物》(蘭州:蘭州大學出版社,1994年)
張秀民《中國印刷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9年)
張邦煒《宋代婚姻家族史論》(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年)
張邦煒《婚姻與社會:宋代》(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9年)
張其凡《宋初政治探研》(廣州:暨南大學出版社,1995年)
張博泉《金代經濟史略》(瀋陽:遼寧人民出版社,1981年)
張博泉《金史論稿》第一卷(長春:吉林文史出版社,1986年)
張博泉《金史簡編》(瀋陽:遼寧人民出版社,1984年)
張博泉等著《金史論稿》第二卷(長春:吉林大學出版社,1992年)
張晶《遼金元文學論稿》(北京:北京廣播學院出版社,2004年)
張晶《遼金詩史》(吉林:東北師範大學出版社,1994年)
曹寶麟《中國書法史:宋遼金卷》(南京:江蘇教育出版社,1999年)
許凡《元代吏制研究》(北京:勞動人事出版社,1987年)。
陳谷嘉、鄧洪波主編《中國書院制度研究》(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7年)
陳來《宋明理學》(台北:洪業文化事業,1994年)
陳述《契丹社會經濟史稿》(北京:三聯書店,1963年)
陳植鍔《北宋文化史述論》(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2年)
陳雯怡《由官學到書院 —— 從制度與理念的互動看宋代教育的演變》(台北:聯經出版事業,2004年)new window
陳學霖《金宋史論叢》(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2003年)
陶晉生《女真史論》(台北:食貨月刊出版社,1981年)new window
陶晉生《北宋士族 —— 家族・婚姻・生活》(台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2001年)new window
陶晉生《邊疆史研究集 —— 宋金時期》(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71年)
傅樂成《漢唐史論集》(台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1977年)new window
傅璇琮《唐代科舉與文學》(台北:文史哲出版社,1994年)
曾代偉《金律研究》(台北:五南圖書公司,1995年)
游彪《宋代蔭補制度研究》(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1年)
程方平《遼金元教育史》(重慶:重慶出版社,1993年)
程民生《宋代地域文化》(開封:河南大學出版社,1997年)
程民生《宋代地域經濟》(開封:河南大學出版社,1992年)
程妮娜《金代政治制度研究》(長春:吉林大學出版社,1999年)
黃小勇《現代化進程中的官僚制:韋伯理論官僚制研究》(哈爾濱:黑龍江人民出版社,2003年)
黃保真等《中國文學理論史:隋唐五代宋元時期》(台北:洪業文化,1998年)
黃留珠《秦漢仕進制度》(西安:西北大學出版社,1985年)
黃寬重《南宋時代抗金的義軍》(台北:聯經出版,1988年)
楊若薇《契丹王朝政治軍事制度研究》(台北:文津出版社,1992年)
楊家駱《新補金史藝文志》(合刊於《金史》,台北:國防研究院,1970年。下冊書後附錄)
萬繩楠整理《陳寅恪魏晉南北朝史演講錄》(台北:雲龍出版社,1995年)
葉潛昭《金律之研究》(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72年)
葛金芳《宋遼夏金經濟探研》(武漢:武漢出版社,1991年)
詹杭倫《金代文學史》(台北:貫雅文化,1993年)
漆俠、喬幼梅《遼夏金經濟史》(保定:河北大學出版社,1998年)
漆俠《宋代經濟史》(北京:人民出版社,1987年)
蒙思明《元代社會階級制度》(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
趙琦《金元之際的儒士與漢文化》(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年)
劉子健《兩宋史研究彙編》(台北:聯經出版事業,1987年)new window
劉兆祐《宋史藝文志史部佚籍考》(台北:國立編譯館中華叢書編審委員會,1984年)new window
劉浦江《二十世紀遼金史論著目錄》(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2003年)
劉浦江《遼金史論》(瀋陽:遼寧大學出版社,1999年)
劉海峰《科舉考試的教育視角》(漢口:湖北教育出版社,1996年)
劉節《中國史學史稿》(台北:弘文館出版社,1986年)
劉澤華、葛荃主編《中國政治思想史》(天津:南開大學出版社,2001年)
歐陽周《中國全史․元代教育史》(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年)。
鄭素春《全真教與大蒙古國帝室》(台北:台灣學生書局,1987年)
鄭學檬主編《中國賦役制度史》(廈門:廈門大學出版社,1994年)
鄧小南《宋代文官選任制度諸層面》(石家莊:河北教育出版社,1993年)
鄧小南《祖宗之法 —— 北宋前期政治述略》(北京:三聯書店,2006年)
鄧小南《課績、資格、考察 —— 唐宋文官考核制度側談》(鄭州:大象出版社,1997年)
蕭啟慶《元代史新探》(台北:新文豐出版公司,1983年)
蕭啟慶《元朝史新論》(台北:允晨文化,1999年)new window
蕭啟慶《蒙元史新研》(台北:允晨文化,1994年)new window
錢穆《中國歷代政治得失》(台北:東大圖書公司,1977年)
閻步克《士大夫政治演生史稿》(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6年)
閻步克《察舉制度變遷史稿》(瀋陽:遼寧大學出版社,1997年)
薛瑞兆《金代科舉》(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4年)
韓茂莉《遼金農業地理》(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1999年)
鄺健行《科舉考試文體論稿:律賦與八股文》(台北:台灣書店,1999年)
羅立剛《宋元之際的哲學與文學》(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1999年)
蘇雪林《遼金元文學》(香港:商務印書館香港分館,1964年)
顧宏義《教育政策與宋代兩浙教育》(武漢:湖北教育出版社,2003年)
顧易生等《宋金元文學批評史》(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年)
龔延明編著《宋代官制辭典》(北京:中華書局,1997年)

三上次男撰,金啟蓀譯《金代女真研究》(哈爾濱:黑龍江人民出版社,1984年)
孔飛力(Philip A. Kuhn)撰,陳兼、劉昶譯《叫魂:1768年中國妖術大恐慌》(上海:上海三聯書店,1999年)
加藤繁《中國經濟史考證》(台北:稻香出版社,1991年)
外山軍治著,李東源譯《金朝史研究》(牡丹江:黑龍江朝鮮民族出版社,1988年)
田浩(Hoyt C. Tillman)著,姜長蘇譯《功利主義儒家:陳亮對朱熹的挑戰》(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1997年)
吉川幸次郎著,李慶等譯《宋元明詩概說》(鄭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87年)
艾森斯塔得(S. N. Eisenstadt)著,閻步克譯《帝國的政治體系》(貴陽:貴州人民出版社,1992年)
韋伯(Max Weber)著,康樂等編譯《支配的類型:韋伯選集Ⅲ》(台北:遠流出版事業,1997年)
傅海波(Herbert Franke)、崔瑞德(Denis Twitchett)編,史衛民等譯,陳高華等審稿《劍橋中國遼西夏金元史:907-1368年》(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8年)
斯波義信著,方鍵、何忠禮譯《宋代江南經濟史研究》(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2001年)
賈志揚(John W. Chaffee)《宋代科舉》(台北:東大圖書公司,1995年)
費正清(John K. Fairbank)撰,薛絢譯《費正清論中國:中國新史》(台北:正中書局,1994年)

(二)中文論文
王化鈺〈金代職官致仕制度研究〉,《東北地方史研究》1992年第2-3期,頁5-10。
王世蓮〈金代的考課與察廉制度〉,《遼金史論集》第4輯(北京:書目文獻出版社,1984年),頁236-247
王世蓮〈金代非女真族后妃爭議〉,《求是學刊》1992年第2期,頁98-103。
王民信〈元好問論「皇統之禍」〉,《紀念元好問八百年誕辰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台北:文史哲出版社,1991年),頁1-18。
王民信〈遼朝皇室的婚姻研究〉,《宋史研究集》第17輯(台北:國立編譯館,1988年),頁397-426。
王明蓀〈王若虛之史學批評〉,《興大歷史學報》第2期,頁59-69。new window
王明蓀〈李純甫之三教思想〉,《宋史研究集》第28輯(台北:國立編譯館,1998年),頁523-542。new window
王明蓀〈金代士人之歷史思想〉,《興大歷史學報》第11期(2000年),頁1-25。new window
王章偉〈宋代家族婚姻研究 —— 以河南呂氏家族為例〉,《新史學》(台北)第4卷第3期,頁19-56。new window
王瑞來〈論宋代皇權〉,《歷史研究》1989年第1期,頁144-160
王漢江、何俊哲〈略論楊樸於金初的活動及其評價〉,《遼金契丹女真史研究》1988年第2期,頁24-27。
王福利〈論金對唐宋禮樂制度的繼承〉,《中國文化研究所學報》2003年新第12期(總43期,香港),頁121-154。new window
王德朋〈近十年來金代漢族士人研究述評〉,《中國史研究動態》2003年第10期,頁11-14。
王德朋〈金代漢族士人經濟來源辨析〉,《社會科學戰線》2006年第3期,頁149-151。
王頲〈元代書院考略〉,《中國史研究》1984年第1期,頁157-168。
田浩(Hoyt C. Tillman)、俞宗憲〈金朝思想與政制概說〉,《劉子健博士頌壽紀念宋史研究論集》(東京:同朋社,1989年),頁29-42。
申萬里〈元代廟學考辨〉,《內蒙古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2年第2期,頁22-26。
向南、楊若薇〈論契丹族的婚姻制度〉,《歷史研究》1980年第5期,頁141-160。
朱子方、黃鳳岐〈遼代科舉制度述略〉,《遼金史論集》第3輯(北京:書目文獻出版社,1987年),頁1-12
朱鴻〈明太祖誅夷功臣的原因〉,《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歷史學報》第8期(1980年),頁47-89。new window
何宛英〈金代史學與金代政治〉,《北京師範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1998年第3期,頁58-64。
何冠彪〈乾綱獨御、乾綱獨斷 —— 康熙雍正兩帝君權思想的一個側面〉,《漢學研究》第20卷第2期(2002年),頁275-300。
宋德金〈金代的學校考試與銓選考試〉,《社會科學戰線》1995年第2期,頁144-150。
宋德金〈金代儒學述論〉,《遼金史論集》第9輯(鄭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96年),頁244-252。
李弘祺〈宋代官員數的統計〉,《宋史研究集》第18輯(台北:國立編譯館,1988年),頁79-104。
李弘祺〈科舉 —— 隋唐至明清的考試制度〉,文收鄭欽仁主編《中國文化新論:制度篇 —— 立國的宏規》(台北:聯經出版,1982年),頁257-315。
李弘祺〈絳帳遺風 —— 私人講學的傳統〉,文收鄭欽仁主編《中國文化新論:學術篇 —— 浩瀚的學海》(台北:聯經出版,1982年),頁343-410。
李弘祺〈精舍與書院〉,《漢學研究》第10卷第2期(1992年),頁307-332。new window
李玉年〈金代科舉沿革初探〉,《東南文化》1998年第1期,頁102-109。
李家祺〈遼朝科舉考〉,《現代學苑》第5卷第8期(1968年),頁21-26
杜正勝〈編戶齊民 —— 傳統的家庭與家族〉,文收杜正勝主編《中國文化新論:社會篇 —— 吾土與吾民》(台北:聯經出版事業,1982年),頁9-36。
沈怡宏編〈現存遼金人著述簡目〉,四川大學編《宋代文化研究》第4輯(成都:四川大學,1994年),頁366-376。
到和之〈關於金末元初的漢人地主武裝問題〉,文收南京大學歷史系元史研究室編《元史論集》(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年),頁164-199
和希格〈從皇統黨獄始末看金朝政治〉,《內蒙古大學學報》1996第2期,頁34-43。
周良霄〈元代的皇權與相權〉,文收蕭啟慶主編《蒙元的歷史與文化:蒙元史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台北:台灣學生書局,2001年)
周良霄〈程朱理學在南宋、金、元時期的傳播及其統治地位的確定〉,《文史》第37輯(北京:中華書局,1993年),頁139-168。
周臘生〈金代貢舉考略〉,《四川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97年第4期,頁80-90。
林煌達〈從金代主事一職看女真對中國官僚體系的影響〉,《10-13世紀中國文化的碰撞暨融合暨赤峰第三屆中國古代北方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匯編》(赤峰:2004年),頁137-144。
姚大力〈元代科舉制度的行廢及其社會背景〉,《元史及北方民族史研究集刊》第6期(1982年),頁26-59。
姚大力〈金末元初理學在北方的傳播〉,《元史論叢》第2輯(1982年),頁217-224。
姚大力〈論蒙元王朝的皇權〉,文收王元化主編《學術集林》卷15(上海:上海遠東出版社,1999年),頁282-341。
洪麗珠〈金朝晚期的宰執與政治〉(未刊稿)。
胡傳志〈《中州集》的編纂過程和編纂體例〉,《山西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94年第2期,頁50-54。
徐秉愉〈金世宗宗時期女真民族的危機 —— 金世宗宗女真政策的背景〉,《漢學研究》第19卷第2期(2001年),頁249-278。new window
徐秉愉〈金代女真進士科制度的建立及其對女真政權的影響〉,《台大歷史學報》第33期,頁97-132。new window
高明士〈唐代學制之淵源及其演變〉,《國立台灣大學歷史系學報》第4期(1977年),頁195-219。new window
康金聲〈金代詞賦概覽〉,《山西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93年第3期,頁24-30。
張帆〈元朝的特性 —— 蒙元史若干問題的思考〉,文收趙汀陽、賀照田主編《學術思想評論》(瀋陽:遼寧大學出版社,1997年)第1輯,頁457-480。
張帆〈金代地方官學略論〉,《社會科學輯刊》1993年第1期,頁83-88。
張帆〈金代國子監鉤沈〉,《遼金史論集》第5輯(北京市:文津出版社,1991年),頁213-224。
張帆〈論金元皇權與貴族政治〉,文收汪暉主編《元代文化研究》第1輯(北京: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2001年),頁170-198。
張希清〈北宋的科舉取士與學校選士〉,文收漆俠主編《宋史研究論文集》(保定:河北大學出版社,2002年),頁183-203
張希清〈宋代殿試制度述論〉,《北京大學學報(哲社版)》1992年第2期。
張希清〈論宋代科舉取士之多與冗官問題〉,《北京大學學報(哲社版)》1987年第5期,頁105-116、123。
梁庚堯〈宋元書院與科舉〉,《宋史研究集》第33輯(台北:蘭臺出版社,2003年),頁49-124。
梁庚堯〈宋代的義學〉,文收國立台灣大學歷史系主編《轉變與定型:宋代社會文化史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台北:台灣大學歷史系,2000年),頁145-184。new window
梁庚堯〈南宋教學行業興盛的背景〉,文收田餘慶等編《慶祝鄧廣銘教授九十歲華誕論文集》(石家莊:河北教育出版社,1997年),頁559-570。
梅榮照〈李冶及其數學著作〉,文收錢寶琮等著《宋元數學史論文集》(北京:科學出版社,1966年),頁104-148。
連瑞枝〈從鄉紳到地方精英(From Gentry to Local Elite) —— 兼評Joseph W. Esherick and Mary B. Rankin eds., Chinese Local Elites and Patterns of Dominance, California Univ. Press, 1990〉,《史匯》(桃園:國立中央大學歷史研究所)第3期(1999年),頁283-297。
都興智〈田瑴之獄略論〉,《北方文物》1995年第3期,頁116-120。
陳芳明〈宋代正統論的形成背景及其內容 —— 從史學史的觀點試探宋代史學之一〉,《食貨復刊》第1卷第8期(台北,1971年),頁16-28new window
陳述〈遼朝教育史論證〉,《遼金史論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頁140-158。
陳弱水〈柳宗元與中唐儒家復興〉,《新史學》第5卷第1期(1994),頁1-49。new window
陳高華〈道學在元代的傳播和元末紅巾軍對理學的衝擊〉,《文史哲》1976年第2期,頁77-83。
陳學霖〈金國號之起源及其釋義〉,《遼金史論集》第3輯(北京:書目文獻出版社,1987年),頁279-309。
陶晉生〈金代的用人政策〉,《食貨月刊》復刊第8卷11期(1979年),頁47-57。
陶晉生〈金代的政治結構〉,《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第41本4分(1969年),頁567-593new window
陶晉生〈金代的政治衝突〉,《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第43本1分(1971年),頁135-161。new window
陶晉生〈金代初期女真的漢化〉,《文史哲學報》第17期(台北:台灣大學,1968年),頁31-68。new window
傅百臣〈女真法與金朝法制〉,《遼金史論集》第8輯(長春:吉林文史出版社,1994年),頁239-251。
彭琦〈宋元時期的三教調和論〉,文收暨南大學中國文化史籍研究所編《宋代歷史文化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年),頁116-129。
曾小華〈宋代磨勘制度研究〉,文收徐規主編《宋史研究集刊》(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86年),頁162-191
曾棗莊〈論宋代律賦〉,《文學遺產》2003年第5期,頁47-61。
程民生〈試論金元時期的北方經濟〉,《史學月刊》(開封)2003年第3期,頁41-52。
程民生〈論宋代士大夫政治對皇權的限制〉,《河南大學學報(社科版)》1999年第3期,頁56-64。
程妮娜〈契丹婚制婚俗探析〉,《社會科學戰線》1992年第1期,頁230-236。
舒大剛〈王若虛年譜〉,文收四川大學宋代文化研究資料中心編《宋代文化研究》第5輯(成都:四川大學,1995年),頁156-191。
舒焚〈金初無傳文臣考〉,《遼金史論集》第9輯(鄭州市:中州古籍出版社,1995年),頁313-323
賀汪澤〈如何評價八股文〉,文收朱瑞熙主編《朱熹•教育和中國文化》(北京:北京燕山出版社,1991年),頁227-249。
黃清連〈唐代的文官考課制度〉,《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第55本第1分(1984年),頁139-200。new window
黃鳳岐〈論金代的教育與科舉〉,《北方文物》2002年第2期,頁67-73。
甯慧如〈朱熹論科舉〉,《宋史研究集》第33輯(台北:蘭臺出版社,2003年),頁125-165。
葛兆光〈洛陽與汴梁:文化重心與政治重心的分離〉,《歷史研究》(北京)2000年第5期,頁24-37。
鄒重華〈「鄉先生」 —— 一個被忽略的宋代私學教育角色〉,《中國文化研究所學報》新第八期(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1999年),頁139-162。new window
趙冬暉〈金代科舉年表考訂〉,《北方文物》1989年第2期,頁89-94。
趙冬暉〈金代科舉制度研究〉,《遼金史論集》第4輯(北京:書目文獻出版社,1984年),頁212-235。
趙振績〈元遺山以文載史的貢獻〉,《第二屆宋史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台北:中國文化大學史學研究所、史學系,1995年),頁141-154。
劉浦江〈《金朝軍制》平議 —— 兼評王曾瑜先生的遼金史研究〉,《歷史研究》2000年第6期,頁166-172。
劉浦江〈女真漢化道路與大金帝國的滅亡〉,袁行霈主編《國學研究》第7卷(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0年),頁171-208。
劉浦江〈渤海世家與女真皇室的聯姻 —— 兼論金代海人的政治地位〉,《大陸雜誌》第90卷第1期(台北,1995年),頁40-48。
劉浦江〈德運之爭與遼金王朝的正統性問題〉,《中國社會科學》2004年第2期,頁189-203。
劉曉〈元好問《中書耶律公書》人物補釋 —— 兼論士大夫家族在金元政治生活中的延續〉,《中國社會科學院歷史研究所學刊》第2集(北京:商務印書館,2004年),頁441-460。
鄧小南〈課績與考察:唐代文官考核制度發展趨勢初探〉,《唐研究》第2卷(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6年),頁295-324。
盧建榮〈唐代通才型官僚體系之初步考察:太常卿、少卿人物的任官分析〉,文收許倬雲、毛漢光、劉翠溶主編《第二屆中國社會經濟史研討會論文集》(台北:漢學研究中心,1983年),頁89-122。
蕭啟慶〈中國近世前期南北發展的歧異與統合 —— 以南宋金元時期的社會經濟文化為中心〉,《清華歷史講堂初編》(北京:三聯書局,2007年),頁198-222。new window
蕭啟慶〈元明之際士人的多元政治抉擇 —— 以各族進士為中心〉,《台大歷史學報》第32期(2003年),頁77-138。new window
蕭啟慶〈漢人世家與邊族政權 —— 以遼朝燕京五大家族為中心〉,《國家科學委員會研究彙刊(人文及社會科學)》第3卷第1期(1993年),頁36-58。
蕭啟慶〈蒙元支配對中國歷史文化的影響〉,《第19次中國學國際學術大會發表要旨》(漢城:韓國中國學會,1999年),頁15-30。
錢穆〈論宋代相權〉,《中國文化研究彙刊》第2期(1942年),頁473-478。
魏崇武〈金代理學發展初探〉,《歷史研究》2000年第3期,頁31-44。
羅繼祖〈金皇統黨獄〉,《遼金契丹女真史研究動態》1984年第1期,頁2-3。
關樹東〈金朝宮中承應人初探〉,文收中央民族大學歷史系編《民族史研究》第1輯(北京:民族出版社,1999年),頁169-187
饒宗頤〈三教論及其海外移植〉,文收氏著《饒宗頤二十世紀學術文集》(台北:新文豐出版公司,2003年)卷5,頁61-99。
艾爾曼(Benjamin Elman)撰,呂妙芬譯〈南宋至明初科舉科目之變遷及元朝在經學歷史的角色〉(元代經學國際研討會會議論文,台北:1998年)。
田浩(Hoyt C. Tillman)撰,黃振華譯〈金代儒教:道學在北部中國的印跡〉,《中國哲學》第14集(1988年),頁107-141
安部健夫撰,索介然譯〈元代的知識分子和科舉〉,文收劉俊文主編《日本學者研究中國史論著選譯》第五卷(北京:中華書局,1993年),頁636-679。
傅海波(Herbert Franke)撰,黃時鑒譯〈關於金史的兩篇講稿〉,《中國史研究動態》1981年12月,頁15-24。

林煌達《南宋吏制研究》(嘉義:國立中正大學歷史研究所博士論文,2001年)new window
洪麗珠《元朝晚期的政爭 —— 權力爭奪或意識型態衝突》(新竹:清華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2001年)
郭慶文《金、元之際中原知識階層及其對蒙古汗廷之影響》(台北:國立政治大學邊政研究所碩士論文,1988年)
陳昭揚《金初漢族士人的政治參與》(台中:國立中興大學歷史系碩士論文,1998年)new window

(三)日文專著與論文(按五十音排序)
安部健夫《元代史の研究》(東京:創文社,1982年)
井黑忍〈金代提刑司考 —— 章宗朝官制改革の側面〉,《東洋史研究》第60卷第3期(2001年),頁1-21。
吉川幸次郎〈朱子學北傳前史:金朝と朱子學〉,《宇野哲人先生白壽祝賀記念東洋學論叢》(東京:宇野哲人白壽祝賀紀念會,1974年),頁1237-1258。
荒木敏一《宋代科舉制度研究》(京都:同朋舍,1969年)
三浦秀一〈金末の宋學 —— 趙秉文と李純甫、そして王若虛〉,《東北大學文學部研究年報》第44號(仙台:1994年),頁69-100。
三上次男《金代政治•社會の研究》(東京:中央公論美術出版,1973年)
三上次男《金代政治制度の研究》(東京:中央公論美術出版,1970年)
宋代史研究會編《宋代社會のネットワ-ク》(宋代史研究會研究報告第六集,東京:汲古書院,1998年)
築山治三郎《唐代政治制度の研究》(大阪:創元社,1967年)
飯山知保〈金元華北社會におけゐ在地有力者 —— 碑刻からみた山西忻州定襄縣の場合〉,《史學雜誌》第112編第4號(2003年),頁26-51。
飯山知保〈金元代華北におけゐ州縣祠廟祭祀からみた地方官の系譜〉,《東洋學報》第85卷第1號(2003年),頁1-30。
飯山知保〈金初華北における科舉と士人層 —— 天眷二年以前を對象として〉,《中國――社會と文化》第19號(2004年),頁136-152
飯山知保《金代地方吏員の中央昇轉について》(未刊稿)。
牧野修二〈宋元時代の儒士〉,《愛媛大學人文學會創立十五週年紀念論集》(松山:愛媛大學人文學會,1991年),頁133-164。
藪內清編《宋元時代の科學技術史》(京都:京都大學人文科學研究所,1967年)

(四)英文專著與論文
Bol, Peter K., “Seeking Common Ground: Han Literati under Jurchen Rule”, Harvard Journal of Asiatic Studies 47:2 (1987), pp.461-538。
Chan, Hok-lam(陳學霖), Legitimation in Imperial China: Discussions under Jurchen-Chin Dynasty. Seattle: University of Washington Press, 1984.
Endicott-West, Elizabeth, Mongolian Rule in China. Cambridge & Landon: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89.
Franke, Herbert, “The Legal System of the Chin Dynasty”,《劉子健博士頌壽紀念宋史研究論集》(東京:同朋舍,1994年),頁387-409。
Franke, Herbert, “The role of the stateas a atructural element in polyethnic societies ”, in S. R. Schram, ed., Foundations and Limits of State Power in China. Hong Kong: The Chinese University Press, 1987, pp. 87-112
Hartwell, Robert, ‘’A Cycle of Economic Change in Imperial China: Coal and Iron in Northeast China, 750-1350.” Journal of Social and Economic History of the Orient 10(1967).
Hartwell, Robert, “Demographic, Political, and Social Transformations of China, 750-1550”, in Harvard Journal of Asiatic Studies 42:2(1982), pp. 354-442.
Kracke, Edward A., ”Family Vs. Merit in Chinese Civil Service Examination under the Empire”, Harvard Journal of Asiatic Studies 10:2(1947), pp103-123.
McKnight, Brian E., ”Administrators of Hangchow under the Northern Sung; a Case Study”, Harvard Journal of Asiatic Studies, Vol. 30 (1970), pp.185-209.
Tillman, Hoyt C. & Stephen H. West, ed. China under Jurchen Rule. New York: 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Press, 1995.
Wittfogel, Karl A. & Feng Chia-Sheng(馮家昇), History of Chinese Society: Liao (907-1125). Philadelphia: American Philosophical Society, 1949.
Wixted, John T.. Poems on Poetry: Literary Criticism by Yuan Hao-wen (1190-1257). Wiesbaden: Franz Steiner Verlag, 1982.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QR Code
QRCODE